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教父柳传志 ,和家族的起落沉浮!
人物 两面教父柳传志 ,和家族的起落沉浮! 人物 | 2021-08-27 17:21 两面教父柳传志 ,和家族的起落沉浮! 柴狗夫斯基

关于柳传志其人,争议较多,那么其与家族背后的故事,知多少呢?


作者 | 阿政

© | 柴狗夫斯基

专题 | 网事


哈喽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业和资本真相的镰刀粉碎机小柴~(点击下方关注)


互联网激荡三十年,回顾,那也是一个让人着迷、疯狂的时代,而在这三十年,他们的故事也同样足够精彩,小柴全新专题栏目「网事」将以新视角、每周一期的形式呈现大佬们鲜为人知往事以及他们圈子。第一期我们选了被称为商业教父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关于柳传志其人,争议较多,那么其与家族背后的故事,知多少呢?



1925年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吹响反奉号角,麾下部队三路尽出,一支直扑上海,一支袭击丹阳,一支攻取南京。而后北上直达山东,席卷苏皖,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被称为「东南王」。

东南一域,历来稳定富庶,有能力掌管当地纷繁复杂经济者,均为精明强干之辈,一位镇江大户人家,曾帮孙传芳管理财务。

大户人家有一女,名为蒋秀珍。后嫁给镇江书店「善伟堂」、镇江绸布店「鼎大祥」的大少爷柳谷书。

柳谷书自小聪明,加之家境优渥、饱读诗书,考入上海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任职,后在解放前跟随地下党开展革命工作。

柳谷书与蒋秀珍婚后育有2男2女——长男柳传善、二姐柳传欣、三弟柳传明、小妹柳传扬。柳传善后来改名,叫作柳传志……

一段充满争议的奋斗故事,也随着历史进程展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柳谷书接到命令,让北上参与筹建中国银行总行。其后虽调到过黑龙江哈尔滨,但最终又回京工作。1965年后,柳谷书调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任法律部副部长。

三年困难时期,在其他小朋友都想着要吃顿饱饭的时候。在中国银行秘书室工作的柳传志母亲,已经为读初中的儿子借来一本又一本图书。等母亲调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图书馆工作后,更是一堆三十多本的给柳传志挑书看。

在同龄人还只知道杨沫《青春之歌》的时候,柳传志已经深谙杰克.伦敦、大仲马、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作品……

出身大户人家的柳传志母亲,在抗战时期知晓了宣传的力量,于是鼓励柳传志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几十年后,柳传志着重培养接班人,每天将自己青眼有加的孙宏斌喊到办公室,让其用普通话讲个故事时,可能也是有受到母亲当年的影响。

柳传志年轻的时候,身高挺拔,仪表堂堂,也是一位棒小伙。读了好多年课外书的柳传志,高中毕业后想去报考飞行员,开始还算顺利,可惜在政审时候被卡住了——因为他舅舅是「右派」。

年轻的柳传志第一次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仿佛世界暗淡了下来。父亲柳谷书与母亲蒋秀珍安慰:「无论你将来做多少了不起的事,还是做多么平凡的事,只要是一个正值的人,就是我的好儿子。」



66年起,一个特殊的时代来临了,这期间,柳谷书夫妇被送到了干校。

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读书的柳传志在这年毕业后,分配到了国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做实习研究员,两年后下农场锻炼,并和大学同学龚国兴在农场成婚。71年柳传志重新被分配回北京,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同样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有位叫作倪光南的小伙子由于天才的技术能力,受到了组织的重用。

22岁毕业就分配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的倪光南,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加速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从此以后,他与计算机的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柳传志与倪光南的首次交集是1974年被要求去科学院天津干校劳动时,白天劳动结束,晚上两人同住一个寝室。熄了灯,躺在床上,柳传志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基度山恩仇记》电影情节来打发时间,已经读过原著的倪光南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此对柳传志的文学功底和表达能力佩服不已。

