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内卷时代,一场竞赛能为年轻人们带来什么?
企业服务 不确定性的内卷时代,一场竞赛能为年轻人们带来什么? 企业服务 | 2021-05-27 10:45 不确定性的内卷时代,一场竞赛能为年轻人们带来什么? 财经无忌

寻找确定性




上个世纪初一位天才维尔纳·海森堡的发现——“不确定性”,在今天再度成为一个热词。


对量子物理学而言,维尔纳·海森堡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具有奠基石意义。但在这百年中,“不确定性”这一理论物理专业概念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科学的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当下,它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流行语。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观察者们不断用这个词描述这个充满迷雾的世界。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过去的众多经验不断失效,新的变量不断产生。

而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寻找确定性,也成为这个时代国家、企业、个人的共同母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项目,他们选取了18个卓越的企业作为样本,尝试从它们的成功经验中来探究企业长盛不衰的密码。1994年,这一研究成果以《基业长青》的名字出版,成为至今仍值得学习的管理类名著。这些富有远见的企业中,包括3M、美国运通、波音、花旗、福特汽车、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18家企业实现“基业长青”了吗?

摩托罗拉已经不复存在了。或许它是个别例子,但即使那些仍然存在的企业,从其股票年化收益率来看,大于5%的并不多,甚至还有相当多企业收益率为负。若仅以股票回报为评判标准,《基业长青》选中的18家企业,只有不到一半实现了“基业长青”。

尽管每个企业都希望能永续经营、基业长青,但这件事确实太难了。数据显示,全世界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

而在中国,这一数字还或许更小。那些大众视野里的众多风光无限的公司,其实只是金字塔的上半部分——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生存时间不足五年的企业占比相当之高,达到56%;生存时间超过十年的企业,仅占17.8%。而现在,这一情形显然并没有变得更好。




这其中当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脱离大环境独立生存,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不容忽视。

2019年年初,王兴曾感慨说,“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事实也是如此,过去的2020年,恐怕是我们见证不确定性最多的一年,负油价,负利率,负增长,美股连续熔断,但最大的黑天鹅,无疑是疫情的世界大流行,它打乱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推翻了所有的经济预测,经济学家的数学模型没能捕捉到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这让中国的企业们经历了阵痛和考验,不少企业甚至没有能挺过去。

这再次印证了世界的属性——不确定性

营收骤减带来现金流危机,危机当前考验企业组织能力,趋势未知考验企业战略决策,疫情当前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如今,2020已经过去,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正逐步回归常态化,但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家们的日子,没有一个是容易的。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应该如何选择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这是中国企业们始终在思考的时代困惑。





不止是企业们在困惑。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本质之一也是人的不确定性。

人们常常把“人”视为一个经济增速换挡的重要因子。但现在,年轻人们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也在困惑。

当下,“内卷”几乎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考研内卷、职场内卷、养娃内卷、相亲内卷……人人皆可卷,万物皆可卷。

在一波又一波并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的内卷化焦虑面前,这对年轻人不仅是身体消耗,更给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小组成员们虽然出身名校,但在“内卷”面前,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废物。




而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而这位作者也被网友们奉为“躺平学大师”。文中的话直接戳中了那些感觉自己被“内卷”了的年轻人:“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呢?”

“躺平”并非意味没有“欲望”,只是它们在发现实现难度较大时,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但在一番较劲之后发现没能“翻身”或者“逆袭”,也就选择了“躺平”。

与这个国家积极向上的主基调相比,“躺平”文化显然不是主流,但也释放了一个要关注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信号:社会环境、生活成本、成长路径,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够舒适,相比而言,躺平虽然颓废,但至少相对不累。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提出一个疑问——内卷、985废物等标签背后:这届青年人在困惑什么?




这届年轻人的青少年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度过,但现在他们觉得,高薪职业和阶层跃升的机会留给年轻人的不多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学生到职场还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对人的要求、目标和生存环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其实无论是内卷,还是从佛系到躺平,背后是年轻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的风险的逃避与对抗。这带来的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他们的故事和眼中的世界正是中国这20年高歌猛进的另一个侧面。





“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这是商业创造力思维专家基兰·弗拉纳根在《本事:应对未来世界的12项永久技能》一书中的名句。寻找确定性,成为了这个时代焦虑与压力的解药。

当下的中国,最需要的品质便是拨开迷雾的勇气、智慧和远见。

所谓“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对于企业而言,是洞察商业环境、技术、政策还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今天,所有的要素都在不断变化,导致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对消费者的判断,还有对未来的掌控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而破除这一混沌状态,过往的成功商业案例分析,虽然经验不可完全复制,但确定性的答案也孕育在前人创业的案例积累,它们是从过去射向未来的光。

对于个人而言,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确定性在于提前观察这个身处的不确定世界,并以此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显然,现代社会仍然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企业找到照亮未来的光,创造更多的平台,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今天的中国商业环境中,这样连接企业和年轻人的平台已经不断涌现。

国家部委指导和支持的顶级活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为创客群体们提供了创业想法展示的极佳舞台;而“挑战者杯”、“创客中国”等一系列赛事同样从不同维度补充、完善创业赛事版图的完整性与可延展性。

金融机构、公益组织们也在为之努力。以金融机构为例,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汇丰也用汇丰商业案例大赛,在全球顶尖的同类赛事中贡献了一块拼图。而它,恰好将这个时代企业和个人迫切需要的“确定性”连接在了一起。

从2008年起,汇丰银行在香港启动汇丰商业案例大赛,聚焦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提供注重管理学领域案例分析的平台。2015年起,该大赛延申至内地高校。去年受疫情影响,汇丰商业案例大赛从线下搬到线上,以“云赛”的形式为内地20所高校提供探讨真实商业问题的有效机会。

2021年,这一商业案例大赛中国区赛事全面升级,参赛队伍扩大到32支,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高校,100余名商学院本科学生参与比赛, 近10万名包括大、高中学生在内的观众在线观看了比赛。

北区小组赛围绕“医疗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案例展开,参赛各队从行业痛点、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南区小组赛在针对“星巴克瑞幸竞争分析”的案例分析中涉及了服务对象、市场份额和产品结构等多个议题。

“这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比赛,希望此次之后我能继续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大赛不仅是短短的几天,而是让我有所沉淀,持续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影响长远而且深刻”,这是参赛选手们的感受,也是汇丰帮助高校学生更深入理解商业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发挥的作用,提升国际视野与综合能力的作用所在。

从这个角度而言,汇丰商业案例大赛从可持续商业维度,也在为这个时代的困惑和焦虑开出一剂解药。




而在促进就业这一层面,也是汇丰举办商业案例大赛的重要意义之一。汇丰以创业就业教育为导向,商业案例大赛为切入点,在赛后的就业、创业中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让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及早感受商业氛围,提炼商业思维,从而帮助更多优秀的项目落地,带动解决更多的就业机会。

汇丰正在深入支持这个国家的发展。





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塑造确定性的美好未来?在国家层面,无疑指向的是技术、市场、人文主义、全球化能力及科学治理。

中国正在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在企业层面,随着环境、技术、政策还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每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

过去,商业环境的关键词是秩序、规范、标准化和公司价值,而今天,它们正在向灵活、互联、快速迭代和客户价值转变,这也是下个十年,中国企业要认真思考和谋划的四个方向。

而对于个人,或许最重要的是,找到智慧,而不是内卷;找到心中的信念和勇气,而不是佛系与躺平。

这些,都需要坚定。无论是国家、企业、个人,“坚定”正在让确定性从不确定性的迷雾中清晰显现。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