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影视众筹或成破局之点
文娱 【万字长文】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影视众筹或成破局之点 文娱 | 2016-06-16 10:20 【万字长文】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影视众筹或成破局之点 孟永辉

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在于供给侧的投资驱动,而需求侧的投资需求同样需要释放。

一、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未来10-20年的发展重点

 

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反复提及,在充分说明其重要性的同时,更加说明它本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建设文化强国提上日程,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20年内,文化产业将会成为发展重点,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式增长。那么,真正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在哪?如何才能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呢?深度剖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挖文化发展问题、找到文化产业发展症结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根据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特别是国家将供给侧改革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可以预见,未来资金问题将会成为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无疑将会成为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难题的关键。

结合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预计充足而又来源广泛的资金将会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期为其发展提供力量,在发展中期为其锦上添花,在发展后期促进其更加长久发展。如果文化产业的资本问题得到解决的话,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还将会在质量上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由于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就不得不谈及它对于GDP的贡献率。通过对比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当一个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很低的时候,就昭示着这个产业未来集聚着巨大的发展后劲。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为25%,日本的文化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为11%,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仅仅有2.6%

文化产业被正式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更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10-20年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而蕴藏着的强大的发展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驱动力,而文化金融作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企业经营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促进文化产业聚集和发展壮大。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文化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主体,而以文化为载体的金融更是将会被当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而反复提及。

 

二、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但却充满想象

 

一部文化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而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规模恰恰成了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具体体现。

文化产业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这个词汇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但是,并不是以“文化产业”这个词来出现,而是以“文化工业”这个词出现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既有艺术形态的特征,又具有经济形态的特征。简单来讲,文化产业是艺术形态与经济形态的集合体。

早期有关文化产业的定义比较简单,只要是文化艺术与经济生活结合的部分都被称为文化产业。后来,文化产业的内涵日益丰富,并在各国有着不同的特征。

在美国,对于文化产业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它早早地便形成了以“版权”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群,这似乎是一个以法律为主要信条的国家应当具备的东西。以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和边缘支撑产业为主体的美国文化产业始终都处于文化产业的重心。

 

案例:

 

功夫熊猫.jpg 

 

《功夫熊猫》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这部作品的取材和取景都选取了过多的中国元素,但是它的全版权的运作确实美国全版权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美国人在将《功夫熊猫》搬上银幕之后,后续以它的版权为主的游戏、动漫等衍生商品才开始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另外,美国的文化产业当中经常会穿插出现美国价值观的一些东西。其实,这就是商业和文化联姻衍生而来的以消费为主要特点的美式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日本,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内容制造为中心,并将文化产业延伸到了休闲产业和时尚产业当中去。延展性较强是日本文化产业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以日本的动漫为例,单单这一个行业就延伸到了玩具、游戏、电影等很多产业之中。而日本这种以动漫为主要特点的文化产业链模式在《名侦探柯南》、《机器猫》、《灌篮高手》等动漫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2000年,日本更是将日本动漫定义为“日本的文化”,并将其打造成为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约六成是日本制造的。在日本,“全民皆漫”的现象出现。再加上漫画单行本出售价格的低廉,动画播出作品的增加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的不断研发,使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各处都充斥着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动漫已经真正渗入到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中。

 

案例:

机器猫.jpg 

日本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结构在《机器猫》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机器猫》不仅影响了几代人,更是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玩具、游戏、电影等文化产业组合体都被这部动漫带动起来。

 

韩国的文化产业基本山是以娱乐为主的演艺事业为主,并由此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韩国文化产业特色。“韩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后面的鸟叔、都教授都是韩国以娱乐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的集中体现。这种以造星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格局不仅利用粉丝经济拉动了娱乐业的增长,甚至还将触角伸向了文化产业之外的行业,比如整形行业。

 

案例:

 