而柳传志听说中科院同事常称赞倪光南聪明,记性好。就故意请教倪光南一个很长的方程式。毕业后,十余年没用过的方程式,倪光南提笔就写出来了,柳传志十分敬佩。

在人格上,倪光南待人谦虚,年轻人找他说事他都站起来交流;能吃苦,虽然瘦弱,但在干校劳动从不请假。而柳传志也是坚忍不拔,即便患有查不出原因的低烧,但他也坚持劳动。

在第一印象上,柳李二人都互相欣赏……

这之后,倪光南开始研究开发计算机中文汉字系统,还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担任访问研究员,学习新技术;柳传志主要做磁记录电路研究,他与妻子在北京分到了6平米的小房间,而且儿女双全,长子柳林,女儿柳青,这一时候,柳传志月薪80,他的梦想是老了后能买辆三轮子,载着妻子到处去旅游。



1973年,柳谷书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会。1976年国家重新恢复律师制度,柳谷书被颁发新中国第二号律师证。

1984年,柳谷书被派去香港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在华润大厦借了两间房,三个人,开始创业路。先任总经理,后任董事长。

而在北京,他的儿子柳传志也搞出了新的名堂。

1984年,被国内媒体称为「企业家元年」。这一年,国家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的经济。

中关村地区出现第一家电子市场——四海电子市场。其中以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为首的「两通两海」最为出名。

当时的中科院计算所,共有职工1500多人,科技人员1000多人,其中近30%是高级科技人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国家的拨款日益减少,中科院计算所也需要改革。所里不少职工都出去赚外快,比如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抵得上一个月月薪。

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去找上级领导,领导说:「钱已经放在用户的口袋里了,你有本事就去拿吧。」领导都是有水平的,曾茂朝听了领导指示后大受启发,向上级打了成立公司的报告,获得了批准。

曾茂朝交待柳传志:「院里要削减事业经费,五年之内要削减为零,成还是不成,现在都说不清楚,不如咱们先埋伏下一支军队,你们先做这件事,不行我再把你们接回来。万一这条路能走通,将来我们所里也不至于没饭吃。」

1984年11月,中关村科学院计算所的传达室内,十一名员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王树和任经理,柳传志和张祖祥任副总经理,曾所长给了20万启动资金。柳传志时年40岁。

公司是有了,到底做什么?一群技术研究人员都不知道,听说做「倒爷」赚钱,于是拉着板车去中关村倒卖电子表、服装、电冰箱……结果,都没赚钱。

据当时的「可靠」消息,在「江西妇联」一位妇女手里,有一批彩电要出手。在那个凭票供应、物资紧缺的年代,彩电一台倒卖能赚千元。

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自然,彩电是看见了,于是打款十四万。等钱汇完,卖家和货物便消失了……遇到骗子了!

启动资金从20万变成了6万,本不富裕的公司雪上加霜。

这时候,中国科学院进口了500台IBM电脑配给各家研究所。消息传来,柳传志和早期员工李勤就直扑科学院设备司,天天跑去游说,最后把这500台电脑的验收、培训和维修业务揽到手中,最终赚了70万。


1984年12月,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三人敲开了中科院计算所汉字系统研制组的门,办公室靠窗的桌子上,坐着一年前毅然放弃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机会回国的倪光南。

当时的倪光南,在加拿大学成归来后,组织课题组研发了「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还委托企业生产推广,然而销量一般,总计600台。效果不尽如人意。

倪光南曾感慨过:「大型计算机的研制,我洒过汗水;国家级科研成果,我取得过;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我也拿过数次。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至今还躺在奖状上,一直没有成为产品。」

敲开门的柳传志真挚地对着倪光南说,我们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尽快变成产品。言语直击人心,倪光南点头同意了。

