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口中,它如何夺得中国K12在线教育第一股
推荐 “互联网+”风口中,它如何夺得中国K12在线教育第一股 推荐 | 2015-12-29 08:51 “互联网+”风口中,它如何夺得中国K12在线教育第一股 老胡说科技

K12在线教育是块难啃的骨头,因为有两大门槛。其一,怎么进入学校?怎么进到教学环节当中去?其二,进入之后如何创造终端消费者认可的价值?

当下的在线教育正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并在资本领域结出了胜利的果实。

就在12月17日,清睿国际教育集团(口语100)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K12(小学到初中、高中)“互联网+教育”第一股。

在众多K12在线教育玩家中,为何清睿国际(口语100)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近日,笔者与该公司内部高管交流后,对其商业模式和具体的发展潜力有了清晰的认知。

1. 特有的商业模式:盈利才是王道

作为商业本身,盈利是王道。清睿国际之所以能成功冲刺k12第一股,靓丽的成绩单是叩开资本之门的利器。要知道,资本市场是何其的精明,实实在在的数据才有说服力。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清睿教育的“口语100”产品已走进全国260个城市的6000多所中小学,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净利润从28万到462万,今年估计净利润达到300万。

现实中,整个在线教育的K12领域偏热,竞争激烈,一边是传统培训机构的防守,如好未来、学大教育等;一边是来自互联网领域的玩家不断涌入,如YY旗下的100教育,其拥有用户和流量,大举切入。不过大多数玩家都是在烧钱砸市场,甚至倒下成了先烈的也大有人在。

梯子网就是另一个反面教材。梯子网主打大而全的K12模式,但由于持续烧钱,没能真正建立起行业壁垒,最终倒在前进的路上。

为何清睿教育能在一片亏损泥潭中闯出“连续3年盈利”的新天地?答案就是它特有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大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进入教学环节。

清睿教育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和“智能听说教练”。其中,“口语100网络学习空间”是清睿教育基于云技术为每所学校建立的自己的虚拟校园,学生在虚拟教学楼和教室中可以互动学习。而“智能听说教练”则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模拟老师,提供的个性化教学服务与产品。

本质上,清睿国际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学生学懂学通,解决了中小学哑巴英语和听说师资不足的难题,真正大规模进入到中小学教学环节。当人工智能遇到互联网+的风口,就能产生化学反应。这成为盈利的基石。

第二个关键词,用户付费。

和大部分互联网教育公司烧钱相比,清睿教育采取从进入学校到终端用户消费的完整商业模型。

其通过免费为学校建设虚拟校园获取终端用户,通过人工智能教练的一对一辅导来撬动用户体验后自愿付费。与此同时,其以公立学校系统为基点,辐射私立学校与语言培训机构,最终实现核心产品付费转化率达10%,初一到初二学生续费率达到45%。

现实中,K12在线教育是块难啃的骨头,因为有两大门槛。其一,怎么进入学校?怎么进到教学环节当中去?其二,进入之后如何创造价值?如何创造终端消费者认可的价值?

在我看来,清睿教育主要是化解了这两大门槛,接地气的、大规模的切入到教学环节(70%中学30%小学),实现了亿级的C端付费,通过这种特有的方式盘活了学生、家长、老师资源,用户是学生,决策人是家长,评估涉及到老师,清睿国际把三个环节打通高效串联,创造了真正被认可的价值。

目前,国内的K12领域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课外辅导秩序混乱等问题。特别是国内的教育资源仍然保留在体制内, 产品模式只是对当前学校传授式教学模式的简单技术模仿升级,中国教育领域相对比较保守封闭,外界很难打进去,一进学校,马上被政策、被校长、被老师、被学生弹出来。所以说,清睿国际切入教学是切中了最要害的部位。

2. 不仅仅是当下,看得见的广阔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当下的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赢得了资本方的认可,还有其发展潜力,成为另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

众所周知,投资人绝不是只看当下,他们也是要立足未来。而这一点,清睿国际恰好深处行业的风口中,无论是国家“互联网+教育”的大战略, “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前景, 还是具体的业务前景,都是很有前途的。

教育的信息化、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在整个资本证券市场上,目前还缺乏真正意义的以互联网改变中小学课内教学并创造用户认可的商业价值的企业,清睿教育也能作为一个标杆和范本,会被大力扶持和追捧。

特别是眼下,资本潮退之后,你才能看到谁在裸泳。在线教育的投资倾向正在转变,投资人更愿意脚踏实地投稳健现金流项目以及具有核心技术或代表未来趋势的项目。所以盈利的清睿教育更受到认可。

而且说个小细节,清睿教育由俞敏洪亲任董事,王亚伟执掌的千合资本、软银中国等一流VC投资布局,这也必然会为清睿教育加分。

此外,K12平台是需要海量用户来做支撑,而优质的内容是需要长久才能出来。所以,合理的方式是像清睿国际一样,先把量做到一个级别,先把品牌做出来,再不断提升内容,建立起行业门槛。

而且,K12需长时间的运营积累和用户累计,用户的接受习惯也需要长时间培养。如今,清睿国际已经培养出来自己的用户,建立其壁垒,可以尝试做增值服务,如走进客厅等,K12可在移动端和电视端能有所突破,通过电视面向家庭教育市场做定向输出,大有可为。

再加上,只要突破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出现规模效应,可想象的空间也随之打开,最终集涓成流,轰然成势。

总之,清睿国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2亿学生背后还有4亿家长和千万教师,这将是一个千亿价值的市场,前景可期。自此,有了资本的助力,清睿国际也可以在K12领域跑得更快,最终大展拳脚,赢得一片新的辉煌。

不过, 前方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也会出现对手跟进厮杀,新的恶战在所难免。不过,毕竟清睿国际选择的大方向是对的,并摆出了正确的姿势,剩下的就看如何一步步化解难题,前进,前进,前进进了!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END-

本文由老胡说科技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