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摩天大楼》角色揪心?那是原作者考察了100个真实人物
文娱 独家| 《摩天大楼》角色揪心?那是原作者考察了100个真实人物 文娱 | 2020-09-01 10:03 独家| 《摩天大楼》角色揪心?那是原作者考察了100个真实人物 第一导演

盖一栋楼,需要奠基。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2002年从家乡搬到台北定居,住进一栋很高的大楼,那小区两千多人,无论是建筑物还是人口组成,都是我前所未见的。”


“为了写小说,我做了100多个人物素描,研究了二、三十个世界各地的摩天楼,写了好几年,非常辛苦。”


“我并没有特别总结人性的各种劣根性,但更多是提醒读者,我们可以更为复杂地观看那些习以为常的人事物。”

盖一栋楼,需要奠基。

《摩天大楼》的奠基,叫陈雪。

从事写作30年,十几部长篇,拿奖无数,是当代值得一提的女作家。

早在2004年,她的《梦游1994》改编成电影《蝴蝶》,当年的摄影师后来加入了陈正道班底,而现在陈正道自己也终于做起了陈雪小说的改编,这一番兜兜转转,就是16年的光阴。

我们常常评价一栋大楼光鲜亮丽,却不知道背后的奠基人走过什么样的路,尤其是,在隐秘角落里劳作的她,是否孤独。钟美宝的孤独,是否在她感受的痛苦之中。

第一导演(ID:diyidy)走进《摩天大楼》最深处,试图触探原著作者陈雪建构大厦的蛛丝马迹。

陈雪

对于陈雪来说,孤独是写作的必要状态,但孤独没有锁住她的双脚,走出书房,便是世界。

特喜欢她的一句话,她说,孤独可以变成一股驾驭写作时,像是力量一样的风

“我可以乘着这股风,飞去我想要的地方。”

01
如字:文学之意
我们可以更为复杂地观看那些习以为常的人事物

第一导演:当时创作《摩天大楼》的背景和动机是什么?你有没有很大的文学野心在里面?

陈雪:我在2002年从家乡搬到台北定居时,就住进了一栋很高的大楼,那个小区有两千多人,我是从乡村到小城市,然后才到大城市生活的人,当时那栋大楼无论是建筑物或者小区人口组成,都是我前所未见的。

在大楼住了两年之后,我就动念想要写《摩天大楼》里的各种人物故事,不过当时关注的都是各式各样的人,没有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到了2010年,这中间我又写了几本长篇,也搬离了那栋楼,住进了一般的四层楼公寓,我时常经过那栋楼,我觉得我可以更为清楚地看见它了,才真的想要好好去创造一本小说。

写《摩天大楼》时,我想要创造的《空间三部曲》,当时设定的第一部就是一栋大楼,文学企图上来说,最难的部份是要如何用小说的结构表现一栋楼,而不只是情节与故事的描述,当时我思考了很久,后来决定用大厅、电梯、走道、房间、花园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空间,每一个空间都由一个人物作代表,逐渐把一个大楼组建起来。

另外的一个企图在书的最开始那两段有描述,崩毁又重生的摩天楼的故事,就是巴别塔的概念,这本小说当时写了好几年,非常辛苦。

第一导演:你觉得人的劣根性,或者说复杂性,都被《摩天大楼》总结到位了吗?

陈雪:我并没有特别想去总结人性的各种劣根性,但我确实想要借由更多的人的面貌去表现人性的复杂,像那样一个近似于社会缩影的大楼,可以看到人生百态,但也可能看到的只是表象,要如何推开那一个一个房间,进入人的内在,这时需要的是小说的想象力与洞察。

我觉得我并不算总结到位,但或许可以给读者更多的提醒与揭露,我们可以更为复杂地观看那些习以为常的人事物

第一导演:你的社会观察来自哪里,是自己的采访走访,还是新闻整理?

陈雪:年轻时一个前辈作家告诉我,“从经验出发,想象随之而来”。

不过我自己除了体验,平时生活就在时时观察各行各业的一些工作细节,也常跟各种行业的人聊天,把这些人事物都深深印在脑中。

小说的前置作业,我还会加上一点田野调查,跟大量的资料搜集。我当时为了写摩天大楼,写过一百多个人物素描,研究了二三十个世界各地的摩天楼。

02

如影:改编之道

探班时看到自己的人物真实地呈现出来,很震撼

第一导演:写小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很适合影视改编?或者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脑海里借助影像化的创作习惯?

