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三份报告数字差异巨大?三类用户认知差距明显?
物联网 IoT,三份报告数字差异巨大?三类用户认知差距明显? 物联网 | 2017-10-19 21:08 IoT,三份报告数字差异巨大?三类用户认知差距明显? 科技茱比莉Jubilee

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技术的长期影响。IoT同样如此……


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技术的长期影响。IoT同样如此……





 

关于202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的预测,这三组数字让人大跌眼镜:

研究公司Technavio认为接近1330亿美元;

Gartner表示超过4400亿美元;

IDC则预测达到12900亿美元。

数字差异难以考究,主要原因多源于IoT范畴涵盖太大,难以界定和准确测算。但无论如何,IoT这股巨浪已经从早期的家庭个人互联这迅速向企业用户袭来。

Forrester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约有19的企业使用了物联网,28的企业表示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业务中应用物联网。从行业领域上看,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采矿业在未来几年都将大量投入。

不过即便是这28%热衷IoT的企业用户,也依然可以根据认知细分为三大类别,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康容在接受“科技茱比莉”采访时总结了它们的表现:

第一种用户,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只需要一个技术力量很强的合作伙伴。具体来看就是,它们明确自身定位、竞争差异,需要什么数据和来做什么业务,只需利用科技合作伙伴平台;

第二种用户,从业绩和商业上很清楚想做什么,但不确定技术的可能性和边界。它们需要科技合作伙伴理解企业策略,并首先具有咨询性质,能清晰告知可以协作的部分以及如何协作,并开展定制化项目;

第三种用户,是对新技术极富热情,但对如何利用新技术的出发点和目标并没有清晰的界定。


1

IoT失败无碍乎这两个原因


前两类用户在成熟市场比较常见,而第三类用户在新兴市场最为常见,如何与它们打交道不仅是技术活,咨询能力和业务经验在复杂且新兴的市场尤为重要。康容就表示,微软遇到这类用户不会先谈技术,而是以业务为话题梳理用户的策略、竞争优劣势,做到用户不会因为对技术的盲目乐观而产生项目的期望值落差,这将直接导致项目成功与否。

追根溯源,三类客户的认知差异还在于企业用户将IoT与业务融合起来任重而道远。思科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

60的物联网项目在概念验证阶段停滞不前,其余40完成了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中,只有26被认为是成功的。

而多数IoT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无碍乎这两个因素:集成复杂性和缺少业务认知。

一方面,这意味着以咨询、整合和实施为主的IoT前期部署服务项目项目的IoT服务。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IT企业想要在IoT市场胜出,必须得具备一定的咨询服务能力,行业实施经验,丰富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能够构架IoT核心大脑——云平台,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量。


1

如何看技术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力


这里再选取三家完全不同的用户,分别来自全球著名制造业企业劳斯莱斯,中国能源企业协和新能源,以及零售业创业企业甘来科技,看看他们都如何应用IoT技术来提升效率。

国际著名的制造业企业——汽车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它在全新的服务解决方案中整合了微软IoT套件,通过对每次飞行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减少燃料消耗的办法,或者通过制定更合理的维护计划来减少停航时间,并提升发动机的抵扣价值。这背后首先需要IT企业服务过这类制造企业,具备业务知识和行业经验,与用户有共同的话语体系。而在IT上则用到了Azure IoT中心连接和管理大量的IoT设备和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借助微软云平台的机器学习、流分析、HDInsight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枯燥的日志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洞察,并通过Power BI以生动直观的形式甚至是人工智能互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中国能源行业用户也在利用IoT大幅提升效能。

比如协合新能源,作为国内首批采用Azure IoT套件的企业用户,它从今年7月开始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原有系统到物联网云平台的开发、对接、升级工作,借助IoT、云计算、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布局能源互联网,加强在新能源后服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电站运维成本,提高运营和服务电站的资产发电效益。

不仅是大型传统企业,创业企业同样可以利用IoT。

比如甘来信息科技公司,利用Azure IoT 中心服务、流分析、SQL Database数据服务,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云管理平台,对上架商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将库存周转降至一周以内,把自动售货机进化成了贯彻互联网思维的、24小时联网的无人超市“智能微超”。

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技术的长期影响。IoT同样没能逃过这一结论。

Gartner表示,IoT目前的重点是提升效率,指望IoT能立竿见影实现其他业务诉求的企业用户需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还要懂得IoT并非孤立存在的技术项目,而是要结合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的IT合作伙伴。


-END-

本文由科技茱比莉Jubilee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