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业也要尝试“即看即买”了,但这个模式真的有效吗?
潮品 奢侈品行业也要尝试“即看即买”了,但这个模式真的有效吗? 潮品 | 2017-06-01 18:59 奢侈品行业也要尝试“即看即买”了,但这个模式真的有效吗? 消费最前线

近年来全球时尚界备受争议的一个重大变革“See-now-buy-now Model(即看即买模式)”。

 

 

近年来全球时尚界备受争议的一个重大变革“See-now-buy-now Model(即看即买模式)”。

 

“即看即买”让时装秀与门店上新同步,这种喜欢就能马上买到的感觉,着实让人觉得痛快。在经历了短暂的热潮之后,部分品牌经过实验纷纷叫停了“即看即买”,但依旧会有一些品牌或坚持或加入这场变革运动中。

 

Mulberry宣布将实行“即看即买”策略

 

Mulberry是英国皮革制品顶级品牌,其创始人Roger Saul,自1970年在Somerset田园中建立Mulberry皮件王国后,一直是英国款式最创新前卫的高级皮具。这个超过百年的老牌,被誉为继Burberry之后英国最具话语权的品牌,却也也和多数历史悠久的精品一样,曾经走入低潮期。

 

2012年CEO Bruno Guillon上任,这位来自爱马仕的Bruno Guillon妄图将Mulberry定位拔高,试图复制出一个新的爱马仕。采取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减少批发商,将旗舰店装修得很奢侈, 把中国和土耳其的部分生产线又重新搬回了英国 ,上调定价等,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盈利预警,并缺席伦敦时装周长达两年半。Bruno Guillon在位的两年间,Mulberry股价累计跌幅达到68%,市值蒸发2/3。

 

不过,Thierry Audretta上任之后马上调价,将包类价格控制在500英镑到995英镑之间,同时推出经典款和新款,并将市场专注在英国本土。Mulberry开始“起死回生”,业绩表现趋向健康,资本市场评价形势大好。

 

此外,Mulberry还发展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渠道。并试水和Burberry 差不多的即看即买形式。于去年 2月发布的 2016秋季系列,在 4月就能在门店购买到,从秀场发布到门店上架只有几周的时间。

 

近日,Mulberry宣布实行“即看即买”策略,将在九月份的伦敦及巴黎时装周举行2018春季系列闭门发布会,仅邀请媒体和买手参加。而该系列的正式对外发布将在明年 2月伦敦时装周上举行,时装秀结束后可以立即买到秀场新品。

 

该品牌的 CEO Thierry Andretta 称,对于 Mulberry 这样把自己定义为轻奢的品牌来说,即看即买是有意义的。并表示这一举动将减少廉价高街品牌抄袭款的产量,让零售商能全价销售最原始的设计,并让消费者更快地获得新产品。

 

是否茫然不知病灶之所在,而胡乱开出的一剂药方?

 

即看即买是全球时尚界备受争议的一个重大变革,有关讨论在从2016年下半年就开始,一些品牌陆续开始了对该模式的实践,效果也成两极分化。有的品牌在初步尝试后,迅速选择了退出,而有的品牌,则坚持至今。

 

去年 2 月,Tom Ford 宣布要尝试“即看即买”的模式,并脱离时装周日程。本应于2016年3月发布的秋冬系列被推迟至9月,Tom Ford召开2016秋冬系列发布会,成为首个完全意义上实行“即看即买”策略的品牌。与之配合的是全新的制作流程和严密的保密措施,所有衣服在发布会前一天秘密运至店铺,待发布结束后上架,此前包括买手在内所有见过的衣服的人都需签订保密协议。该系列发布后一度成为新闻热点,据Tom Ford称销售情况也十分可观。

 

那么Tom Ford为何仅一季后还是宣布要放弃即看即买,并重新回归时装周。

 

产品运送到店铺的时间和时装秀的时间没能协同,Tom Ford 2016 秋冬秀在 9 月举办,但衣服 7、8 月份的时候已经送至店铺,又不可能在时装秀举办之前卖这些衣服,要等到9月时装周秀场发布后才能上架。其中一整个月的时间,这些货物只能在仓库中呆着。即便是秀后即卖销售状况火爆,也无法弥补整一个月的销售损失。

 

