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音乐偶像,这家刚满四岁的公司布了好大一盘棋
音乐/视频 打造音乐偶像,这家刚满四岁的公司布了好大一盘棋 音乐/视频 | 2021-04-08 09:57 打造音乐偶像,这家刚满四岁的公司布了好大一盘棋 娱乐硬糖

《明日之子》第三季创新推出女生参与的《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第四季又别具一格地推出乐团季。

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全民娱乐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吃瓜专业化”。经纪人、CEO、公司等幕后人、事,几乎被给予了和艺人一样的关注度。当每一个普通用户都试图带着专业色彩去品评内容,这既让娱乐公司需要应付更多的“甲方爸爸”,却也更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厂牌”了。

刚成立四年,与国内偶像选秀同步成长的青年偶像文化公司哇唧唧哇就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度。

而“哇唧唧哇”四个字所承载的偶像产业野心,在最近的公司举办的四周年司庆会议上,第一次被全面公开。在四周年会议上,哇唧首次公开了围绕音乐偶像展开八大垂直细分领域业务,除了原来被广为所知的综艺、艺人、音乐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外,还布局了新人开发、IDG、短视频、影视和潮牌等长链业务。这个合称为“WAJILAND”(哇唧花园/乐园)的业务矩阵,俨然搭建起了一个音乐偶像全产业链的版图。



伴随着2017年《明日之子》的诞生,内娱“偶像元年”开启。发展至今,国内偶像产业经历了野蛮生长、乱象丛生,参照日韩体系建立的偶像模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受限。面对被多家权威机构评估有千亿元市场规模的偶像产业,尚未有一家公司能够真正成功平衡内外模式,深耕音乐偶像建立本土范式。年轻的哇唧唧哇,能吃准这门生意吗?

闭环造星



毫无疑问,偶像产业发展的基石是造星。距离2017年“偶像元年”已经过去了4年,这期间层出不穷的练习生在不下10档偶像选秀节目中沉浮,偶像的供给端已经出现明显的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偶像产业的后续业务链条难以顺畅展开。

从目前我国偶像的选拔、培养情况来看,日系的养成系、韩系的练习生培训模式发展起步较早,各成一派。而以哇唧为代表的纯本土派公司,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本土造星路。

哇唧在前端建立了独有的新人开发体系,通过如今已经办到第五季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为公司输送音乐偶像。《明日之子》第一季,哇唧签下了包括毛不易、马伯骞、周震南等在内的所有人气选手;第二季又签下了冠军蔡维泽所在的傻子與白痴乐队等。

不少人认为哇唧是在复制早年天娱的模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哇唧的选拔模式一直在创新,保证了向市面上输送偶像的多元性与灵活性,并没有出现像过往僵化不变的选秀模式,选出来的同质化偶像泛滥的情况。

《明日之子》第三季创新推出女生参与的《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第四季又别具一格地推出乐团季。同一时期,哇唧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偶像团体舞台比拼的《炙热的我们》,以及潮流音乐真人秀《潮音战纪》。



一眼望去,哇唧旗下的偶像长相、外形风格迥异,完全有别于市面上韩风、日风主流的偶像,但又有一种统一的“高级感”,同时还迎合了年轻圈层观众的审美喜好——热血、青春、潮流。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哇唧成功举办了明日家族四季首聚演唱会,俨然建立起了“家族厂牌”的概念。

不少人觉得“音乐偶像”就是“人设”玩得好。但平心细究,哇唧围绕“偶像才华”进行打造的培养与运营机制,确实号准了市场的脉。

哇唧旗下,从独特的偶像人设到音乐战绩屡屡惊人。“音乐诗人”毛不易有内向呆萌、但又坦率的反差人设备受欢迎,2018年发行首张专辑《平凡的一天》专辑销量突破2000万张,创造当年音乐流媒体平台销量新纪录。众所周知,哇唧在火箭少女101的运营上,虽然出现了的一些争议,但在业内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成功运营经验。



火箭少女101在两年限定期间,发行了83首作品(包括专辑、个人单曲和影视OST)、接了70个商业代言、参与录制20档综艺,成员常驻综艺13档,推出了两档大团综,一档小团综。

吸取火箭少女101运营经验,哇唧在R1SE运营上更加偏向团的概念,创造内娱首个团体演唱会无个人灯牌的“破晓海”奇迹,这使得R1SE赛后的吸粉率创新高。R1SE首张团专EP《就要掷地有声的炸裂》累计销售额突破3500万,成为华语乐坛团体数字专辑销量总冠军。



