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乳业失言了吗?
资本 飞鹤乳业失言了吗? 资本 | 2020-05-27 10:53 飞鹤乳业失言了吗? 财经无忌

贵的,不一定是好的

     

端木 | 

花花梓 | 

飞鹤奶粉来自于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齐齐哈尔。这家注册于1962年的企业,以振翅白鸟为名,带着某种美好的寓意。曾几何时,飞鹤奶粉也纵横于资本市场,让中国人骄傲过。

 

2019年11月13日,中国飞鹤有限公司(06186.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市值超过67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历史上首发市值最大的乳品企业。2020年3月10日收盘,中国飞鹤上涨6.35%,市值突破1107亿港元,超越蒙牛乳业(02319.HK),成为港股市值最高的乳企。

 

5月,铁幕落下。湖南“大头娃娃”事件持续发酵,多家中国乳制品企业受到牵连。14日,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A股中,伊利股份、三元股份、光明乳业等均出现微跌。

 

而令人咋舌的,是在港股上市的飞鹤奶粉,当日大跌10.89%。

 

目前未有证据证明飞鹤奶粉与大头娃娃事件有关联。据香港信报报道,飞鹤奶粉的大跌主要是由于“大户”抛售。当日,在2013年飞鹤私有化过程中入局的大摩私募基金,抛售近3亿股,套现近40亿元,投资回报率至少达到609%。

 

从中国乳业的微光,到暴涨后沦为机构的套利机器。飞鹤乳业的底色,到底如何?

 

在这个2020,当我们透过董事长冷友斌的言论看到飞鹤的商业观,当我们透过2019年财报看清营销投入和研发投入之间的云泥之别,当我们读懂广告背后的做作,我们不禁要问:

 

奶粉的世界里,在天上沸腾与飞翔的,到底是什么?

 

“以贵为好”的企业价值

和堪比五粮液的暴利

 

就在5月14日的暴跌出现不久前,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先生在新浪的《至少一小时》接受了采访。当被问及“你现在产品(价格),应该是比外资的还要低一些?”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回答:

 

“比外资贵!折成公斤价,飞鹤是‘全世界最贵的’。” 


接着,他讲到:“我们也有200以下的产品,但是消费者不买。”“消费者的认知是这个好的就等于是贵的,就是中国古人说那句话好贵好贵,好才贵。”


提到飞鹤的高利润,主持人谈到飞鹤是“奶粉里的五粮液,奶粉里的茅台”。而冷友斌自信地说:“一个伟大的公司都应该有很好的毛利。”

 

冷友斌甚至反问主持人:“苹果就值那么多钱吗?”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说,飞鹤在全国,只有四个省不是第一,剩下全部是(销量)第一。

 

暂且不谈消费者听到这番话的心情如何——透过财务指标,我们看到,以追逐毛利为导向,的确是飞鹤的底色,体现到了飞鹤的战略中。

 

飞鹤把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区分为高端产品和普通产品两种。近年来,飞鹤以主打高端奶粉为战略。翻开飞鹤2018年的财务数据:2018年,高端产品的销售额约为66.58亿,占总营收的64.1%。而同期的普通产品的销售额为25.42亿,仅占总营收的24.4%。

 

而落实到飞鹤的具体产品,在“超高端”商品线,飞鹤更是祭出了“超高价”。

 

根据中国经济网的复盘,在2017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超高端星飞帆”三阶段奶粉建议零售价分别为473元、396元、396元;而到了2019年,招股书中显示,“超高端星飞帆”三阶段奶粉建议零售价分别为527元、440元、440元。同一阶段奶粉提价比例在10%左右。

 

横向对比售价,2018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括国内及海外品牌)的平均零售价为202.6元/公斤,而飞鹤乳业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指定价在450元/公斤左右——价格比于国外一线产品,有过之无不及。

 

高端路线,为飞鹤乳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据2019年财报,飞鹤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2.0%;净利润为39.35亿元,同比增长75.5%。

 

这一年,飞鹤的毛利率更是远远高于同行,2019年飞鹤录得毛利96.1亿元,毛利率竟达到了70%,较于五粮液2019年 74.46%的毛利率不相上下。

 

(来源:飞鹤2019年年报)

从财务指标的角度看,“奶粉界的五粮液”所言非虚。那么问题来了,打高端牌的飞鹤奶粉,对于消费者而言,值这个价吗?

