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腰斩,2019小米面临大考
百鸣计划 股价腰斩,2019小米面临大考 百鸣计划 | 2019-01-10 12:10 股价腰斩,2019小米面临大考 氢媒工厂

过去这些年来,雷军的产品思维更多是:米粉要啥,小米做啥,统统可以满足你

过去这些年来,雷军的产品思维更多是:米粉要啥,小米做啥,统统可以满足你。

 

在近期的微博上,雷军就不胜其烦的咨询米粉建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造出一部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手机。


image.png


但这样真的好吗?

 

1、不要做一个单纯的跟随者

 

亨利・福特称如果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乔布斯在其传记中提到的一句话,乔布斯称: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

 

乔布斯认为,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他从不依靠市场研究,他的任务是读懂还没落到纸面上的东西。

 

显然乔布斯的产品哲学是不以客户为导向,作为科技从业者,当你奉行完全的用户思维时,很难做出真正的创新。

 

雷军和小米的做法显然更多是消费者导向,人们想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这种产品策略和思维真的好吗?

 

苹果手机一直以来能够引领智能手机的革命和浪潮,离不开乔布斯这种产品哲学,而以消费者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大多手机公司,则只能跟随。

 

创新决定了你是领袖还是跟随者,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是跟随者,鲜有创新者。

 

此前中国制造业的领军者联想,在倪柳之争中,柳传志坚持的“贸工技”,使得今天的联想在不断掉队,既没有过硬的产品,也没有核心技术。其中,联想手机在国内也已经彻底掉队至Others。

 

另一家选择了“技工贸”的华为,这些年来从跟随者不断超越,最终逐渐成长为引领者,无论是今天的5G技术上,还是手机市场。

 

回到开头的话题,雷军今天只顾一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表面看是好事,消费者希望把所有最新的硬件都堆砌在一台手机上。

 

但从长远来看,如此这般的做手机,小米只会沦落为一个跟随者,长此以往甚至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中掉队。


雷军和小米在产品思维上要更多的遵从自己的想法,坚持做自己。套用张小龙昨晚在微信公开课上的一句话:每天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但我就是不听。

 

2、研发不足是个大问题

 

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手机、IoT业务负责贡献营收和用户,互联网服务负责贡献毛利。

 

其中,手机出货量尤其是国内手机出货量是其互联网服务的主要获客方式,在IoT业务尚难堪大任的眼下,如果手机业务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整个小米集团。

 

在去年以来,小米手机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后,开始靠提价策略来拉动业绩。

 

显然发力中高端市场不是一簇而就的,小米手机受累于创业以来给消费者留下的高性价比的固有印象,仓促的提价之举很可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弄不好反而会引发更大的销量下滑。

 

实际上,小米目前国内手机销量情况已经出现颓势,雷军急切想要通过这种消费者导向的策略来及时扭转这一局面。

 

根据IDC数据,2018年Q3中国市场中,小米在四大品牌商出货量中增速最低,同比增幅下降了10.9%。

 

另外按照Counterpoint发布的2018年Q3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显示,小米在当季的国际市场涨幅为83%,但在中国市场的跌幅为16%。

 

image.png


摩根大通预测,小米2019年国内手机销售按年将跌12%,同时也有毛利下行风险,所以大幅调低了小米的目标价。

 

表面看是国内手机市场整体需求显著恶化的表现,但从数据来看,2018年Q3小米国内竞争对手华为、vivo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3.4%、18.5%。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小米手机在2018年在创新上的乏善可陈,尽管国内手机存量市场面临天花板、换季周期不断拉长的现实困境,但小米手机国内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更多在自身方面。

 

2018年小米共发布5款红米手机新品和9款小米手机新品,其中价格较为低廉的红米手机5款新机都是在上半年发布,下半年发布的新机全部为小米手机。

 

今年的年度旗舰是雷军在故宫发布的小米MIX3,这款手机给人的印象是在硬件上有全面屏、骁龙845、OLED屏,价格也OK。

 

image.png


这依旧是小米的老套路,堆硬件、卖配置,完美的外表下在今天看来依旧没有很大的亮点。

 

2018年OPPO、vivo和华为通过增加和融入更多的新功能、新技术不仅成功提价,更进一步切切实实带动了销量。

 

比如OV在去年夏天推出的指纹屏、升降式摄像头和滑盖全面屏,甚至实现了在400-600美元价格区间销量达到第一的成就。

 

