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未来30年,全球太空行业的规模将至少达到2.7万亿美元
前沿 研究:未来30年,全球太空行业的规模将至少达到2.7万亿美元 前沿 | 2017-11-01 13:44 研究:未来30年,全球太空行业的规模将至少达到2.7万亿美元 胡杨

在太空,我们正进入一个令人兴奋时代。我们预计太空行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将超过该行业过去所取得发展的总和


一鸣网11月1日消息: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发表研究报告称,未来30年,全球太空行业的规模将至少达到2.7万亿美元。

该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在太空,我们正进入一个令人兴奋时代。我们预计太空行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将超过该行业过去所取得发展的总和。”

与摩根大通等华尔街投资银行一样,美银美林开始看好太空产业。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都认为目前的太空产业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但对于2040年太空产业规模的预期,美银美林是摩根大通的近3倍。摩根大通预计2040年太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1万亿美元。

美银美林表示,“多个因素”在推动太空产业进入“2.0时代,其中包括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民营太空公司的增长、逾8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投入,以及Rocket Lab和Vector等公司火箭发射成本不断下降”。

美银美林表示:“然而,对于具有真正长期眼光的投资者来说,我们认为这是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投资领域之一。”

在美银美林报告提到的逾70家公司中,其余公司受太空产业增长的影响并不十分大,其中包括大牌太空和武器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以及Facebook、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

美银美林表示,太空是“颠覆性技术的温床,目前卫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几乎是不可估量的,国际空间站等重大项目,离开太空产业的增长是不可能成功的”。

此前,高盛发布了一份98页的重磅报告,报告称在外太空这个尚未被探索的领域,庞大的利润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未来20年间,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

高盛在这份报告中描绘了这样的未来场景:人们或许可以到小行星上去挖金矿、找稀土;在外太空喝着咖啡欣赏地球;充分利用地球外充足的空间来发展3D打印、在轨制造技术。

“尽管这一市场目前还相对‘小众’,但急速下滑的成本正在降低太空经济领域的准入门槛,太空旅行、小行星采矿或是在轨制造(一种结合在轨3D打印和空间装配的技术)都有望成真。”高盛在报告里说。

高盛以太空采矿为例进行了说明。它在报告中指出,虽然很多人认为小行星采矿的障碍很大,但实际上,金融和技术障碍已经非常低。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建议,未来勘探探测器的成本可能只需数千万美元,而一个小行星的飞船可能需要26亿美元。26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仅相当于投资了三分之一的Uber。

据CB Insight统计,2000年以来,太空相关的初创和巨头公司已经吸引了超过130亿美元。而对太空经济的兴趣在近年显著加速,单单2015年就有超过50家风投公司涌入太空领域,一年内的投资规模超过过去15年累计的全部。

事实上在该领域,除了明星公司SpaceX、波音、蓝色起源、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外,还有软银,富达投资,硅谷创投机构Bessemer,谷歌风投都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END-

本文由胡杨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