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钢针引发的“血案”,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互怼最全始末
社交 一根钢针引发的“血案”,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互怼最全始末 社交 | 2020-06-02 10:36 一根钢针引发的“血案”,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互怼最全始末 柴狗夫斯基

国内动力电池的两大巨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终于掐起来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最最最最亲爱的柴妹!

最近新能源行业格外热闹。

因为国内动力电池的两大巨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终于掐起来了!

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两位主人公。

宁德时代——中国知名电池制造商,早在2018年就凭借37.24%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No.1。

比亚迪——中国知名汽车品牌,主要生产轿车和电池,同时也是紧随在宁德时代后面的万年老二。

发现没?一个是行业老大,一个是行业老二,看来这两虎之间必有一争啊。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常用的电池有两种,一种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三元锂电池,而另一种就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

本来双方平分天下,各自相安无事,岁月静好。

谁知...3月29日,比亚迪的一场发布会,打破了这维持已久的平静场面。

那一天,比亚迪发布了最新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

顾名思义,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其电芯又长又薄,像刀片一样。

与以往的旧版磷酸铁锂电池不同,新开发的刀片电池,深得比亚迪董事长的看重,称其“将会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

而比亚迪不仅在口头上对这款电池多有赞誉,还现场对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刀片电池分别做了一个针刺实验。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用一根金属针刺穿电池,模拟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时的表现。

这项实验原本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里的一项,但是在新国标里被取消了。

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坊间传闻是因为难度太高,担心大家都不及格...

而比亚迪做的这个实验,成功将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给摆到了明面上。

经过针刺,三元锂电池剧烈燃烧,且表面温度超过500℃;磷酸铁锂电池冒烟,无明火,但表面温度也高达200℃-400℃;比亚迪刀片电池就好多了,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只有30℃-60℃。

也就是说,在针刺实验的测试下,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最高,而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最低。

结果一出,满座哗然。

三元锂电池居然这么不安全?

身为三元锂电池行业翘楚的宁德时代,自然就受到了漫天质疑。

一开始,宁德时代可能并没有跳出来和比亚迪battle的想法,毕竟不论怎么说,宁德时代都占据着市场大头,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儿下场辟谣,也比较跌份儿。

但宁德时代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有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营销号和网友在其中各种起哄。

眼瞅着事情愈演愈烈,再不出面,比亚迪都要把宁德时代的口碑给造没了。

终于,在经过事件发酵后,5月11日宁德时代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召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特意在会上说了一番话,讲解了针刺测试与电池安全的关系。

在会上曾毓群说了一句话:“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儿,但有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这不就是在含沙映射,比亚迪用针刺测试来评判电池的安全等级完全是错误的做法?

敲黑板,这儿有个知识点,此“滥用”非彼“滥用”。

这里所说的“滥用测试”是一个专属名词,包含冲击、跌落、挤压、针刺等各类测试在内的项目。

至此,宁德时代接招,双方互怼的大戏,终于正式开场。

面对宁德时代的反击,比亚迪也是丝毫不虚。

高管亲自下场怼,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啊!

哦豁,说扎就扎!

22日晚上,宁德时代发布了一则视频,间接回应了大家的质疑。

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实验?

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

不,是钢针!

因为宁德时代在视频中做针刺实验时,钢针不仅刺不下去,还被折断了...

总结视频里的意思,大概就是针刺后电芯的安全性如何不重要,只要外壳够硬就没问题!

人家说针刺实验,你却说钢针刺不下去...一时间,评论区再次翻了车。

网友:“你这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

见舆论愈演愈烈,宁德时代在23日的深夜再次发布了一则视频,这一次,直接回应针刺测试一事。

称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掌握了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之所以没有推广,是因为针刺测试≠电池安全。

也就是之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那番言论。

视频中,宁德时代先后搬出523和811电池进行测试,结果两种电池全部通过。

比亚迪用针刺测试来证明自家的电池比宁德时代的好,宁德时代就反击说针刺测试不能作为评价电池安全的标准。

一时之间,不止柴妹,就连网友们也被两边搞昏了头,不知道该站在哪边...

不过先别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互怼,还没完呢...

在宁德时代相继放出两个测试视频之后,有个民间爱好者@小鱼锂电跳出来自己做了个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

结果与宁德时代的实验大不相同。

可以看到,在实验中,电池的确是起火了。

而在宁德时代的实验中,电池却是成功通过。

这明显差异的实验结果,让网友们再次质疑起宁德时代实验的准确性。

巧合的是,当天晚上,比亚迪高管再次出现,朝着宁德时代狠狠扎了一刀。

他来了!他来了!他面带笑容走来了!

这一次,他没有之前那么刚,而是变换语气,说自己没有针对过谁,也没有提谁,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会被这么针对...

大兄弟,你前几天说的话还没删呢...

接着又说了5个观点,大概意思就是,宁德时代针断了也好,成功了也罢,让电池短路才是目的。

可是宁德时代的实验却没有让电池短路,自然也就看不到电池短路之后的效果。

所以暗含结论——宁德时代做的实验压根儿就不正确。

事情发展到这里,宁德时代已经处于舆论劣势。

但是这场仗,宁德时代若是输了,那以后电池不安全的印象就会牢牢刻在消费者的脑子里,股价下跌倒是小事儿,口碑崩了才是大事儿。

所以这一次宁德时代反击的很快,第二日就直接发布了长文《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

首先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区分开来;

然后把瓜众的目光从电池安全上移开,声明系统安全更重要;

接着又放出了自家电池的安全监测证书,证明自家电池的安全性。

一番操作猛如虎,一看评论没啥用...

网友们依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也难辨是非。

这一系列“连续剧”看下来,柴妹只有一个想法——精彩。

一方面,虽然宁德时代给出了很多证据,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明确回应,为啥三元锂电池在短路时会燃烧。

另一方面,比亚迪在整件事里给网友的印象就是挑事儿,一步步引导宁德时代陷入舆论。

从宁德时代发布长文到现在,都没有后续出现,可见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battle大概率是要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即使事情没完,也只是网友们揪着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一事不放,而比亚迪则事了拂衣去...

不得不说,真的是高啊。

知道为啥一根钢针就能引起两大巨头的互怼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电动汽车的命运掌握在动力电池的手中。”

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经济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以及安全性等因素,全部取决于动力电池的好坏。

可想而知,电池对电动汽车而言有多重要。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75.6GWh,其中三元锂电池的销量占总数的70%。

而磷酸铁锂电池只占27.2%。

面对对方如此庞大的市场,也难怪比亚迪会认为市场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过高,毕竟谁不想自己占市场大头呢?

柴妹专门去查了一下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区别。

有人说直接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的侧重点和优缺点都不一样。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性能安全,寿命较长,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于正常钴酸锂,缺点则是高温状态安全性较差;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正好与三元锂电池的优缺点相反,在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较高,寿命也很长,但却存在一些性能上的缺陷,比如能量密度低等。

如此看来,市场大多倾向于三元锂电池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高温下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其他技术来互补,而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缺陷...就不一定了。

知道了这些之后再去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battle...就更像看宫斗剧了...

参考资料:

||钜大锂电: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缺点比较

||中观: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

||满天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开撕!钢针:我的锅!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