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美国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就是妄图用旧船票,登上新客船
看点 王志纲:美国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就是妄图用旧船票,登上新客船 看点 | 2020-09-14 09:06 王志纲:美国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就是妄图用旧船票,登上新客船 盒饭财经

国运即是人运,大国方有大民

口述 / 王志纲

整理 / 苗正卿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未来5到10年,中国将经历一次至关重要的周期。”智纲智库创始人、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经历了邓小平时代,又即将经历“中国的伟大复兴”。他深信中国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完成。“历史将会在这代人的面前爆炸”,王志纲说。

近四十年以来,王志纲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份,他去过最穷的乡村、最偏僻的山谷、最远的口岸。1985年以来,他当了10年记者、26年战略咨询师。他早年是穆青赞赏的国社名记,在舆论涛头弄潮,行遍大江南北,惯见三教九流;后来做地产策划,现今地产业的巨富大佬多半都曾有请益于他的经历;他再后来主攻城市策划,也是文人墨客中的一员,他会和最普通的渔夫聊上几个小时,也可以在北境与俄罗斯友人坐在河中、喝着伏特加侃大山。

在走遍了中国所有省份后,王志纲将自己的感悟和亲历融入新书《大国大民》。他觉得自己有点像徐霞客曾做过的事情:“不同点在于,碍于技术,徐霞客走过的地方其实没有我多、停留的时间也没有我长。更重要的是,我当地行走不是浮光掠影的观光,更不是风花雪月的游记,而是要率领团队扎下根来,为政府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突破困局,把握机遇。因此,我必须从田野调查开始做起,将当地的历史、人文、社会、经济乃至风土人情全部消化融汇之后,方能为区域找“魂”,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解决之道。”

在四十年的行走和写作过程中,王志纲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他其实也是中国发展的亲历者,他曾深度参与成都、青岛、西安等城市的发展规划。

为了调研,他也曾多次飞赴欧美。在旅行之中,他细心留意美国与中国的异同、并时刻关注欧美的发展态势,这种对比研究让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机会所在。对于当下最热的中美博弈、新经济增量、市场机遇等话题,他向《盒饭财经》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心得。

中美博弈

美国人想用一张旧船票,登上今天的新客船,但是这是不会成功的 

美国可以说是对付老二的行家,但他用对付苏联和日本的模式对付今天的中国,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因为世界变了,对手也变了,中国和历届美国要对付的老二都不一样。

中国和美国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巨大的统一市场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出口拉动经济、仰仗美国的时代了。中国已经进入了消费拉动经济的时代。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这是一个井喷式的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正在高速向第三产业转型。

眼下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没有美国大,但是在未来美国无法达到那时中国的态势。中国是统一的市场,不存在脱钩问题,但是美国和欧洲甚至美国本土内都不是这种强联系。

美国和欧洲在基建上已经比今天的中国落后。中国人的聪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基于一个APP研究出无限的玩法。其实中国需要的是创造市场,“以我为主”地创造市场。

而美国错就错在它一直用30年前的老眼光来看待中国,美国的傲慢与偏见,使他们长期陷在冷战思维里,误读中国。他们很难想象,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中国这个国家真正的底色。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个大国在激烈的博弈与竞争,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完全无知,这样的竞争恐怕结局是早已注定的。如此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除了和中国的特殊性有关以外,和美国的傲慢也脱不了关系。

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美国人尚且写出了《日本第一》这样的著作,傅高义用这本书向美国呼吁:请看一看日本”。再看看当下的美国,还能写出这样一部解读中国的书来吗?

回到中国自身来看,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总结:逼出来的改革、摸出来的市场、放出来的活力,最后则是挡不住的国运。中国的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其实从来不是躺在温室中顺风顺水的状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先天基础薄弱,一直给我们带来挑战。

但这种挑战其实最终变为了我们的力量。比如企业家,中国优秀的企业家都是被磨砺出来的。无论是任正非、曹德旺还是董明珠,他们都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种困难,不断思考、不断改变,才有了他们的成功。

美国制裁下,中国最终会创造出自己的市场,而中国企业也会因之进化。这是一个机会,那些能够应对变化并转变的企业,会走下去并最终实现飞跃式发展。当然也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市场经济下没有什么企业能抱住永恒的“铁饭碗”。

中国的底气很足,因为三个优势。首先,中国的模式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抵御很多大的灾难。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欧美世界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次,中国作为统一市场拥有极强的购买能力。3亿以上稳定的中产阶层形成的消费能力,其实已经让欧美整个市场黯然失色。美国打击中国,其实已经不是最好的时间点,因为中国的消费阶层已经形成,中国本身的市场足以拉动经济继续发展。

第三点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已经完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市场上,不仅仅有勤奋的工人,还有大量的工程师,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市场,这些已经是中国的底气来源。

美国人的旧船票登不上中国这艘新客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恰恰相反,未来的五到十年,一定是风雨雷电交加的博弈期,中美双方会在经济、技术、金融、人才等领域进行竞争。

