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乌镇畅谈智能互联网,能否成为联想新机遇?
人物 杨元庆乌镇畅谈智能互联网,能否成为联想新机遇? 人物 | 2016-11-17 23:21 杨元庆乌镇畅谈智能互联网,能否成为联想新机遇? 龚进辉

杨元庆抛出的智能互联网为何物?能否成为联想新机遇?

1.jpg

作者:龚进辉

 

昨天上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雷军、周鸿祎这对亦敌亦友的互联网大佬再度同框的照片刷爆朋友圈。下午一改开幕式轻松的气氛,烧脑、干货成为主旋律,其中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演讲备受瞩目。

 

杨元庆表示,互联网正由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智能互联网时代,智能互联网会更广泛地连接万物、更自主地捕捉信息、更智慧地分析信息、更精确地进行判断、更主动地提供服务。他认为智能物联网产生两大趋势:集成式的服务创新和开放式的技术创新。

 

不难看出,杨元庆这一最新表态着眼于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而联想掌门人身份决定其前瞻性思考必然与联想未来进攻方向挂钩。那么问题来了,联想能否抓住智能互联网这一历史机遇?

 

智能互联网趋势一:集成式的服务创新

 

正处于爆发前夜的智能互联网,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联网设备种类、数量猛增,你所看到的物体都可以连接互联网,与电脑、手机和平板分别主导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明显差异。当然,用户不仅关注设备本身,更重视设备连接的内容和服务,没有内容和服务的设备是苍白的。

 

设备及其搭载的服务构成智能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广阔市场前景驱使各大玩家摩拳擦掌。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互联网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不过,想要在智能互联网掘金并不容易,比PC、移动互联网创业更为艰难,因为智能互联网对资源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设备从量产到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困难重重,其中销售相对简单,电商销售和与之强关联的品牌造势(比如众筹式营销)是互联网创业者传统强项,量产和售后则是其薄弱环节,一不小心很容易掉入陷阱,智能硬件寒冬仍在继续。

 

另一方面,如何提升用户粘性是个老大难,用户对新奇设备尝鲜后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不是因为用户喜新厌旧、难伺候,归根结底是服务质量差强人意,无法给用户一个持续使用的充足理由。事实上,不少设备形同鸡肋,它们的确能解决用户特定需求,但往往因操作繁琐、效果不佳而逐渐被用户抛弃。

 

杨元庆提及的集成式的服务创新,正是为改变设备鸡肋形象而来,使其成为用户贴心的小帮手。具体来看,设备收集用户数据并在云端存储、分析,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全面了解用户属性和偏好,以更优质的服务反馈给用户。其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扮演重要角色。

 

用杨元庆的话说,厂家提供硬件设备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连接应用、内容、服务是必然选项,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云大脑”,为用户提供整合的服务。

 

智能互联网趋势二:开放式的技术创新

 

尽管智能互联网热度一年比一年高涨,但实际落地情况差强人意,原因在于智能互联网天然具有分散性。与PC、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更广阔的智能互联网领域存在碎片化、差异化、复杂化等特点,应用服务千差万别,对系统、处理器、传感器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各类标准让人眼花缭乱,硬件既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方案,互相之间无法交互,从而形成“孤岛”。

 

然而,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需要通过各种设备来触达不同服务,设备与应用的孤岛无疑带来糟糕体验,已成为制约智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想要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服务的高效流转,难度非同小可,只有在整合产业链资源颇有建树的大企业才可一试,部分玩家选择从操作系统着手,通过操作系统连接不同设备和应用,再借助云计算实现服务的无缝连接,但不可避免面临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和扶持合作伙伴成长两大难题。

 

显然,操作系统思路费力不讨好,属于布局智能互联网的下下策,杨元庆提出一种全新思路:为硬件创业者和应用服务开发者打造开源开放的创新平台。具体来看,联想牵头制定协议、规范、标准,进行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今年6月横空出世的Moto Z就是在这一思路下打造的战略级产品。

 

Moto Z把手机变成硬件的开放平台,建立接口标准,通过16个触点进行网络连接和交互,使其方便地连接更多硬件设备,后者可以连接到更多云服务。不难看出,Moto Z打破设备与应用孤岛的杀手锏是16个触点,不仅代表接口标准,更有利于降低模块开发门槛、凸显产品易用性,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所以,与其说Moto Z配备摩眼、摩音、摩影、摩电、摩范5大模块,不如说其连接哈苏摄影、JBL扬声器、投影、电池、背壳5种设备,通过手机+模块的玩法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快速切换,而且用户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更出色的体验。比如,Moto Z+哈苏媲美单反相机,前者售价6000元,后者镜头上万再正常不过,性价比高下立见。

 

除了接入硬件设备,各行各业的应用服务开发者也大有可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跨界融合愈发紧密,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开发者瞄准线下服务,他们可以开发一个对应模块接入Moto Z,为用户提供特定服务。杨元庆以健康模块为例,健康模块可以把人的健康状况与医院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身体指标检测和分析等优质服务。

 

设备+云服务是联想进攻方向

 

仔细审视智能互联网两大趋势,你会发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贯穿其中,它们是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有助于强化设备的“云大脑”,用户才能享受更贴心更智能的特色服务。杨元庆曾描绘他眼中的云大脑,“不仅能听懂、看懂人类的语言,会和用户用语音进行自然交互,而且还能借助云端和大数据分析数据,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从被动变成主动。”

 

近年来,从设备产研销起家的联想一直在谋求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目的是持续与用户建立连接。在我看来,无论是战略转型还是迎战智能互联网,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创新平台发起方Moto Z的销量,前者决定服务能否高效流转,后者决定生态繁荣程度。

 

调整大势所趋,今年3月,联想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原云服务业务集团升级为联想创投集团,以投资手段为联想布局互联网和智能生态,投资方向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11月,联想确定Moto为唯一手机品牌,供应链、研发、渠道资源更为可观,尽管Moto Z仍是个新生事物,但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3个月全球狂卖100万台,未来销量将继续攀升。

 

不难看出,基于强悍的产研销一体化优势,联想一方面搭建智能生态以强化云大脑,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Moto Z创新平台的投入,全面推进设备+云服务战略,为企业战略转型和抢占智能互联网风口增加更多筹码。

-END-

本文由龚进辉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