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是否“父母双全”?
行业 你的公司,是否“父母双全”? 行业 | 2023-09-18 11:10 你的公司,是否“父母双全”? 刘润

你的公司,是什么管理风格?

观点 / 刘润 主笔 /尤安 责编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011篇原创文章

你的公司,是什么管理风格?

做管理,到底应该严厉一点,还是温暖一点?

每次一聊这个话题,都能看到很多企业主摇头,听到很多管理者叹气:

管得太严,不行啊。天天搞“结果导向”,失了人情味,自己心里内耗不说,员工的凝聚力也上不去。

最后员工积满一肚子委屈,走了。

可是管得太松,也不行。天天喊“以人为本”,和员工关系是融洽了,但拿结果时,又竞争不过那些狼性的团队。

最后拿不下项目赚不到钱,员工还是走了。

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纠结过。

从一开始做开发经理带十几个人,到后来做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再到创业管理自己的公司,我也一路在摸索。

这些年参访公司,我也看到了很多种管理模式。二十多年下来,我发现,答案其实很朴素

你的公司,最好“父母双全”。

什么意思?

这样,我先给你看一个公司吧。

做“严父”,公司像一个“父系社会”

2009年,一份公司内部流出的PPT,突然在硅谷被疯传。

阅读和下载数量超过1500万次。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甚至说“这是硅谷最重要的文件。”

什么文件,这么重要?

一份奈飞的《奈飞文化手册》。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家从租在线影片的小公司,一路做到美国互联网五巨头之一,市值超万亿人民币的公司,是怎么管理员工的。

而PPT里面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我只招成年人。

什么叫成年人?

理性,自律,高效。

干得不开心?情绪内耗大?这种问题,你自己在家处理好再来上班。

我不会停下脚步来哄你,絮絮叨叨来鼓励你,无微不至来温暖你。

如果你指望我为你处理这种事,说明你还没成年,是个孩子,那对不起,你不如先回家。

我要的员工,是有强大自驱力,渴望成功,能委以重任的人。

他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知道自己来这里要做什么,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听起来,不是很有人情味啊,那员工受了委屈,跑了怎么办?

不怕,因为奈飞的文化里,还有另一个核心:支付市场最高薪酬。

我希望招来的员工能委以重任,我也愿意为此酬以重金。

听起来似乎很公平。可是,给员工多少算重金?

奈飞的“给法”是:鼓励员工多出去面试。

你出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我给你的工资是不是最高的?

如果不是,我调整我的工资,确保我还有竞争力。

如果是,你继续做一个“成年人”,确保你还有竞争力。

那如果,是员工没了竞争力,公司发现市场还有更好的人,怎么办?

奈飞还有一个文化:确保员工与岗位高度匹配

什么叫高度匹配?

保证每个岗位上,都是最好的员工。

一旦发现市场上有更好的人选,就算现在在职的也是一个优秀员工,也一样把他换掉,换成那个公司认为更好的人。

公司不是“家”,而更像是一个“职业球队”。

管理的重点也不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很温暖,而是带领所有人一起取得胜利。

所以,只招成年人,愿意支付高薪,必须高度匹配。

这,就像一个“父系社会”。

公司的管理者,就好像一位“严父”。

从严父的嘴里,你很少能听到“今天累不累?有没有在哪里受委屈?”

你更多听到的,是:

“你今天居然考这么差?考这么差你还出去玩?”

“那你长大以后拿什么和人竞争?又能考个什么大学?”

“下次必须考进全班前三,考不到回家你试试。”

为什么要这么说话?这么说话谁爱听?孩子讨厌你怎么办?

没办法。比起孩子和我的关系,孩子能努力出结果更重要。

毕竟,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所以,只看重结果,不看重关系。

可是,不是说“以人为本”很重要吗?要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公司,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吗?

当然不。能做出成绩的管理方式,除了“严父,还有“慈母

比如下面这家公司。

做“慈母”,公司像一个“母系社会”

2023年,一份公司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突然上了热搜第一。

什么报告?

就是一家超市,有个顾客和员工吵起来了,更准确地说,是顾客斥责了员工。

于是超市经过调查,发布了一份长达8页的报告,和大众交待了一下事情始末,公布了处理结果。

什么结果?这种事,还能有什么结果?不是都说顾客就是上帝吗?何况这还是在“以人为本”的零售业。

不用说,那个员工,一定被“处理”了吧。

不,这家超市的做法是:

顾客体验不好了,给500元“服务投诉奖”。

员工受委屈了,给5000元“委屈奖”。

什么?员工不但没有被惩罚,还被奖励?甚至奖得比顾客还多?什么超市会这么做?它怎么想的?

这家超市,叫胖东来。

如果你不在河南,可能未必听过。但它的年销售额,已经能去到70多个亿。

有人曾问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为什么能把胖东来经营得这么好?

