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成为“弃子”
12月1日,圆通速递、美凯龙、丽人丽妆分别公告,作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阿里网络因自身要突出主业、实施存续分立,将把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杭州灏月。12月3日晚,美年健康、千方科技、分众传媒、居然之家也发布了相关的交易公告。
当然,杭州灏月的背后仍是阿里,此前,阿里网络决定实施存续分立,并分立为阿里网络(存续公司)和新设公司杭州灏月、传滨科技、传航科技,新设公司与阿里网络的股东构成与持股比例完全一致。换句话说,这次股权变更本质上是左手倒右手,换而不“退”,阿里仍控制着这些阿里系公司。
只是这一操作将阿里网络的主业和非主业业务由此分开,美凯龙、丽人丽妆等代表的投资被放到了另一套管理体系之中,当聚焦主业成为阿里一再强调的重点,非主业的处境可能就变得有些微妙。
曾经,创业公司或头部企业一旦被阿里或腾讯收入麾下,通常意味着下半场“不愁吃喝”,如今或许随时成为“弃子”。
“修枝剪节”或“割肉”离场
在美凯龙的交易中,阿里网络将持有公司2.48亿股股份全部转让给杭州灏月承继,而杭州灏月与阿里软件、淘宝控股、新零售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美凯龙4.35亿股股份,约占美凯龙总股本的9.9976%。也就是说,阿里真正持有的股权其实是没变的,同样地,美年健康、分众传媒等其他阿里系企业也是相似操作。
这是阿里对参投企业的一次梳理,但显然只是开始。
根据公告披露,目前阿里网络在A、H股还有几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包括众信旅游(持股10.20%)、翱捷科技(持股15.43%)、联华超市(持股18%)、洪九果品(持股7.67%)、汇通达网络(持股17.26%)。
另外,淘宝控股手中也有众多股份占比超过5%的公司,其中不乏哔哩哔哩、小鹏汽车、宝宝树、快狗打车等行业头部企业。
曾经大规模的扩张与投资,让阿里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梳理其庞大的投资版图,可在当前的战略调整下,阿里对这些参投企业及控股公司的布局很可能不会止步于换而不“退”。因为聚焦主业取代多元化生态,成了阿里现在最核心的方向。
过去,阿里和腾讯在成为两大超级巨头后,不谋而合地朝着多元化生态发展。他们通过资本手段无限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控制力,另一方面试图融入自己的生态,获得新的增长。如今,我们看到,从扩张到收缩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尤其是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后,管理层在多个不同场合都对聚焦主业进行了强调。
对一级市场的梳理,实际上也是在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而区分之后呢?阿里已经说的比较直白,“将通过尽快盈利或其它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
所以说,阿里网络的此次股权转让很有可能是在为后续的减持做准备。
其实阿里早已动手。比如商汤科技,今年以来,阿里多次减持商汤科技,6月5日,减持商汤7000万股,减持均价为2.1974港元,阿里套现1.54亿港元;6月15日,减持商汤5000万股,减持均价为2.31港元,阿里套现1.155亿港元。到了7月21日,阿里彻底清仓投资超过五年的商汤科技。
还有光线传媒,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13日至2023年4月28日间合计减持 1247.18 万股,减持后持有公司的股份低于5% 。
另外,阿里对不少公司的控制在减弱。像美凯龙和居然之家,今年,在居然之家、美凯龙引入国资完成后,阿里变更为二者的第三大股东;
对于所有的阿里系公司来讲,阿里的“刀”已然举起,只是不知道谁是需要砍掉的“旁支”。
“不争气”的阿里系
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财联社创投通显示,截至目前,阿里在一级市场共投资了21个项目,而这个数字和曾经疯狂投资时的大手笔相差甚远。
今年11月的电话会上,吴泳铭对阿里未来十年的重要优先级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三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以及全球化的商业网络。从今年阿里所投资的公司来看,也恰恰属于这三大领域的范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为什么反而被阿里率先抛弃了呢?
