智能手表退潮加剧:如何才能守住最后的“敦刻尔克”?
IT/云计算 智能手表退潮加剧:如何才能守住最后的“敦刻尔克”? IT/云计算 | 2017-10-11 12:50 智能手表退潮加剧:如何才能守住最后的“敦刻尔克”? 刘志刚

前两年的智能化浪潮下,智能手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风水轮流转,花无百日红,没过几年时间,下埔路,退潮,裸泳,倒闭成了行业的热门关键词。 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退出智能手表市场。四个月前,Verizon推出了其安卓智能手表“Wear24”,但是眼下,短短几个月后,这一产品已经被停售,Verizon也对媒体证实了停售手表的消息。 败走

前两年的智能化浪潮下,智能手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风水轮流转,花无百日红,没过几年时间,下埔路,退潮,裸泳,倒闭成了行业的热门关键词。


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退出智能手表市场。四个月前,Verizon推出了其安卓智能手表“Wear24”,但是眼下,短短几个月后,这一产品已经被停售,Verizon也对媒体证实了停售手表的消息。

败走麦城成了业界常态。无独有偶,此前,联想集团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宣布,停止升级智能手表,将逐步退出这一领域。

智能手表行业下行,早在去年已见端倪,去年12月8日消息,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宣布公司将停止运营,其技术、软件等资产将出售给智能手环厂商Fitbit。该领域的另一巨头Fitbit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在2016年底以2300万美元收购了智能手表制造商Pebble,但这一举措并不明智。该公司2015年中期股价高达近48美元,后来暴跌至每股5美元。股价作为最能衡量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衡量标准之一,暴跌背后,折射出了大众市场的态度。

从烜赫一时到厂商作鸟兽散,其背后有何现实无奈?智能手表行业到底是不是伪需求,活着的厂商又该如何守住最后的“敦刻尔克”那?

鸡肋的小众需求:或成下一个“上网本”?

智能手表问世初期,一度有人将此概括为下一代智能手机,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前几年风靡一时的上网本,经过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的冲击,如今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上网本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在智能手表上同样如此。


企鹅智酷调查发现,放弃苹果智能手表的原因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品价值不足。尽管只是苹果手表,但是这一弊病也同样存在于其他产品上。

在笔者看来,智能手表目前的角色尴尬来源于科技尚不能与需求匹配。

在用户的理想中,作为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应该兼具手表的便携小巧和手机的智能性。抬手之间,手机的种种功能随心使用。实时与人体接触的亲密性,实现健康、运动等手机实现不了的功能。外观得体,毕竟作为不停戴在手上show给别人的东西,比手机的外观重要的多。

理想丰满,现实残酷,目前角色尴尬屏幕过小,导致操作繁琐、阅读不便。需要实现功能过多,导致体积过大,损失便携性。功能不全面,导致人们无法完全摆脱手机,于是手表沦为鸡肋。硬件防护不过硬,导致多种生活状态中不能使用。比如,游泳。不过这一点正在逐渐改善。价格昂贵,这个因种类而异,高大全的只能手表价格必然昂贵,却不一定性价比高。续航短。要求也不太高,可以一天一充,但最起码不要比手机先没电吧。

智能手表只是手机的延伸,功能仅限于摄像、音乐、拍照,通话等功能的拓展。回想一下手机是怎么样整合这些功能,打败MP3、数码相机的。当年MP3的音质比手机好,数码相机的拍照效果比手机好,为什么却都败给了手机,因为屌丝不需要,这些功能手机有,够用就行。同理,这些功能手机都有,我就不需要可穿戴设备。

自手表发明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装饰属性」与「工具属性」并存的产品,不仅要好看,还要能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回看几十年来,那些改变了世界的「革命性」产品:个人电脑的诞生,提高了我们科学计算的效率移动电话的诞生,提高了我们沟通交流的效率互联网的诞生,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智能手机的诞生,提高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效率……但凡能够引领革命的科技产品,不外乎就是做对了一件事——提高效率!

那么,我们扪心自问:智能手表提高了你的效率了吗?反应卡顿、功能缺失、使用不便的智能手表,提高了你的效率了吗?认了吧,除了寄生于 iOS 生态的 Apple Watch 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智能手表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效率;而就算是有 10 亿 iPhone 用户撑腰的 Apple Watch,销量也不过一两千万只,可见这些智能手表做得有多糟糕。

智能手表的“站队学”:选对“大哥”很重要

上文中,我们论述了很多智能手表的槽点,智能手表之所以槽点多,根源在于定位错误,认知偏差,智能手表站错了对,跟错了“大哥”,智能手表虽然属于智能硬件,但是智能手表不该跟智能机做靠拢,更应该选择靠拢传统手表。

智能手表无论如何,在体验上都干不过智能机,这属于不可更改的痛点,毕竟屏幕所限,使用场景所限,但是对标传统手表,智能手表可以在设计上下功夫,这个是可以弥补的,而且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手表只是装饰品,要的是好看,身份的象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配备智能化,那更将是锦上添花。

