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十大关键词回顾与十大预测展望
教育 教育行业十大关键词回顾与十大预测展望 教育 | 2023-01-25 13:53 教育行业十大关键词回顾与十大预测展望 多鲸资本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写在壬寅年末,不平凡之年。这一年,K12教育机构转型方向日渐清晰,职业教育机构内生增长确定性较强……多鲸对 2022 年的教育行业进行了年度十大关键词回顾,并对2023年做了十大预测与趋势判断。


1、赴美、赴港上市


在教育产业变革与新政的影响下,教育产业股都将面临市场商业模式重构的变局。「双减」 政策对学科类教育企业上市做出限制,深交所规定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类机构不允许在创业板上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允许通过上市来融资,通过借壳上市或者通过 VIE 架构在海外上市也被禁止。在双减后的一年时间,2021 年-2022 年间,有部分教育企业多次递交招股书,但中途上市折戟,比如幼教领域的宝宝巴士,美术艺考培训领域的老鹰教育。


2022 年,两家教育企业成功赴美上市。其中,6 月 22 日,金太阳教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上市之前,金太阳教育曾剥离两所通过「VIE 协议」 控制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不再涉及中小学教育服务业务。8 月 26 日,见知教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通过 VIE 架构在国内开展业务,而 VIE 架构下的运营实体正是森途教育。在 2022 年年底,启牛学堂母公司量子之歌、东莞市幽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公司也在交表,拟赴纳斯达克上市。年内,老牌教育智能硬件公司读书郎、知乎正式登陆港交所。此外,优蓝国际、乒乓响、猪八戒等机构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赴美或赴港上市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


直到 2023 年年初,教育公司迎来上市的喜讯,其中包括粉笔在港股上市、百家云借壳上市成功。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机构开始交表,拟在港股上市,包括软云、迈越科技等。冲刺上市的企业多为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很少见到素质教育公司的影子。不过在 2022 年 12 月非学科辅导的管理意见出台后,预计今年会有部分素质类、营地类、体育类等细分赛道的非学科辅导公司上市闯关试探。


2、头部上市公司破而后立


受「双减」政策影响,2021 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少 K12 教培企业营收大幅下滑、亏损扩大。但从 2022 年部分公司发布的季度业绩来看,已经开始呈现盈利或净亏损收窄的状态。其中,一起教育科技称其业务已初步完成转型,并连续四个季度实现 Non-GAAP 下盈利。高途也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当前公司已逐步向成人、职业教育以及智能数字产品转型。


K12 教培企业转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职业考试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为主的职业教育;二是以少儿编程、棋类、素养教育等为主的素质教育;三是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智能硬件、SaaS 软件服务及文化服务等;四是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拓展与尝试。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不少头部上市公司破而后立,以盈利为信号打响转型成功的第一枪。这说明以 K12 学科培训为主营的在线教育公司已经走出至暗时刻,重新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


3、职教政策改革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2 年,一系列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密集出台,学历职业教育地位显著提升,非学历职业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在政策东风与市场化需求的交织下,很多学校开始合作搭建产业学院,传统培训开始转向产教融合领域,资本开始进入产业和职业教育建设。在过去的一年,职业教育概念股至少迎来四波上涨,A 股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月增长两三倍的公司股票。第一波高峰出现在 5 月职业教育落地之后,第二波高峰出现年底职业教育政策利好相继频出之后。第三波在高校贴息政策出台后,相关高校信息化公司 2022 年在股票市场上的增幅也很不错。第四波在刺激发展内需政策等多方消息面的刺激之下,职业教育股集体上涨。


与此同时,国家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对于非学历教育课程、紧缺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职业培训。传统的中职升学体系转向职普融通,通过职教高考进入本科学校的学生在考公考研上与普通高考的学生具有同等地位得以明确,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政策向用人主体放权,激发社会主体的活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4、职教高考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后,2022 年,职教高考的重要性继续凸显。「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被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要做的三件事」之首,教育政策动向也显示出职教高考的重要性已被显著提高。


