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无糖概念谋财又害命!这家企业虚假宣传无糖低脂被重罚!
新消费 鼓吹无糖概念谋财又害命!这家企业虚假宣传无糖低脂被重罚! 新消费 | 2022-03-09 15:04 鼓吹无糖概念谋财又害命!这家企业虚假宣传无糖低脂被重罚! 柴狗夫斯基

国产消费品牌找到了致富经


这几年以来

国产消费品牌找到了致富经

即只要找到一个消费痛点

包装出一个差异化概念

然后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

直播带货、种草

就能一波接一波的收割

他们高喊着

我们用三年走完了可口可乐百年的路

我们用三年走到了国际大牌百年都难以抵达的路程

并在各领域被快速的复制黏贴

一个接一个的收割着中国人钱包

甚至无所顾忌的收割中国人的健康为代价

打造一个接一个的资本吸金利器

但在他们的宣传文案里

异口同声的称自己为

“国货品牌”

是国货崛起的希望

是吗?

餐饮领域无糖乱象,该管管了!

在餐饮领域

更是刮起了“无糖风”

无数打着0糖、0脂的概念的无良品牌

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系列的误导宣传

也正在将更多的人带向更危险的边缘

近日

这家学习国产品牌致富经学了半吊子的

面包品牌曼可顿

翻车了

其因虚假宣传0糖、抵制被重罚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的信息

曼可顿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曼可顿食品公司)

销售的多种食品因“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

具体的事由是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处理投诉时发现

当事人曼可顿食品公司在某电商平台“曼可顿旗舰店”

所销售的某款“曼可顿超醇系列吐司面包”

宣称为“低脂”

但据该产品的营养成分表显示

“脂肪每 100 克 4.2 克”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

当事人在上述网店销售

超醇系列吐司面包原味及全麦面包时

使用“低脂”的广告用语与实际不符

市场监管部门还发现

2021年8月20日,

曼可顿食品公司在另一家电商平台开设的旗舰店上

所销售的为“曼可顿黑麦坚果脆饼”

“曼可顿奇亚籽水果脆饼”

“曼可顿麦片红枣脆饼”

等多款产品

使用“无糖”作为广告用语

但根据产品检测报告显示

上述三款脆饼产品中的含糖量依次为

19.6g/100g、16.1g/100g以及17.8g/100g

均未达到相关标准

此外,曼可顿食品公司在某电商平台

所销售的“果蔬全麦欧包面包” 在网页商品详情中宣传为“无糖”

经检测报告显示,该面包的含糖量为19.6g/100g

当事人宣传“无糖”与实际不符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

当事人在电商平台发布的

关于“低脂”、“无糖”等宣传,

通过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

当事人

还通过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

销售状况、用户评价

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涉嫌欺骗、误导消费者

构成了明显的虚假宣传行为

可以看出

曼可顿这家品牌多款产品都存在这一问题

其目的就是借助无糖风

通过虚假宣传来销售商品

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毫无底线

因为他们骗的不止是消费者的钱

还有更重要的健康

尤其对于糖尿病等忌糖患者来说

才餐饮消费选择方面

都会选择无糖产品

这样的误导行为

会进一步加重病人病情

也是在谋财害命

当然

曼可顿只是一个缩影

至少在铺天盖地的无糖宣传中

曼可顿可是个弟弟

那些深谙广告营销、制造概念、种草、钻空子上位的

所谓的国货消费品牌

才是重灾区

尤其在餐饮领域

夸大无糖概念

大玩文字游戏

所谓的“国货品牌”

不在少数

随便一查

怕是要卧倒一大批

代糖,没有资本们鼓吹的那么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充沛年代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对于品质生活

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肥胖、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

井喷式发生联系了起来

自然

过多的食入糖还有很多的危害

于是抗拒糖的诱惑也成为品质人群的首站

资本从来都是异常敏锐的

针对这个需求

无糖产品迅速崛起

但对人类来说

拒绝糖可以

但不能没有甜味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对甜味的需求已经深植基因

于是资本进一步展现出了为了达到目的

的残忍手段

他们开始无底线的

在虚假宣传无糖的同时

肆意通过手里掌握的媒体资源

不断地放大糖对人体的危害

鼓吹代糖是更健康的

这也就解决了人类

需要甜味但同时要拒绝糖的矛盾

也让更多人对代糖产品趋之若鹜

代糖产品成功打入消费群体

但代糖真的健康码?

