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净亏9.3亿,「荔枝」未熟上市
文娱 两年半净亏9.3亿,「荔枝」未熟上市 文娱 | 2019-10-29 22:39 两年半净亏9.3亿,「荔枝」未熟上市 任倩

「文艺」与「商业」必然是天平的两端,此起彼伏。

一鸣网深度(文 | 任倩):紧接在蜻蜓、喜马拉雅FM之后,荔枝FM诞生于在线音频市场尚未成型的2013年,后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探索与壮大,已然形成相对稳定的寡头格局。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8第四季度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三家主流在线音频平台活跃人数分别达到了8909.3万人、3439.2万人和3020.8万人。诚然,荔枝的确在头部集团占据一席之地,但喜马拉雅遥遥领跑更是不争的事实,二者体量相去甚远。

近日,关于荔枝上市的传言不绝于耳,终于在今天得到证实。美国当地时间10月28日,在线音频平台荔枝(原荔枝FM)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交易代码为「LIZI」。荔枝计划通过IPO募集1亿美元资金,主承销商为瑞信和花旗。

在此之前,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喜马拉雅FM也屡传上市,却接连被否。长久屈居人下的荔枝能否完成反超,抢占「在线音频第一股」呢?或许比这个问题更值得考量的,是摆在荔枝面前的三道坎如何迈过。


timg (2).jpeg


第一道坎:在线音频行业焦虑

不似直播,不比短视频,在线音频行业的生长轨迹很是平缓,几乎没有谓之「风口」的高点。

2011年9月蜻蜓FM的推出,算是这个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起点;2012年,喜马拉雅FM成立;2013年,荔枝FM、多听FM、考拉FM也相继面世。至此,在线音频行业初具雏形,往后便是无止境的试错、探索。

八年过去了,直播行业经历了「千播大战」盛况,大浪淘沙后的映客、斗鱼们敲响了上市的钟声;短视频开启全民狂欢时代,乘着这股东风而来的快手、抖音成为装机必备;在线音频则用时间书写着「平平淡淡」,至今仍未获得资本首肯,这背后显露的是行业本身焦虑,也是摆在「荔枝」面前的第一道坎。

首先,内容难控。无论是UGC还是PGC模式,在线音频总绕不开内容。一方面,在线音频平台以及主播对于版权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版权纠纷频发,据悉,荔枝主体公司旗下法律诉讼多达500多起,且多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等;另一方面,平台内容不乏低俗、色情、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存在。2019年6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分就针对网络音频乱象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多数网络音频平台以相关法规被下架、关停,包括荔枝在内的几款APP采取下架30天处置。


其次,盈利堪忧。在线音频的盈利模式无非是知识付费、广告、周边电商等,可知识付费一直面临着可持续化盈利难题,短暂狂欢过后就是增长困境;社区环境倒是为广告提供了天然土壤,但是想要靠广告变现的平衡极难把控,少则收效甚微,多则影响用户体验;周边电商更是毫无新意,反响平平。此外,各家也在卯足了劲探索新的盈利点,喜马拉雅FM延伸了硬件,荔枝开辟了直播打赏分成,但是仍没有被市场验证可以完全跑通。


270947132848234.jpg


据荔枝招股书,荔枝在知识付费风口时期选择押注语音直播和UGC社区,形成直播社交、付费内容、粉丝会员、游戏联运等多种商业模式。然而数据显示,荔枝仍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为4.45亿元,2018年则为2.25亿元。2019年亏损同比扩大,今年上半年荔枝归属于股东净亏损为2.61亿元,去年同期则为7748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荔枝两年半内归属于股东净亏损总计9.31亿元。

可见在线音频行业的普遍焦虑,也是荔枝的焦虑。

第二道坎:新兴产物威胁不断

内在焦虑连连,外部威胁不断。而能威胁在线音频的,绝不止音频本身,直播、短视频都是劲敌。

所谓在线音频,是指通过网络流媒体,下载等方式收听的音频内容,主要包括有声读物、网络电台、语音直播等形式。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对生活场景全方位渗透的大背景下,在线音频被赋予意义。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整个音频行业2016年到2018年用户规模分别为2.67亿、3.48亿、4.25亿,增速分别为30.3%、22.1%、15.1%,虽说规模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