江南style.jpg

以鸟叔的《江南style》为例,韩国娱乐公司通过将鸟叔这个明星打造出来之后,不仅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跳“骑马舞”的高潮,将韩国这个大品牌带到了全球,而且通过打造PSY这个明星从而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据悉,PSY不仅活跃于音乐、舞台界,更是进军广告、股票市场,另外和他本人相关的十几家公司的市价总额也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内便上升了16400亿韩元。另外,PSY还带动了旅游、餐饮、图书、语言培训、美容整形的一系列“商业链条”,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连锁经济价值。

同这些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文化产业大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的这种“一枝独秀”的特征并不明显,还未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小而散、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态是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正是这种现状却能够让我们看到文化产业能够通过探索找到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前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而这正是我国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未来充满想象的一个重要表现。

小文化公司、大文化公司和互联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环境下,我国的文化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春风更是将文化产业从萌芽吹向了繁荣,纵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2.1迅猛的发展势头下,文化产业已出具规模。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尽管占据的比重很小,但是文化产业却有着非常快的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态势除了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撑之外,行业转型升级节奏的不断加快最终也造成了整个文化产业规模提升很快。截止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增加了近3倍,从业人员增加了近2倍,资产总额增加了6.5倍,主营收入增加了5.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了5.2倍。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党中央和国务院不断针对文化产业推出新的政策。2014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2014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20146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148月,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的不断推出营造了文化产业良好发展的大环境。

从行业转型升级层面来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以新经济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模式逐渐代替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行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行业延展度较高,行业渗透度较高的行业,它的发展与新经济,特别是与供给侧改革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很高的契合度。而文化产业原发于自身的发展动力也能够给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为文化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绿色产业,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规律,它本身也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节能降耗。

2.2源生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力量让文化产业构成更成熟。长期以来,源生于文化自身的发展力量始终都是促使文化产业自我变革的主要力量。尽管外部的力量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文化产业若想获得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还要有很强的适应与调整能力。文化产业的这种调整力量最终让它从传统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服务等一些较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市场,演变成了以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网络大电影等新生的文化结构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市场。无疑,互联网的介入让文化产业的构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而且这种丰富和多样化也让文化产业自身拥有了更强的发展后劲。

传统文化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新闻、出版、电视及广播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据的市场份额正在式微,以网络大电影、互联网剧、网游、手游为载体的新文化产业结构开始崛起,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势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全新文化产业结构正在将传统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深度整合与重构,以网游、手游、网络大电影等新的文化衍生品为依托的全新文化产业结构正在成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结构性特征。

文化产业结构的改变除了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处于一个嬗变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结构中各种因素的此消彼长或更新迭代恰恰说明了国内文化产业的不断丰富和多样。而文化产业与相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则说明国内的文化产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

2.3文化产业内容集聚式增长,并让文化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内容始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所在,内容的发展直接反映了整个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当前,国内的文化产业内容已经超离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方式,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音乐、创意、文学、游戏、视频等内容开始出现集聚式增长。新的内容生产方式,诸如新的内容制作工具、新的内容产出方法、新的内容营销工具等因素都在促使文化产业内容产出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和2013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和主营收入加总额占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比重均在60%以上,增加值加总额占比在70%左右。如果把生产性文化服务加上,在文化产业六大类别中,2013年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高达91.13%,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分别达86.88%74.84%86.72%

作为文化产业当中内容产出的主要方面,新闻服务、出版服务、影视制作的发展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2013年,新闻服务的资产规模为3770.6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5倍;出版服务的资产规模为4321.34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近3倍;影视制作的资产规模达到1615.37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10倍以上;演艺的资产规模达991.42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2倍。2013年,出版服务的主营收入已超过千亿元,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保持领先;演艺和影视制作的主营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25倍和14倍。 2013年,出版服务的主营收入已超过千亿元,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保持领先;演艺和影视制作的主营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25倍和14倍。

文化产业内容的集聚式增长造成了整个文化产业的规模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衍生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力量借助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让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更加庞大。整个文化产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势头。

    2.4文化产业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受到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呈现阶梯式的发展状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与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一样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

