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百鸣计划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百鸣计划 | 2018-10-26 09:23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氢媒工厂

小米没有变,变得是人心,低价买不来忠诚,当米粉有钱了,还会不会坚持用小米是个问题。

自打上市后,小米的股价表现就不尽如雷军意,虽一度涨至22.2港元,但好景不长,往后便屡创新低,市值至今已跌去两千多亿。

作为全球最受争议的上市公司之一,曾在上市庆功会上承诺要让首日买入者赚一倍的雷军,想必如今颇为尴尬。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10月25日小米股价走势图

实际上,与股价的尴尬相比,其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数据并不差,但营收大增的背后是小米依然是那个小米,没有解决作为一家“硬件厂商”的估值焦虑:

手机销售占大头,loT尚难堪大任,互联网收入不成气候,没有任何一块业务到可以用互联网公司的方式来估值的阶段。

与此同时,对于小米而言一个不好的消息时,由于手机市场相对饱和,智能手机销量开始进入放缓阶段,存量市场的竞争也告一段落。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05亿台,同比下降5.9%。

智能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日趋明显,头部厂商将越来越赚钱,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将持续减小。

如何提高平均售价日益成为考验手机品牌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一度受惠于性价比标签的小米如今却受累于这一标签。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坚持走性价比路线,还是向高端市场进军?在尴尬的雷军和矛盾的小米面前摆了一道难题。

在小米今天(10月25日)在故宫的发布上,主打滑盖全面屏和拍照的MIX3新意聊胜于无,雷军的表态却很有意思:“友商的手机贼贵,但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尽管雷军嘴上DISS友商太贵,但从官微的表态上,不小心暴露了小米的小心思,从“为发烧而生”到“商务旗舰”,小米MIX3的价格上探到了4999元,小米想卖高价的心态很矛盾。

1、

过去几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消费升级,市场的焦点已转向制造和销售更多中高端手机,与利润率极其微薄的低端市场相比,高端市场的利润率更高。

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Q2全球手机售价普遍上涨,其中北美同比上涨27%,目前均价达到了457美元(约3151元);中国市场均价290美元(约2001元),涨幅全球第二达20%。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2018年Q2全球手机售价普遍上涨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速为7%,而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增速为-1%。

第二季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五分之一,其中苹果占据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43%的份额,其次是三星24%,OPPO10%、华为9%,小米3%和一加2%。

400-600美元的价格区间占了高端市场总销量的45%,因此被认为是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最理想的区间。

Counterpoint预计,随着中国品牌及其旗舰产品计划进一步拓展市场,400- 600美元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

在这个区间,OPPO以22%的市场份额领先,紧随其后的是苹果22%、三星16%、华为14%、小米6%和一加5%。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高端手机价格区间各品牌占比

拿全球手机企业的领军者苹果举例来说,在iPhone销量大幅增长的日子结束后,找到了继续赚钱的方法,通过提高iPhone的ASP(平均售价)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去年发布的iPhone X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售价1000美元的手机,在其上市前,许多人因其昂贵的售价而对它持保留态度。

但事实证明,苹果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共卖出了4130万iPhone,其中最大比例的iPhone购买者选择了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的iPhone X型号,这使其成为苹果史上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

iPhone单价的上涨也成功帮助苹果的营收取得新高,苹果公司的利润也高于预期。

这一屡试不爽的高价策略,似乎开始让苹果公司自信心更加爆棚,苹果公司CEO库克也表示,iPhone X是苹果产品线中最受欢迎的,这让该公司更大胆地生产一款更昂贵的手机。

在前不久发布的新的三款iPhone的平均起价为949美元,高配版iPhone XS Max售价高达1449美元。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分析师预计第四财季苹果iPhone的平均销售价格将达到8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尽管越来越像奢侈品,但支撑苹果不断涨价的勇气是,苹果手机所代表的品牌溢价,相比于苹果,脱胎于低端市场的其它手机品牌难以轻易复制这一策略。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最新报告显示,得益于成功的高价策略,苹果在2018年Q2的全球手机利润中占据了62%的份额。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这其中,尽管小米的手机利润在2018年第二季度飙升747%,但也仅占全球手机总利润的3%,低于华为的8%、OPPO的5%和Vivo 4%。

小米在全球手机总利润的占比尚小,相比于其它头部手机品牌,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2、

小米的横空出世和米粉的趋之若鹜,追根溯源是小米践行的低价高配策略,小米起家于手机业务,以性价比切入,用了8年时间,在消费者心目中植入了“为发烧而生”。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只要1999元的小米1

鲶鱼小米一时成了互联网现象级企业,成功帮助雷军在智能手机大潮中脱颖而出。

如今小米也毫不避讳这样的看法,其宣传口号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雷军也公开表示“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这样的低价策略在以往由功能机往智能手机过渡时期很受用,但在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后,显然并不实用。

在小米上市的后首份财报可以看出,小米手机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接近七成。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互联网服务、loT等多点开花,但时至今日,小米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手机公司。

小米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小米手机Q2出货3200万部、收入305亿,但二季报并没有披露各档次手机的销售数量。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为每部人民币952.3元,而2017年第二季度为每部人民币863.8元。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从此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可见,小米今年Q1高端旗舰机出货49.6万部、占总销量仅1.7%,均价2652元,1150元以下机型占总出货量的80%左右。

