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过去了,鲁迅口中麻木的中国人,我看不到了。
社交 100年过去了,鲁迅口中麻木的中国人,我看不到了。 社交 | 2021-07-02 11:50 100年过去了,鲁迅口中麻木的中国人,我看不到了。 差评

和当时的大环境相比,人人以同志相称、人人平等的红军部队几乎就是另一个世界。

今天是建党一百周年,相信大伙们也都知道。


当然啦,差评君不太会说啥花哨的漂亮话,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这次我想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简单地和大家聊聊历史,还有自己的一些些感悟。




“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几乎是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何群众还会自发参加呀? ”


这个问题,其实曾困扰了差评君很久。


后来我才知道在旧社会,那些底层小伙子和姑娘们的命运,大抵是被土豪劣绅欺凌,在缺衣少食的条件下度过一生。


和当时的大环境相比,人人以同志相称、人人平等的红军部队几乎就是另一个世界。




而且在那个革命和战争的年代,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着五四运动点燃的科学火炬。


红军战士这作息,可比如今不少大学生的生活要充实得多。




其中,红军队伍就会组织大伙们识字读书,根据记者斯诺的记载,当时红军的识字率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养军山修械所、红军军医学校、无线电培训班、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也在期间一一建成。


坚持科技与军事斗争、抗战大业、工农生产相结合,坚持 “ 用自然科学粉碎敌人的封锁 ” 是当时共产党的战略。




新中国刚成立时,咱们的在现代科技上几乎是一片空白,那时候全国科技人员不到 5 万人、基础设施落后,部分的科学家流落海外。


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科技人才的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赛先生的种子也逐渐发芽,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


一年之后,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


1964 年,从成功引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开始,在短短的六年之内我们又接连研制出了氢弹、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让《 东方红 》乐曲 “ 响彻 ” 了宇宙太空。


。。。


总得来说,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咱们改变了中国科技极度落后的状况,为咱们后续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也悄然而至。


邓爷爷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


在美国的星球大战和欧洲的尤里卡计划下,咱们开展了 863 计划,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也正式提出。




接下来的故事,也应该是咱们 80 90 和 00 后的共同记忆了,一系列的超级工程、一大批的大国重器涌现。


而我们也有幸见证了这一场科技大爆发。


天上,咱们有神舟、北斗、嫦娥、天宫、玉兔、祝融......往下,咱们有蛟龙、奋斗者号、潜龙号。。。


地上呢,咱们有青藏铁路、三峡水电厂、中国天眼、武汉长江大桥、特高压输电、高铁。。。前沿技术上我们还有 5G 、有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超级计算机、超级水稻、人造太阳。。。




记得杨利伟成功飞天归来时,小差评君还曾做过当宇航员的梦,这个梦想具体有没有实现,大伙们也都应该清楚,差评君就不自取其辱了。


但如今每当看到火箭发射,相信不少人也还是会像我一样热泪盈眶。


另外,看着外国宇航员奋力学中文的样子,不知道为啥心里有点暗爽。




而作为一名科技媒体从业者,除了上面的这些科技成绩之外,让我感到高兴的,其实还有大伙们对于科技的关注和热爱。


差评君曾写过不少介绍中国科技成就的文章,无论是介绍航天还是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网友从心底,开始为国家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也为我们的短板投入关注。




我不知道百年前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到底有多麻木。


但是差评君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只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希望用科学知识担起未来的重任。


如果说建党百年以来科技圈有啥重大变化的话,除了那些累累硕果,我觉得 “ 赛先生 ” 的深入人心必算其一。




在百年之前,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乘着 “ 红船 ” 劈波斩浪;百年之后,咱们乘着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


别的不说,看着祖国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能活在 “ 觉醒年代 " 的续集之中,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图片、资料来源:

1.人民网,百年科创世纪芳华
2.知乎,红军几乎是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何旧社会群众还会自发参加? @ 徐牧风的回答。
3.科技日报,壮阔东方潮创新强国路。

-END-

本文由差评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