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扎堆搁浅,独角兽们的「梦醒时分」
金融 IPO扎堆搁浅,独角兽们的「梦醒时分」 金融 | 2020-03-24 10:17 IPO扎堆搁浅,独角兽们的「梦醒时分」 Tech星球

上市和疫情都是一把双刃剑。以退为进,适时搁浅,或许会是这些企业更好的选择。


 退出、暂缓,转移方向。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社会生活的节奏,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机遇,各行各业从业者都在寻找新的商机。腾讯新闻与Tech星球在疫情期间共同推出栏目【新经济战疫】,呈现疫情下的商业故事与机遇。本期为你梳理疫情下,按下上市“暂停键”的独角兽。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马微冰

图 | 视觉中国

 

“2020年没有开个好头啊”,一家头部投资机构分析师张辰对Tech星球说道。


起初,2019年被大家称为最难的一年,公司合并、裁员、暴雷时有发生,大家将希望寄于2020年,但当新年钟声敲响之后,新机遇迟迟没有到来,反而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疫情“黑天鹅”事件。

 

“退出难是最明显的一个现象,现在经济形势,谁都不敢轻易尝试,稳定固有资产才是最明智的。”张辰说道。面对经济波动,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公司创始人,都呈现出紧张的态势。

 

最近全球股市巨震,二级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了一级市场的估值,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IPO市场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一些原本在开年准备IPO的独角兽们,也放慢了步伐。他们或因疫情影响新增长受阻,或因经济下行资本趋于冷静,或策略调整移步换形,在特殊状况下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



 新增长难觅


“以冬天态度过四季,则四季存”,这是3月12日,毛大庆在直播中向中小企业给出的建议。

 

这位51岁的创业老兵,去年跑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100场马拉松,但成立近5年的优客工场却似乎一直没跑完自己的马拉松。

 

2019年12月12日,优客工场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积蓄5载力量的优客工场似乎迎来第一场马拉松的终点。此前自媒体“独角兽早知道”曾披露,”优客工场预计12月底或1月中旬赴美IPO,或收购WeWork中国。“

 

同样处于共享办公赛道的WeWork,在去年IPO失败后,便鲜少对外发声,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没有披露。截止3月20日,WeWork的债券交易价格仅为面值的65%。类似模式的优客工场,也遇到增长瓶颈。

 

疫情的冲击下,在线办公市场迎来大爆发,依赖传统租赁模式的共享办公损失惨重。从2018年就传出IPO消息的优客工场,如今已是第三次推迟IPO计划。

 

“年初我们预计,公司会在春节前后上市,但疫情带来巨大冲击,短期内上市可能性不大。”一位优客工场内部人士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并且据张辰透露,优客工场最近在出售老股。

 

国内企服领域的企业普遍进展缓慢,在国外的认可度较低,张辰分析,“在技术、环境都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没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去IPO是行不通的,风口也还没有来到。”

 

同样受疫情影响冲击,线下业务模式的58到家,近期有消息传出将推迟赴美IPO。

 

2月6日,58到家母公司到家集团的CEO陈小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在一两周后,新冠疫情的新增数量大规模下降,那么对未来就有乐观的预期。而若疫情持续影响两三个月,家政行业规模或仅存原来的10%到20%。

 

渐趋成熟的懒人经济,使得上门服务大平台58到家发展迅速,受到资本热捧。截止2019年9月,58到家集团员工达6000多人,提供的服务覆盖6个国家及地区、400多个城市,上门服务人员有360余万人。

 

58到家规模不断扩大,而高额的市场费用和人工成本使得亏损也不断加重。成立至今,58到家6年来仍然没有实现盈利,据58同城2018年财报中显示,58到家去年净亏损达14.23亿元,同比扩大99.8%。

 

除此之外,58到家主要业务是“家政和同城货运”等,均是基于本地生活的到家服务,这一点与发力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相似,再加上货拉拉、河狸家、好孕妈妈等众多垂直领域的强劲对手,58到家的优势领域正一步步被蚕食。

 

据报道,2019年末,58到家曾获得Pro-IPO融资,并计划赴美上市。但时间来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58到家不得按下IPO暂停键,依赖强现金流的58到家,在疫情结束后能否平稳度过难关?