即便如此,倪光南人才难得,信通、深圳中航技等企业此前都投资过倪光南。柳传志觉得,即便倪光南同意加入,但计算所公司也要显示出自己的诚意来,于是亲自下场,整个公司都出动,「产供销一条龙」,第一批联想汉卡200套,全部卖出去了。

而信通、深圳中航技当时规模较大,业务广泛,没柳传志那样的决心与重视程度。在卖出汉卡的过程中没这么上心。两者比较,高下立判,倪光南也将重心放在了计算所公司。

1985年至1987年,倪光南的汉卡就为计算所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一下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而后,公司索性借汉卡全称,改名为「联想」。

事业上的成功也促使了柳传志与倪光南的关系日益紧密。

1986年后,柳传志任总经理。老资格、技术大拿、年长柳传志五岁的倪光南为表达对柳传志的支持,将对柳传志的称呼从「小柳」改成了「柳总」。

柳传志则是犯了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错误,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忽略了集体的功劳。

柳传志还嘱咐公关部,宣传好倪光南。公司各种推荐倪光南当委员、代表,还拿出50万元,以科学院名誉奖发给倪光南,然后让倪光南再以个人名义捐出去。

倪光南后来说:「从1984年到1993年以前,柳传志是全部信任我的,绝对信任我,基本上,我说的他都支持。」



引入人才、站稳脚跟后的柳传志也没闲着,企业初创,没有人是轻松的。

汉卡虽然收入颇丰,但柳传志将眼光转向了IBM电脑代理。80年代,一台电脑在国内市场价值数万块,如能代理,则联想获利颇丰。

但由于时代因素制约,当时进口电脑需要「进口许可证」,然而,联想却没有。柳传志退而求其次,寻找到了有「进口许可证」的公司香港中银集团,双方口头约定:联想为中银集团寻找大陆的客户,利润平分。

第一笔生意,是和国家体委做成的,体委想买12台IBM,但是买电脑的钱却放在了拥有「进口许可证」的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那边。柳传志于是和体委的职工去找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那边,想将款取出来再购买电脑。

谁知道被中仪公司的小业务员刁难:「代理就是外商。出去,我这栋楼不能外商进来,你给我出去。」

原处级领导,四十多岁的柳传志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小年轻呵斥出去了。

虽然后期通过种种操作,柳传志做成了这笔生意。但柳传志每每回忆起,总耿耿于怀:「我实在受不了!这对我来说是很屈辱的一件事。」

除了商界,还要应付政界。人怕出名猪怕壮,物价局的官员来到公司,声明汉卡定价过高,违反国家的价格政策,要罚100万元。那一年联想净利润也才70万。柳传志不四处托人求情,各种想拜访物价局长,人家说「没工夫」。最终软磨硬泡,罚款额降到40万。

与香港中银集团的合作也一波三折,由于口头协定,一次利润被多扣了2万美元,等于全公司人一年工资。柳传志急着直奔香港,但被海关拦下,于是挤在深圳的一个招待所里,夜晚睡不着,写了一封信,描绘了创业不易:「写自己给小年轻拍马屁;写同事发烧在北京城花了一个白天来回跑生意,做成后腿一软,从楼梯五楼滚到四楼;写同事去机场迎机,舍不得坐出租,徒步坐公交掉入窨井内差点淹死……」都是卖命钱,必须要回来。

香港中银集团的领导看后,被内容震撼了,核实事件真实性后将2万美金支付给联想。

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1987年,柳传志与已经升任为副总经理李勤想直接开辟新业态,从香港直接进口电脑,装上汉卡再卖出去。柳传志在香港谈妥了货源。但是要在深圳找一家进驻公司,用人民币买它的批文和外汇。

李勤跑到科学院,在得到十八个领导的签名之后,终于借来了300万元。柳传志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家做进出口的潮州人公司。货款打过去后,潮州老板不见了。

柳传志急红了眼,飞机直飞南方,连夜赶到深圳,也不休息了,直奔那人家门口蹲守,找人拼命的心都有了。最终,因为直接蹲在家门口了,那潮州老板也不敢潜逃,还了钱,还表示:「只是挪用几天而已,你不也是国家的公司,何必这么急。」

