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东风已至,如何破局与绽放?
教育 新职业教育东风已至,如何破局与绽放? 教育 | 2022-05-20 22:37 新职业教育东风已至,如何破局与绽放? 多鲸资本

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来说,需要科学规划任务训练和高效优化能力结构,使团队和大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职业教育东风已至。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项政策利好,企业争相涌入。另一方面,监管风暴、内卷冲击,考证培训乱象频发,「数字化」困局待解,产教融合难题浮现,新职业教育于时代浪潮中,寻求着良性发展的「破局」与「绽放」之路。


5 月 19 日,腾讯云、腾讯教育与多鲸联合举办「破局·绽放」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论坛,论坛设有五大主题演讲。开课吧合伙人兼教育产品负责人欧岩亮、千锋教育副总裁兼教研院执行院长陈川、51CTO 副总裁杨文飞、大鹏教育副总裁何福龙、万学教育副总裁金波出席直播活动现场,共探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会议开始,开课吧合伙人兼教育产品负责人欧岩亮发表主题为《新职业机会涌现,如何解决市场供需?》的演讲,从机遇、供需、红利、人文四个方面对主题进行阐述。


第一,机遇方面,欧岩亮认为,所有职业教育的新机遇,包括新职业的涌现,其背后都源于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迭代和更新。不论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还是传统实体行业,都在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向前,不同学科、领域、行业、产业之间更加融合,从而对从业者的职业技能也有新的要求。


在与企业进行新职业教育的合作中,欧岩亮发现,国家支柱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都有相应的新职业培训需求,包括数据支持决策、渠道转直销、生产质量管理、运营增长等方面。同时,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包括绿色低碳、机器人、生物医药、数字营销等。



第二,供需方面,欧岩亮认为,在数字化人才所需能力的组合结构上,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职业能力比较常见,底层能力即数字化发展潜力却容易被忽视,但这正是数字化人才的必备技能。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讲,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就业出发,满足他们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培养周期长且具有阶段性;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企业用人、育人难题,周期短且频率高。



在新职业教育新的机遇下,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发散。由此开课吧提出教学设计与培训产品的确定方法模型,X 轴为教学设计(场景)分类,包括上班时间学(企业)、业余时间学(在家、通勤)和在学期间学(高校);Y 轴为岗位(能力)分类,包括运营和增长、数据分析、视频制作、UI 设计、云计算、大数据等;Z 轴为学习需求(动机)分类,包括阐述并解决问题、求知欲望、就业及岗位胜任力、赞许和认可等。


第三,欧岩亮指出,技术的更新迭代给职业培训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他以云计算架构能力的培养为例,学校往往会设置 18 层的培养模式,培养一位技术工程师用时较长。但互联网大厂提供了一种名为 CADT 的云计算架构设计工具解决方案,并将学校的 18 层培养模式全部融合可视化的云架构解决方案之中。


最后,欧岩亮表示,开课吧的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都公平便利地获得优质教育服务,实现可持续的职业成长。



紧接着,千锋教育副总裁兼教研院执行院长陈川发表《「最难就业季」看职业教育如何为大学生就业赋能》的主题演讲。陈川指出,不论是根据国家数据统计还是自身企业实践感受,今年有可能成为最近三年里就业最艰难的一年。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 4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6.1%,其中 16~24 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 18.2%,明显高于总体 6.1% 的水平,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


另据陈川观察,因今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考公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分流的重要方向。据千锋教育收集的大学生就业数据显示,今年大学生暂缓就业的比例大幅度提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如何赋能大学生就业?千锋教育又是如何做的?


陈川表示,千锋对此有四点经验可分享。第一,深入合作高校,为高校提供一站式深度服务。千锋在全国与 600 多所高校深度合作,不仅培训高校的毕业生,而且参与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教材研发、横向课题制定等。


第二,自主搭建数字化平台,为高校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持。千锋推出风云智慧平台,能够将大量优质、随时更新的 IT 职业教育资源,直接输入到高校当中去。陈川表示,不建议机构去买现成的数字化平台,建议根据其目前所从事的行业、所擅长的领域来进行个性化定制。


第三,注重内容建设,增强内容积淀,为广大师生提供充足的技术资源。陈川提到,IT 职业教育大概 3~5 年才会进行一次大的产品升级,随着前端就业市场的变化,后端人才供给侧也会进行一次大的升级,这与国家的本科专科教育的升级,保持着几乎相同的节奏。而千锋教育基于近 500 人的 IT 职业教育教学团队,产出内容、产品服务,此外,与出版社联合出版大量的教材。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秉持教育初心,坚持「初心至善,匠心育人」的核心价值观。陈川认为,即使在新的技术赋能的情况下,教育也很难产生爆炸式增长。教育更多的是依靠口碑和信任,教育行业本身非常需要耐心,而信任也是「慢工出细活」。因此,千锋教育在过去 10 年间,一直都秉持着「初心至善,匠心育人」的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工匠型人才。



随后,51CTO 副总裁杨文飞发表了《数字时代下新职业人才的标准及培养》的主题演讲,对数智时代下企业组织和人才结构变化、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痛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全面展示了 51CTO 针对企业数字化人才体系化培养的解决路径。


杨文飞指出,数智时代下企业数字化组织与人才结构面临重构。企业亟需构建由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专业人才组成的数字化人才金字塔,才能在数智化浪潮中行稳致远。



