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可能会跌入一个平行宇宙
文娱 小心,你可能会跌入一个平行宇宙 文娱 | 2018-11-21 09:26 小心,你可能会跌入一个平行宇宙 盒饭财经

从漫威宇宙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电影“粉丝向”愈演愈烈

作者/姚赟/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漫威宇宙、魔法世界、名侦探次元等平行世界汇聚。而近日电影档期的话题和票房一样,在凑齐了这些平行世界后热闹了起来。


继《毒液》《名侦探柯南》之后,《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于11月16日在中国内地同步上映。该电影是美国华纳公司出品,J.K.罗琳担任编剧,大卫·叶茨执导,埃迪·雷德梅恩、凯瑟琳·沃特森、约翰尼·德普、埃兹拉·米勒、裘德·洛、艾莉森·苏朵儿、丹·福格勒、佐伊·克拉维兹等人主演的奇幻冒险电影。


也因为这部电影,让《神奇动物在哪里》(神奇动物系列第一部)从一部衍生剧,转变为魔法电影宇宙中的一环。而J.K.罗琳意图将整个魔法世界延续,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魔法体系的目的也“昭然若揭”。


但在看不懂、弃坑、“粉丝向”等路人粉吐槽下,《神奇动物2》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电影宇宙工厂”好莱坞

“好莱坞历来是以讲故事闻名的。我以前看美国电影,故事讲得非常好,根本不知道如何结局,你完全被引入到当中去。”2016年10月17日,王健林洛杉矶万达电影峰会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会议现场,他对着美国奥斯卡学院主席,以及华纳兄弟、索尼、21世纪福克斯、传奇、狮门等各大好莱坞电影公司董事长、知名导演、制片人等一干大佬表达了他对近几年好莱坞讲故事能力弱化的不满,“可是最近一些年,也许是好莱坞的公司过分的控制风险,防止亏损,所以创新的故事是很少,很多都是过去IP的延续,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甚至之八之九之十都出来了,我都觉得很奇怪,最会讲故事的好莱坞怎么变成一个过度重视技术和场面的地方了。是不是好莱坞不太会讲故事了?所以完全靠IP的延续,靠场面,靠技术。”


确实,近几年来,超级大IP的系列电影和衍生电影不断,甚至通过系列电影和再次/多次衍生出来的系列电影构建下,一个个越来越完整和细化的“电影宇宙”逐渐开启。


目前公认已开始的电影宇宙,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漫威电影宇宙”外,还有DC电影宇宙、“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宇宙、“星球大战”电影宇宙、指环王魔幻宇宙、变形金刚电影宇宙、福克斯“X战警”电影宇宙等11个电影宇宙。


(指环王电影宇宙)


其中,1999年上映的《星球大战1:魅影危机》为11个已开启的电影宇宙中首部上映的电影,也就是说星球大战算得上第一个电影宇宙。


看评论或报道时,发现一不小心就会有不少观点将007系列、碟中谍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归类在“电影宇宙”范畴中。


然而“电影宇宙 = 系列电影”?这个论断应当有些片面。


百度百科词条认为,所谓电影宇宙,当然不是拥有几部续集电影便可担此称号,独特的世界观、无限延伸的故事体系、庞杂的人物关系,都是成为电影宇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有网友总结:“以前电影纠结于怎么讲故事,现在电影有了新的目标——给你一个世界。”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电影宇宙包含多个系列电影,是一种共享世界观的电影概念。它的重点已经不是故事,而是庞大的世界观,在这里面,有无数的架构和设定,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有各种让观众津津乐道的细节,与其说观众在消费这个故事,不如说观众在消费这个世界。


简单来说电影宇宙贩卖的是世界观而不是贩卖故事。从侧面来看,这样恰好印证了王健林的观点——好莱坞的独立电影确实越来越少了。

在2016年的洛杉矶万达电影峰会中,王健林还告诫好莱坞,“到中国前几年可以,现在中国人逐渐变得聪明一点了,所以就不太好骗了。”


实际上呢?