2022 年 12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进一步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由各地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中统筹安排招生计划。


多地也开始探索落地职教高考制度。如上海市发布《2023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2023 年共有 25 所试点院校参加春季考试招生,招生专业是各校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试点院校包括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名校。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指出,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也不是「低层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鲜明的一种教育类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可以升学,也可以就业,还可以先就业再升学,最大程度拓宽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成长的通道。


5、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一环,逐渐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国内目前培育了 3000 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 21 个产教融合型城市,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享受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2022 年 5 月,新职业教育法份落地实施,进一步厘清了产教双方合作不明、违规合作的整改和处罚措施,规范了社会力量办学、学业成果认证等多个条目,在行业环境、地位待遇、社会风尚等多方面为产教融合打开风口。同时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还要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税费优惠等政策激励。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其中本科院校 23 所、高职院校 149 所、中职院校 30 所、技工院校 7 所。试点工作主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等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群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开发全过程。


6、双减再加强


教育部在 2022 年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完善部际专门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健全工作机制。


教育部表示,要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坚决关停。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


针对一些监管盲点,教育部指出要开展系统调研,指导各地规范管理,同时指导各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抓紧明确主管部门,体现公益属性,实现常态化监管,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


此外,教育部还提出,指导各地落实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政策要求。建立全国校外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管并广泛支持校外培训治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利用「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持续跟踪监测相关指标数据。


7、在家网课


在过去的一年,疫情反复来袭,教育行业经历了多次的停课潮、线下被迫转线上教育的热潮。上海、天津、吉林、东莞、苏州等多地教育部门都曾发布通知,全面暂停中小学校内校外线下教育教学及培训活动,中小学授课由线下调整为线上,不少学生开始了居家学习模式。


全民触网下,在线教育的影响效果落地提前了 3-5 年。虽然经历几番疫情后,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更高,但着眼长期发展,在线教育要面对的难题也不少。


一是在线教学效果存疑。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学生水平难以准确评估。二是在线教育的体验问题。对于 B 端客户而言,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是产品流畅无卡顿,突出一个「稳」字。而在疫情期间,高并发量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崩盘和宕机,影响师生教学和学习效率。


8、教育出海


「双减」后国内教培行业环境骤变,而海外市场,没有政策的阴云、流量的困境、资本的冷淡,成为充满想象空间的广袤之地。2022 年,教育出海,已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出海淘金的热情也被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国内教培行业遇冷,企业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内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智能硬件,海外的相关业务等赛道,而企业无论是从业务、产品、运营等方面的熟悉度考虑,或是从加快拓宽市场版图以实现自救出发,出海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们要选择适当「出海姿势」,安全出海。


9、教育智能硬件


随着科技发展,教育硬件智能化已是必然趋势,而「双减」政策的落地无疑加速了这一趋势。在「双减」政策打击校外学科类培训之后,教育智能硬件成为 K12 教育公司最重要的突围道路之一,互补效应一定程度利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


猿辅导、学而思、豆神教育、学大教育……大批新玩家涌入智能硬件赛道。当前,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场参与者整体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步步高、读书郎等为代表的传统硬件企业;一类是以科大讯飞、大力智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及新型科技企业;还有一类,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谋求转型的 K12 教育企业。


从产业链条看,教育智能硬件上游主要为基础软、硬件供应商,中游为教育智能硬件的品牌商,下游主要为售货渠道商。产品类型上丰富多元,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平板、儿童智能手表、教育智能笔、智能学习灯、带屏智能音箱、教育 PC 、平板等,更多教育场景下的新硬件形态仍然在孕育中。


10、知识主播


当今新媒体发展迅速,时代造就了快手、抖音、小红书、B 站等一批超级平台,视频号也依托微信的深厚积淀快速崛起,为教育视频创作者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许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通过短视频来分享教学经验,知识博主、网红直播等不断涌现。