他说:很简单,你尊重员工了,踏踏实实的对员工好了,员工就能对顾客好。

“踏踏实实的对员工好”。5000“委屈奖”。

既有说法。又有做法。

给顾客钱,是因为作为零售业的商业体,确实应该尊重客户,做好服务和体验。

但这不代表员工就可以不被尊重,任人大声呵斥指责。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真的会调查一轮又一轮,把调查报告写到第8页,把给员工的奖金发得比给顾客的还多。

员工的情绪,真的会被关照,甚至被白纸黑字地写进公司制度,变成真金白银的“委屈奖”。

真好。被这样的管理的员工,是温暖的。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有温度的。

这种有温度的管理手段,在胖东来还有很多。

比如,你见过哪个超市,是每周都会关门歇一下的?

胖东来会。

胖东来的几乎所有门店,每周二都会闭店,过年期间甚至还会从除夕放假到初四。

并且,除了“周二闭店”,胖东来还有另一个同行很难学的“奇观”:分钱。

有资料显示,胖东来90%-95%的利润,都是分享给了员工。

胖东来的员工,每月的平均工资,可以达到当地同行业平均工资的两倍。

受更少的委屈,做更少的事,赚更多的钱。这也太温暖了。

就像是一个典型的“母系式社会”。

而胖东来,就像一个“慈母”。

慈母当然也希望孩子成绩好,但她的方式,更柔性。

和很多父亲不一样,母亲的眼里,最先看到的是:

你今天晚上有没有早点睡?

写作业写那么晚,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要不还是先睡,明天再写?

还在长身体,这么辛苦,明天得给你做点什么补补营养。

这样的激励方式,自然和孩子的关系也更缓和。

可是,这样孩子会不会变得太娇气?面对竞争时会不会容易被淘汰?

不确定。但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支持谁支持?在我还能帮得上你时,还是想多帮帮你。

怎么帮?关照你的情绪,关照你的工作强度,关照你的收入。

相信只要和你处理好关系,就能激励你更好地服务好顾客。

在看重结果之前,先看重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公司,到底是成为父系社会好,还是成为母系社会好呢?

其实,这是两条路径在往中间走。

什么意思?

你的公司,如何选择?

什么叫两条路径在往中间走?

“父系社会”,“母系社会”,是两条不同的路,但目的地都是同一个:“绩效”

而奈飞和胖东来,在各自的行业里,都成长为了巨头。

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结果驱动的“严父”公司,或是关系驱动的“慈母”公司,都有可能成功。

但,也都有可能出问题。

比如,在“父系社会”的公司里,一切顺利时还好,但一旦遇到巨大变动时,韧性就可能不足。

为什么?

因为在“父系社会”里,委屈不值一提,可以拿收入弥补。

但是一旦公司遇到困难,利润变低,“拿收入弥补”的策略就无法发力。

于是,境况好的时候,是你在挑人。境况坏的时候,就是人在挑你。

如果你发不出有竞争力的工资,又没有给到员工其它的价值,比如情绪价值,他还为什么跟着你?

所以“父系社会”的管理方式,更适合在发展情况好的时候来做。

“母系社会”,也有它的好处:向心力极强。

你对员工好,员工也会自然而然地有认同感、归属感,产生真正的忠诚度。

但是向心力强的公司,却不一定能跑得很快。

因为,你可能要面临一个问题:要带着很多能跑和不能跑的人,一起跑。

大家都愿意跟着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跑得快,总要迁就,总会拖慢。

所以“母系社会”,并不一定能发展得很快。

那怎么办?我怎么才能避免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好的管理模式?

让你的公司,“父母双全”。

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既需要有“严父”来让公司更有竞争力、跑得更快,也需要有“慈母”让公司更有韧性、更有向心力。

这样,公司才能在形势好和坏时,都能好好发展,长久发展。

怎么才能让公司“父母双全”?

建议你,首先问一个问题:作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你是“严父”属性还是“慈母”属性?

一家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创始人的外延。

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业者?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做事方式更狼性还是偏柔性?

然后,再找到一个和你互补的人。

如果你是“严父”属性很强的创业者,平时杀伐果断,那你一定要给公司找个“妈”。

找一个“慈母”属性强的人,把他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可以是人力资源,或者是内部运营......都可以。

关键就在于,请他在被你忽略的那个维度上去做补充,打配合。

如果你是“慈母”属性很强的管理者,总是温情脉脉,那你得公司找个“爸”。

让他来雷厉风行,带着团队不断去冲结果,而不是拖着一群人在原地打转。

父母双全,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大的幸运,对一个公司也是。

最后的话

什么叫管理?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达成目标”。

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天生更注重“他人”,像一个更看重关系的“慈母”,有些人天生更注重“目标”,像一个更看重结果的“严父”。

可是,无论“慈母”还是“严父”,都是“单亲家庭”,都有局限。

怎么办?

可以:找个和你互补的伙伴,让你的公司“父母双全”。

一旦双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局面被打开了。

如果你原来只看重结果,没意识到提升和员工的关系也同样可以帮你的管理工作提效,那么一旦意识到,你就有机会在管理上取得大幅的突破。

如果你原来只擅长把握和员工的关系,不擅长驱动团队去拿结果,那么一旦建立起“父母双全”的机制,你的团队也有机会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竞争力。

父母双全,本质上就是打破你原本的局限,更全面地为你的管理提效。

祝你,做好自己的角色,找到合适的“另一半”,让你的公司“父母双全”。

《“差异化永远是第二名的战略”》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