电脑最终还是买上了,但是从此柳传志开始头晕、心慌、失眠的症状,医生诊断是神经系统紊乱,李勤则是拉下了心房纤颤的毛病……

「这是吓出来的。」柳传志如是说。




所谓汉卡,是一种将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驱动程序固化为一个只读存储器的扩展卡,属于硬件。在早先个人电脑处理器性能一般,使用汉卡能减少计算机的内存空间,提升工作效率。

而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汉卡这种附加的硬件反而成为累赘,势必离开历史舞台。

而后世关于联想的「倪柳之争」,其实也是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是非对错,且由各位看官自行判断了。

通过柳传志不懈地造神运动,倪光南在联想的地位日益提升,想起当年柳传志「我们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尽快变成产品。」的承诺,倪光南加紧了技术研发之路。

1992年,倪光南在联想立项开始研发程控交换机;1993年,倪光南在联想还组织小型机部、软件中心和R&D部共三个部门联合研发LXBS金融平台软件;1994年,倪光南还曾在联想筹划组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国家的入网证……

而当时的联想副总经理李勤的想法其实也无可指摘。

李勤以自己亲身经历来总结为个人经验,在主持汉卡销售工作时,三型汉卡卖得最好,用户体验最佳。但同时,公司又开发出了四型汉卡,技术上更先进,但些许有缺陷,用户体验度不如三型。

公司出现了两种声音,研究部的负责人力推四型汉卡上市,要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赢得客户;销售人员想继续卖三型汉卡,产销两旺的时候,不急于用新产品替代老产品,更何况新产品还不稳定。最后选了折中方案,两种型号都卖。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折中主义容易两边都得罪。果然,买了三型汉卡的客户不满意,觉得联想卖旧货;买了四型汉卡的客户不满意,技术是很先进,可实在不好用。最终两种型号都卖不出去了。

李勤表示:「产品研发肯定由技术负责人来统筹安排,但产品什么时候上市,还是要由市场说了算。联想做的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事情,办的是企业,那就得按市场规律来办。单纯追求技术突破不可行,否则,不但企业做不好,高科技产业化也做不成。」

柳传志与李勤还确立了「贸、工、技」的联想经营思路。企业发展,毕竟要盈利,先生存下去,再进行科技创新突破。

于是觉得倪光南立项太多,几十个项目一起上,联想能力跟不上,技术无法变成钱。1992年春节,李勤找倪光南商量,要设总工办,建立立项制度,定出研发的指导思想。

知识分子倪光南可能毕竟书生意气,给柳传志打电话,提出辞职,说「总工我不当了,立项审批我不同意,成立总工办我不同意。柳传志与李勤于是收回任命。

1993年起,柳传志常驻香港联想,北京联想由李勤负责,但那年北京联想成立十年来首次没有完成销售额任务。倪光南就到科学院告了李勤一状:一、1993年没有完成任务主要责任在李勤;二、李勤不务正业学跳舞。

科学院征求柳传志的意见,凭着柳李两人追债三百万的过命交情,柳传志态度坚决:「如果你们要听倪光南的,将李总撤了,也把我一起撤了,我们班子集体都不做了,因为没法做。」

1994年,柳传志回京办公,调和矛盾收拾烂摊子。

这一年,倪光南与香港联想的吕谭平、吴礼益与张祖祥先生出访上海,同复旦大学与长江计算机(集团)联合公司筹划建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目标直指「集成电路」,即开发制造计算机控制芯片,被称为「上海计划」。三方签订了 《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简称「联海」)合作意向书。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陈至立亲自接见了三方负责人。

然而,意向书签署后的一个多月,柳传志突然给倪光南写了一张改变了联想在核心技术问题上的走向的「200字便条」,反对了该计划。当时的香港报纸已经开始报道在上海成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一事,而柳传志突然叫停,使得倪光南震惊万分。

