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牌子为什么能让老外排队?答案终于找到了
资本 这个中国牌子为什么能让老外排队?答案终于找到了 资本 | 2020-06-29 09:44 这个中国牌子为什么能让老外排队?答案终于找到了 老斯基财经

牌子很重要。


牌子很重要。

 

 


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开始算起,国内品牌出海已经将近20个年头了。


咱们的牌子在国外怎么样?一起来看看这个最近发布的成绩单。


从2017年开始,全球最大的传播机构WPP及其子公司凯度利用一套复杂的公式,与谷歌一起,调研全球七个发达城市几十万消费者,计算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的品牌价值。


每年定期发布一个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单,给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排排名次。


今年的榜单又出来了,我翻了翻,惊喜还是有的。


过去一年,影响力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公司有不少,在榜单前十中,位列第四的字节跳动全球影响力暴增56%,原因当然跟抖音在海外火了有关。



除了华为、阿里这些耳熟能详的牌子,还有一个年轻品牌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成立不到7年,已经位列第八的一加。


一个创立短短几年的手机品牌能冲进前十,排在中国国际航空的前面,这就很有意思了。


周末我特意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个牌子在海外的确很火,火到什么程度,每次一加发布新机,国外都能排成长龙,有些甚至还是舟车劳顿地辗转赶来。为了苹果排队不惊奇,老外们现在也为一加排起了长队,这就很难得。


为了提前摸到一加新机,有人跑了2300多公里。



有人凌晨4点半起床赶火车。



上千名印度人民在雨中排队。



海外排队火爆,到底卖得怎么样?


今年一季度,一加在欧洲、北美、中东等全球多个高端手机市场排名前五。


2019年在印度,一加是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8%。


在美国,一加成功跻身2019年美国5G智能手机市场中排名前三。


排队很长,卖得不错,看来,一加在国外确实火爆。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心里都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大家愿意排这么久的队来买一加手机?


怀着好奇心,我又继续研究了一下这个牌子,总算被我发现了一些“端倪”:


说到底,老外们也识货,好的产品在哪都能发光。


一加这个牌子,一直都是个踏踏实实做产品的牌子,在做产品上,只有一个字——“狠”。


一加初代机型一加1的屏幕采用悬浮屏设计,在最初的设想中,屏幕会比机身高出一点。但是一加CEO刘作虎拿到手后发现比设想中的高了大约0.1毫米,按理说0.1毫米跟头发丝差不多粗细,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但刘作虎还是要求团队推翻重来,做到满意后才允许一加1最终面世。


一加“死磕”到这种程度,怪不得总能上一些“狠货”,比如去年掀起行业热潮的90Hz屏幕。


为了在一加7 Pro上实现传说中的90Hz流体屏,2017年一加就找到三星,让他们做市场上几乎没有的90Hz屏幕,三星一度以为一加的开发部长疯了。光在屏幕上,一加就花了近一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除了这一亿,一加还专门针对这款屏幕进行调校,呕心沥血地优化各项体验。


后来的事儿你们也知道了,一加 7 Pro一出来,大家都被这屏幕惊呆了,纷纷大呼好用。一加的屏幕真是做得不错。手机厂商也纷纷效仿一加,今年几乎都上了高刷新率,一加今年又推出了120Hz的屏幕,香啊。


所以为什么一加这么“狠”?


答案就是“Never Settle——不将就


“不将就”是一加从创立时就定下的品牌精神,也是这家公司做产品的理念。它代表着不惜代价去追求好的产品,通过打磨各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带来最极致的体验。


而正是这样的“不将就”,也征服了“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


这些年鲜少看到小唐尼的代言,由于他非常爱惜羽毛,对代言的牌子非常挑剔。

这次代言一加,按他的话来说,是希望将“不将就”传达给更多人。


在一加的广告片里,小唐尼行云流水,一套咏春打下来,宛如叶问冲进复联要以一打十。



一加“不将就”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死磕。而这种死磕精神给一加带来的收获,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清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像一加这样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品牌,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诠释。


不过这还不是一加造“狠货”的全部秘密。

 

 

一加除了懂得做好产品、用产品征服用户,更懂得倾听用户,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毕竟做产品不能闭门造车,用户需要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不然就会像铸剑师闭关二十年打造了一把绝世宝剑,出来发现“汉阳造”步枪已经武装到农民了。