目前,快手、抖音、B 站等短视频平台均推出了对泛知识内容及创作者的扶持,实现内容相对更优质的供给输出。腾讯旗下腾讯新闻视频业务也正在推动知识类创作者服务。智能教育公司网易有道持续在知识创作领域发力,将投入百亿流量、亿元现金扶持创作者。


图片


一是各地将出台更大规模的人口鼓励政策,0-3 岁的婴幼儿托育配套服务将逐步落地。在人口负增长的现况之下,鼓励出生成为各个地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地会出台更大规模的人口鼓励政策,包括 0 到 3 岁年龄段婴幼儿托育服务等配套性地方政策。对于人口流出型以及房价承压比较多的城市,人口政策、地产政策及就业政策会逐步放宽。一线城市在户籍买房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全面取消。


二是民办幼儿园关停阻力加大,幼儿园或将加速一体化步伐。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0.60‰。预计未来三年人口增长持续疲乏,将会有大量民办幼儿园,出现空置和关停。过去以小区配套的幼儿园,或者人口流出比较多的幼儿园会被用作其他用途。与此同时,部分幼儿园会加速一体化步伐,在开设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增设2~3岁以下的托育班。


三是义务教育阶段将会推进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科创教育。其中,思政课从三年级开始,呈现出多媒体化、元宇宙化、数字化。劳动教育包括劳动类课程、科技类课程、动手类课程。科创教育更多引导学生的理科思维。在融合劳动教育、科创教育之外,课后三点半的规模会有一波爆发。以户外实践为主的营地教育今年将在素质教育领域复苏。疫情放开之后,预计国际游学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四是智能硬件持续发挥多元辅导作用,潜在用户日益增长。近年来,不少教育公司通过硬件加在线答疑形式,实现客厅书房、自习室等培训机构外的学科辅导场景,满足各地家长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学而思、猿辅导等头部公司的录播课、寒暑假作业辅导和辅助性教学的受众和用户量仍然非常大。


五是职普分流落地,各地将出现增量用户需求。各地基本需要实现 55%~60%的高中和中职比例,北京、上海等地可能会新建一批中职院校。一部分学生在中考后进入中职或技校的生源格局将逐步形成,中职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将面临相同监管压力。对于想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其对于高中以下学科辅导的需求和投入会持续长期存在。


六是高职和职业本科扩招,高等职业教育扩张提速。国家要求当年本科招生人数的 10%从中职生遴选,按目前每年 400 万左右的本科招生人数计算,有 40 万左右的学生要从中职生遴选。高职和职业本科将扩招,给中职生带来更多的升学选择。国家将新增一批中职院校或升格一批职业大学,预计 2025 年前将超过 60 所,长期来看还会超过 100 所。职教高考和职业大学、高职院校的「双高」将为职业教育公司创造新的机会,同样也会利于当前的高校系上市企业。


七是各地产教融合扶持力度加大。随着人口流动性上升和收入下降,2023 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东部地区成本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能会向中西部地区,或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迁移,以降低成本。职业教育法落地后,各地将出台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扶持政策,包括相关人员的产业配套、房地产居住、地方管理者就业考核等。


八是职业教育机构将不断以产业思路进行投资、并购布局,且步伐猛进。职教类、港股高教类、国企上市公司、新三板头部公司会通过孵化延伸、独立业务部门做大、收并购等形式布局非学历职业教育,如在线职业教育、招聘等项目。职教类上市公司可能会基于自己的网点布局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上市公司会将业务链条扩大至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及实习实训等。当前职业教育正逢天时地利人和,预计未来 15 年都将是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且未来两三年会出现大公司和头部公司重新定义市场格局,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不多了。


九是现代农业教育和老年教育成为重点。其中老年教育可能主要通过在线形式实现。


十是短视频时代,知识创作者依旧享有红利。传统的企业、个人都将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主要的内容数据增长点和落脚点,其中就包括不少传统教育机构基于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搭建体系化的运营体系和获客体系。据观察,过去一年,很多企业、知识付费头部达人和超级博主都在短视频领域赚得盆满钵钵。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END-

本文由多鲸资本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