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5块钱,我就能买到你的一切
互联网+ 只要5块钱,我就能买到你的一切 互联网+ | 2019-07-10 09:19 只要5块钱,我就能买到你的一切 柴狗夫斯基

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像个笑话。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被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气到脑仁疼。

身处在互联网时代,身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和手机越来越像是连体婴,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偶尔忘带就像是丢了魂一样。

连上WiFi,在五花八门的网站上冲着浪,才赶脚自己是新时代的青年。

然鹅,当我们连上网的时候,我们也就跟个小透明一样,随便一个APP都想访问我们的信息记录。尤其是很多安卓系统的APP,功能一般,脾气不小,不给权限还不准用。

生气的时候想把手机砸了,又怕花钱。只能一边忍受着,一面习惯着,在网上一边刷段子哈哈哈,一面发两句牢骚。

访问信息这件事情,不能细想,越想越害怕。在网上买个东西,电话和地址立马暴露了。出去旅游散散心,酒店记录开始飘了。遇到点烦心事,不好意思跟朋友讲,悄悄咪咪在网上搜索一下,结果其他APP立马开始积极推送“相关信息”,迫不及待的要帮助我们。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张照片,还可能被盗用,成为不法分子的防弹衣。

这些事情,想忍忍不了,想彻底解决也没那么容易。

昨天,智联招聘简历泄露的事情又在网上炸开锅了。

套路永远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郑某人常年从事淘宝工作,不知道是觉得来钱太慢,还是觉得野路子走起来更顺畅。2016年,开始转行买卖个人信息。

这次被曝光的事情,就是郑某人倒卖“智联招聘”简历,导致16万份简历泄露。

这些简历上有我们展示给HR的一切信息,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还有从毕业到现在的工作记录。

这些信息,在倒卖者眼中,是一份2.5-6元不等的商品。他们倒卖一次,加价一次,有十几万的基数在那里摆着,即使一次加价一元,赚的钱也能在二线城市买好几个平方了。

根据被告人的说法,简历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利用黑客手段从“智联招聘”账号里偷。另一种是PS一份营业执照,伪装成猎头公司,从“智联招聘”销售那里买来的。

“智联招聘”销售员卢某表示:“领导跟我说客户给钱就行了。”

卢某的话是真是假不知道,不过,这已经不是智联招聘简历第一次泄露了。

2014年,智联被爆86万简历泄露。

2016年,也就是郑某转行那一年,“智联招聘”向公安报案,发现某员工私自出售几十条网站的个人简历。

2017年,15万条智联招聘遭泄露。

对于信息泄露这件事,网友们也是很愤怒。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做了一个投票,大部分人都表示投简历的时候担心信息泄露。

简历泄露最大的瓜,莫过于今年3月份巧达科技被封的事。这把火蔓延到了1.6亿人身上,简历超过18亿个版本,超过25亿个行为轨迹。

巧达科技明目张胆的在网上招聘爬虫工程师,下载HR主动上传的简历,抓取市场上其他网站的简历,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国最庞大的简历系统。

每一份简历,都被巧达科技用尽全力,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比如在“简历时光机”上,HR可以看见求职者上传的每个版本的简历,包括每一次修改记录。

让人顿时有种无处遁形的感觉,这还不是最惊人的人,最惊人的是“爱伙伴”这款产品。

这款产品堪称是最称职的打小报告APP,你每次更新简历,投递简历,甚至有人查看你的简历,都能第一时间通知给老板。

一旦老板知道了,就算你本不想辞职,也会待的很煎熬。

某网友躺着也中枪,只是因为收到了一个招聘网站的邮件,手贱点了一下,结果HR就找过来了,问他是不是有啥想法了,结果全公司都以为他要离职,一解释大家还用那种“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眼神看着他,真是百口莫辩。。。

服务HR,服务老板,都是巧达顺便做的事情。最主要的工作,是给用户画像,好把用户的信息精准的售卖给广告商。

这一招和Facebook一模一样,Facebook底下有四个按钮,专门用于窃取用户信息,即使设置了隐私保护,它依然像是狗皮膏药一样孜孜不倦的记录你的每一条信息。

发张毕业照,Facebook就知道你毕业了,贴张晒娃照,Facebook就知道你有小孩了,Facebook甚至能从你朋友发布的合影照片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找到你,把数据记录在你身上。

如果Facebook是个牧羊的畜牧公司,那些开开心心分享状态的用户,都是羊。客户是来买羊毛和羊肉的。靠着把“羊”的信息较为精准的卖给广告商,Facebook实现了强悍的营收。2017,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9亿美元,228亿美元。

巧达科技利用用户简历,建立“用户画像”,2017年实现营收4亿。

有网友吐槽,这用户画像也太不精准了吧。身为一个单声狗,天天被打电话问小孩对英语感不感兴趣。难道不知道这个玩笑,对单身狗来说太沉重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巧达公司之类的售卖方而言,这样的“冒犯”根本不太重要,对于他们来说,信息泄漏的是“用户”,而不是“客户”,只要信息稍微精确点,能给商家省下一大笔钱就行了。

当我第一次听说信息泄露的时候,我很惊讶。但是近几年来,我的惊讶已经不够用了。

2016年,京东12G数据包流到黑市。黑市买卖双方称这些数据来自京东。2017年,京东员工涉嫌盗卖50亿用户数据。

2018年下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信息泄露的消息被爆出。6月,圆通十亿条快递信息被人挂在暗网公开兜售。8月,华住酒店五亿条用户信息外泄。9月,瑞士数据管理公司Veeam。4.45亿条用户数据遭泄露。11月,万豪酒店五亿用户开房信息外泄。12月,北美著名问答网站Quora,1亿用户数据遭泄露。

因为信息被泄露,徐玉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黑客只是蹲了6年监狱。

那些售卖信息的商人,靠着别人的隐私,赚的盘满钵满,过的滋滋润润。即使被抓了,也不过逛一趟局子。

还有无数躲在APP后面的奸商,漠视道德,只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只要不被抓到,天就不会塌下来。

但是信息泄露的用户可就麻烦了,骚扰电话随时奉陪,接起来还有可能是人工智能。不管你怎么拒绝,对方都面无表情的叨逼叨。

作为大数据里的一只羊,当我们在某些APP免费吃草的时候,就被动签订了提供羊毛的契约。隐私和便利难以两全已经成为了现状。

用户信息采集成为了一间可怕的事情。

我忍不住开了个脑洞,要是以后研发出智能设备,能够采取人的生理信息,岂不是更加可怕。当你在网上看鲜肉或者仙女的照片时,传感器检测到你心跳加快,就知道你对哪个类型更感兴趣,在大数据面前更加无所遁形了。(当然,这纯属我个人YY。)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无良商人的滋生,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像个笑话。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被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气到脑仁疼。

不过我还是发自内心的奢望着,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的冲浪,不用担心那些五颜六色、七七八八的数据泄露。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