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控、被窃听、信息泄露…拿什么保护你的隐私?
干货 被监控、被窃听、信息泄露…拿什么保护你的隐私? 干货 | 2017-12-18 10:10 被监控、被窃听、信息泄露…拿什么保护你的隐私? 盒饭财经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

作者丨卯妮子

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这周,《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在盯着我们看了》一文在朋友圈疯转,文章称:一些健身馆、网吧等公众场所的监控视频在360水滴直播平台直播,致使很多用户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尽管360董事长周鸿祎随后出面澄清,称这一文章是蓄意抹黑,有“黑公关”之嫌,但仍然饱受诟病。这件事情持续发酵,最新消息是:大量酒店偷拍视频中频现360水印。


据盒饭君在多个QQ群中的了解,有不少人破解了宾馆、酒店等场所的水滴摄像头,并将视频资源在群中贩卖,包括但不限于男欢女爱等视频资源,同时,他们还出售360水滴摄像机的“破解软件”。


经过此次事件,许多用户发现自己生活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中。随着摄像头无缝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隐私问题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尽管此前有不少关于家庭摄像头被黑客截获的新闻,但360水滴直播事件的爆出,仍旧让人吃惊,有网友称这简直就是中国民间加强版的“棱镜门”!


那么,棱镜门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为什么会引起全球轰动?



四年前,一位80后将两份绝密文件爆料给了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将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公诸于世。“棱镜”计划是2007年小布什执政期间,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适时地最高机密等级的电子监控计划。通过这个计划,美国政府可以肆意地对目标人员展开全方位的监控,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图片视频、文件等。


斯诺登这一爆料立马引起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尽管奥巴马拒绝为窃听事件道歉,并且将这一事件定位为“炒作”,但“棱镜门”事件后,美国社会对政府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强烈批判以及针对网络时代公民隐私保护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



2015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7票赞成,32票反对,通过了此前众议院提交的旨在限制政府监控民众电话记录的《爱国者法》修正法案,此前,根据《爱国者法案》第215条规定,美执法部门有权对任何与恐怖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调查,该条款是国安局实施大规模公民通话数据搜集的法律依据。


这是“棱镜门”事件后,美国首次做出的关于监控项目的重大立法改革。根据新规定,在这之后的6个月,美国国家安全局仍可按照此前《爱国者法》中的相关条款搜集美国民众电话记录。但是在6个月后,电话记录将由美国电话公司保存,美国政府只有在获得法院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特定案例的有关电话记录。


2016年12月,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法案,这一法案有这样的规定:“将 1934 年《通信法案》提出的用户隐私保护要求应用于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和其他通信服务;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向用户告知他们选择使用或不使用或分享机密信息的权利;当宽带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财务激励,以换取使用用户机密信息的权利时,他们必须做好信息披露并征得用户同意。” 


然而,今年三月,美国参议院以50票支持48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废除《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法案》的建议,一周后,美国众议院举行投票,以215票赞成205票反对的结果,宣布废除FCC颁布的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法案,并对奥巴马政府实行的网络政策发出全面谴责。


这也标志着美国互联网政策发生急剧变化,允许网络供应商收集和出售用户的网络浏览历史、位置信息、健康数据以及其它个人细节。此举遭到了美国民众大规模的抗议。



不过,尽管此项法案被废除,擅自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都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因为根据《电信发案》相关条例规定,禁止分享能够识别个人身份的用户信息,除非遇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此外,《窃听法》相关条例也规定,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泄露电子通信,包括网页浏览历史记录为非法行为。


其实,在更早的年代,美国就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颁布《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法案》,这是处理网络隐私方面的重要法案。它界定了通过截获、访问或泄漏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个人隐私权的情况、例外及责任,禁止“向公众提供电子通信服务”的供应商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通讯内容提供给任何未经批准的实体。


200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了美国第一部网络隐私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该法特别规定网络公司在向13岁以下的儿童询问个人信息时,必须事先征得其家长同意。


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遇到类似事件,绝不应只是采取转移公众注意力等方式处理,而应该更关注整个隐私保护机制的漏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以此更好地保护好用户隐私,互相建立信任。

-END-

本文由盒饭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