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第一渠道之争明朗化:得线下者得天下
电商 家电第一渠道之争明朗化:得线下者得天下 电商 | 2018-11-03 19:22 家电第一渠道之争明朗化:得线下者得天下 龚进辉

家电销售线上线下三七分。

作者:龚进辉

 

众所周知,家电是衡量一站式购物平台服务能力的指标性品类,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11日,《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Q3报告》新鲜出炉,2018Q3,中国家电市场全渠道销售规模达1821亿元,苏宁以22.3%的市场份额领跑全渠道。

 

与之相映衬的是,苏宁双11火爆开场,家电品类表现尤为抢眼,截至11112点,家电类订单同比增长62%,全渠道GMV增长231%。可以预见的是,家电热卖态势将贯穿双11期间。当然,苏宁并不满足于双11的一时风光,而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家电零售的领先优势。

 

事实上,无论是Q3夺冠还是双11赢得开红门,苏宁在家电零售的表现都在意料之中。简单来说,家电销售线上线下三七分,苏宁切取了线下这块大蛋糕的最大一块,加上线上也表现不俗,线上线下齐开花,竞争对手想赶超并非易事。

 

苏宁才是家电第一渠道

 

据悉,《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Q3报告》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两大国字头专业机构参与,确保了这份报告的权威性、公正性。其中,在备受关注的家电第一渠道之争上,报告从线上、线下、全渠道三个维度予以解析。

 

线上方面,苏宁、天猫、京东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39.2%31.7%23.2%,三大玩家共计占据94%的市场份额;线下方面,苏宁、国美、五星电器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17.5%8.5%2.1%,苏宁呈现遥遥领先的态势;全渠道方面,苏宁、京东、天猫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22.3%13.2%7.8%,苏宁市场份额比京东、天猫之和还高。

 

不难看出,只占三成的线上渠道品牌集中度高,苏宁、天猫、京东上演三强争霸,并且,苏宁线上渠道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作为家电销售主力的线下渠道则较为分散,尽管苏宁领跑行业,但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综合来看,苏宁强势领跑全渠道在情理之中。

 

当然,在快速变化的家电零售领域,不仅要关注行业排位,更要关注市场趋势,即各大玩家增长还是下降,以及增长或下降幅度。苏宁线上增速喜人、线下增长潜力巨大,整体增速远超行业,代表其在家电零售已形成坚固护城河,未来将长期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与竞争对手差距持续扩大。

 

事实上,在家电这一优势品类上表现出众,是苏宁智慧零售战略开花结果的缩影,而且不局限于Q3,而是贯穿今年前三季度。随着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深化,苏宁销售规模、收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财报显示,1-9月苏宁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2348.83亿元,同比增长41.91%,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的增速。

 

在我看来,苏宁在家电零售的表现可以真实还原其布局智慧零售的成果,而苏宁积极推进智慧零售发展,亦为其巩固家电零售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家电得线下者得天下

 

分析苏宁为何成为Q3家电零售佼佼者,不能只看其Q3做了什么,而应把时间拉长,看其一直坚持的服务理念和具体动作,前者指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后者指双线渠道融合、发力高端家电。具体来看:

 

一、双线渠道融合。家电消费决策周期长的属性,决定线下渠道成为家电零售的重要阵地,导购通过面对面讲解产品卖点、价格和售后服务,可以为消费者答疑解惑、打消顾虑,尽快完成消费决策。同时,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网购家电成为可能。

 

回过头看,6年前的“815电商大战”,其实没有输家,苏宁、京东都是赢家,一个重要成果便是使大家电线上销售成为一种风潮,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此后苏宁、京东线上家电销售步入快车道。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上半场接近尾声,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电商玩家逐渐兴起线下开店潮。

 

家电店面以渠道下沉为主,通常分布在低线城市和县镇市场,模式跑通成为首要难题,即如何做到线上线下融合而不是左右互搏。即便模式跑通,有序扩张也是一大难题。要知道,不同于互联网虚拟经济可以快速复制,线下开店涉及诸多因素,比如选址、选品、人员招募和培训等,而且店面开张后运营管理尤为重要。

 

换言之,线下开店进度的拿捏是门大学问,扬言1年内1万家店是典型的大跃进,这意味着电商平台在低线城市开家电专卖店前期以探索为主,短期内很难上量。反观苏宁则没有这种烦恼,其从线下起家,在家电零售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门店布局。

 