可以说,哇唧已构建了一个典型的本土化闭环造星模式,吸纳了新时代更年轻的、更有想法与才华的玩音乐的多元偶像。偶像IP产业链的第一步,哇唧算是踏稳了。

释放偶像IP价值



新浪娱乐发布的粉丝报告调查问卷显示:一年不到就“爬墙”的粉丝比例占到了60%以上,而能坚持五年以上的粉丝仅有不到10%。

而另一方面,根据市面上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大约等于维护旧产品成本的3~5倍,这就表明了运营粉丝的重要性。然而,国内目前现状是,用心培养粉丝黏性的偶像公司少之又少,收割短期利益的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明日之子》系列第五年、《创造营》系列第四年,产生了不少“世袭”下来的家族粉。而且,不断吸来的新粉也会去补看过往的家族节目。哇唧出人意料地把“无情”的秀粉留在了自家的“圈地”。



这恐怕要得益于其丰富的产品矩阵。偶像的物料源源不断,偶像的魅力不断散发。

硬糖君注意到,哇唧除了发布音乐专辑、线下演唱会、粉丝见面会、艺人生日会等传统形式,还研发了长短并行的口碑团综。以火箭少女101大团综《横冲直撞20岁》第二季为例,节目一经播出在各大平台上都产生热烈反响,吸引了大量非粉路人的关注,斩获微博综艺话题榜TOP1、知乎影视热搜TOP1、快手热搜榜TOP3。

其次,哇唧还有专门为旗下偶像定制的青春剧。比如X玖少年团的《哦!我的皇帝陛下》,郭子凡主演的《极限17》以及R1SE夏之光与R1SE焉栩嘉主演,即将播出的青春校园剧《拜托了班长》。



同时,哇唧还深耕了多档音乐综艺《潮音战纪》《炙热的我们》,来弥补中国偌大市场缺乏打歌平台的缺憾,也让旗下偶像有了持续的曝光平台,对粉丝形成陪伴效应。

哇唧这套思路,明显是吸取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打造生态”的经验。以音乐作为起点与核心,在稳固线上音乐制作与线下演出厂牌的基础上,向外辐射到综艺、电视剧、电影、潮流快消品等多元领域,尽可能地延长偶像的生命周期。同时也将偶像的IP价值最大化释放,在商业模式上更加稳健,通过平台化发展解决娱乐公司过于依赖个别明星、项目的过山车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哇唧从2019年开始招募全球练习生,今年更是对外招聘会日韩语的运营。可以想象,哇唧既是在对接下来运营《创造营2021》出道的国际男团做准备,也是在为未来打造全球级的音乐偶像做提前铺垫。

中国SM、杰尼斯,有可能吗?



众所周知,韩国SM所创造的偶像培育模式在亚洲范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自从1995年成立至今,频频打造出包括BoA、东方神起、Super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等在内的多个偶像明星组合。



而早在2009年,当时国内娱乐圈已经有跃跃欲试复制SM模式的人。但问题是缺的课太多,国内公司普遍缺乏SM从头至尾打造偶像的能力。SM创始人李秀满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将公司的偶像培养体系总结为CT,即Culture Technology(文化技术)的简称。CT总共分为新人开发、培训、制作和艺人经纪四大板块。

在缺乏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国内最早涉足偶像产业的公司不得不选择了日本的养成系模式,典型的效仿对象便是日本王牌偶像团体公司杰尼斯。

他们的模式是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首创了“花美男”偶像标准,每年会选取8~10岁的小男孩作为练习生。相比出道前百般打磨精致的韩系偶像,日本养成系偶像更加亲民,给粉丝带来独特的“陪伴偶像一同成长”的参与感。国内已有TFBOYS的运营成功案例,但在如今这个快消时代,该模式的复制难度可想而知。



依照哇唧目前的选择来看,它不是成为其中任何一种,而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年轻人喜欢的平台。非要说的话,可能更像是韩国鼎鼎大名的M-net,以制作针对20岁左右年轻人的音乐和娱乐节目为主,充分利用好各路综艺的联动效应,从中获取更多的可持续流量,将粉丝群体锁定在平台上,而平台流量又将反哺旗下艺人,在持续曝光下,输出更多的优秀内容。

目前哇唧粉丝所呈现出来的特质是:95后占比高达90%,高黏性、高氪金以及粉丝基数庞大且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布均匀。看来,哇唧已经成功地俘获了一批Z时代观众,而这批观众也正在成长为未来的主流观众。

偶像产业这块宝藏,还有很多值得深耕的领域,从内容提质、价值重塑、技术赋能等各方面,都有全面进阶的空间,才有可能建立类似日韩工业化模式的造星生态。真正的中国偶像工业模式会是什么样,希望哇唧这家年轻的公司能在未来的成长中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END-

本文由娱乐硬糖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