    首先,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领先状态。从《中国省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指数排名前十名的省份中,其中有七个东部省市位列其中,剩余的三个省市为中部省市。而东部省市的文化产业资产规模同样印证了这一点。2004年、2008年和2013年,东部10省市的资产规模平均为1006.55亿元、1605.41亿元和4502.25亿元,是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3.63倍、4.01倍和1.89倍,是西部12省区市平均水平的7~8倍。 东部省市的文化产业规模不仅是规模上的领先,在文化结构、文化内容产出、文化输出等诸多方面都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这种领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上的领先,在整个文化产业的质量上同样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飞速发展逐步缩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尽管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规模始终都处于领先的状态,但是中西部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丝毫不逊于东部。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指数来看,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连续6年高于东部地区。2015年文化产业增长指数最快的10个省市中有7个省市位于中西部地区。这除了和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增加文化产业投资及提供政策扶持之外,还与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大,增长速度不太容易体现有关。

第三,个别西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质”“量”齐升的状态。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很多省市的文化产业品质并不高,竞争力不强,依然与中东部地区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西部省市却处于“质”和“量”共同增长的状态。以四川、重庆为例,他们在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较弱的省份大致相当。

 

三、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文化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将会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甚至还将会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从而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1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作为一项与相关产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新科技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还能给文化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增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深入影响不同行业的今天,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显得更加重要。以影视制作为例,传统的影视制作主要是以传统的影视制作手段为主,很多特效都是通过现实中的模拟来实现的。而随着3D技术、VR技术、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电影制作模式已经不再依赖于较为低端的电影手段,很多特效都是在计算机当中通过场景模拟制作出来的。以《功夫熊猫》为例,它的当中的很多功夫片段和视觉效果都是通过电脑成像和真实模拟相互结合制作出来的。这种制作手段不仅是新科技与影视制作紧密结合衍生出来的,更是文化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最为直接的体验。

然而,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的文化产业公司来讲却非常缺少这类的技术和人才,导致国内很多电影的制作团队不得不进行外包或者高薪聘请国外的制作团队来完成。这种方式不仅让很多影视制作公司难以拍出类似《阿凡达》之类的视觉大片,更在影视剧的制作上受制于别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国之路漫长而又艰难。

    3.2文化产业的要素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外,资本和人才方面的要素同样对文化产业的向好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资本作为能够对文化产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方面,它能够更加直接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却并不像整个文化市场的发展那样迅速。很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受到各种门槛的限制很难涉足文化产业,这就导致民间资本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让一些较为优质的文化产业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面临搁浅的风险。

尽管2015年文化产业的并购相当活跃,既有行业内龙头通过并购拓展产业链,又有传统行业通过跨界并购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型。仅2015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3起,除去未披露资金的27起,涉及金额约244.24亿元。但是,这些资金对于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来讲可谓是九牛一毛,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除了资本之外,文化产业人才的稀缺同样造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缓慢。以美国为例,很多影视制作公司都会有从制片、出品、拍摄、发行、营销等专业院校输送的诸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共同为一个项目或影片服务,最终实现电影的高票房。然而,国内却没有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流水线式的人才体系,很多从事影视制作的相关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导致他们在工作的时候缺少专业性,文化产业产出的内容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3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较少,文化“走出去”战略举步维艰

尽管国内的文化产业当中有华谊兄弟、万达影业、新鼎明等一流的影视投资企业,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国外市场来讲,依然较为小众。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影响力逐步增大,我国越来越需要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扛起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可喜的是,我国的文化企业开始“走出去”:2015年,中国文化企业频频布局海外:复星集团15亿美元收购太阳马戏团;万达集团6.5亿美元收购世界铁人公司;万达院线控股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

于是,我们在很多国外的影片当中看到了很多中国元素,中国的电影公司也开始尝试与国外优秀的电影公司合作共同拍摄影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电影公司依然缺少对于整个全球市场的引领力和影响力,一些国内热卖的影片依然很难进入到一些欧美国家的院线。中国的文化企业面临着“走出去”的困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国内文化产业缺少知名的龙头企业有着极大的关系。

