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上播出的315晚会,几点不成熟的预测
其他 对马上播出的315晚会,几点不成熟的预测 其他 | 2020-07-14 10:13 对马上播出的315晚会,几点不成熟的预测 财经无忌

这种天生的正义感与贴近感,正是人们在电视前围观的理由


小象冒冒 | 

花花梓 | 


因疫情推迟整整4个月,今年的“315晚会”今晚8点终于要在大众面前亮相了。如果说春晚是中国最有魅力的晚会,那么它就是中国最有威力的晚会:从1991年第一届起,每一年的“315晚会”大名单,都是一把把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被点名如被赐白绫——且不说第二天一个个被舆论满屏通缉。有甚者,还没见到3月16号的太阳,就被枕戈待旦的执法部门连夜照顾。

 

推迟4个月,也意味着,案例多网了这么久。春天以来,中国的消费世界确实也没少出事。比如说中信银行泄秘,知乎、当当等私自收集个人隐私;比如说理想汽车自燃、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被迫召回;再比如说湖南郴州耸人听闻的“大头娃娃”事件。

每一次对消费者的欺诈,总能将民愤带向高潮——这种天生的正义感与贴近感,正是人们在电视前围观的理由。

 

但是另一方面,疫情下,如何克服巨大的挑战,稳基本盘、保民生、防控风险,又是2020年的中国主题。7月13日,北京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总理请来了海尔和拼多多的负责人。他评价道,“新业态、新动能对我国经济复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要求,“用改革的办法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

 

冒昧解读:破局迫在眉睫,哪怕新生事物的诞生不够完美,也可以忍一忍。

 

在那之外,中国1.2亿市场主体是支撑就业的核心力量,小心翼翼地让它们“活下去”,高于一切。

 

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315晚会将是“微妙”的:对于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也许会悄悄地笼上一层“保护的面纱”;对于餐饮、旅游、其他服务业等疫情期间受挫的行业,会出以“包容的理解”。


至于打谁?和过去几年一样,外资、合资型消费类企业肯定要敲一下。敲哪个国家?看看最近的新闻,你就知道了。

 

也许从今年起,315的角色会以“辅”代“敲”:从监管的角度来看,315的价值将进一步削弱;但是,从消费、从经济发展“指挥棒”的意义而言,315的政治性将进一步锐化。

 

对于今晚即将到来的晚会内容,编辑部形成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也许要治治它们

 

①直播带货乱象、直播催生的垃圾产业,首当其冲

 

6月29日,中消协发布了一份“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其中的负面信息点,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方面。

 

在今年的热词“直播带货”上,中消协下的笔墨尤其多。大家心爱的罗老师直播带货翻车那茬事,甚至是直接被点名照顾。


我们预测,直播带货乱象中,最可能敲打的是这几点:产品差——网红产品虚假宣传、质量差、货不对板、“三无”是关键词;售后难——“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基本法律要求难以落实、监控等。还有刷单、伪造数据,这些尾随其后的垃圾产业。

 

可以想见,直播作为许多消费类企业新的增长极,或者说“救命稻草”的状况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现阶段,直播间里泥沙俱下。315势必会出手,它要点出的,是整个直播带货生态的不健全。

 

②App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隐私侵犯问题,本来就是中消协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点,何况因为疫情下宅经济的火爆,2020年一跃成为手机软件市场崛起的大年。

 

笔者在不久前读到的新闻是,仅工商登记的游戏公司注册量这一项为例,我国今年上半年新增游戏企业超过2.2万家,平均每天新增122家。其中,4月是新增游戏相关企业最多的月份,共成立5,613家企业,环比增长59.78%。

 

当然,在游戏之外,社交、阅读、视频、购物软件使用深度的增加,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背景下,私自收集用户信息、私自共享用户信息给第三方、超范围收集信息、强行扣费或者隐蔽扣费等乱象丛生。

 

何况,过去一段时间,中信银行、知乎日报、当当,甚至是Find手机自带的定位功能,都被相关部门点名问责过。

 

③互联网金融业态乱,网贷产品诱导陷阱多

 

很多读者都知道,在上个月,一些省份的P2P产业已经完成了“清场”。尽管如此,因为居民可支出收入的相对下降,以及在手机App上停留时间的增加,互金“套路贷”依旧蠢蠢欲动。

 

在这个背景下,不少功能类App选择和小微借贷公司形成了挂钩关系。这头诱导你消费,那一头,等你付钱的时候,告诉你我们愿意借给你钱,减缓你的压力。

 

商业逻辑上当然看无可厚非,但是强行绑定和恶意扣款,那就是诈骗了。参见前几天刚刚出事的“闪电优品”。

 

实际上,我们上面提到的三个“该治”,都和不断扩大与深化的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机制有关,毫无疑问,它们是疫情时段消协关注的核心领域。

 

④新能源汽车,汽车行业的“新大难”

 

在过去的一年,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负面不断,安全和质量问题频发。今年4月,车主刚刚购买两个月的小鹏汽车G3刹车失灵;5月,理想汽车ONE在长沙发生自燃事故,关于理想汽车,之前更有漏油、断轴、刹车失灵等投诉出现。


在资本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企业一路狂奔;但是,频发的新闻仍警示国人,这不是合格的消费品——不加汽油的,很可能是灵车。

 

特斯拉涉及的投诉问题是最多的。此前,特斯拉不仅发生过自燃问题,还因为App宕机被投诉、违规装配芯片被工信部约谈。但是考虑到目前马斯克工厂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可能会“幸免于难”。

 

⑤国外奢侈品品牌,价不对质,还敢涨

 

尽管经济没有那么美好,尽管消费升级没有那么顺利,某芙尼,某马仕,某奈尔,某威登等一众国外奢侈品品牌,却在年初之后一拍大腿,同时涨价了4%-14%(据相关新闻)。

 

懒得听您背后的原因。看看老板姓碗里吃的啥,看看您那些产品是什么质量。还圈中国人钱?不可饶恕。

 

除此之外,可能被点名的还有: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涉事企业(负面影响过于巨大);暴利的电子烟行业、暴利又涉嫌诈骗的医美产业;苹果这样的外资消费品企业。

 

总的逻辑,不越过这三条:正网商,剪畸枝,矛头对准贪婪的外国资本。

 

这些行业可能会“避过去”

 

①餐饮业、旅游业,无奈的过失

 

我们都知道,315前几年的一个套路是服务业暗访。尤其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刀下从不留人。但是,以餐饮、旅游为代表的线下消费,可是疫情中受挫最厉害的——实体经济,能饶则饶吧。

 

②健身房、教育机构等预付消费,频频跑路

 

今年,出现了不少教育机构、健身房,乃至于网络会员预付费不兑现跑路的案例。以法眼观之,是该管管它们;奈何,这些企业的消亡“无奈大过贪婪”,新闻不能讲得太深,否则透视出的,就是一大片行业的现金流之殇。

 

③疫情相关消费领域,或者因疫情原因诱发的消费问题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口罩质量不达标(6月,仅企业主动宣布召回的口罩就有20.8万只);比如长租公寓强行解约、拖欠房东租金、借机涨价(参考财经无忌此前关注过的蛋壳公寓)。包括不久之前东方航空“随心飞”兑换使用难、擅自改签等,都与疫情下的“服务速冻”有关。


理由,和上一条一样。寒冬腊月都惨,看透别说透,理解万岁。

 

还有一个多个小时,315晚会就要开播了。要是一条都没说中,大家也请理解。

 

毕竟,上面高人多。


-END-

本文由财经无忌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