要想做出跨越种族、国界的好产品,就得听听用户在想什么,要什么。


一加成立的时候海内外官网是同步上线的。2014年第一款一加手机发布之前,一加海外论坛就已经热闹起来,访客人数最多的前三个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意大利。


从手机的电池容量、芯片选择、屏幕尺寸,到包装设计,一加都放到论坛同用户一起讨论决定,甚至连价格都是这样决定的。


据说一加1本来打算用高通8974ab,在论坛粉丝的强烈建议下才换成了高通801。


与其说听取用户意见,不如说用户变成了一加的“产品经理”。这给很多互联网企业一些启发:还在抱怨产品经理不懂用户吗?你可以学习一加把用户变成你的产品经理啊。


一加1手机包装盒上印着“Created together with our fans ”,“与粉丝一起共同创造”。


粉丝指的就是一加论坛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初用户,后来这个群体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一加社区共有来自全球196个国家、超过550万的用户。


论坛用户参与系统和手机制造的思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每次上线新产品,论坛里总有关于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的热烈讨论。


不要说一加自己“Never Settle”,用户比你更“Never Settle”。对产品有意见,用户甚至可以直接把邮件发到一加创始人刘作虎的邮箱。


一加1刚发布时,采用的是邀请制,邀请码几乎全发给了喜欢鼓捣新玩意的硅谷极客。这样的做法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获取更多的用户反馈。

 

你做产品有多少诚意,消费者其实都能感受得到。对一加来说,用户什么意见非常重要,这样的品牌运气都不会太差。


在跟用户沟通这件事上,一加还有一个名字起得很直接的活动——“Open Ears Forum”,不定期在线下举办交流会,目的在于听取用户对于一加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反馈。


确实,把耳朵贴到用户的嘴边,搞出来的东西又怎么会不受用户喜欢呢?

 


但以上这些,还不够。


很多人说企业“出海难”,这个难,很大程度来源于鸡同鸭讲的文化差异。


你一个外国品牌,初来乍到的,凭什么要我信任你,甚至为你掏腰包?


在海外吃香的一加,靠着入乡随俗文化本地化和渠道上的因地制宜轻松化解了尴尬。


一加在最初创建团队的时候,就坚定一个思路:不能跟消费者有文化差异。


正如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需要找优秀的中国人担任高管一样,最了解中国人的是中国人,最了解外国人的也一定是外国人。


一加创立初期,团队里美洲人、欧洲人、亚洲人三分天下。


到现在,一加的办公室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同事群策群力。


有了国际化团队的加持,一加几乎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开放的人才战略带来开放的文化,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正如肯德基到了中国,也得学会做盖浇饭。要真正深入当地,除了跟海外用户打成一片,还要了解当地的市场规矩。


比如在美国和欧洲,手机进了运营商采购名单才能做大做强;中国电子产品要进入美国运营商采购名单非常困难,能够与运营商达成合作本身就是对产品质量的肯定。


2018年10月28日,一加正式进入美国运营商采购名单,在美国时代广场的运营商旗舰店外,排队买一加6T的用户超过了苹果用户,除了一加本身的实力够硬,也是一加的本地化运营商策略带来的成功。


进军印度市场则是另外一种策略,一加进军印度的时候,亚马逊正在大势扩张,和亚马逊的电商合作让一加顺利铺开印度的高端市场。


2017年,为了满足印度人民的线下体验需求,一加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一加的印度公司就设在这家旗舰店的楼上,印度人民过来买手机甚至可以直接上楼跟一加员工们提意见。


这样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班加罗尔体验店开业之后,一个月单店销售就超过了8000台,相当于每平米能赚约80万元利润,超过了苹果每平方米约50万元的利润。在Counterpoint发布的2019年印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报告中,一加超越苹果和三星成为高端第一。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市场也有市场的规矩。面对不同的江湖,一加并不“任性”,而是选择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敬畏市场才能赢得市场。


 

所以一加是怎么在海外火起来的?


“不将就”是一加独特的基因,也是他们与用户的共同梦想,


怀着“不将就”的初心踏踏实实做出好的产品;


认认真真倾听用户的心声,与全球用户共同创造;


诚诚恳恳融入本土的文化,因地制宜打开广阔市场。


在近七年的摸爬滚打中,一加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出海模式,走出了独特的出海之路,不断探索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同时也告诉我们:


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END-

本文由老斯基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