    3.4文化产业的内容转化困难,内容增长面临困境

    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当中很多优质项目无法及时进行落地生产,导致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相对滞后,国内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解决优质文化产业内容落地的资金问题,让优质的文化产业内容及时落地,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金马最佳新导演奖毕赣就曾透露自己最开始拍摄影片时因为资金问题,一度想去当爆破员,等筹集够资金再拍摄影片,差点导致拍摄搁浅。后来通过老师的帮助,才让这部影片顺利地拍摄出来。无独有偶,黄圣依的新片《钞票飞》由于缺少后续资金,恐怕将会影响后续的影片制作,对于后续推广同样有着很大影响。可见,资金问题成为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它不仅让文化产业的内容转化困难,对于内容增长同样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对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纵观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不难发现,目前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无疑是文化产业的投资。如何促使投资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如何保证项目融资的成功率,如何保证影视投资的及时落地、如何保证影视项目的顺利落地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必须着重考量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以当下比较热门的影视众筹为例,探讨一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道。

影视众筹的出现为解决目前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问题开启了一扇窗,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影视项目的融资难问题,还能够保证影视项目的及时落地,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互联网的手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影视项目的建设和传播过程当中,在实现资金完美对接的同时,让投资人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红利,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不平衡、不完善是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影视众筹作为互联网+传统行业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它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势头却足够强劲。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影视众筹行业众筹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影视众筹的融资额度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

影视众筹的火爆直接反映了我国整个影视市场的火爆,同时还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是何等巨大。据国家广电数据显示,2016年贺岁档期间共实现票房30.26亿元,相比去年春节档的18.2亿元,同比增长66%。而影视众筹的出现无疑为这个春节档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以春节档表现不俗的《美人鱼》为例,和和影业、光线传媒、龙腾艺都(北京)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票房保底人”这种特殊的影视众筹方式最终造就了《美人鱼》的高票房,也为延展和深化了国内影视众筹的概念。

如果说《美人鱼》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影视众筹模式,那么,2015年由89位众筹投资者募集780万元资金拍摄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取得的9.56亿票房,则宣告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模式——影视众筹时代的到来,并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尽管影视众筹一经出现便对国内的影视市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往的影视投资模式产业了很多有益的影响,并开拓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然而,由于国内影视众筹较之于国外的影视众筹起步较晚,但是它的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样吸引了诸多人士的关注。因此,尽管影视众筹在国内风头正劲,但是国内的影视众筹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4.1影视众筹平台发展不平衡

2015年,国内众筹平台共有37家。这37家众筹平台当中,仅仅有淘梦网、得募网、聚米众筹、出品人网4家涉足影视众筹项目,这4家影视众筹平台中,淘梦网、得募网、出品人网并不是垂直性的影视众筹平台,除去这3家影视平台后,仅有聚米众筹一家公司是垂直性的影视众筹平台。另外,这四家影视众筹平台项目总和为440个,占据了整个影视众筹平台的75.16%,剩下的一些众筹平台基本上都集中在文娱类的平台上面。

截至1030日,根据统计到的37家众筹平台发布的869个影视项目。其中,淘梦网和众筹网两个平台的影视项目占到总数的67.20%(合计为584),是影视众筹的核心平台。其中排在第一的淘梦网上的影视项目占到总数的42.21%,其龙头地位显而易见,得募网、聚米众筹、出品人网处于第二梯队。这四家影视众筹平台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影视众筹的全部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整个影视众筹平台发展的不平衡性显而易见。

    4.2影视众筹平台的实际融资能力较弱

尽管国内影视众筹平台的融资金额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但是影视众筹平台的融资能力还比较弱,很多项目尽管获得了成功融资,但是后续的项目落地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从统计的869个影视众筹成功项目当中,提取了预期融资额与实际融资额这两项指标。通过不同预期融资额进行区间统计,发现预期融资额在5万及以下的项目数最多,84.12% 的影视项目的预期融资额是在20万元以下。

