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紧缺,“粮食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看点 全球粮食紧缺,“粮食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看点 | 2022-05-24 14:03 全球粮食紧缺,“粮食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星图金融研究院

粮食紧缺问题正引发全球关注。

粮食紧缺问题正引发全球关注。

最近,乌克兰粮食部长索利斯基声称,乌克兰今年粮食产量可能下降50%,人类或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而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官员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认为粮食问题“对全球的影响将是自二战以来我们所见过最严重的”。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当前全球的粮食紧缺?“粮食危机”离我们国家还有多远?

1

全球粮食的紧缺,首先反映在粮价的变化上。公开数据显示,小麦的价格自今年以来已上涨超过60%,而大米价格上涨了16%,飙升的粮价对各国粮食安全、通货膨胀等已然构成了极大影响。

实际上,全球粮价并非从今年才开始上涨的,从数据上看,全球粮价自2020年起就已经步入了上升通道,而近期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2022年5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突破2011年高位,奶类、谷物、植物油油脂等食品的价格指数均持续走高,全球食品通胀颇为严重。同时,大豆、小麦、玉米的期货价格分别自 2020 年5月至今上涨幅度约为90%、140%和150%,并在今年以来加速上涨。而在5月13日,印度宣布小麦出口禁令,更是将已经逼近历史高点的小麦期货价格进一步推升。

全球粮食问题何以严峻至此?

首要原因,当然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2020年初开始的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使得全球供应链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粮食生产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的生产活动,而供应链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既涉及到农场主、农民、工人等劳动者,又需要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还离不开加工厂、运输公司、批发零售商等合作伙伴。疫情的来袭显然会重创这一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而抬升粮食生产运输的压力,致使产量下滑,价格抬升。

其次,是极端天气的频发。

2021年,以“拉尼娜现象”为代表的极端天气频频出现,给全球多个主要粮食生产国都造成了较大破坏,继而抬高了粮食价格。例如,2021年年中,加拿大史无前例的热浪和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导致豌豆价格飙升了一倍多;而由于极端气温和洪水,巴西咖啡、比利时土豆和加拿大黄豌豆等农产品的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近期,北美主要产区持续低温多雨,导致春播进度被一再延缓,客观上减少了粮食的产量。

再次,是今年以来不断加剧的俄乌冲突。

官方资料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全球19%的大麦、14%的小麦和4%的玉米都产自这两个国家,二者在全球粮食贸易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数据表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合计约占全球出口量的1/3,玉米出口量合计约占20%。

然而,随着俄乌局势的日益严峻,两国粮食生产供应链和物流发生中断,再加上一些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出口限制,致使俄罗斯国内生产力被削弱,农业生产成本提升。至于乌克兰,地缘冲突导致国内春播速度缓慢,播种面积下滑,种子、燃料、化肥农资获取和供应的渠道受到限制,而军事活动对农田和基础设施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如此一来,俄乌冲突对于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正在构成重大挑战,全球粮价恐怕还将继续上涨,着实令人担忧。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警告说,俄乌冲突将在全球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

最后是其他因素。

一方面,全球新一轮贸易限制抬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14个国家出台了针对小麦、玉米、棕榈油、豆油、精制糖等农产品的出口禁令,客观上加剧了全球粮食供给格局的不均衡;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从成本端对化肥价格形成驱动,继而间接抬高了粮食的价格。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粮食供给下降和价格的上涨,必然会触动大众的情绪,很多人都对全球粮食问题而感到担忧。

事实上,今年年初,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洲联盟联合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当中就已经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接近1.93亿人遭遇严重粮食短缺,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加了4000万人之多,再度佐证了全球粮食问题的严峻态势。

某种意义上讲,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确已渐成气候。

2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全球粮食问题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吗?

相比于海外,国内的形势显然要好太多了。一直以来,我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绕不开“三农”主题、反复强调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等等。

得益于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八连丰”,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整体供给充裕。具体来说,2021年全年我国粮食产量为68285万吨,同比增长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历了2017~2019年缩减后,自2020年开始恢复,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63万公顷,同比上涨0.74%。

从消费端来看,自2013年起,我国人均年度粮食消费量从148.71千克下降到了2020年的141.19千克,同时居民膳食结构在不断优化,食物品类更加丰富多样,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很多粮食品类都需要从其他国家实行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从门类上看,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从库存上看,根据wind数据,当前我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左右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在2.1亿吨左右,粗粮库存在2亿吨左右,无产量的情况下能满足全国7个月左右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近14个月的消费需求。

总而言之,我国粮食储备总体上是很充足的,短期内并不存在短缺之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结构性因素不容忽视。具体而言,我国库存中虽然有不少大米、小麦和玉米,但油料和糖类却不多;而在品质方面,我国小麦库存以中筋为主,强筋和弱筋还是要进口。因此综合考虑,全球粮价的大幅上涨,仍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考虑到粮食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性物资,其价格若是上涨过快,势必不符合我国国情,高层或将借助各种调控手段来稳定粮食市场。因而我们预计,国内粮价大概率会呈现温和上涨之势,而并不会类似于国际粮价那样迅猛疯涨。

不过,鉴于当前全球粮食短缺局势的愈演愈烈,高层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例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并且为了应对海内外农产品价格风险,我国近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上构建了“三道防线”,即:充足的粮食储备、关键地区应急粮食储备体系逐步健全、全国布局应急供应网点。而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方针下,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理应无虞。

所以,各位朋友可以暂且松一口气了,应该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3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理由其实很简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尤其是当前这一特殊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内外形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还是需要树立起一定的危机意识,同时更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供应。

必须指出的是,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问题至少还有两方面潜在的隐患需要重视起来:

一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并不算高。

业内普遍认为,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是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丰厚,可是均摊到14亿个人的头上,情况便全然不同。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约为474公斤,如果剔除饲料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等,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国则超过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过了560公斤/人。这便意味着,粮食生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供需紧张的局面。

二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比却不高,人均耕地面积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开证券研报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产田占比超过70%,不少优质耕地都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占,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稳定度不够。同时,伴随着人口总量的渐增与城镇化的深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再加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务农人员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难免要受到制约。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来确保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此笔者尝试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研资源整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

第二,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务必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保护,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以此来增进粮食的生产质量。

话说回来,粮食问题不仅事关民生,还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怠慢不得。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我们理应保持战略定力,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如此方为明智之举,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粮食生产更是这样,无论是节约食物、杜绝浪费,还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

毕竟,没人能指望老天爷赏饭吃,安全感这个东西,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封面图来自Pexels。

-END-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