Thakoon最初将“即看即买”视作一次翻身契机,去年9月,Thakoon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上举行了2016年秋冬系列发布,部分衣服实行即看即买,但短短半年后,Thakoon也因“没有做好准备”黯然放弃这一激进策略。

 

Tom Ford 、Thakoon尝试后又弃用,让业内对“即看即买”不得不再次质疑,是否茫然不知病灶之所在 ,而胡乱开出的一剂药方?不管“即看即买”模式是不是前途未卜,反正,Burberry 觉得这件事还挺有用的。

 

Burberry 是即秀即买模式的先锋,去年 2月在伦敦时装周推出了首个即秀即买时装秀。据时尚头条网的数据统计,在Burberry即看即买秀社交媒体参与度中,82%的的用户都聚焦在明星本身,关注衣服和配饰话题只占9%。而Burberry今年在伦敦时装周上发布的第二个即看即买“二月系列”,在社交媒体上也并未掀起大规模讨论。

 

虽然至今没有具体销售数据可证实其“即看即买”模式的实际效果,不过根据 Burberry 2016 年财年的数据显示,走秀款的收入只占到 Burberry 零售收入的 5% 。也就是说,Burberry 靠着“即看即买”来提高的业绩的空间非常有限。

 

据美国女装日报的消息,法国时尚、定制成衣和时装设计师协会高管董事会中,同意维持时装秀现状的时尚品牌包括Dior, Chanel, Yves Saint Laurent, Nina Ricci, Hermès, Chloé, Agnes b., Issey Miyake, Isabel Marant, Balenciaga, Lanvin, Sonia Rykiel, Leonard, Dries Van Noten, Maison Margiela, Paul Smith和Kenzo。协会表示将坚持己见,不走消费者主导的时装秀道路。

 

这意味着在奢侈品牌中,“即看即买”模式现在无法形成主流。

 

依赖推广方式而忽略产品设计,无异于自废武功

 

即看即买是这两年奢侈品品牌炒得最火的概念之一,这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手段,可以满足人年轻人即刻购买的欲望。但对于传统奢侈品品牌来说,即看即买算得上一场 “革 命”,要付出的代价是整个供应链结构的改革,以及销售风险的增加。品牌需要精确地预估产量,否则要么生产了太多卖不出去,要么生产太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目前的时尚圈传统还是十分健全的,一年两次的四大时装周,二月份发布当年秋冬系列,九月份发布次年春夏系列。每一场时装秀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一条复杂的供应链,面料生产需要几周时间,缝制和修饰服装业需要几周时间,供应链是非常精细和组织化,这都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轻易尝试“即看即买”并不明智,有业界权威人士对路透社表示,服装需要时间流程制作,在时装秀后马上进行产品销售以缩小传统六个月的时间空隙,将导致优秀的创意设计模式崩溃。

 

其实“即看即买”的创新模式并非毫无益处,如果想要购买到秀场的的最新款,消费者一般都必须要等六个月,潮流趋势变化多端,很难确保半年前设计的款式半年后还能大卖。消费者也不可能保持那么长时间的热度,或者到时已经忘记了那些秀场款。

 

另一方面,奢侈品牌的一些创意或设计屡屡被快时尚品牌抄袭,新设计发布之后要等半年才能上市,快时尚似乎毫不费力的瞬间复制到大街上。

 

本质上,即看即买的模式也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大牌可以趁热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迎合他们的新鲜感,拉动销售。这一模式让品牌的生产设计更以市场为主导,但没人知道这股潮流能维持多久。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显著现象,“即看即买”大部分停留在概念噱头层面,并没有实现其宣传的名副其实“即看即买”。消费者开始对“即看即买”渐渐失去新鲜感,模式本身的新闻噱头正在迅速减弱。

 

“即看即买”模式没有整个行业各环节的配合无法实现,传统系统就无法彻底颠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与其花费过多精力钻营新模式,不如将创意投入产品本身之上。即便体验再新奇,最终令消费者下单的仍然是产品本身,当品牌过于依赖新兴的推广方式而忽略产品本身设计的时候,品牌无异于自废武功,很容易让产品失去原本的焦点,迷失品牌定位,或许会形成一个残缺的时尚系统。

 

本文作者:摩登故事。时尚产业第一新媒体,关注时尚流行消费与新生活方式。公众号:ModengGushi。如需转载,请注明本信息。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摩登故事,访问yuanben.io查询【3ITZ7GIX】获取授权信息。

-END-

本文由消费最前线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