倪光南将这封信看作柳传志在十年合作中,第一次对他说的「不」。

此后,倪光南和柳传志不断争吵,并不断升级。

柳传志撤换财务总监胡靖宇,倪光南反对;倪光南先生提议,将80人的程控机事业部改成子公司,柳传志制止。柳传志先生的理由是,这个部门产品积压,深陷 亏损。倪光南先生认为,这是柳传志先生大权独揽。柳传志先生说,倪光南先生是「胡搅蛮缠」,而倪光南先生说:「我永远和你没完。」「柳传志你这样做违反公司法。」「我坚决和你干到底。」

后来,倪光南祭出杀招,实名向上级领导反映:柳传志给港商负债持股552.58万美元的问题(下文提及),并呼吁及时追回非法给港商的贷款,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有关部门进行问询,后来,中国科学院有关方面答复一些人大代表、院士的质疑时承认了港商「负债持股」的事实,并提供了关于事实过程的一些重要文件,但解释说:「贷款给港方负债持股是基于当时客观条件和北京联想取得控股地位的需要,目前港方已全部还请贷款和利息」。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后来表示:「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选一,要么选柳传志,要么选倪光南。我当时的想法是,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于企业家还是多,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柳传志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有潜力向前发展的企业家。在二选一的时候,我只能选他。倪光南是个不错的科学家,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远远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

最终,倪光南离开了联想管理层。随着倪光南的失势,当年计划的科研项目随之流产……

1999年倪光南院士写了致歉信,对于将负债持股和国有资产流失混为一谈的自我批评。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该年,倪光南彻底离开了联想。

「倪柳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企业是先生存发展,还是创新进取,外界不好评说。

在联想某一次财报沟通会上,面对市场对联想研发投入过低,不如华为研发费用1/10的指责,杨元庆在表现得有点激动:「把我们和华为(的研发支出)做对比也不具有可比性。大家都在不同行业,我们要和手机、PC行业对比。」




80年代的柳传志父亲,柳谷书在香港的陋室里写着介绍中国专利法的文章,让其他国家看到中国保护支持专利权的决心,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更多机遇。

在香港的那些年,柳谷书及其公司受理了香港申请内地专利委托的一半业务量。还先后为香港著名商标「维他奶」申请到内地商标专有权;为「金利来」排除了商标侵权麻烦;制止了广州某公司筹建「东方迪斯尼」的计划;受美国IBM公司委托,保护了其在国内的商标专有权。时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称赞柳谷书:「建立了中国专利代理工作的世界声誉」。

从上环的住地到华润的办公楼有一个多小时的步行路程,柳谷书每天步行上班,只为了国家省下六毛钱的电车票钱。

父亲在香港的成就,无形间给柳传志提供了发展方向的思路——去香港找市场!柳传志曾说,自己一生中的每个重要关头都得到了父亲指引,柳谷书还把儿子介绍给香港商界,带着学习诸如衣着、举止、言谈之类的社交礼仪。

1985年,柳传志第一次去香港,柳谷书的朋友请柳传志吃了顿螃蟹。

1988年,在商场打拼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的柳传志制订了一个「海外拓展计划」,从贸易至生产最终上市的战略规划。

柳传志上手与两家企业达成协议,各自投资30万港元成立香港联想,拥有同等的股权,以及同等的责任和利益,柳传志是董事长。这两家合作者,分别为:香港导远电脑系统有限公司,老板名叫吕谭平,以及中国技术转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名为柳谷书。

这里的逻辑是,利用吕谭平开拓海外市场,联想出技术,但吕谭平没钱,联想也没钱,于是中国技术转让(香港)有限公司入局,利用柳谷书的影响力,从银行贷来款成立了香港联想。