很多人都以为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中国过于高调、不再韬光养晦了,但真相其实很残酷。我们也同样要有极强的决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唯一能做也最应该做的只能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新市场

文旅产业是未来的大机遇 

文旅产业未来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尤其在精神消费这个层面,大有可为。今天的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增速逐渐放缓,未来从人均万元到人均两万元跨越最重要的是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带来产业比例的压缩,如果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人均三万元、四万元都是有可能的。最近几年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都看到了,其实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外国无法打压你的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中,文旅康养产业或者说精神消费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也是真正的机遇所在。

抓消费,重要的是抓精神消费,这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一旦井喷是了不得的。影视、短视频、旅游都是精神消费的一部分,而这些还能深度结合。

李子柒就是一个典范,她的崛起说明一个新时代出现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短视频结合,让沉睡的珍贵资源复活了。为什么这些资源之前发挥不出效力呢?因为缺少渠道,而短视频这样的手段就是新的渠道。

于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新渠道,成为了全球时尚新宠,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外宣。从消费者层面来说,文旅产业的机遇期也来了。

因为现在的消费者需求升级了,人们开始返璞归真,这种从城市回归乡村、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文明会是一种趋势。乡村生活、自然体验会成为未来市场的潮流,文旅产业需要向这方向转型。新基建时代,会让这种回归进一步加速,而内容产业会迎来新的春天,商业精英们会开始思考这个市场。

一味追求大城市生活的时代会逐渐结束,超级城市的虹吸效应也会逐渐变弱。这是一种反弹:未来国家和行业需要对市场进行相应引导,让市场更合理化地发展。

人们会开始回到“原乡”,“原乡”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家乡。比如我有个朋友去了一趟贵州,结果被当地的风景、氛围吸引,决定辞去工作在当地做民宿。之后几十个朋友也跟着去做了民宿,其实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这批人心中的“原乡”。

当回到原乡的人变多后,城市文化和文明会和乡村进一步结合,这样能碰撞出许多新的商机、生活方式、消费场景,更多的李子柒也会出现。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平衡,比如民宿的数量。如果一个地方的民宿过多,其实平衡会被打破。在这种回归“原乡”的趋势下,平衡问题会是各方需要留意的关键。在文旅产业发展时,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平衡问题,避免过热和泡沫化。

《大国大民》

既写给后浪,也写给过来人 

关于《大国大民》,我希望它能够带给人的感受是四个字“开卷有益”。我希望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的通识读本。不论你是懵懂中思考世界的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中拼搏的年轻人还是开始反思世界的过来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关心中国的人,透过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个关键时期的复杂中国,读出中国的浩大与变迁;关注自我提升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读出人情练达的道理,开拓格局与襟怀,以包容的姿态与身边来自不同地域、五湖四海的朋友共处;

即使你只是好奇各地的风土人情,风味美食,这本书也能满足你的需求,多年来我出差尽量不住标准化的酒店,尽量不吃千篇一律的筵席,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上穷街陋巷,去探访当地美食,陕西的羊肉烩面、河南的胡辣汤、四川的麻辣烫、重庆的小面、阳澄湖的大闸蟹、潮汕的打冷、广西的螺蛳粉,贵州的粉面……

全国各地美食可以说如数家珍,这些东西其实也强化了你的工作能力和对生活的爱好。一本好书需要和读者丰富的人生相结合,演化成万千世界,这才是我真正想带给读者的体验。

关于后浪,老一辈总喜欢感慨今不如昔,我也不例外,我是在写《大国大民》的过程中,逐渐想开了新陈代谢的规律,我们这一代从极左年代走过来的人,非常羡慕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有选择自己命运与前途的自由,也有着几代中国人以来最轻的家庭负累,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展开。

当然一路上,肯定也伴随着苦恼和挫折,但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否则国家民族前进的动力从何而来?只有走下坡路的国家,才会出现“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年轻人。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的两代人颇有典型性,作为战后重建经济腾飞的建设者,昭和一代以其严谨、敬业、拼搏、硬朗的特征成为全日本的骄傲,这种精神也与当时日本在诸多领域领先世界的国际地位高度吻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飞速发展后成长起来的平成一代。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曾说,“在日本,当下平成年代的年轻人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三米内的事情”,“没有争取成功的欲望,学习能力低下也不知进取,遇到困难立马退缩,一需要思考就马上放弃,人云亦云,只追随别人的脚步”。

当然,大前研一的评价未免有失主观,但昭和、平成两代人之间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断裂却是肉眼可见,这种断裂的背后,正是日本波折起伏的国运,香港这一代的年轻人同样如此,在迷茫中走向失序和躁动。

殷鉴不远,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运即是人运,大国方有大民,没有大民支撑的大国也只是一碰即碎的泡影。尤其是年轻人,更要培养宽容自信、大气醇和的大民气度。

对后浪们,我的寄语很简单:我希望你们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有感觉的事,并且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矢志不渝,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足以对自己说一句问心无愧了。

-END-

本文由盒饭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