糟糕的业绩表现及在资本市场上的颓势,让急于提升投资回报率、提升资产价值的阿里,对商汤科技失去了耐心,而这似乎是阿里系企业的一个“通病”。在“投靠”阿里后,很多企业的表现反而越来越差,或是差强人意、远不及期待。
举几个例子,其一,高鑫零售;作为我国大卖场业态的先行者之一,高鑫零售历史悠久且龙头地位突出,由此获得阿里青睐,2020年,斥资36亿美元入主高鑫零售,成为控股股东,它也是阿里新零售矩阵中最为核心的成员之一。
虽然有阿里的扶持,高鑫零售的转型却不顺利。2023财年公司实现收入836.62亿元,同比下滑了5.1%;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可利润规模依然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到了今年,2024财年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再度由盈转亏,与去年同期业绩相比,亏损幅度也在扩大。
其二,美年健康;在民营体检行业中,阿里以一己之力,通过资本手段将“三足鼎立”的格局改变为尽归“一家”,阿里为第一大股东的美年健康也由此稳坐民营体检公司头把交椅。原本以为民营体检市场将迎来爆发,阿里健康也能吃到红利,事实上,如今发展迅猛且占据体检市场更大份额的依旧是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
以美年健康披露的财报来看,其盈利能力并不稳定。2018-202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6亿元、5.54亿元、0.73亿元和-5.33亿元。
从阿里投资入局的不同领域来看,新零售看不见明显成果,电影被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拖累,消费医疗行业尚未培养出巨头,家居家装生意血亏,以社区团购为核心的近场零售几乎全军覆没…总结一句话:过去几年阿里的投资,几乎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
这不单单是投资回报的问题,阿里投资,最核心的目的其实是融入自己的生态,盘活内在业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但很多时候结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自己的钱还打了水漂。
家居赛道便是如此。5年过去,阿里系不仅未能实现撬动五万亿潜在家居消费市场的愿望,而且若仅从浮盈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笔亏本的买卖。阿里系当初以43.6亿元的价格,认购了美凯龙的可交换债券,可交换债全部换股后拥有后者13.7%的股份,如今仅以10.52亿元的价格,就转让了美凯龙的5.7%股权,转让价格明显缩水。
投资居然之家的回报金额也距离其本金相差甚远。
不管是阿里系不争气还是阿里投资决策的失败,现在都到了一个纠错的时候,所有阿里系企业都无法安枕。
“帝国”变天,只能另谋出路?
11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蒋芳发帖回应“马云家族信托减持阿里”传闻,称“马老师一股也没有卖”。同一天,阿里一手扶持的上市公司宝尊电商宣布,与抖音服饰品类头部服务商杭州洛氪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收购意向,计划收购其51%股权。
从阿里到抖音,虽然宝尊电商仍属于阿里系,可它已经在寻找新的出路,试图不再依赖阿里。
美凯龙、居然之家也是如此。家居消费从主营业中剥离后,作为非核心资产,是否依然能够得到来自阿里的线上流量加持,被打上了问号,更严重的是,受行业低迷的影响,阿里在两大家居卖场龙头的投资大有缩水的可能。在此之前,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先后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国资,这很大程度上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阿里系企业需要应对失去阿里这棵大树所带来的改变,但是对于业务与阿里绑定过深的企业而言,想要寻找出路并不容易。
比如这次股权变更的丽人丽妆、圆通速递、美年健康等,以丽人丽妆为例,丽人丽妆的核心业务是电商零售,占公司营收的比例超过92%,它的崛起几乎可以说与阿里电商的发展是相互同步的。也因此,丽人丽妆的业务高度倚重阿里系,由天猫平台贡献的营收一度超过九成。
然而近几年拼多多逆势增长,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崛起,丽人丽妆不得不探索新的渠道,只是目前其在新兴渠道上取得的进展相对缓慢。
但这是阿里系企业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其实不管是已被划为核心业务的盒马、大麦网、UC,还是阿里投资或控股的其他非主业业务,阿里新一轮的组织改革,都意在促使业务独立成长,改变原有的“妈宝”式培养风格,短期来看,可能会使不少阿里系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可长远来看,危机意识的刺激下,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阿里的投资思维正在改变,这对于阿里系也是一种利好。过去,阿里收购或控股其他公司,是将服务阿里作为首要宗旨,所以阿里喜用空降人才且过于频繁的人事变动,以及强行在被收购企业内部植入阿里文化等一系列做法,加强对阿里系的控制,使他们优先为阿里“供血”。
这是很多阿里系企业被投后反而日渐式微的缘由。而今随着新一轮的组织改革,阿里的投资方向或将更偏向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阿里系企业的独立性会增强。
阿里之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能也是阿里系重启或滑落的分水岭。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