只不过解决了旧问题带来了新问题

新问题还没有密集爆发

被韭菜们注意到罢了

一方面

糖是人类必需的

是身体能量和营养构成的一部分

始终不能被其他能量完全取代

如果长期追求无糖

必然打破身体健康平衡

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也就是说要抗糖

是少吃,而不是一点也不吃

另一方面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食用代糖不仅对减肥、糖尿病无效

还有更多的健康安全隐患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报告指出

长期摄入含有代糖的饮料,更容易引发肥胖

及2型糖尿病

原因是代糖食品会让人产生代偿心理

认为吃了代糖就可以多吃其他东西

于是整体热量极度超标

这个报告所指出的点,换句话来说就是:

想通过代糖减肥,你怕是个大聪明吧!

同时,有研究也表明

有些代糖比如糖醇

小朋友和对糖醇比较敏感的

人食用后可能会有胀气、肠鸣、腹泻的问题

所以说,资本狠起来

连不懂事的小孩也不放过

美国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一项研究显示

常喝无糖饮料的绝经女性中风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对8.17万名中老年女性作为期3年评估

要求她们报告先前3个月饮用无糖饮料的数量

计入年龄、高血压、吸烟等中风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

与平均每周饮用无糖饮料少于一次或完全不喝的女性相比

每天饮用两三瓶无糖饮料的女性中风风险高23%

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风险高31%

罹患心脏病风险高29%

全因死亡风险高16%

毕竟代糖是工业品啊

而人是来自大自然的、属于大自然的

无糖饮料属于偷换概念,多少人正在被资本鼓吹的代糖谋财有害命?

去年10月媒体报道

今年30岁的孔先生一直单身独居

想着年轻身体底子好

他总是熬夜加班工作

还频繁参加一些交际应酬。

为了减压

孔先生喜欢上碳酸饮料

但担心含糖饮料喝多了导致发胖、糖尿病

他在冰箱囤满了“无糖”或“0糖”的气泡饮料

每天至少喝4、5瓶。

半个月前

正在出差的孔先生总觉口渴

尿量也较原来增多

孔先生感觉全身疲惫乏力无法缓解

只好请假来到医院就诊。

经详细了解患病经过、病史

结合多饮、多尿等典型症状表征

并及时完善检查

孔先生被确诊为初发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宣传者“无糖”、“0糖”饮料

媒体援引医生的说法

近年来,无糖浪潮袭来

许多人陷入饮食误区

甚至因此诱发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

医生解释称,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

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

而采用形式各异的甜味剂代替

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

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

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

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

所以孔先生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

便加速了机体代谢失控

引发糖尿病

无独有偶

据媒体报道

22岁的一个杭州小伙

突然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送入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

他还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多种健康问题。

深究背后的原因

小伙道出自己每天都会喝5-6瓶无糖饮料

此前有一份研究还表明

代糖饮料与含糖饮料并没有明显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

45名健康青年被分为3组

参与了随机、双盲设计的实验

每人在两周时间内喝掉7瓶饮料

其中,

一组所喝的饮料加入的是蔗糖(平常用的方糖)

一组饮料中加入的是同等甜度的三氯蔗糖

还有一组,

饮料中同时加入了三氯蔗糖和麦芽糊精

其中麦芽糊精不会带来额外的甜味

但作为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与第一组相同的卡路里

研究人员在志愿者参与测试的前、中、后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扫描(fMRI)检查其大脑对甜味和各种味觉的反应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了解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

令研究者大感意外的是

代糖饮料组与含糖饮料组并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的是

研究结果同时表明

当代糖饮料与没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组成“套餐”

却显示出对人的代谢和神经反应有不利影响

想想看糖与碳水的组合在日常饮食中多么常见

这项发现的意义不免让人“细思恐极”

国货新消费品牌就是个伪命题

商业世界没有捷径,只有无良资本钻空子

每每看到

媒体报道中关于XX国货新消费品牌

三年走完了某大牌百年的路

小柴就浑身不适

是什么错觉让你觉得找几个水军种种草

就能干过人家100年的努力?

尤其在消费领域

高频、又让人依赖

一个可以长久的品牌

一定是靠优质的产品形成良好的口碑

而不是通过制造虚假概念

然后通过偷换概念

烧钱营销打响知名度

然后通过渠道建设就能实现的

遇到这样的品牌

尽早远离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保护的也不只是钱包

而纵观如今所谓的新消费品牌

关于过度营销宣传

虚假宣传、制造概念的质疑

一直未段

或许用户网红新消费品牌来定位则更加贴切

赚快钱、短命

都是这些无良品牌逃不过的宿命

十多年前小柴采访过一个企业家

他说的一句话如今已然记忆清晰

“商者信也 

以益治利方久远”

“信”这些所谓的新消费品牌有吗?

别说“信”了

他们连良知都没有

他们只是想变着法子

通过各种恶劣手段

从你钱包里掏更多的钱罢了!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