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创新,才是创业者最高成本的意淫
游戏 颠覆式创新,才是创业者最高成本的意淫 游戏 | 2016-10-19 22:53 颠覆式创新,才是创业者最高成本的意淫 于海洋

这些“颠覆式创新”的一个个江湖传奇,时隔多年,回头看看,竟是一个高成本的笑话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谈颠覆的时代,创业要不是颠覆谁都不好意思出来混。我们每天从媒体中看到的颠覆式创新不计其数,天天颠覆,时常给我一种太阳明天要从西边升起的幻觉。


从大跃进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到“三年赶英,五年超美”的大炼钢铁,再到刚刚出狱的前首富牟其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些“颠覆式创新”的一个个江湖传奇,时隔多年,回头看看,竟是一个高成本的笑话。


1.jpg


01


颠覆,是不是企业家应该做的事儿?


那要看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创新就只是手段。颠覆从来都只是结果,而不是初衷,事实上我们发现,这个社会99%的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小步快跑的自己完善创新,而非颠覆什么,动辄拿出苹果、facebook这些极小概率的公司作为大众创业的标杆是极为荒谬的。


创业者要做有价值的事情,才可以有利润,否认现有的商业模式,并不能成为你成功的原因。你的创业成功成为小概率事件,那是因为你被大概念忽悠了。


颠覆是科学家的事,不是企业家的事。


按照存在即合理的逻辑,现行的大部分商业形态都是有深层原因的,“去掉中间环节”就是一个伪命题,中间环节拿了那么多的利润,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与成本。


就拿生鲜电商为例。我们卖的水果在生产基地5元/斤,而到了水果摊就到了25元/斤,这个时候创业者兴奋了:中间商太黑了!我要颠覆生鲜零售业!我要去掉中间环节!


任何产业的供应链利润分配都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殊不知水果从果农收购需要仓储与物流成本,批发到零售又产生人工与物流,到了水果店又产生人工与店面成本,最要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承担极大的损耗,很多生鲜产品,损耗可达30%-50%,也就是说一半都烂在自己手里,自然利润要从卖出去的产品里面找。


几千个生鲜创业项目,如果仅剩的几家也到了濒死境地。


颠覆式创新有多难?


如果你直接从果农手里的水果直接通到C端家庭用户,采用F2C的模式(Farm to Customer),实际上你仍旧需要把这些中间环节的业务都重新做一遍,而且,因为缺失了店面天然的获客优势,找用户更需要烧大量的钱。更因为自营整个链条,一个团队不可能精通所有业务链,而产生大量损耗,没有资本泡沫撑着,你肯定做不过小商贩。


颠覆式创新的假设为啥是一场意淫?因为它逻辑的起点在于传统业务的从业者都是傻X,明明不合理却没有改变,而我们很牛逼,一下子就把这些傻X给整合起来,让他们帮我赚钱,我敲钟上市去了。


假定市场参与者都足够傻,是很多颠覆式创业者的人生哲学,如果这是“颠覆式创新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意淫式创新经济学”。


传统产业的确是有弊病的,需要整合的空间的确有,但是这样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而且需要的能量极大,并不适用与大部分的创业领域,你看美团搞了这么多年,烧了几百亿,还是没有啥正儿八经的利润,即使美团成功了,那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所有这个领域的创业项目都死了它都可能没有活路,如果把这样的颠覆当成创业者的模板,那就失去了创业的本质,企业的本质。


创业首先需要考虑的利润与生存,而非创新,手段当做目标,为了梦想爽一把,才是最大成本的意淫。


2.jpg


02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相信资本永远都是对的。


资本是否都是对的?钱一定是没错的,错误的是我们误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前几天神奇百货的95后神奇少女CEO王凯欣又一次刷屏朋友圈,投资人投她没错,错的是你们认为投资的是神奇百货这个商业模式,投资人投是95后、少女、新经济、媒体炒作,跟项目本身没啥关系。


又听到摩拜单车与OFO火并,两轮破自行陈有啥好拼的?擦,政府他妈不求赚钱都没有搞起来了,你弄把电子锁就能挣钱?造一个车几千块,一小时一块钱,还得有大量的维护,损耗,丢失,你怎么赚钱?


金融地摊玉丰同学分析的挺好:


一 自行车停放到哪?