而华为在摄像技术与徕卡,设计上与保时捷的合作,已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尖,去年发布的Mate20系列最高价格甚至超过15000元人民币。

 

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华为、荣耀、OPPO、vivo等竞争对手在国内的夹击,小米在2018年年末竟用一款千元级的小米Play收尾,将全年小米手机的价格再一次拉至新低。

 

诸如以上分析,小米在创新上的乏力和以消费者为主要导向的产品策略正逐渐将其变为一个十分平庸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此外,小米研发上的投入不足会逐渐掣肘小米进军高端市场的目标和信心。招股书显示,小米15年至17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12亿元、21.04亿元和31.51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3.1%和2.7%,研发投入较低甚至出现占比下滑。

 

最新的Q3季财报显示,小米2018年前9个月研发费用为40.02亿,同比增加89%。尽管同比增幅有所提高,但占整体营收比例很低,这样的比例,放在小米如此广的布局中,容易被人说成组装公司。

 

小米研发费用2018年前9个月占营收的比例在3%,研发投入依然不高,很难体现出小米在产品创新上的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至2017年,小米专利申请开支分别为0.78亿元、1.71亿元及1.39亿元,2017年甚至出现了下降。

 

拿手机最核心的芯片来说,国内的小米和华为都是最早布局和自研手机SoC的厂商,如今华为的麒麟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和高通骁龙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小米的澎湃依旧前途未卜。

 

过去一年,华为麒麟升级到了Kirin 980,但小米的澎湃自前年2月份公布这个系列的首款芯片澎湃S1后,小米和其旗下的松果电子就再也没有公布这个产品线的最新进展。在业内看来,小米自研手机芯片也许遭遇了很大挑战,发展并不如预期。

 

image.png


实际上,两家厂商在自研芯片上的差距也不意外,业界有一个说法是,开发一个16nm节点的芯片需要投入1亿美元,7nm节点需要2.97亿美元,5nm费用将达到5.42亿美元。

 

虽然麒麟和澎湃的具体研发投入尚未可知,但从其近年来总体研发投入的力度对比就可以看出差距。

 

目前业内领先厂商是7nm,比如高通骁龙855,华为麒麟980,小米此前发布的澎湃S1尚属于28nm。

 

尚未发布的澎湃S2如果要达到最新的7nm工艺,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对比其近一年的研发费用来说,确实有些尴尬。

 

在竞争对手都大幅度提升研发投入,瞄准持续式创新的同时,小米的研发和专利申请投入和开支的不足,直接体现就是产品在创新上没有力度。

 

3、把钱用在研发上

 

过去一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了销量、销售额双降,表明智能手机早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今年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上一次小米从颓势中走出来,是因为意料之外的印度市场拯救了小米,如果再来一次,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

 

昨天(1月9日)是小米上市第185天的解禁日,最终收报10.36港元,相较22.2港元的股价高点已跌去53.3%,被戏称为年轻人第一支惨遭腰斩的股票。

 

image.png


可想而知,这个曾经为发烧而生的手机品牌,2019年将在手机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迎来一场考验。

 

在“氢媒”此前文章《小米如何打败小米?》中,我们提到:坚持走性价比路线,还是向高端市场进军?在尴尬的雷军和矛盾的小米面前摆了一道难题。

 

如今小米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小米和红米将形成类似于华为+荣耀的双品牌格局,在回答网友提问时雷军表示“红米将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小米则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双品牌的策略看似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即既不抛弃原有的性价比,也不放弃向高端市场进军的步伐,但显然今天的小米更需要关心的是产品和研发,只有技术和产品上过硬,才能让小米再一次转危为安。

 

柳传志认为Geek是很难玩的过做市场的人,但苹果曾经的辉煌恰好是靠极客精神驱动的(当然今天苹果在库克的带领下极客精神已经所剩无几)。

 

联想今天的困局在二十多年前就注定了,希望小米不要因为在产品和研发上的短视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管理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过一个“科技泥流假设”,意思是说,企业在面对永无止境的科技变革时,就像在泥流上求生,它必须保持在泥流之上移动,稍一停顿下来,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在同华为、荣耀、OV争夺中高端市场的过程中,陷入创新窘境的小米的急需改变,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把钱用在研发上。

-END-

本文由氢媒工厂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