从传统电台节目到脱口秀,从相声评书到有声书,再到形形色色的知识付费内容,在线音频平台将各种领域的内容聚合到一起,吸引到诸多受众。据研究表明,在线音频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为休息时,此外还有睡觉前、上下班通勤路上、运动、家务等体力劳动时、开车、吃饭等,而这些场景大部分与直播、短视频使用场景不谋而合。

用户构成方面,据荔枝招股书显示,截止2019年9月,荔枝有约60%的用户出生于1990-2000年之间,这个年龄阶层也与直播、短视频的用户画像重叠。

个中道理,不言而喻。2016年被业界称为「直播元年」,2017年则被称为「短视频元年」。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7.2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8.2%,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


timg (3).jpeg


显然,发展许久的在线音频比起短视频这类新兴产物已是小巫见大巫。无论是三者其一,其实都脱离不了内容本质。可从内容层面来说,在线音频仍停留在语音表现形式,而音画皆有的短视频更具可看性,实时视频直播更添互动性。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目前音乐、游戏、在线视频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分别达到89%、82%、74%,而在线音频市场的渗透率仅为45.5%。

第三道坎:标新立异的苦果

在线音频的困境,荔枝了然于心,这才有了一路标新立异。

喜马拉雅FM当初选择了有声读物和UGC的模式同步开启,首创PUGC内容生态使其除了拥有海量的节目音频之外,也成为音频创作者最集中、最活跃的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喜马拉雅的激活用户超5.3亿,主播人数超700W+,行业占有率高达73%。

而蜻蜓FM也在2015年开始启动PUGC模式,汇聚广播电台、版权内容、人格主播等优质音频IP。蜻蜓FM总用户规模突破4.5亿,生态流量月活跃用户量1亿,日活跃用户2500万,平台收录全国1500家广播电台,认证主播数超35万名。

唯有荔枝,从诞生之初就坚定推行UGC内容模式和「小而美」的产品模式,虽说情感诉求的定位、复古小清新的风格为其赢得了一众忠实粉丝,但也套上了枷锁,直接导致用户范围增长受阻。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却坚持:「我的出发点是想做UGC的声音内容平台。荔枝跟其他平台很不一样,荔枝的内容和风格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许是想象力过于局限,荔枝选择了换道而行。2016年10月,荔枝的语音直播功能上线, 「听语音直播,上荔枝」的概念出炉,将其与喜马拉雅、蜻蜓FM区别开来,与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放到同一赛道。

然而实为徒劳。定位的转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荔枝获客趋难、内容受限等问题,还未能逃脱商业化变现、平台内容受监管的困境。

2018年1月,赖奕龙宣布,以「荔枝」替换原「荔枝FM」作为品牌名称,官方说辞是「为了脱离传统音频局限,全面布局声音的更多领域」。再后来,Slogan由「人人都是主播」变为「用声音,在一起」,努力往声音社交方向转型,却不想这本身就是伪命题。


timg (1).jpeg


「去FM化」后的荔枝如愿以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语音直播的社交功能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播速度,无法要求其和视频直播、短视频一样快速流转;其次,语音社交本质上还是陌生人社交,荔枝似乎又添新烦恼。

屡屡失手,荔枝不得不吞下这一路标新立异的苦果。

可究其根本,荔枝的问题在于对主播内容把控、与用户数量的增长,它却一直执着于将用户到主播的转换,当用户只想用于音频学习需求时,荔枝却在强迫着用音频创建UGC社区,达到全民输出、音频社交的目的,而真正亟待解决的UGC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存在。

「文艺」与「商业」必然是天平的两端,此起彼伏,荔枝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妄想抢滩「在线音频第一股」的荔枝不如想想摆在面前的三道坎如何迈过,资本可不爱听故事。

毕竟「荔枝」还未熟,如何上市?

-END-

本文由任倩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