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话新青年,《有为》给我整破防了
文娱 鲁迅对话新青年,《有为》给我整破防了 文娱 | 2021-12-09 12:26 鲁迅对话新青年,《有为》给我整破防了 娱乐硬糖

不是考试、恋爱、亲子关系的“小青春”,而是启蒙、革命、理想主义的“大青春”,没有年轻人会不为这种东西热血沸腾。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不断被转到硬糖君朋友圈的优酷品牌新青年新年短片《有为》, 把很多人给整破防了。

《有为》是《觉醒年代》中1915年的新青年代表鲁迅,与2021年最具标志性的行业领域新青年的一场跨时空对话。既是前浪对后浪的寄语,也是两个时代青年的因缘际会。


都说如今剧集热度难续航,有“三月剧粉”已是不易。但2021年优酷参与出品并播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却将热度延续到了2022开年。《觉醒年代》在年轻人中的火爆,不仅是作为一种主旋律剧、用今天的年轻人都很爱国来解释。它更是另一种形式的“青春片”——不是考试、恋爱、亲子关系的“小青春”,而是启蒙、革命、理想主义的“大青春”,没有年轻人会不为这种东西热血沸腾。


《有为》之所以能够引起当代青年的共鸣,恐怕不仅是因为请到了《觉醒年代》里的曹磊老师再演鲁迅。跨时空的互动描绘虽然相隔百余年,但是时代两端的青年都有着快乐奋斗的达观信念。敢为天下先,欲做有为人,作为一种骨血绵延在了青年的基因里,未曾改易。



而当时代似乎已不需要我们“奋不顾身”,一切似乎已秩序井然,我们要为什么而奋斗,我们可还能年少“有为”?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情远去,当代青年如何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一代青年有一代之“新”



百年风雨苍黄,1915年的鲁迅看到2021的青年当作何想?由中国青年报、优酷出品,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联合出品的新青年跨时空问答《有为》,替我们达成了这场百年对话。



曾经“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青年们为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奔走呼告。如今,《有为》里的当代六位青年榜样已经在航天、考古、科研、基建、传统文化等强国建设的重点行业,扛起了属于90后的一片天地。

《有为》选取的鲁迅文章金句,启迪青年打破思想牢笼,张扬一个时代的新风气。百年前的文字,形成了对当下新青年精神的呼应。虽然不是为今天的青年们写就,却真切地砥砺着年轻人。鲁迅问,青年答,来去之间碰撞出灿烈的思想火花。

“从来如此,便对吗?”照应着鲁迅和青年榜样共有的独立思辨精神。90后科学家白蕊,攻克世界级科研难题的同时提出质疑:“博士就是博士,为什么要加一个女字?”三星堆“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许丹阳,解释考古不是挖宝盗墓,要打破大众对考古的错误认知;2021河南春晚的青年导演宿依楠踏实创作,用年轻人听得懂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但坚持不能为了出圈把自己也变成圈。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面对天才还是螺丝钉的抉择,青年们和鲁迅一样坚信一木一石、聚沙成塔的力量。青年三弦演奏家商钟元,以自身频繁地对外交流演出推广传统民乐,斩获了《国乐大典》第三季桂冠;担任神舟十二号北京总调度的“北京明白”高健,更希望大家记住“北京明白”背后,是航天人“万人一杆枪”的团队协作精神。

鲁迅在《月界旅行》中说:“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新时代的青年榜样们,同样怀揣着为人民幸福生活谋福利做贡献的崇高理想。95后的湖南小伙子邹彬,是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首位获奖者,他的希望是让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放心;白蕊面对科研迎难而上:“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榜样在各行各业快速成长,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展现了接班人的坚定信念。在不同的时代,青年可以做出不同的成就,却有共通的热血和激情。

百年历史,既是民族的崛起史,也是一代代青年的奋斗史。当年有救国图存这个非常直线型的目标,但今天的国家建设,青年们显然找到了“和平不躺平”的方法论。做好自己的一份事业,便是不负时代期许。

后喻时代,我辈自当“有为”



从《有为》中、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趋势:事实上,今天的年轻人较之自己的80后前辈们,更早被委以重任。这是后喻时代的一种特征,也是新青年面临的全新历史机遇。



白蕊在武大听施一公院士的讲座时,萌生了对科研的巨大兴趣。她万万没想到,后来能进入施老师的实验室,成为了一名基因工程的科研新星。《有为》里“年少有为”的青年榜样们,并非一种天才横空的特例,而是年轻人更早接过大旗的代际趋势。