据悉,目前不少北上广深的多条街道已经被整齐投放的ofo小黄车占据;更有正常出行市民抱怨自己的车都没地方放了;另外,摩拜单车也逃不了乱放乱停的问题。据悉,北京上海等地的城管已经在对非法占用公共资源的共享单车进行了处理。小区,公交车合地铁口的放置的数量是有限的,过多的放到哪?


二 人行道的自行车同时能走几辆?自行车行驶坏了怎么办?


如此数量的自行车在发展中有很多躲不掉的安全问题。比如在使用共享单车平台时,骑车时发生意外受伤了,责任由谁承担?对骑行者年龄等是否应有所要求?如果自行车损坏或者报废标准是什么?


三  真实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第一农村市场0,县城市场0,地级城市市场0,.省会城市有一点市场,北上广深的地铁口有一定市场。但停车和上下班高峰依然是高频阶段,还是小区班车才是最需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大学校园如果四年完全可以自己花100元买个二手自行车。所以得出的答案是每个城市500万的市场已经是天花板了。


所以这个市场完全是伪需求,这就是伪共享经济最不靠谱的体现。自行车解决不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不需要他来解决,所以答案这就是又一个旁氏骗局的升级版的伪需求。


自行车是民生工程,硬要往商业项目上靠,有价值,但是绝对没有那么高的价值,这个颠覆式创新,这基本上符合“意淫式经济学”的逻辑。

3.jpg


03


说起出行领域的颠覆者,我们绕不开滴滴打车。网约车新政策出台后,专车市场基本上消失殆尽,如果分析一下滴滴打车的问题,如今遇到的困境是必然的。


前几天我出差去机场,用滴滴约了一辆出租车,我就问司机的情况,他说他现在每天亏损200元,专车一来,拉不到活了,一天就拉个300多块,给出租车公司交了份子钱就没了,人工白搭上,油钱纯亏。


可是在专车之前,出租车司机一个月可以挣6000-8000块,想这种高强度的技术活,算是合理的收入,合理的收入如果也被颠覆了,那一定是出现了恶意的竞争者。专车不做补贴的话,要不乘客坐不起,要不司机开不起。


并非说滴滴没有商业价值,去年我跟我的朋友六禾创投的陈总聊起滴滴,他说:滴滴的价值很大,但是怎么算也不值300亿的估值。滴滴通过资本手段,硬生生的把小众低频需求,变成大众高频需求,市场回归理性业态以后,他的估值就会落下来。


回过头来想想:出租车是整个打车市场里,最专业、车辆成本最低、人力成本最低的业态,如果连他们都不赚钱,你真以为开奥迪A6,路都不熟的专车司机能赚到钱?


在一个供需关系基本对等,没有暴力的行业里,你硬生生插一脚,如果不是你抢了别人的生意,哪儿来的市场跟利润呢?


违背常理的事儿,能够长久下去么?我表示呵呵。


我之前文章里提到创业首先要明白自己要赚哪份钱,滴滴作为平台,实际上是传统出租车公司的电调系统的升级版,如今他要赚钱,它赚哪份钱?


我认为难度很大,相比之下我认可神州的模式,神州是租车公司出身,他们就是赚的开车拉活儿的钱,这个钱有的赚。


成为颠覆者的滴滴,也许很快成为一个笑话。


4.jpg




04


颠覆式创新的可行性基本上出现在这样的行业:


1、整个业务链条上有特别暴利的环节;

2、整个业务链信息极为不对称;

3、供需关系特别不平衡;


当然,同时你还要特别有钱,特别有能量,特别有才华,才能打破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政府既得实惠、店铺、物流等等原有的利益结构,进行重新划分。颠覆,谈何容易?


而且在增量市场里,新的业务形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资金试错,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一将功成万骨枯,基本上大家沿着这条路创业都是陪葬品。


那还要不要创新?


当然要,不过我认可在存量市场里的微创新。存量市场就是已经存在的市场,大家吃饭买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不要用不切实际的理想,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创业者要脚踏实地,多去找真实的市场需求,多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天天羡慕别人的项目又拿到了几个亿的融资,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傻X呢?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要假定所有人都足够聪明,去做商业分析,所有的现状都是合理性的延伸,合理性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事情变的更加合理。


不要天天想着颠覆谁,谁他妈还能等着被你颠覆呢?


-END-

本文由于海洋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