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损失”,才需要“选择”:一次影响我一生的转岗
看点 面对“损失”,才需要“选择”:一次影响我一生的转岗 看点 | 2019-05-20 12:08 面对“损失”,才需要“选择”:一次影响我一生的转岗 刘润

只有面对“损失”,才需要“选择”。

昨天,我们聊了入住阿里无人酒店的神奇体验

untitled.png

我提到了曾经的码农工作经历,有些同学很诧异,在后台留言:啊?润总是程序员出身?

很神奇的是,这么多年以来,每当新结识的朋友得知我的程序员身份,都会表现出两种反应:

要么是“不敢相信”,觉得不像;

或者,会表现出“果然如此”的神情,然后列举出我身上暴露程序员本性的细节。 

程序员思维对我影响非常深远,构成了我的底层思考框架,让我受益终身。

然而今天,我阴差阳错成为了商业咨询顾问,这还要感谢当年的一个决定,和影响了我的几个人。





 1 

要转做销售吗?
这是个纠结的问题


2006 年,一位赏识我的 Boss 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加入销售部门。

当时我加入微软已经 7 年,在微软管理着一个比较大的跨地域技术团队。

从最初的基层工程师,我用了 3 年时间,被几次提拔到管理岗,我和团队打了不少硬仗,我本人也对技术工作驾轻就熟。

 

面对销售部门 Boss 抛出的橄榄枝,我特别心动。

如果加入销售部门,肯定能锻炼自己另外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我梦寐以求的。

但是,我又有点怕,因为两个岗位对能力结构的要求很不一样。

而且,这份工作的挑战极大。


 ——


相信你也能想象得到,在国内软件市场不太规范的 2000 年初,微软在中国的销售拓展做得不那么好。

举个例子,当时微软总部考核全球每个大区的业绩,都会用一个基本参数——看每个国家市场上总共有多少台电脑。

因为当时几乎每台电脑都会装着微软的软件,我们根据 PC(个人电脑)总量,大体就能测算出微软在当地的收入。

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在每个地区都适用,唯独在中国失效了……

 

中国市场的 PC 总量与带来的收入完全不成正比。直到 2012 年,中国的 PC 数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微软中国的收入仅占全球收入的 0.6% 。

这也是一直让微软高层非常头痛的,所以,站在 2006 年命运分叉口的我,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难题——

加入销售团队,意味着自废武功;去一个不太被重视的部门,还意味着面对着常年未被攻克的挑战。

用这个“确定”存在的风险,换取“可能”的能力提升,我该如何选择?




 2 

没有“损失”
就不是“选择”


雪上加霜的是,想挖我的那个 Boss 还跟我说,如果选择加入,需要接受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我本来管了一个很大的团队,以后一个人都不用管了,只管你自己;

第二个变化:在上海有个独立的办公室。如果加入的话要从独立办公室里面搬出来,以后只能坐在工位上面了。因为销售团队就那么几个人,一定没有独立办公室;

第三个变化:薪水降低 20% 。

为什么呢?因为市场部门的薪酬结构和技术部门是不同的,固定薪资会有比较大比例的下降,但是如果业绩比较好的话,工资总额是有可能会上升的。

这种薪资结构,就是把自己置于不确定环境之中。


这下更纠结了,要不要去?

你看,人这一辈子就是这么苦,每次的选择都要降薪,连团队和办公室都没了。

那一天,我那时候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没有损失,就没有“选择”。

没损失,我还纠结什么?直接去就得了。

 




 3 

我希望改变
发生在 30 岁之前


在纠结的过程中,是一个好朋友,让我下了决心。

前几天,我们还在文章中提到过我这位朋友,他就是那个睡在上铺的扫地僧。

untitled.png

整天不去上课,学霸们有做不出来的题,就会虔诚地来到他宿舍,昂起头,把书递给上铺睡眼惺忪的他。

他心情好的话,指点几句,然后就又睡了。

 

就是这个家伙,加入微软比我还早,做得非常成功。

我把纠结跟他说了,他告诉我:

我特别怕看到一件事情,就是现在大概能预知 20 年之后我,在做些什么。

20 年之后,我可能从一个技术主管做到技术总监,有可能未来有一天做到中国的一个高管,甚至有可能到美国去做一个副总裁……我都可以预见。

当我能够预见未来的时候,我觉得人生特别可怕,我不能过一个可以预见的人生,我一定要做出一些改变。


那时,我们都是 29 岁。他对我说:

如果这辈子我一定要做出一些改变的话,我希望改变发生在 30 岁之前。

这句话给了我特别大的触动,我当时就做了决定,加入销售团队,接受那份薪水,愿意去面对所有变化。


——


到这里,我想你也肯定好奇这位扫地僧同学后来怎么样了。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不久之后,他就从微软离职自己创业了,比我离开微软还要早。

再见面时,我试探着问他一个月收入多少,问完后又默默努力去了……他当时的收入大概是我的几倍到十几倍。

非常替他开心,他成了一名了不起的创业者。


几年后,有一次我去马尔代夫度假,特别特别巧,在岛上偶遇了这位朋友和他太太度蜜月。

我由衷的表示感谢,问他:“还记不记得你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对我一生都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

他说:“咱们之间不用客气,我跟你说了些什么来着?”

我心想:好吧……那句他完全不记得的话,就这样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4 

从程序员到
商业咨询顾问


就这样,我正式加入了市场销售部门,开始负责微软在中国的战略合作,跟很多地方的大企业和政府沟通对接。

2007 年,我做了一年江西微软技术中心的总经理,开始锻炼做一个独立的 CEO 去管理一家公司; 

到 2008 年,做了一年深圳微软技术中心的总经理; 

2009 年,又做了一年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总经理。

就这样,我不断去各地轮值,做了很多年独立的 CEO 管理训练,得出了一些对管理上真正的理解。

 

管一个团队和管一个公司是完全不同的。管一个团队,你会跟员工站在一边,

员工想要加薪,就去跟老板提;员工想要去度假,就批假期给员工。

但是,当你做 CEO 时会有更多挑战,总是感觉还没过几天又要发工资了,觉得每天都得签报销单,你觉得所有人都可以往后退,但是自己每天都要想下一笔收入来自哪里。


如果,我还在做技术的工作,错过这些经历,我想我会遗憾一辈子。

转岗决定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让我能够不断在高速成长的体系里,持续训练自己的管理能力。

所有这些经验慢慢被沉淀下来,我也完成了从程序员向商业咨询顾问的转变,这些成长的心得,最终都变成了我们《5分钟商学院》的课程。





最后的话

前段时间,我分享了当年“降薪跳槽”的经历。

那篇文章后面,大家的留言非常热情,远超我的想象。

untitled.png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一生时间有限,即便你耗尽所有时间,能做的事也非常有限。比”勤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取和舍,做正确的选择。

今天,我分享的是“转岗”的选择,这次我放弃更多,也第一次意识到:只有面对“损失”,才需要“选择”

这些短期的“损失”,都深刻地改变了我,聚集成为我一生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你一切启发,能帮你以更长时间的视角,再次审视“选择”和“损失”。

祝你周末愉快。


-End-

刘润,“刘润”公众号主理人,互联网转型专家,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任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战略顾问,他总能将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探寻出商业本质,发布在他的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上。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