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总部落户上海背后,央企自京外迁成趋势
社交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总部落户上海背后,央企自京外迁成趋势 社交 | 2021-12-29 10:57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总部落户上海背后,央企自京外迁成趋势 出行一客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绕不开的一个缘由是“非首都功能疏解”。

央企总部离京外迁,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更贴近于市场所在地。在这一双向选择中,给了彼此赋能的机遇窗口


文 | 郭宇 李皙寅

编辑 | 李皙寅


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总部,要从北京迁往上海了。


12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驻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国务委员王勇,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等共同为迁驻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 图源IC


中国船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6家,资产总额8733.8亿元,员工34.7万人。


雷凡培在揭牌仪式现场表示,总部迁驻上海,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有利于融入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截至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企业共有97家,即大众所说的央企。其中,将总部设立在上海的共有6家,除了中国船舶集团,另有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武钢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远海运”)、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央企自京外迁渐成趋势。据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不完全统计,2021年已有近10家央企总部已经搬离或决定搬离北京。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建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称,央企总部离开北京是响应中央号召,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这背后,更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国企已经逐渐成为市场化竞争的主体。以前聚集在北京,有当时划归相应部委就近管辖的历史背景。如今,央企从全国行政中心转向更有活力,更贴近市场的经济中心,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新总部的地域选择上,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到东西的平衡。李锦提到,应当为上海承接的央企总部数量设置天花板,需要警惕上海成为第二个北京,要实行总量控制,并建议上海的央企总部不要超过10家,且不要全部集中在市区。


央企总部离开北京渐成趋势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绕不开的一个缘由是“非首都功能疏解”。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在讲话中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重要一环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就在逐步进行。


首都北京的四大功能定位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明确,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何建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称,央企总部离开北京是响应中央号召,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在这背后,更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国企已经逐渐成为市场化竞争的主体。以前聚集在北京,有当时划归相应部委就近管辖的历史背景。如今,央企从全国行政中心,转向更有活力,更贴近市场的经济中心。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 图源IC


据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不完全统计,2021年已有近10家央企总部已经搬离或决定搬离北京。


5月,由原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重组而成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集团总部注册地设在了雄安新区;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将总部从北京迁至湖北武汉;西电集团等重组后成立的中国电气电装备集团将总部设立在上海……12月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往上海,中国稀土集团将总部地址设在了江西赣州,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三家央企新址正式落地雄安。


李锦认为,央企总部搬迁,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也要兼顾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央企总部搬迁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全国统一性,围绕行政中心,布局在北京、雄安;二是市场性,结合央企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如上海、深圳;三是兼顾国家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也尽量安排一下,像西安、重庆这些特大城市,还是应该有央企。


为什么是上海?


中国船舶集团落户上海早有征兆。早在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便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将加大在沪发展力度,加快在沪产业布局调整,大力推进船海创新资源在沪集聚发展,努力提升船海装备产业发展能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


一方面,中国船舶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


另一方面,上海的底子好。在何建华看来,中国船舶集团选择上海的理由有三:其一,上海是中国船舶工业的发祥地,回到上海,相当于回家。其二,上海有优质的教育、科研、制造与人才等资源实力和软硬支撑能力。其三,上海有洋山深水港,北有江苏沿海地区,南有宁波-舟山港,船舶产研体系丰富,供应链十分完备。




▲ 图源IC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上下游合作伙伴(中远海运、宝武钢铁等)的总部同样在上海,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雷凡培表示,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驻上海后,将使上海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船舶、钢铁、港机、码头、航运大企业总部集聚的城市,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也将推动中国船舶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截至目前,总部在上海的央企共有6家,除了中国船舶集团,另外五家分别是宝武钢铁、中远海运、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中远海运和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是合并重组后把总部设立在上海的央企。


谈及未来,何建华认为,上海应当思考,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为央企做好服务,引入更多央企总部落户,助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能级,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将是一个新的课题。李锦认为,应当为上海承接的央企数量设置天花板,上海要实行总量控制,建议上海的央企总部不要超过10家,“且不要全部集中在市区”。

-END-

本文由出行一客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