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永不孤独: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世界AI的参与者?
AI 技术永不孤独: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世界AI的参与者? AI | 2018-03-14 09:15 技术永不孤独: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世界AI的参与者? 脑极体

我们介绍过很多中国的AI产业,也介绍过很多海外的AI产业。但是在这场全球共同的事业中,我们似乎未曾了解过海外AI产业是如何看待中国AI的。他们会把我们看做一个可敬的对手?还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亦或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这一次AI的浪潮,或许是中国第一次和整个世界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这一次我们毫无疑问跑进了第一梯队。此前我们介绍过由O'Reilly和Intel主办的AI Conference,这场集结了全球顶尖AI产业力量的会议选择了四个城市——北京、纽约、旧金山、伦敦。


我们介绍过很多中国的AI产业,也介绍过很多海外的AI产业。但是在这场全球共同的事业中,我们似乎未曾了解过海外AI产业是如何看待中国AI的。他们会把我们看做一个可敬的对手?还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亦或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外国AI从业者这样看待中国:

硅谷之外的世界中心


想弄明白这个问题,AI Conference显然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这场全球巡礼的大会不仅把2018年的第一站设定在了北京,还邀请了百度研究院院长王海峰等众多AI从业者。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O'Reilly的首席数据科学家Ben Lorica,想知道他眼中的中国AI是什么样的。




Ben Lorica认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硅谷之外第二个世界AI中心,原因可以总结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另一部则是“人”。


“物”的部分来自于中国过去五年间移动终端的快速下沉,数字化进程加速让中国拥有了体量巨大的大数据,以及完善的数据清洗、标注配套设施。加上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已经形成了“挖掘数据-训练模型-解决问题”这一条有迹可循的AI应用逻辑。


而“人”的部分则来自于中国企业、资本和政府对于AI的热情参与。这一点或许来自于我们的“风口”文化,但与以往每次风口不同的是,AI已经逐渐积淀成了根基。大企业、资本和政府支持只是通路,AI路过其中,流向整个社会的建设之中。


而这场走过全球四个城市的大会,最大的目的就是沟通。走过不同国家的AI主场,看看彼此正在成就的事业,在交流和了解中寻找可能适用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AI需要的,是视野之外的平行宇宙


这次与Ben Lorica的交流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提示,从O'Reilly的角度看来,中美以及其他国家在AI产业交集中,互相了解的优先级远远高于互相竞争。


这带给了我们一个问题,在AI的发展中,知道视野之外的人在做什么究竟有多重要?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文化、经济的突进发展几乎都来自于“知道视野之外的人在做什么”。最典型的就是,当出现战争、侵略之后,往往也会打开某一方的眼界,原因就来自于两种文明深刻、残忍碰撞所带来大范围沟通交流。


AI产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足够底层、足够基础,在广泛的应用可能之下,会因地制宜诞生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我们的社会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今天适用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五年之后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北京的解决方案,也不一定是适用于全国所有城市的解决方案。


这时,尽早了解视野之外的国家如何应用AI,就变得格外重要。




举个例子,都说中国的优势是数据量,可在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行业还没有开始信息化进程,可供利用的数据较少。这时阿尔法元曾经实现的在少量数据、甚至无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强化学习,从而达到目标的逻辑,或许就可以利用。或者是印度目前正在经历和中国一样的移动终端下沉,在印度依靠大数据发展AI时,中国是否可以向印度输送经验、算力和人才?


AI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此时此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AI,都是平行宇宙中的AI,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为今天的我们所用。


蝴蝶效应:交流之后,中国AI

会如何和世界一同生长?


对AI产业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不会对O'Reilly这家传媒公司感到陌生,他们出版的《机器学习:实用案例解析》、《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几乎是机器学习从业者的必备书目。传媒组织的职能之一,就是加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AI Conference作为由O'Reilly参与主办的会议,也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




在AI Conference北京站上,我们不光能享受到和美国硅谷一样的原装议题,还有来自硅谷和中国知名公司的人工智能专家,包括百度、谷歌、eBay、Bonsai、Uber、微软、阿里巴巴、亚马逊、SAS、Unity、SalesForce、IBM、伯克利、斯坦福及牛津大学等组成的豪华阵容,并且还会有两天的培训课程可供参与。


这样的阵容安排之下,AI Conference北京站简直可以被看做硅谷的“走进亚洲特辑”,“走进”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故事真正的开始,一定在“走进”之后。


在Ben Lorica看来,AI Conference正在逐渐建立起一个Community——集结了中国、美国和英国的AI产业联盟,在联盟中有企业管理者、AI学术专家和开发者。


我们可以预见到这种产业联盟对于中国AI产业发展形成的影响:


1.人才流动


作为一个以技术为根基的产业联盟,最先开始共享的资源一定是人才,更何况AI产业中最珍贵的资源也是人才。让来自各国高校的专家、教授意识到中国AI的机会,或许会成为中国间接吸引海外人才的机会之一。


2.新合作的产生


AI Conference对AI的关注一直专注于应用层面,这次在北京站也是一样,更多把目光放在产业应用和成功案例上面,彼此交流的目的,自然也是在寻找最适用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企业、产业、学界之间,产生新的合作几乎是必然。


3.中国AI的出海机会


纵观历史上任何一种形式结缔的联盟,其目的都不是自己组成个小圈子,只跟自己人玩。联盟的作用往往都是集结力量、合理分工然后向联盟之外进行输出。目前来看AI的应用在全球都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有很多国家在AI的研究中落后中美,甚至有些国家无力自己进行AI的相关研究。这时中国的AI力量很可能会随联盟一起出海,在中美之外创造共同利益。


我们之所以对这次会议保持关注,原因就在于此。会议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的意义,很有可能会大于会议本身。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在这场由技术引发的巨变之中,中国AI在世界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合作者、竞争对手、威胁……其实这些复杂的标签都会贴在我们身上。但最重要是,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抛开一切标签,中国AI一定是世界AI产业的参与者。


技术永不孤独,AI产业之于人类社会,应当是动态的、时刻变化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里,参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根须盘绕随之一起枝繁叶茂,才是最重要的事。


-END-

本文由脑极体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