在3000+智能手机这个市场上,小米呈现出明显弱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小米CFO此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小米今年的战略重点就是加强在中端和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

但这样的表态,与小米一直以来主打的性价比策略和价格厚道是矛盾的,习惯了便宜的小米,消费者会不会为更贵的小米买单,值得怀疑。

作为上市公司,在其它业务收入尚不能作为支撑之前,小米要继续赚钱,除了提高手机平均售价外,看来别无选择。

IDC数据显示,小米第二季度整体平均单价较去年同期提高51元,涨幅达21%,居排名前五的国内厂商之首。

原因是推出了MIX2及小米8等机型,并在4月“米粉节”和“6.18”展开“大促”。

小米价格的上扬从另一方面来看是,其对供应链的掌握更加成熟,因为之前小米高端机的短板是在出货窗口期量上不来,给消费者一个“玩期货”的不良印象,以至于被对手弯道超车了。

但从Q2手机销售单价来看,小米目前的主力机型依然主打性价比优势,售价偏低,而且每销售一部手机的毛利润降到64元,较2017年减少14元,毛利率6.7%。

从手机销售占比和手机单价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到目前为止,小米仍然是一家低端手机生产商。

小米没有变,变得是人心,低价买不来忠诚,当米粉有钱了,还会不会坚持用小米是个问题。

3、

高价一方面来自于品牌的溢价能力,比如苹果,一方面来自于手机在功能上的创新之举。

随着换机预算提升,用户关注重心也由“性价比”向高品牌形象看齐,设计感、品牌价值、区分度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因素成为用户换机的重要参考标杆。

在今年以来,OPPO、Vivo和华为等品牌通过增加新功能调整了设计,OV为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在今年夏天推出的指纹屏、升降式摄像头和滑盖全面屏,成功揭掉了原先“高价低配赚小镇青年智商税”的标签,在400-600美元的价格区间销量达到了第一。

华为在摄像上与徕卡,设计上与保时捷的合作,已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尖,最新发布的Mate20系列最高价格甚至超过15000元人民币。

这些极具未来感的功能显然是当今许多智能手机买家梦寐以求的,OV和华为的成功也支持了这一说法。

而另一家国内手机厂商一加近来的表现也值得注意,其在印度中高端手机市场让销量占优的小米有一丝危机感。

从财报来看,尽管小米销量在印度市场领先,但更多依靠的是价格低廉的红米系列,比如Q2在印度卖出了330万部红米5A,其归属于1万卢比(150美元)以下的价格区间。

而一加在印度3万卢比(约合400美金以上)以上价格区间取得了40%的市场份额,首次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领跑。

一加在印度的成功更多源于,其从品牌成立起第一天起就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一年只推出一部产品。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表示,一加在印度的成功,归功于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于单一旗舰产品。

一个事实是,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印度市场,小米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廉价手机。

小米自身与生俱来的廉价定位,在走高端这条路上,相比于不管是一加,还是华为、OV都更难。

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改变目前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说服消费者放弃苹果等其它品牌,转而拥抱更贵的小米?

这是一个小米如何打败小米的难题,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当然稍有不慎,则会功亏一篑。

10月25日,小米公告称,本月底手机今年出货量将超过一亿部,不过具体的各个价格区间的手机销量不得而知。

小米如何打败小米?

显而易见,对于雷军而言,目前问题的关键并非将硬件利润率压至5%以下,而是如何让消费者更多的为小米的溢价买单。

毋庸置疑的是,小米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受益国际化的浪潮,但性价比不是长久之计,低价策略更不利于提高品牌形象。

此外,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12亿元、21.04亿元和31.51亿元,资金上看有所增加,但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3.1%和2.7%,研发投入较低甚至出现占比下滑。

最新的Q2季财报显示,小米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在3%,研发投入依然不高,很难体现出小米在产品创新上有所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至2017年,小米专利申请开支分别为0.78亿元、1.71亿元及1.39亿元,2017年也出现了下降。

研发和专利申请投入和开支的不足,直接体现就是产品在创新上没有力度,对于此时此刻亟需试探中高端市场的小米而言实属不应该。

相比于OV、华为,小米在往高端化的路上,更需要补足研发和专利短板,手机比拼已经过了单纯堆硬件的时代,拿出更多的黑科技才是王道;

相比于一加,小米需要借鉴的是,适当抛弃以往的机海战术,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聚焦于一些拳头旗舰产品上来;

在品牌定位上,一味强调“性价比”和“价格厚道”目前来看是把双刃剑,在手机市场当今往高端化走的趋势下,这样的策略是否适合,值得反思;

此外,小米在公关上也应该补课,之前赴港IPO时出差错被笑话值得警惕,这暴露出小米在品牌运作上的不成熟。

如今,雷军在手机发布会等公开场合依然是公开DISS友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创始人的发言往往代表和展现了一定的企业文化,长此以往,有碍于小米成长为一个更高端的品牌。

手机业务目前构成了小米70%的营收,能不能守住智能手机这个盘,是小米的关键,三驾马车的业务线看似庞杂,但手机占有率一旦下滑,则一损俱损。

小米手机在2015、2016年陷入低谷,去年则十分难得的涅槃重生,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说过“小米是唯一走下坡路还能上来的公司”,但倘若有下一个低谷,谁敢保证小米还能幸运的爬起来。

-END-

本文由氢媒工厂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