漫威电影宇宙中,2018年5月中国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内地狂收23.9亿,全球票房更是高达142.3亿,全球影史第4名,仅次于《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


“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宇宙的《神奇动物在哪里》,2016年11月中国上映后,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院线,首日票房7700万,开创了哈利波特系列在内地最高开画纪录,首周三天票房约为2.84亿人民币。截至2016年12月4日,电影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5亿人民币。全球累计票房8.14亿美元。


(资深影迷发现,《神奇动物2》与17年前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时间为同一天)


而近日上映的《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上映9小时票房便突破三千万,上映三天累积票房6220万美元轻松拿下北美票房冠军,而国内,上映3天票房已逼近3亿。



为粉丝服务

“粉丝向电影”一度是个特指名词,指的是如《魔兽》《古墓丽影》《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以游戏改编的电影。这些电影基于其他成熟载体,从情节到人物均基于游戏的内容制作。与之相近的还有一类“粉丝电影”,大体指的便是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这类电影主打粉丝群体,一般制作成本较低。


而近日上映的《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所体现的“粉丝向”,与上述两种情况皆不太一样。


近期,拿着魔法棒、穿着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不同学院“校服”的影迷时常出现在各大影院。而这类成群结队的观影模式,以往常见于星球大战、漫威等经典电影宇宙的点映或首映现场。


坐在一溜穿着不同颜色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服”的影迷中,作为一个“路人”也难免对这部电影多加几分期待——这部电影究竟有多好看,能吸引到这么多人。


然而,与如痴如醉各种细节分析和考据的“哈迷”(哈利波特迷)群体相比,相信大部分的人更容易关注到的是演员的腿长和无处不在的英伦大衣。甚至,11月17日晚,也就是上映的第二天,在微博中出现了一个名为#神奇动物 大衣#另类话题。


截止2018年11月19日,该话题累积1240万阅读。


(微博#神奇动物 大衣#话题页面截图)


目前来说,这是否是部好电影还有待下一部如何展开才能判断,但能确认的是,这是一部对“非哈迷”不太友好的电影,其粉丝向特点相比“漫威电影宇宙”更为突出。


自媒体“一万帧电影”撰文表示:“整部电影的信息量之多,超过了我的想象。这对于一个从小迷恋哈利波特电影的人来说,都很难消化。不少时间我都要尽力去抓住电影中出现人物的冗长名字,并且努力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而这些海量的信息,对铁杆粉来说,是二刷甚至三刷这部剧的理由,也是从一部电影变为“电影宇宙”的必要细节支撑。


单豆瓣中,就有不少粉丝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预告中的logo就给出了近万字的解析。这万字解析,把新logo中由11根魔法杖组成的翻动中的书本图案“扒”得恐怕连设计者都没想到这个logo可以解读出这么多内涵。


(魔法宇宙的全新logo)


而这样的解读者,在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中不是少数。目前仅豆瓣中,就有4.6w短评,其中关于哈利波特宇宙的科普贴或扫盲贴就不下百篇。而热门影评中某一篇的浏览量就达到了463.6K。


(豆瓣影评截图)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018年2月28日报道,J·K·罗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以为畅销女作家。她最畅销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卖出约5亿册,被成为20世纪末的现象级作品。而这些数据的背后,则是品牌或者IP的巨大流量。


“品牌的流量昭然若揭,恰似漫威IP系列的忠实粉,不时地贡献着无私的票房。”有影评人这样点评漫威电影宇宙下的《毒液》,而这句话同样适用魔法世界的《神奇动物》。



撤掉这个门槛?