 

“即使和美团相似,58到家也不会成为下一个美团,推迟上市是暂时的,之后一定会上的,但上市后的表现就不好说了”,业内相关人士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



 欲移步换形


如果说由于业务受到疫情冲击的优客工场、58到家,暂缓IPO是不得已为之,那么在疫情中业务保持增长的商汤、旷视,则是自我路线的调整变化。

 

近日,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商汤科技推迟了今年在香港进行高达7.5亿美元的IPO计划,转向私募市场,寻求5至10亿美元融资。商汤科技回应称:目前没有上市具体时间表及地点。

 

有“AI四小龙“之称的商汤科技,据传2019年估值已到达400亿人民币,远超其他几位选手。在疫情期间,商汤科技也推出了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AI基础教育、AI医生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帮助抗疫。

 

此次爆发的疫情,使远程办公、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迎来迅猛的增长,AI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抗疫行动,也是数见不鲜。

 

但在发展势头迅猛的情况下,商汤科技并没有按照原IPO计划赴港上市,而是转战国内寻求融资。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16日,江苏南京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再结合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布局国内市场的商汤科技正在改变阵型,欲从香港转回内地。

 

“商汤一直没有盈利,现金流处于负值,所以之前无法上A股,但最近国内科技公司接连被美国列入所谓的‘黑名单’,加上全球股市损失惨重,转回政策利好的国内科创板,他们的估值会更好。”一位VC投资经理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

 

随着全球股市的动荡,许多公司暂停IPO计划,AI 四小龙都在争抢中国AI第一股。去年8月25日,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在今年2月2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由于资料过期,申请资格失效。

 

一番周折过后,旷视科技回应,上市进程仍在正常推进中,正在更新材料,但具体IPO日期没有披露。最早启动上市计划的旷视科技,也给国内其他AI独角兽探路,然而至今,其上市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云从在国内科创板上市,预计会在今年底完成,依图在政务方面成绩比较好,大概率也是走国内。”上述投资经理向Tech星球说道。并且据天眼查消息,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内因外困,对于盈利能力暂时较弱的AI独角兽们来说,全球经济低迷时选择上市,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并且从长远来看,选择相对稳定利好的国内市场,逐渐成为AI独角兽们的共同选择。



 观大势之趋

AI独角兽在疫情期间的业务表现亮眼,与此同时,受疫情“宅家”影响,AR/VR行业也随着5G、“云经济”的盛行迎来新的增长点。

 

1月3日,全息AR技术服务商微美全息再次更新了赴美上市的招股书。从2019年6月第一次递交招股书,中间经历了三次推迟。从不断推迟的上市时间中,不难发现微美全息并没有做好上市前的充分准备。

 

据微美全息的招股书显示,在总营收增长下,其依赖的广告业务和娱乐业务逐渐开始失衡。广告业务占比逐渐增多的趋势下,微美全息需要资金来维护研发开支,着急上市也是求生之路。

 

AR/VR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风口后,急转直下,几乎悄无声息。在此次疫情刺激下,云直播、云学习、云看病、云游戏等等,使得AR/VR行业出现新需求,得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一位VR行业人士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线上AR软件并未受到影响,而重资产的线下体验店,由于商场人流量下滑,势必受到不小影响。”因此,对于唯美全息来讲,如何让资本相信自己后期的盈利能力是关键,而这个节点匆匆上市,也并非最佳时机。

 

推迟、暂缓IPO等词汇,成了疫情中出现的频率词。除了满心冲刺的独角兽,之前的一些老牌巨头们,也纷纷兴起回流计划。继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之后,京东、百度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准备效仿阿里回港股上市。

 

但随着疫情的影响,港交所也受到波及,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香港是去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场,但2月份新股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3%至4900万美元。与此同时,2月份只有3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而去年同月有9家。

 

IPO数量下滑,再加上港交所要求增加相关补充说明,部分企业或许会因业绩不好而上市失败,或自行终止。2月26日,李小加在港交所全年业绩简布会上表示,“预计上半年受到的影响会很大,疫情比较严重以后,一切都放缓了,会有企业把IPO进程推迟到下半年。”

 

据京东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透露,“目前短期内不会回归港股,第一,阿里已经回来,第二,国内疫情基本防控住,在美股更有利吸引资金,并且公司账面资金充裕,回港股的事情不着急。”

 

疫情之下,是否选择推迟IPO的时间节点,同样也是在考验企业的“反脆弱”能力。

 

上市和疫情都是一把双刃剑。以退为进,适时搁浅,或许会是这些企业更好的选择。

-END-

本文由Tech星球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