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投摩根李德辉:买浓眉大眼的公司,追赶增速快的龙头
金融 对话上投摩根李德辉:买浓眉大眼的公司,追赶增速快的龙头 金融 | 2020-08-27 09:42 对话上投摩根李德辉:买浓眉大眼的公司,追赶增速快的龙头 金融圈女神经

“中国的结构性牛市过去已经发生,目前仍在持续。”


曲艳丽 | 文


“中国的结构性牛市过去已经发生,目前仍在持续。” 上投摩根基金李德辉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宏观经济不是在强劲的扩张之中,价值类资产就不占优,他补充道。


过去三年,李德辉在医药科技消费上布局,看准了大趋势,所获颇丰。


李德辉自2016.11.18开始管理上投摩根科技前沿基金,截至2020.7.31,任职回报167.23%,近一年、两年、三年银河同类排名分别为前9%、前3%、前5%。


他是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博士,2014年加入上投摩根,早期是TMT研究员、行业专家。



李德辉的持仓里并非是成长股一统天下。


他还持有很多较为稳健的资产,比如周期类。他关注行业景气度变化,当景气度上行时,无论成长股还是周期股,都具有较强的beta。



李德辉的选股标准,从科技前沿基金可窥探一二,用两句话来形容,其一是“浓眉大眼的公司”、其二是“增速快的龙头”。


“真正优秀的公司,你只能赚到它成长的钱,很难赚到低估的钱。往往在市场下跌时才有被低估,那可遇不可求。所以,你只能选增速快的公司,估值虽高,但增长快而久,就可以消化估值。”李德辉称。


其中,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最核心的命题,即预测三五年之后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是否正如预期。


一个公司是否有长期增长空间,取决于行业是否到了天花板、以及公司的能力是否到了边界。所以,在判断一个公司的成长性时,李德辉很看重成长的稳定性,比如公司有没有新的增长动能,能否长期维持,“这就是平台型公司所具备的属性”。


李德辉在采访中反复谈及“动态调整”的概念。


在投资操作中,不断地重新评估需求是否扩张,卖掉不好的资产,留住好的资产。


其中,季报数据变化就是一个很强的反馈和信号。


如何判断景气度、做好行业轮动,李德辉表示要“依据需求而变化”。当需求减少时,行业头寸就稍微减一点;当需求好转时,行业的头寸就稍微加一点。


他的持仓是灵活的。今年一季度以来,科技行情遭受挑战,从季报中可以看出,李德辉判断,必选消费板块的超跌以及对经济周期低敏感度,将为该板块创造逢低买入机会,他将部分电子、电气设备持仓转换至必选消费板块,同时增加防御性的医药板块配置,把握住了四月以来的消费及医药行情。


李德辉言简意赅,回答三言两语、直接到结论,绝不拖泥带水。




对话李德辉


问:国内股市可能出现大牛市吗?


李德辉:全面牛市往往较为短暂,伴随着流动性相对宽裕。而中国目前并没有强劲刺激流动性的意愿,所以不会形成“水牛”。


在宏观环境平稳的情况下,流动性将是适中的,既不会收、也不会放,所以整体市场比较温和。


中国的结构性牛市过去已经发生,目前仍在持续。如果你能合理评估当前市场大环境,那么你就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


问:对标其他国家的市场,对投资有什么启示吗?


李德辉:美国模式是经济慢慢放缓,高质量增长的行业聚焦在科技、医药、消费,经济最后还是能维持比较好的增长。后发国家的情况有点糟糕,多数都没有原创能力,总在学习别人。

 

A股对标的是美股,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这是理想的结果。

 

美股始终是FAANG (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和Google)在涨,并没有切换到银行之类的品种。成长股的估值是有点贵,因为市场是有效的,它认为一个公司未来三、五年好,就会提前拔估值。


问: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形势?


李德辉:基本上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市场基本面风险不大。最主要的风险点,是流动性。流动性拐点可以关注M1,这是高频数据。


 浓眉大眼的公司 


问:你的持仓都是挺“白”的股票。


李德辉:对,浓眉大眼的公司。


问:你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


李德辉:选好公司。无论是科技医药或者消费,每个行业里有长期前景的好公司,过去几年的涨幅都非常大。如何自下而上地找到有增长前景的公司,是最主要的。

 

问:定义一下“好公司”?


李德辉:如果要选能涨抗跌的公司。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好赛道里,挑选增速快的大龙头。

 

既是好公司,增速又快,这是我最希望找到的。如果光有增速、其他报表数据较为平淡,这类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就会相对较弱。


问:你在不同行业之间轮动的思路是什么?


李德辉:依据需求变化。

 

当需求减少时,行业头寸就稍微减一点;当需求好转时,行业的头寸就稍微加一点。需求是可以跟踪到的,像手机卖得好不好、新能源汽车卖得好不好,都可以跟踪到。


 动态调整 


问:你换手主要是为了什么?


