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丨孙丕恕、周云杰和董明珠眼里的智能制造
潮品 两会进行时丨孙丕恕、周云杰和董明珠眼里的智能制造 潮品 | 2017-03-07 10:46 两会进行时丨孙丕恕、周云杰和董明珠眼里的智能制造 盒饭财经

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但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强化信息产业对工业化的支撑能力。

前言: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制造”已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盒饭财经针对今年两会期间智能制造领域的观点,选择了三名企业家代表,分别是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但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强化信息产业对工业化的支撑能力。在走向智能制造的路上,这三名企业家代表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态度呢?


浪潮孙丕恕:以数据驱动智能制造


1.jpg

孙丕恕


“数据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两会的听会笔记。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第二年,孙丕恕在两会上带来了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建议。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在孙丕恕看来,中国制造,“智”从数据中来。智能制造要以数据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将数据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产生价值,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让产业变得智慧。


真正的智能制造,并不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高级自动化。”对于当下许多企业认为大规模应用机器人、传感设备就实现了智能制造,孙丕恕并不认同这些看法。他认为,智能制造是一个数据全流通的过程,要把来自于生产流程、内部管理和消费市场上的数据用起来,才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


俗话说“知易行难”,目前中国的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面临不少困难,包括工业软件相关产业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和产业化程度较弱,核心技术缺少自主性和市场话语权,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碎片化现象严重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孙丕恕不断寻找着智能制造的痛点和解决手段。首先,孙丕恕要解决当前我国各类工业软件之间集成度低造成数据无法共享流通的问题。


对此,他建议建立制造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由IT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高校、制造企业及工业软件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通过智能制造专项和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短期内集中突破核心技术,解决工业软件的互联互通问题。


与此同时,浪潮还发起成立中国智能制造信息化推进联盟,建立海外国内协同研发机制,浪潮积极展开与国际领先企业合作。


此外,浪潮企业管理软件产品拥有近二十年的积淀,积累的服务制造业企业的丰富经验,拥有信息化、数据化的智能制造理念,并具备云计算装备、大数据技术、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和管理理念、模型和算法,能够为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支持和助力。


实际上,孙丕恕今年对于“智能制造”的建议并非首次提出。在2016年两会上,孙丕恕就提出“关于以IT创新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建议。


“用好数据,将推动整个制造产业向高端、个性化、定制化、全面服务化迈进。”这是孙丕恕发出的多次呼吁,也是他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期望。


海尔周云杰:中国或成智能制造第三极


2.jpg

周云杰


“希望中国成为世界智能制造第三极,海尔也希望成为智能制造的代表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周云杰看来,全球智能制造重要的两极分别是德国和美国,一种是德国的工业4.0,是以西门子为代表;第二种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美国通用电气为代表。


“目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很难得地落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海尔要做的更多是‘换道’,也就是说不在传统大规模制造的跑道上竞争,而是通过模式转型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定制。”周云杰这样说道。


据了解,目前智能化面临两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智能化主要聚焦在设备的自动化上,但是设备的自动化只能解决高效率的问题,很难解决高精度需求,如何实现用户需求,让用户满意;


另一个难题就是智能化过程中消费者要改变身份,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产销一体,消费者要融入生产过程中,这是最主要的。


在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上,海尔的COSMO平台围绕这两大难题,构建出了三个方面的市场:


一是用户可以全流程的参与大规模定制,实现自己的体验叠代;


二是零距离实现了互联互通,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全要素的互联互通的能力,实现了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零距离的交互;


三是形成一个开放,共创共赢的诚信平台。


在这个基础上,海尔COSMO平台形成互联工厂服务、大规模定制、大数据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以及智能智慧服务等八个大平台服务板块。


关于智能制造的话题,周云杰在2015年两会期间就曾谈起,他对媒体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业要把用户的需求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全产业结合起来,形成大的产业链,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再到物联网。”


“海尔目前不仅通过8大互联工厂完成了自身的转型,更利用COSMO平台将这一领先模式进行复制,这为《中国制造2025》实现换道引领提供了绝佳样板。”周云杰自信地说。


格力董明珠: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中国制造


3.jpg

董明珠


格力提出的“中国造”“掌握核心科技”等概念出现在各种广告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今年两会期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格力智能装备高峰论坛上称:“我从来不认为买一个技术,能让一个企业成长壮大。一个企业如果是一个小偷,它永远只能是小偷,不可能当领导,因为它没有多大的胸怀,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只能逐利而行。”


“我们要站起来,仅仅去购买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创造精神,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不愿意去做。”对于中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方式,“网红”董明珠坚定的认为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


在董明珠看来,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地模仿、借用别人技术的时代,“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彻底改变中国制造,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企业还依赖于去买别人的技术。”


2016年两会期间,董明珠提出通过智能制造解决产能过剩、低产低质的行业问题。她面对媒体时还表示:“我特别生气‘到国外买电饭煲’的事情,这个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经。我觉得很遗憾,同时也很悲哀。没有理由中国那么多制造企业连一个电饭煲都做不好。”


针对这些现状,董明珠透露,格力每年在自主研发智能装备上的投入都在50亿元至60亿元,累计投入150亿元。在她看来,这些投入也是格力对于社会的一分责任,“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真的能够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有人将这个时代的速度称作“唯快不破”,慢下来一步就面临生存问题。


格力进军自动化装备已有4年时间,曾有下属对董明珠提议,如果格力要快速做大智能装备,唯一的选择就是购买别人的核心部件。但董明珠态度鲜明:宁可慢,也要实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永远没有某一个技术是永恒的,是永远领先的,你唯一的领先就是你要不断地创造出来。”董明珠发出了深刻的感慨。


可以说,孙丕恕、周云杰和董明珠分别代表着智能制造的痛点、方向和态度。在他们眼里,智能制造是属于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机遇,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既需要这些企业家代表敢于提出优秀的建言,也离不开浪潮、海尔和格力这样的企业,为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END-

本文由盒饭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