 

“研发全世界第一”背后

投入仅占1%

 

无疑,研发投入,是企业产品内功最直观的指标。在我们上文出现的采访里,董事长冷友斌放言:

 

“我们的研发绝对全世界第一。”



但结合飞鹤财报里的研发投入数据看,冷友斌“失言”了。以2019年为例,飞鹤销售及经销开支38.5亿元,占营收约28%,研发投入占1.24%。

 

勉达1%的研发投入不算高,但接近30%的营销费用却堪称惊人。纵览过往财报数据,“重营销轻研发”,已为常态。

 

公开资料显示,飞鹤2017年-2019年前3个月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达到21.39亿元、36.61亿元和6.65亿元,所占的营收比例分别为36.33%、35.23%和24.13%。

 

这三年,飞鹤的研发费用分别是0.14亿元、0.15亿元和1.0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为0.3亿元。以最新的营业收入计算,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占经营收入比例分别只有1.05%和1.09%。

 

综合比较国内4家综合性乳企和3家以奶粉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企业与研发投入相关的数据,也会发现,“投入第一”远非实际。

从研发费用投入来看,伊利的研发费用最高,达到5.42亿元;蒙牛研发投入为2.05亿元,飞鹤的研发投入仅为1.71亿元,从研发费用投入的绝对值来说,飞鹤的研发投入并非第一。

 

从营收占比来看,在奶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澳优的研发投入为1.321亿元,占营收比例比1.96%;其次是拥有合生元的健合集团,其研发投入为1.637亿元,占营收比例1.5%;飞鹤的研发投入为1.71亿元,占其营收比例为1.25%。同样的在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看,飞鹤位于国内奶粉企业澳优、健合之后。

 

营销确实为飞鹤创造了极大的品牌价值,因为营销,飞鹤“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广告语“响彻寰宇”。近年来,为了加力占领市场,除了邀请国际影后章子怡代言产品,企业还赞助了《赢在中国》,通过该平台发布了不少的战略发布会;冠名《快乐大本营》。

 

根据公开信息,企业还举办了30万次面对面研讨会,其中包括5500次主题为《妈妈的爱》的研讨会。

 

然而,一个研发投入却只有营收的1%,但是营销投入了接近3成营收的企业,其产品含金量,做产品的“诚意”,注定无法令消费者满意。

 

连续五年荣获的

食品界“诺贝尔奖”

1万元即可参评

 

中国品牌屡次斩获获得外国大奖,让国人脸上有光。可是,在为国争光这件事上,飞鹤似乎走岔了路子。

 

近年来,飞鹤获得由海外机构颁布的“蒙特奖”后,在对外宣传中称其为食品界的“诺贝尔奖”、“奥斯卡奖”。

 

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飞鹤打出了“连续五年获得全球食品界诺贝尔奖”的广告。号内,与 “食品界诺贝尔奖”字眼相关的文章就达到30多篇,其中仅2020年就有10篇。

 


实际上,根据颁布机构披露的数据,这项本名为Monde Selection奖的荣誉,颁发方是一家创立于1961年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同名私营企业。每年,企业要想参评,只要自行在网上下载表格、交不到一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了。

 

Monde Selection的官网还提及,如果递交三款产品,第三款还可以优惠。

 

在蒙特奖颁发机构指定的中国代理商“上海日云”官网上,甚至有这样的宣传语告知想参评的人:我们让(蒙特奖)申请成功率达到93%。

 


根据企业往期新闻披露的数据:每年度约有超过两千个产品获奖。2016年以来,共有1261个产品获得金奖(Gold Award),777个产品获得银奖(Silver Award),获奖的产品以来自亚洲的产品最多,而来自北美洲与中美洲的产品最少。

 

2019年的“蒙特奖”则更是耐人寻味:获奖数量达到几十家,但全部为中国企业,未找到一例欧美品牌。

 

实际上,日前,蒙特奖董事总经理已经澄清:许多人认为我们是消费品领域的“诺贝尔奖”,这种比较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这不是一个竞争性的评选。


对于飞鹤以“食品界诺贝尔奖”宣传的做法,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钟兰安律师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这种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构成对消费者欺诈”。

 

我们无意推论飞鹤自贴“诺贝尔奖”背后的目的。靠吹嘘、靠砸营销,也许能让消费者短暂地相信你。但是,浇灌品牌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真诚,最后长成的,也只能是一朵没有芬芳的“畸形之花”。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