陈雪:我写小说时自己脑中当然都会构筑这个小说的世界观,也会有人物的样貌或者周遭环境的图像,有时我开始创作一本书,起因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画面。

但《摩天大楼》这本书是我特别想要让它影像化的,因为当初选定的写作方式,需要的就是一张一张脸孔,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物场景,那个空间感,人在其中走动、生活,以及如何互动的方式,我都希望它栩栩如生,所以写的时候自己已经有了对这个大楼非常细节的想象。

第一导演:特别有意思的是,《摩天大楼》有一个渊源,让你从《蝴蝶》和《盛夏光年》开始与陈正道发生交集,现在终于三剑归一了,讲讲这个过程吧。

陈雪:我是去年七月去成都片场探班时,遇到摄影师查理(林志坚),他告诉我他就是《蝴蝶》那部电影的摄影,我很惊喜,因为《蝴蝶》是我第一部被影视化的作品,当初电影上演时,我就对摄影风格有很深刻的印象,非常喜欢。

《蝴蝶》海报

后来遇到陈正道导演,他跟我说,他当年就是在戛纳看到《蝴蝶》,所以去找了摄影师查理来合作《盛夏光年》,到了《摩天大楼》,导演、摄影跟我终于重逢了。

这个奇妙的缘分促成了这部影像风格强烈的作品诞生,我觉得这之间的机缘非常奇妙。

第一导演:你之前有一直关注陈正道导演的作品吗?你对他整体上的电影印象是什么?

陈雪:从《盛夏光年》就很惊艳,这些年来看到陈导的作品,首先是觉得他的题材跨度很大,企图心很强,实行力也很到位,再来是他的作品风格强烈,各种类型的驾驭也很成功,觉得他是一个与时俱进,一直努力想要突破的创作者。

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作品里对人性的阐释,从《催眠大师》到现在《摩天大楼》这几部作品,我喜欢他去深究人性里的黑暗,并且试图找出光明之处,这个特质,尤其是《摩天大楼》,有裂缝之处,就是有光的地方。在惊悚悬疑之外,对人物的命运转折,有深入地刻画。

第一导演:你对这个表演阵容怎么看?你自己会更好奇想看其中谁的表演?

陈雪:当初看到演员名单时,很惊喜,觉得选角导演非常厉害,光是外型跟气质,也觉得符合角色设定。

我最好奇的是杨子姗跟郭涛的表演,因为那两个警察的角色是小说里没有的。

当然我也很期待看到杨颖的演出,印象中她很少演悬疑类型。

我去片场探班时,觉得每个演员都把角色掌握得非常出色,作为原著作者,看到自己的人物真实地呈现出来,是很震撼的。

对于每一位演员的专业与实力演出,我真的很感动。

第一导演:你刚才说去现场探班过,讲讲细节吧。

陈雪:我七月的时候去了成都的片场两次,第一次刚好就是在拍钟美宝死亡的最重要的戏,很幸运,那两天几乎就见到了所有的演员。

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片场,看到他们搭建的那些实景房间,每一间房都那么精致,真的就是摩天大楼里活生生走出来的样子。

看到导演在跟演员对戏,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听到杨颖拿着手机,念着剧中非常重要的桥段的台词,然后眼泪就这么掉落下来,我真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觉得书里的角色再生了

我之前只有看过剧集的片段,后来在腾讯视频上看到最终的成品,回想起自己创作这本书,以及后来去剧组探班那一个魔幻的时刻,到后来在腾讯视频上化成了屏幕上的剧集,随着剧情一幕一幕播放,我的回忆也逐一翻飞,这段经验如梦似幻,让我永远难忘。

03
如意:合作之稳

身为原作,却享受了一次影视版再创造

第一导演:这次影视化改编的合作感受如何?

陈雪:这次影视化的前期我没有参与太多,直到后来去探班,以及跟电影公司、导演团队的后续的联系,对于这部戏的整个诞生的过程了解更多之后,觉得自己收获很多,这个经验很宝贵。

对我而言,只要有好的团队愿意改编我的作品,我都很欢迎。

第一导演:《摩天大楼》作为理想国出版的作品,文学性比较强,进行影视化改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会担心自己的作品颠覆太多吗?