《有为》既是新青年与鲁迅的跨时空对话,也描摹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群像。无论是文化领域还是科技阵地,他们用最蓬勃的朝气继承先辈的事业,也用最流行的语态对接同龄年轻人的认知。从防脱发到反内卷,从被认知到撕标签,青年们的共通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工作图景中,《有为》单人篇呈现了六位青年榜样的奋斗日常。邹彬的高光时刻是代表中国出国参赛,最得心应手的铲刀谁也不换。备赛时期每天练习砌墙超过8小时,砌了拆拆了砌的工匠风度早早显露;许丹阳刚毕业就参与了三星堆祭祀坑发掘,使用过的小竹片成为个人珍藏。这是一个地不爱宝的年代,也是青年考古工作者成批涌现的年代。



真理面前,没有长幼尊卑和领导层级。27岁的高健,生动描述大家为了辨明问题在会议室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但出了门还是好同事。曾经被自己怀疑有无必要的工作流程,成为了镌刻在他身上一丝不苟的航天人精神。

真正醍醐灌顶的,是《有为》通过青年榜样采访对时代精神和个人选择的定义。许丹阳甘做螺丝钉,从夏鼐等前辈的书籍中汲取力量;白蕊的偶像是屠呦呦,坚信科学探究就是一条纯粹的道路。关于有为青年,许丹阳认为和平时代不应躺平应该具有忧患意识,高健笃定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不管做什么只要尽力了,就是有意义的。

当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90后青年工作者们,也和同辈人有着相似的烦恼。这种共性之下,他们似乎又和身边的青年没什么不同,心理更有代入感了。宿依楠用甜食缓解压力,声称头发多掉一点没什么;白蕊则表示会买养发洗发水,知道没啥大用只求心理安慰;高健也会玩手机,有时会困得砸到脸上。



两代青年,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在挫折中迷茫,在奋斗中成长。从北大红楼到来今雨轩,《有为》达成了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的交相辉映,曹磊回头的一刹让人破防。观众恍如置身于百年前的青年浪潮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极大地唤醒了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新青年”,启蒙永不过时



鲁迅给《有为》里的六位青年榜样回信,大概会用《热风》里的这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启蒙时代似乎结束了,当年的《新青年》杂志里的进步思想,如今年轻人都略知一二。但如何摆脱怠惰的心态,积极迎接时代的重担,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一方面,是个人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处理个人与大时代浪潮的关系。

“北京明白”高健说得明白。在天才和螺丝钉面前,“无论最后走上了哪一条路,大家其实都是殊途同归。要做的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守好我们自己那一摊,把自己本职的业务做好。”

刚刚过去的2021年,偶像失格榜样塌房,年轻人经历着迷茫,过度包装的偶像形象,可以肩负大众的信任吗?与此同时,《觉醒年代》《功勋》等剧集的走红,指明了青年寻找亮光的另一个维度,即不从娱乐偶像里找,而去时代英雄里寻。



经过时间考验的偶像,反而能带给青年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比如永不过时的鲁迅,惹人泪目的陈延年……2021年优酷参与出品并播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让百年前中国的“新青年”群像呈现在当代青年面前。“觉醒年代没有续集,因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续集”、“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等弹幕,展现了年轻人对百年前青年的深度共情。

年轻人对《觉醒年代》的热议,表征了他们潜在的榜样审美变化以及对新鲜形式的接受度。优酷通过《有为》展露六位青年榜样,将他们的影响力辐散给给多年轻观众,则是一种更身边化的引领。榜样不仅在《觉醒年代》这样的剧集中,也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

优酷始终聚焦青年文化的优质内容输出,发挥着平台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次《有为》短片的推出,依旧体现了“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怀、正能量”的原则。以《觉醒年代》的鲁迅为切口,形式创新和内核呈现是相辅相成的。主片是宏观视角,单人篇则是个人的微观视角。奋进的时代精神与多元包容的个体选择,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导。

作为优酷品牌“新青年”系列的开篇亮相,《有为》中新时代的青年奋斗图景与百年前的青年文化形成呼应,令人眼前一亮。据悉,“新青年”厂牌将持续聚焦新时代各行业的有为青年,为当代青年带来更正向的精神指引和正能量传递。

百年前的启蒙由杂志、文章完成,今天的影响则多通过互联网文娱内容潜移默化。百年前的《新青年》振聋发聩,开一代之先河。如今的“新青年”又当如何?可以相信始终不变的一点是:新青年,当有为。


-END-

本文由娱乐硬糖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