由此,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化人才需要从「一字型人才」变成「 T 字型人才」,「T 字型人才」能将设计思维、业务场景和 ICT 专业能力相结合,以帮助组织建立跨界能力,灵活应对不确定下的挑战,创造更多新价值。



然而,数字化人才供给和培养环节并非完全融通。一方面,数字化人才供给侧存量有限,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输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传统岗位的培养方式无法适配变革中的企业数字化组织与人才结构,愈加复杂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路线,使得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岗位体系化培养数字化人才面临挑战。


基于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困局,51CTO 提出以「岗位-能力」标准体系为基础的数字化人才一体化发展体系,包括能力标准体系、能力评估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全方位赋能企业构建自己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面向 IT 技术领域,51CTO 已经梳理出 400 多项类别、5000 多个基础模块以及 9 万多个知识点,助力企业培养适配不同技术岗位、不同层级的数字化人才,高效创建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


多年来,51CTO 数字化人才一体化发展体系已经在运营商、金融、制造等行业进行了落地检验,与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三分之一中国百强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合作。


面向未来,基于在数字化人才培养领域积累的技术、师资、内容等丰富资源与经验,51CTO 期待与更多企业共同深耕职业教育,从不确定的时代和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深入挖掘规律和共性,助力更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价值增量。



接下来,大鹏教育副总裁何福龙分享了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新职业教育破局关键》的演讲。


何福龙一开场就从政策导向和行业现状出发,总结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机遇。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出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全新的历史高度,他认为职业教育正面临一个世纪发展的新契机。同时,随着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发布,产教深度融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与之凸显,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格局。他认为,需要从新时代视角思考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新职业教育的改革,用发展的眼光破局新职业教育,促使新职业教育走上未来绽放之路。


他提出,传统职业教育在培养理念上侧重于对学习者操作技巧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习者自身兴趣的开发与培养,最终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单一化,择业选择范围局限,个人发展空间缓慢。


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下,人们的就业理念在不断更新迭代。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职业发展诉求。甚至于,单一的技术型人才也很难应对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只有具备综合素质、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跟上未来社会发展的节奏。


基于过往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他认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个体发展特点,以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正如一句名言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永远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最终成功的秘诀,而以精神为主导的职业发展道路会因为兴趣而更加持久、高效。


正因如此,大鹏教育作为一家成人素质教育的互联网平台,从一开始就坚定走兴趣与技能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基于此开设了兴趣技能学院和数字技能学院。其中,既包含国画、书法、美术等传统艺术类课程,也包括设计、影视、播音、手办等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职业类艺术课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大鹏教育摸索了一条以兴趣课程带动技能类课程的道路,使职业教育成果最大化、效果持久。


大鹏教育以兴趣为成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将学习者的爱好作为技能培训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强调差异化、个性化。在传授学习者职业技能的同时,结合兴趣技能板块的相关课程,采用多种形式与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拓宽学习外延,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提升对数字技能的理解,同时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新路径。


何福龙以数字技能课程为例,该板块课程主要面向当前数字多媒体领域的行业需求,职业教育属性比较鲜明。但如果学习者过于注重专业化能力,而缺乏培养软性能力,很可能会极大制约从业者的职业选择范围和职业发展空间。如此一来,这部分学习者在注重软件应用之余,更倾向于学习美学方向,让设计出来的东西更漂亮。



万学教育副总裁金波发表《创新创业赋能新职业教育》的主题演讲,从政策支持、机制建设、落地平台等方面做出阐释。


政策支持方面,从 2015 年开始,创新创业教育就得到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应政策的支持。2015 年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元年,国办发布 36号文,明确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针;到 2016 年,国家发布「创新创业的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计划,指出到 2030 年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直到 2020 年,教育部发布创业管理新专业,明确本科阶段创新创业教学的质量评估标准。


机制建设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机制建设包含 8 项重点工作,分别为建立顶层设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政策落地机制、制定校级师生奖励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体系、创业项目孵化加速体系、建立创业项目梯队体系和大赛宣传及总结工作。金波认为,这些工作都需要落实到相应的项目组上面,要有相应的年度或者半年度的考核机制,在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前进。


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之后,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实践平台建设也尤为重要。金波将实际平台建设归纳为「10 位于一体」,10 位分别是:第一,创业意识的激发平台;第二,创业知识与能力优化平台;第三,创业深度交流平台;第四,创业团队聚合平台,第五,创业大赛强化训练平台;第六,创业路演融资的平台;第七,共享开放工作平台;第八,创业项目协同平台;第九,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第十,创业就业统合平台。


在这 10 个平台中,金波认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非常关键,职教领域的创业人才凤毛麟角,大部分人的创业项目和创业灵感都来自于技术创新、技术创业或者工艺上的创新,这些往往都能申请国家专利。如果没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让这样的团队去直接对接产业园里面的孵化器,效率和成功率会非常低。


创新创业除了政策、机制、落地平台保障之外,最后还需要落到人的身上。金波表示,需要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矩阵,横向包括企业管理导师、创业孵化导师、创业投资导师;纵向包括项目指导教师、创业教育教师、科研技术专家。


对此,万学教育通过研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完备教育系统,涵盖了主流的 96 个行业,专注 6 大职能部门,提供 9 类 24 项的特训任务。在创新创业领域布局方面,万学教育与阿里云大学数智化创新人才发展中心、华为云、浙江大华等多家头部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


金波最后总结,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来说,需要科学规划任务训练和高效优化能力结构,使团队和大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需嘉宾演讲 PPT,请联系多鲸小助手,微信【duojingxzs】。

-END-

本文由多鲸资本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