从受众人群上来讲,智能手表的最大目标人群,应当是想要拥有一块体面手表可以在各种场合穿戴,却不愿意购买昂贵的高级手表的中产阶级消费者。腕表属于严重的价格差异极端的商品,一块可以在任何场合都得体的手表,价格对于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相当昂贵。然而拥有一款体面的手表,和拥有体面的正装一样,几乎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人士的刚性需求,前提是这手表价格并非不可承受。那么,其中就蕴含着巨量的机会。

首先,智能手表的价格将会远远低于一块体面的传统手表。几百美元的价格,买到的如果是个玩具,那是相当昂贵,但是如果是买到一块可以在任何场合都不掉价,甚至是能体现自己的时尚感/科技感的手表,那是非常的廉价。

其次,智能手表和传统手表一个巨大的差别,是智能手表是可以也必定会迭代的。传统的高级手表,基本买了是要长期使用的。未来除非财富/身份暴增式提升,或者有爱好,对于中产阶级人士来说,是基本不会随意更换的。而智能型手表不是,哪怕周期较长,也一定会形成迭代,和电子产品一样一段时间之后消费者会抛弃旧的购买新的,智能产品的更新迭代保证了其市场的非饱和性。

简短回顾下手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当年石英表对机械表发起的冲击,还是现如今以AppleWatch为代表的“智能手表”对石英表以及机械表的冲击,机械表都以其独特的用户价值而永世流传,这种无可取代的价值不是手表的功能如何强大,而是蕴含在指针运转之下的历史、工艺和财富象征。

虽然当下市面上聒噪的智能手表并未能赢得爱表之人的芳心,但希望未来的智能手表不要再沦为手机的伴侣,重新拾起穿越了500年历久弥新的指针之美,在历史与科技之间,找到绝佳的平衡点,延续传统手表的指针外观和续航能力,抓取智能腕带产品的核心智能,成为个人数据的侦测和处理中心,灵活适配工作生活的各种使用场景,用智能科技拥抱未来,用指针之美延续经典。

总之,在笔者看来,智能手边与传统手表不存在明显的排斥关系,而应该是智能表越做越时尚,时尚表越做越智能,二者融合才是大趋势。

瞄准细分场景:体育,健康,儿童或成最佳增量因数

不论是从统计数据还是周边人的反馈,我们都发现智能手表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前几年,智能硬件概念火热,再加上苹果推出智能手表引导了一波消费浪潮,智能手表市场迅速走热,引得一部分冲动型消费群体,经过几年的沉淀,非死忠粉冷却,也是正常之举。不能因此就断定智能手表就没有市场,长尾效应下,仍有不少用户对手表情有独钟,但是广靠这部分死忠粉,市场体量有限,为了扩大用户基数,智能手表应该在垂直场景上做文章,扩大受众人群。

 想扩大用户基数,主要应围绕两方面做文章:第一个场景是,没有智能机或者是智能机取代不了的场景,第二个场景是跟智能手环抢夺用户。

上文中,笔者提及了,智能手表跟对大哥很重要,不要跟智能机比,不做替代品,屏幕所限,胳膊永远别不过大腿,要做智能机的互补品,智能机功能繁多,但是却并非万应锭,在跑步这一垂直场景下,并不能发挥太大价值,职业跑友来讲,更喜欢手表而非手机。

移动医疗,健康领域。这个方向是全新的蓝海,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这方面市场前景异常广阔,如果这种可穿设备真能达到多方面检测人体健康的功能,那么,这种可穿戴就会成为继手机之后,又一种普及率最高的个人电子产品。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在健康方面,智能手表功能上要秒杀智能手环,抢夺更多的市场。

监控健身、生理数据方面,不是给医生看的,而是 给你自己看的,今天走够10000步没有?爬了几层楼梯等等,更多是一种激励机制。就像手机装了nike running一样,可以统计跑的里程,加上一些不太完善的社交功能,跑步热情就被提高了,其实那些数据也不太准的,但是,跑步嘛,孤独的运动,但我需要别人知道我正孤独着。

现代社会,健康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程度,智能手表的监测不在于科学细致的分析,而在于记录和简单的分析,发挥监督督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智能手表的前景是很大的。

跑步时,智能手表的价值大于智能手机,除此之外,在儿童市场,智能手表市场照样能够秒杀智能机,毕竟对于孩子来说,过早的接触智能机不是件好事,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智能手表作为阉割版的智能手机,能很好地填补手机缺口。另外,儿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智能手表可以防丢。市面上的智能手表,除了基本GPS定位之外,一键求救、电子围栏、远程倾听、健康管理等功能也是保护儿童安全时不可或缺的,防丢功能的齐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更加保险。

智能手表经过前几年的市场高峰期,与其说如今跌入谷底,不如说,市场回归到了理性阶段,合适的市场地位,瞄准细分场景,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个人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刘志刚,访问yuanben.io查询【ZP2E4B61】获取授权信息。

-END-

本文由刘志刚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