在成立香港联想前,吕谭平已经与AST电脑公司深度合作,香港联想成立后,成为AST电脑总代理。而且还在电脑上装上联想汉卡,铺满国内市场。

柳传志曾回忆道:「AST好卖得不得了,张立基(联想香港AST代理业务负责人)他们狂得不行,所有的人都求他们。」

香港联想第一年营业额做到了1.2亿港币,远超柳传志定下的第一年千万美元营收计划。

关于倪光南状告的柳传志非法给港商的贷款事件,来龙去脉是早在1990年,香港联想注册资金从90万港币增加到1000万港币,三大股东以同等比例增资,仍然各占33.3%股份。1994年上市前,香港联想从1000万港币增资到1个亿,每家再注资2300万。当时香港联想已经出名,无需借助中国技术转让(香港)有限公司名义贷款,且柳谷书已经回国工作。

于是中国技术转让(香港)有限公司放弃增资,吕谭平等4位港商没有钱,仅仅投入了象征性10万港元。而南明公司(北京联想全资子公司)投入了1270万美元,其中717.42万美元作为北京联想的增资,另外的552.58万美元由柳传志作主借给港方增资。这一过程在上市招股书中没有披露,吕谭平等股东平白无故成为亿万富翁。

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成功。恰逢柳传志回大陆处理北京联想业务,在吕谭平领导下,香港联想开始亏损,内存条积压,QDI(计算机板卡业务)亏损,1995~1996年香港联想总计亏损1.9亿港元。柳传志公开批评:「吕谭平没有管理大公司的能力。」

摆平了倪光南事件后,柳传志亲赴香港坐阵。1996年11月,香港联想在柳传志、马雪征、郭为等人的努力下止住下跌趋势,北京联想的杨元庆的异军突起,当年联想PC国内销售量第一,柳传志打了翻身仗。

后方一稳定,柳传志突然表示:「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让吕谭平出局!」在和吕谭平摊牌后,吕谭平最终出让了导远的股份,还清当年借款后,吕谭平等人都是亿万富翁。此后,每每提及柳传志与联想,吕谭平都是感激不已。

1997年,柳传志将北京联想的知识产权等资产注入香港联想,民营企业「联想集团」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2003年9月,柳谷书因病去世,享年82岁。柳传志在致父亲的悼词里说:「您的才华风貌,儿女们不可能全部学到,而您做人的正直和清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2004年,联想宣布对IBM个人电脑业务事务部实施并购,斥资17.5亿美元。联想被誉为扬眉吐气的民族之光。此后,柳传志首次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

2009年,联想亏损此前全年净亏2.26亿美元,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

随着中美贸易战拉开帷幕,美国在5G、芯片方面卡华为脖子。有网友爆料,在2016年5G编码投票的3GPP会议上,作为所有联署单位中的唯一一家中资企业,联想手握两票投票权却并没有支持华为,在数据短码上选择了弃权,在数据长码上直接投给了高通,致使华为丧失了5G的些许话语权。

于是,网上网友斥责柳传志、联想为汉奸。

晚年的柳传志气氛异常,在网上发话: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得到了不少商业大佬的支持。

然而网友依旧不依不饶,还翻出了「倪柳之争」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联想走「贸工技」路线,否定了倪光南研发国产芯片的故事,更是让广大网友同仇敌忾。

2019年底,柳传志正式辞任董事长职务,与当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被誉为民族之光不同的是,网上骂声一片。


曾经,柳传志曾表态:「在商言商。」由于在商界纵横捭阖,是同行的老大哥、主心骨,被人称为「商业教父」,随便振臂一呼,便能吸引无数同行乃至同胞支持。而现如今,这位昔日教父似乎陷入舆论风波,这或许是柳传志所始料不及的。

有一位充满智慧且有权势的长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END



主笔 | 阿政

编辑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节跳动旗下视频平台独家签约创作人。曾获得网易号“最具影响力”称号;并且荣获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获得一点资讯“一点号年度黑马作者”称号,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频频斩获10W+。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