陈雪:《摩天大楼》2017年在理想国出版的时候,就有几家影视公司来跟我接触,有意愿想改编,那时谈的都是“如何接地气”的问题,大家普遍喜欢我的主题,但觉得改编很有难度,因为我没有编剧经验,我确实也以为会有改编上的困难。

后来有一家影视公司跟我接洽,我发现他们把原著的内容消化整理得很好,他们公司老板夏锐此前跟陈正道导演合作过,当他们选定《摩天大楼》这个原著时,已经想好希望找陈导合作。

制片人锦巍跟我联系时,提出的改编方案蛮有说服力,把原著中没有写出的剧情嵌合起来,我觉得有一些也是我自己想不到的,所以觉得可以改编一下试试看。

《摩天大楼》剧情中的动画部分

因为我当初写作时为了文学企图,把已经写好的警察的段落全部拿掉了,后来,陈导和他的编剧团队又重新加了两个警察角色,又对整个剧本给予丰富的细节,把原著中近似独白的人物故事,编写成剧情,虽然最后改写了结局,但因为我设定的结局本来就是开放的,所以也没有所谓颠覆的问题。

我觉得这本原著可以顺利地改编成剧,是多方面顺利合作的美好结果。真的是很好的一次经验,我虽然身为原著,却反而好像享受了一次影视版的再创造。对我将来的写作也是拓展视野。

04
如梦:创作之力
乘着孤独这股风,飞去我想要的地方

第一导演:二十多年来,你觉得作家的社会地位有变化吗?

陈雪:写作者总是要警醒地关注社会,所以每一个时代的作家,都有他背负的任务以及必须响应的命题。

我想当代的作家,需要面对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的产生,这二十多年来,作家的社会地位持续在变动着,最主流的纯文学作家,那些大师级的作者,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再来就会有各家争鸣的状态,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网络小说,以及因为影视作品改编而触及率更高的作家,作品可能作为“好的故事”“丰富的内容”而受到读者以及观众的关注,可能会产生一些“现象级”的作品。

我认为好的作者以及作品总是反映着社会,并且与社会脉动息息相关

陈雪

第一导演:从事二十多年写作,你从你的孤独里走出来了吗?或者说,孤独是推动写作的基本驱动力,它必须永久存在?

陈雪:对我来说,写作的孤独是创作作品时必要的状态,但当我关上计算机,离开书房时,我已经走出了我的孤独,走向了世界。

所以孤独不但是驱力,也是状态,但它不会盘据我的生命,而是变成一股驾驭写作时,像是力量一样的风

我可以乘着这股风,飞去我想要的地方。



读者请留步!

【第一导演】&【理想国】赠书福利


一桩摩天大楼里的“蓝可儿”式密室杀人疑案,引出21世纪城乡结合部巨大生活空间的灵魂百态:看似命案的解谜推理,每一条线索都牵引出挣扎在城市与乡村夹缝中的底层人物浮世绘。保险员、设计师、房屋中介、美妆店小姐、咖啡店店长……

台湾中生代重要作家陈雪,对“原子化”的后现代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描摹,展示超大型城市中的人们所经历的梦想和失败。本书在台湾出版后反响热烈,其扣人心弦的叙事,使读者甚至戏称封面应加警示语“小心中毒”。其宽广的格局与强大的企图,兼以东野圭吾般的畅快节奏,和吉田修一式的幽微洞察,读来令人难以释卷。

第一导演联合理想国特此赠送3本《摩天大楼》


【理想国】

2010年成立,全称是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10、2011年,理想国连续举办“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蜚声全国。

成立以来,理想国以优质书籍的出版为原点,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尝试以实体书籍、数字化多媒体节目、线上及线下活动、文化衍生产品,将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与观念公之于众,成为众多知识人和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是近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前瞻性的文化品牌之一。2011年,理想国被《新周刊》评选为“年度品牌”。

参与方式:

1.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至少保留1小时),把朋友圈的截图发送到后台;

2.同时留下您的姓名+微信联系方式,方便我们通知您领奖;

3.第一导演会随机抽出3位幸运读者,各赠送1本《摩天大楼》。

-END-

本文由第一导演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