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何“打脸”也要做支付?
企业服务 华为为何“打脸”也要做支付? 企业服务 | 2021-03-31 13:58 华为为何“打脸”也要做支付? 柴狗夫斯基

华为这是在刻意标榜产业清高吗?



2016年,华为消费云总裁苏杰那一句“我们不会去申请支付牌照”的话还言犹在耳。


彼时很多人质疑,华为这是在刻意标榜产业清高吗?


如今快五年时间过去,华为的确没有去申请支付牌照...他直接全资控股了迅联智付。





3月25日,在某网站可以看到,迅联智付发生了股权变更。


之后该公司的大股东只剩下了华为,且100%控股。





迅联智付全名深圳市迅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业务就是电子支付、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等。


据资料显示,迅联智付在2014年就拿到了支付牌照,2019年换证后,牌照有效期至2024年。


迅联智付手里的这张支付牌照,就是华为入局支付领域的敲门砖。





最初迅联智付的成立,是中兴通讯布局支付领域的重要一环。

2015年,正是NFC移动支付最火爆的时候,中兴通讯为了加入战场,拿了一亿出来做迅联智付。


只可惜不过一年时间,中兴通讯就放弃了这张牌照。







2016年,中兴通讯收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的有关变更股权结构的批复。


意味着中兴向上海沃芮欧出售讯联智付90%股权已经生效。


牵扯到2018年时,中兴彻底放弃了迅联智付的所有股权。





而上海沃芮欧手持此牌照四年后,也选择了放弃。


当时大家纷纷猜测迅联智付的下一个主人会是谁,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会是华为。





不过仔细想想,华为此举倒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多年前华为曾对外表示不会申请牌照,并颇具风骨的认为“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边界意识,不申请牌照,因为那不是我们的擅长...”


但如今放眼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入局第三方支付领域几乎已经成了企业标配。





腾讯和阿里这俩大哥就不说了,其他的如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京东、网易等互联网企业均已人手一个牌照。


手机企业,如小米,也申请了自己的支付牌照。


华为此次控股迅联智付,是除了小米之外,我国第二个进军支付领域的手机企业。





手机厂商入局手机支付,始于2016年。


那时苹果推出了Apple Pay,三星推出了Samsung Pay,于是国内的华为和小米有样学样,与数十家银行合作发布移动支付业务。


但此后小米们急吼吼进军金融的同时,华为却一直不动声色。


便是在这个时候,当大家审视没有支付牌照的华为时,华为说出了“不申请支付牌照”那句话。





通常来说,手机厂商搞金融,都是和金融机构合作给手机预装钱包类APP,直接面向C端用户。


比如vivo和OPPO等手机金融都是如此。


分为贷款、理财、支付和保险等服务。


二者在2019年先后与银联合作推出VIVO Pay或OPPO Pay服务,主打全功能NFC功能,即无需解锁在手机息屏状态下就可唤醒Pay功能。




而华为的金融业务一般都集中在B端。

比如和金融机构合作从事金融科技研发,包括参与央行的数字货币。

在C端的拓展从2018年才开始,也就是不可卸载的“华为钱包”软件。

至于小米,其金融牌照最全。

有业内人士说过,手机厂商想要做大手机生态,支付牌照必不可少。



为啥?

因为国家对支付清算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君不见,蚂蚁和腾讯等金融科技的业务核心都是支付,况且支付业务是天然的大数据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大手机生态,第一步就是拿下支付牌照。



但是这些,五年前的华为难道不知道吗?

不申请牌照就意味着华为不能参与处理银行数据和信息,没办法建立独立的账户体系,也不能保存客户的银行卡信息。

而这些华为无比清楚。

那究竟是什么,让华为在五年后推翻了自己曾经的言论,布局支付领域呢?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来自美国的打压。

众所周知,在美国商务部禁令限制的大当下,华为芯片“断供”问题一直没有缓解,华为的手机业务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据资料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均快速下降。

注意,此时的华为手机还包括荣耀业务在内。



为了应对危局,华为忍痛剥离荣耀,但尽管如此,失去了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后,荣耀推出的新机市场反应无比平淡。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仅仅依靠4G和5G的设备业务拓展自救,无异于痴人说梦。

华为的核心是手机,没有芯片、手机业务跟不上,华为基于手机硬件布局的一系列生态都要面临艰难局面。

因此,华为选择自己构建支付通道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说是华为取得商业突破的必然选择。



现在支付已经成了底层工具,如果企业没有支付牌照,就有很多东西不能做,会受限于“合规”二字。

一旦有了支付牌照这块“敲门砖”,华为就可以讲很多金融板块的故事。

但是华为现在入局支付领域,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咱们前文说了迅联智付被多次转手的故事,中兴通讯和上海沃芮欧之所以会选择将其卖掉,便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要知道,支付必须也只能依附于场景才能形成规模化效应,否则再强大的背景、投再多的钱也做不起来。

表面上来看,华为已经拥有了做支付的能力。

华为有两亿多的用户基础,这是天然的流量池,而华为云和华为的手机终端业务是平台也是基础设施。

如此看来,有流量、有粉丝、有技术,华为想做金融不成问题。

但是,“做”和“做大”是两种概念。



现如今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支付领域,单纯做流量闭环毫无意义,支付必须要依附于应用场景。

现在才入局的华为,在这方面显然已经迟了。

头上有微信和支付宝两座大山压着,周围有无数APP围着,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华为自带流量池,也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威胁。

即便华为无意和这些APP争个高下,只想专心做自己的闭环...



但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0年第1季度》显示:

支付宝、腾讯金融(微信支付)市场份额分别为48.44%、33.59%,超全部市场份额的80%。

可想而知,习惯了支付宝和微信的大家,在每次支付时能想起使用“华为钱包”吗?

还真不一定。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