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风波 让我更加看好蚂蚁金服
金融 相互保风波 让我更加看好蚂蚁金服 金融 | 2018-11-27 14:44 相互保风波 让我更加看好蚂蚁金服 龚进辉

换个角度看相互保风波。

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保迎来了变化。

 

1127日,上线一个多月已经收获了2000万用户的相互保发布公告称,从当天中午12时起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正式调整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并更名“相互宝”。

 

公告强调,调整之后,用户仍可继续加入,原有的保障不受影响的同时,相互宝还宣布升级三大体验:2019年度用户分摊金额188元封顶,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蚂蚁金服承担;管理费将由保障金额的10%进一步下调至8%;如果参与人员低于330万,计划也不会马上终止。

 

这个更名公告透露出了两层深意:一是相互保被移出保险圈,不能叫保险了。第二次意思是,监管对这种用户十分欢迎的创新并没有持否定态度,一棒子打死。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这样的结果,持不同态度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侧面,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但对于我来说,相互保这场风波后,我却更加坚定地看好蚂蚁金服这家公司了。

 

第一是蚂蚁金服身上体现出的创新能力,超越其他市场参与者。

 

相互保无疑是场创新,虽然在收获大量用户叫好声的同时,它也无可避免地让一些人觉得难受。但他把互助共济的精神,互联网的一些新技术、新理念引入保险圈子的尝试,却由衷收获了很多行业人士的称赞。甚至有业内资深人士称,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它让更多人受到了保障教育,在全社会进行了保障意识的普及。某种程度上具有鲶鱼意义,既让行业看到了保障刚需的巨大,也看到了改变的方向在哪里。

 

实际上,类似的创新对蚂蚁金服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货币基金领域,蚂蚁金服就有一款类似的国民级产品——余额宝。一方面对利率市场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推动整个货币基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体验不断改进。从社会层面来看,让老百姓享有了普惠的理财服务,提升了获得感。

 

从这些来看,蚂蚁金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对整个行业都有着引领作用。此前有蚂蚁金服高管曾公开表示,“如果10年以后,我们的主营业务还只是今天这些业务,那就大事不妙了。要有新的业务不断涌出来,甚至更重要的业务出来。”这或许就是这家公司能够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

 

第二是监管思路在转变,互联网巨头和监管互动也愈加良性。

 

从此次相互保的结果来看,最终监管被没有否定这一创新,只是转化了思路,退出保险圈,用网络互助的方式让这一广受用户欢迎的产品存续下去。这一方面说明,监管对创新的包容和鼓励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监管在面对市场主体的创新时,坚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这和以往我们看到一些百姓叫好的创新,被生硬拍死的做法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了监管部门思路的巨大进步。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也在改变传统 “野蛮人”、“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一些固有印象。在创新的道路上更加稳妥之余,也更加懂得和监管的良性沟通。对于蚂蚁金服这样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来说,除市场竞争外,一个重要的风险来自于他们跟监管、跟外部的摩擦。学会跟世界好好谈谈,和监管良性互动,是一个科技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相互宝的升级,便是这种拥抱监管、良性互动的结果。

 

第三是技术的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从本质上来说,蚂蚁金服是一家科技公司。他从事的所有业务,都是建立在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强大云计算能力,支付宝就无法给用户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余额宝也无法将货币基金的用户体验提升到新的层次;没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能力,网商银行就无法向小微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芝麻信用这样的产品也不会诞生;没有强大的安全能力做支撑,支付各项业务都无法运转到今天。

 

相互宝也同样,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名认证体系,这个产品的风险就无法控制;如果没有大数据信用体系,道德风险也无法防范等等。

 

透过余额宝、相互宝这一系列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蚂蚁金服重金投资的技术能力正在高速转化成产品能力、业务能力。

 

资本市场的判断和嗅觉是最敏锐的。今年68日,蚂蚁金服实现了140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估值抬升的因素中,除了线下场景覆盖、海外市场渗透,不可忽视的就是蚂蚁金服不断创新的技术能力,刷脸支付、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和全面对外输出,以及开发者生态的构建。

-END-

本文由龚进辉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