截至930日,苏宁已拥有1957家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并依托2408家直营店和1500家零售云实现下沉,覆盖全国一二级到四六级市场。同时,苏宁线上销售同样气势如虹,1-9月苏宁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1379.54亿元,同比增长70.89%。线上线下共同收割市场,苏宁想不成第一都难。

 

二、发力高端家电。尽管Q3市场整体表现较弱,但智能、健康、高端家电的市场销售依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与消费升级大趋势相吻合,消费者不再单一追求低价,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功能强、性能好、用户体验性更佳的高端家电产品。苏宁早就洞察到这一消费趋势,提升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视等智能家电的渗透率,销售额增长远超行业,成为高端家电第一销售渠道。

 

空调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空调产品在苏宁的销售增长达到37%。其中,高能效、智能化、健康空调的占比逐渐提高,以APF一级能效为代表的高能效空调线下零售额份额占比超过40%,同比增速达到11%,带有自清洁功能的空调产品线上零售额份额占比则接近70%

 

冰箱方面,智能物联化、功能场景化、个性定制化大势所趋,在双线渠道的推动下,智能冰箱产品在苏宁的销售占比突破35.1%,远超行业的24%,无论是总销量还是垂直品类都遥遥领先行业。

 

电视方面,4KOLED电视、激光电视成为提升家庭娱乐生活品质的关键词,而央视首个4K频道开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换新需求。目前,苏宁4K电视销售占比超过90%,国内最大彩电零售商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正是因为准确切中了高端家电的消费趋势,并在价值引导、场景体验等方面做足功课,苏宁才得以在高端市场称雄,并带动全渠道销售的增长。

 

服务成家电零售软实力

 

如果说双线渠道融合、发力高端家电是苏宁在家电零售不断攻城略地的硬实力,那服务则是其俘获消费者和品牌的软实力。体验经济时代,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苏宁同时与家电品牌、消费者打交道,因此服务对象不仅仅指消费者,还包括家电品牌。

 

今年315前夕,苏宁推出“最任性”的46项服务,从售前到售后、价格到服务、送货到安装等各个环节,360度无死角保障用户体验,刷新家电行业服务标准。其中,质量问题30天包退、365天包换、全国联保、延时赔四项服务大大超出消费者预期,好评如潮。

 

依托苏宁线上线下渠道,消费者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享受同样品质的服务,切身感受到真正的“售后无忧”,形成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固有优势。截至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第二家公司敢做出如此任性的承诺。

 

11前夕,苏宁家电服务又出新招,在南京开了一家只卖“服务”的店——帮客家,主打家电维修,5公里内社区的近20万消费者可享受3分钟响应、2小时上门、1小时服务。以空调维修为例,消费者最担心乱收费,苏宁针对空调维修70%80%都可以进行产品化,只要消费者明确定义空调出现的故障,苏宁帮客就能给出一个收费标准,实现真正的明码标价。

 

今年家电市场一直承压前行,Q3很可能成为全年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黑白电、厨卫等大家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除了继续加大产品创新,与零售商紧密合作势在必行。除了传统的渠道猛推,即买断包销、新品首发,打造专属单品正成为新的合作模式,即C2B定制。

 

从根本来看,苏宁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是对商品的销售预测和对消费趋势的把握,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准性至关重要。大数据在智慧零售的变革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零售的B2C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由零售商发起的C2B反向驱动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数据牵引,发展逆向供管,精准匹配供需关系,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增值能力。

 

近年来,苏宁已与美的、海尔、惠而浦等近百家品牌商建立数据牵引的供应链机制,让用户当产品经理,大数据就是产品设计生产的“数字化图纸”,每一款产品都是精准供应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以美的为例,苏宁的数据易道产品对美的实现高规格开放,全产业6亿会员数据和美的进行分享研究,而美的订单数据的及时反馈,也使双方更加科学地制定产品规划。

 

结语

 

随着苏宁在家电零售领域形成坚固护城河,专业优势持续得到巩固,Q3稳居第一只是正常努力的结果,也预示着作为双11重头戏的家电大战没有太大悬念,苏宁将延续过往火爆销售势头,一马当先。

 

值得注意的是,Q3线下市场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平稳走势,跌幅达到13.6%,且呈现全品类下跌态势,我认为不是门店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即运营管理不过关,不能像苏宁一样玩转线下,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大润发、欧尚与苏宁深度合作。可以预见的是,赋能渠道将成为苏宁新的增长点,家电之王优势将持续扩大。

-END-

本文由龚进辉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