另外,影视众筹平台的融资成功率较低,尽管上线的项目较多,但是真正融资成功的项目并不是很多,。统计资料显示,在这37家影视众筹平台当中,融资成功率偏低是一个常态,仅仅有聚米众筹一家的上线项目融资成功率达到了100%,淘梦网、得募网、出品人网等其他影视众筹平台的融资成功率都在60%以下。

    4.3影视众筹平台的运作机制不完善

尽管《大圣归来》、《泰囧》等影片通过影视众筹获得了成功,但是依然无法掩盖国内影视众筹平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其中影视众筹平台的运作机制不完善是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影视众筹项目尽管在营销上有一整套的管控体系和运作机制,但是依然无法规避影视众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

一些影视众筹平台仅仅是保证融资,并不管项目后续的落地和推行,更加无法估计广大投资的权益。这就导致很多投资者和项目发起方无法实现实时对接,并真正将影视众筹的初衷落到实处。很多众筹平台仅仅承担众筹这个概念本身,对于影视项目后续的把控和跟进力度并不是很强,导致很多影视众筹项目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4.4影视众筹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国内的影视众筹平台在经历了短期的发展之后,便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有关影视众筹的很多法律规范都处于真空状态。法律监管的缺失则让很多人对于影视众筹平台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而一些项目方却由于缺少法律规范致使他们缺少必要的自律机制,一些项目众筹成功之后缺少向投资及时反馈的机制,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因此,影视众筹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进一步完善才能促进影视众筹的健康发展。如在 2013年发起众筹的《大鱼海棠》因其预告片在首尔国际动漫节获得最佳技术奖而获得众多粉丝支持,在某众筹网站上筹得 150万元的投资,参与人数达数千人。然而主创团队屡次跳票,电影档期一推再推上映无期。而如果有一套法律来规范这种情况的出现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便不会发生,投资者的权益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

 

五、稳健收益、成功率及完善的法律是破解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之道

 

尽管影视众筹在文化产业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作为调动千百万投资者投资热情以及引发强烈市场反响的关键一着,影视众筹无疑成为我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那么,未来的影视众筹如何发展才能担任起如此重任呢?未来影视众筹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稳健的收益是影视众筹赢得市场的关键。影视众筹作为一种调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手段。收益自然是参与影视众筹的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如何让投资者获得稳健的高收益将会是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

想要获得高收益,首先必须对上线到众筹平台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对项目的调查必须完备,在综合评估项目之后再进行上线,这不仅能够保证影视众筹平台对项目的了解,而且能够以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在项目进入到众筹阶段前就对项目进行筛选,从而保证高收益;第二,必须真正介入到众筹的项目当中,与投资者共同分担投资风险。一些影视众筹平台仅仅充当的是一个平台和对接的作用,并没有直接介入到项目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去。而要想保证稳健的收益,影视众筹平台必须介入到项目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稳健的高收益。

    5.2优于同行的成功率是影视众筹树立良好口碑的关键。尽管目前影视众筹在国内文化产业市场上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众筹成功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利用平台自身的风险把控保证众筹项目的成功则会成为影视众筹树立良好口碑的关键。这就要求影视众筹公司必须具有较强的产业背景,利用自己的专业来保证众筹的成功率。以影视众筹为例,具有影视产业母公司背景的影视众筹平台将会借助母公司的力量来提升平台上众筹项目的成功率,从而保证项目众筹的成功率。

   5.3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是风险控制的关键,也是影视众筹平台成功的关键。国内的影视众筹平台目前还处于一种萌芽的发展状态。这个时期的众筹平台发展速度较快,同样也是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一个时期。而一些影视众筹平台为了能够积累用户,迅速实现盈利,经常会打一些法律的擦边球,很多时候并不会估计投资者的利益。而如果没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行风险控制的话,那么投资者的权益便不会得到保障,最后也很难担当起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因此,只有那些法律背景较强的众筹性平台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最终担当起引领整个影视众筹行业发展的重任。

  总之,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在于供给侧的投资驱动,而需求侧的投资需求同样需要释放。影视众筹作为一种对接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平台,无疑将会成为从内生动力上引领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金融将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破解之道。

-END-

本文由孟永辉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