李德辉:主要是根据景气度的变化做相应调整。

 

问:怎么调整?


李德辉:你需要不断地动态调整。在投资操作中,不断地重新评估需求是否扩张,卖掉不好的资产,留住好的资产。

 

一个公司是否有长期增长空间,取决于行业是否到了天花板、以及公司的能力是否到了边界。


季报是一个很强的信号,哪天季报低于预期,你就要反思它到底哪里出问题了,看到底是行业“到头”还是公司能力“到头”。


问:所以,你判断变化的拐点是季报不达预期?


李德辉:对。举个例子,像新能源汽车,一两个季度不达预期,市场也不介意,因为长期空间摆在那里。但是,像传统家电等,大家越来越看得到长期的天花板了,当业绩不好时,就有可能是市值的长期顶部。


问: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看不到天花板和看得到天花板,市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李德辉:容忍度完全不一样。前者是较为稀缺,大家都会买;后者就是动态评估和调整,依据就是业绩。


问:您买卖一只股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李德辉:首先是基本面变化,其次是估值。

 

基本面恶化,肯定要卖,比如预期增长10%,结果变成0%,或者预期拿到订单,结果却并没有等等。


估值下滑,也可以考虑卖掉,比如潜在预期收益较低时。周期股的潜在预期收益很容易算出,而一些半导体股的潜在预期收益是算不出来的。

 

在计算潜在预期收益时,适当把时间维度拉长。今年的市场环境下,把时间维度拉长到三年,如果潜在预期收益仍有15个点,那也能接受。


 判断一个公司的成长性时,要关注它的稳定性 


问:你追求的是增速最快的阶段?


李德辉:我不是只看一个季度增长最快或者半年增长最快,长期也要好,这样就不用考虑一个季度后换手。


真正优秀的好公司,你只能挣它增长的钱,很难挣低估的钱,往往市场暴跌时才会有低估的机会,那可遇不可求,所以你只能选增长快的公司,虽然估值高,但长期增长快,进而消化估值。


问:成长股和价值股的判断差异是什么?


李德辉:传统行业看周期,很好判断,通过公开的历史数据就能看出来。

 

最难判断的是成长股,大家都在高速增长,判断“哪些增长两三年就乏力了,哪些可以持续很多年”是很难的。


问:怎么判断成长股的持续性?


李德辉:一是行业天花板是否足够高,二是公司竞争能力是否扎实。

 

尽量选择产品足够丰富、渠道能力足够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型公司;尽量不选单产品的公司,当出现新技术时,可能会掉队。


判断一个公司的成长性时,还要关注它的稳定性,关注成长动能什么时候到头、有没有新的增长动能。

 

问:如何看待成长股估值与增速之间的关系?


李德辉:需要预测三年、五年之后,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是否如你预期。如果未来,业绩仍然维持30%的高增长,亏钱的概率很低,大部分时候业绩的增长可以消化估值。


 医药、消费与科技的估值问题 


问:医药股的估值与海外相比,是合理的吗?


李德辉:当前,医药占中国GDP的比重较低,其增速比海外大。


长期来看,未来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医药需求持续增长,使其具有显著的长期配置价值。此外,中国的创新药和耗材较少,进口替代的长期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医药股的估值较贵。从市值角度看,目前是美国的1/3左右,未来可以向1/2靠拢。


问:您认为未来消费股的估值是否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


李德辉:消费股的估值确实比海外贵,但相对而言,科技股和医药股更贵。


我认为未来估值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因为宏观环境没变,消费行业的景气度还可以。A股的估值跟行业景气度的关联度较高。


问:半导体是贵的吗?


李德辉:贵。公司做到对应的市值,可能需要5-10年。这些公司确实努力在做,而且做得挺快,是实打实的。


 守正和稳健 

 

问:用一句话形容自己?


李德辉:希望能守正,以非常正的价值观守到“浓眉大眼”的公司。


问:同事说你的风格是“成长中的稳健派“。


李德辉:一些股票阶段性交易可以获利,但长期持有不动会有亏损风险。

 

不要找那些阶段性爆发的公司,不要找那些长期来看不是很稳健可靠的公司,要寻找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公司。


问:你持仓的进攻性很强,但是回撤又控制得特别好。你控制回撤的方式是什么?


李德辉:一定要选好公司,上涨时把握趋势,争取收益;下跌时严控波动,守住果实。

 

疫情期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暴跌,这是不可预测的事情。宏观经济环境变幻莫测,需求也一直在变,如果公司能力很强,虽然它也会跌,但是相对抗跌。


不同行业的beta不一样,医药和消费的beta低于科技股,医药股下跌的幅度就比消费电子、光伏小。

 

所以,需要在行业之间动态调整,同时选择好公司,通过这两个手段来规避回撤风险。

(研究助理戴书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END-

本文由金融圈女神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