选择设置准入门槛的不止电影界。


哔哩哔哩(下称B站)和初期的知乎、豆瓣都选择用门槛来维系文化。陈睿在公开信《哔哩哔哩是谁,哔哩哔哩为什么而奋斗》中为B站下的第一个定义就是“一个属于用户的社区”。


事实证明,对这个阶段的B站而言,这里用户并不是所有能上网的潜在用户。采用邀请码、答题作为门槛,以此限制用户在社区中进行互动。所有注册会员都需要提供邀请码或在答题中拿到至少60分,才能成为正式会员,获得留言等交互权力。除了相对严格的准入制度,B站对外部流量也保持着相对审慎的态度,营销费用主要用在线下的宣传和冠名上,极少会用买量的方式获取用户。


而这样的门槛设置,是基于流量和文化之间的取舍而得来的。


有媒体这样总结:在一个有准入门槛的社区中,被筛选的新用户和种子用户的价值观更加接近,也更容易融入老用户的团体,因此可以维持一个较为良好的社区氛围。这种情况下, 这些背景相似,志趣相投的用户产出的内容往往传递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随着层次的丰富和共识的形成,这些内容的合集将会成为社区的文化标签。


陈睿曾总结了B站的本质:“我认为B站的本质那就是创作,因为哔哩哔哩首先是基于创作的视频社区。在我们的播放量里边有超过2/3播放量来自于用户自制和原创视频,我们每天有超过1万个用户自制和原创的视频通过我们的审核,我们有超过100万个活跃的创作者,我们称之为UP主。”


可以总结出一点,优质作品是维系文化和社区的核心,也是留住原始会员、吸引新会员的方式方法,而这在“电影宇宙”模式中依然适用。


得益于前面8部《哈利波特》粉丝和流量的累积,每一部新作都会有一批新粉丝补完“作业”后入了坑。


而这个“作业”门槛,或许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电影宇宙的变现能力

对粉丝来说,门槛是维系圈子“原来味道”的基本措施;对电影制作方来说,门槛是找到准消费群体的筛选机制。


而电影宇宙的“变现”能力相比独立电影更胜一筹。


2017年9月13日,PBteen与华纳兄弟消费品公司(Warner Bros.Consumer Products)联合宣布,推出一个根据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设计的家居装饰系列商品——“哈利·波特珍藏”(Harry Potter Collection)。据了解,PBteen隶属美国著名的高端家居用品零售公司威廉姆斯·索诺玛(Williams-Sonoma),专门服务青少年市场,为青少年卧室、学生宿舍的学习和休息空间提供新颖而时尚的家具、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


 而上文提到的华纳兄弟消费品公司,实际上隶属于华纳兄弟娱乐公司,负责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 DC 漫画人物、J.K.罗琳的巫师世界、兔巴哥(Looney Tunes)等著名娱乐品牌“消费品化”。


据了解,“哈利·波特珍藏”由PBteen独家生产,现有 100 多件特许商品,售价从 24 美元到 399 美元不等,包括床上用品、装饰配件、照明灯具和礼品。而这个“哈利·波特珍藏”便是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衍生出来的消费产品。


截止2017年9月,《国际出版周报》文章显示,“哈利·波特媒体特许经营”里面的相关作品和产品,已经为作者 J.K.罗琳和各家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带来 250 亿美元的收入。


单哈利波特一个电影宇宙,可口可乐支付了1.5亿美元,购买了“哈利·波特”前两部电影的独家关联产品权;2016年,NBC环球公司以2亿美元的价格,从时代华纳公司购买了“哈利·波特”电影的电视播映权,从 2018 年开始,为期7年。


另外电子艺术公司(Electronic Arts Inc)、化石集团(Fossil Group)、孩之宝公司(Hasbro Inc.)、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也都支付了不少的费用,购得了基于哈利波特电影宇宙相关的衍生产品授权。


这些收益,未包括电影票房和图书收益。而能愿意为此额外支付费用的消费者,主要群体便是深陷于哈利波特电影宇宙的粉丝们。


在变现情况不错的背景下,不友好的“粉丝向”电影宇宙,应当还会继续。

-END-

本文由盒饭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