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的筹谋,能建成在线音乐的理想国吗
音乐/视频 丁磊的筹谋,能建成在线音乐的理想国吗 音乐/视频 | 2017-04-28 10:30 丁磊的筹谋,能建成在线音乐的理想国吗 城宇

丁磊的筹谋,能建成在线音乐的理想国吗


【城宇互联网】原创,转载需注明

一直深居简出的丁磊,近日出席了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或许站在网易云音乐的角度来看,丁磊此举并不意外,从音乐版权的正版化到独家供给的版权模式,作为在线音乐的重要玩家之一,丁磊和网易云音乐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可谓心照不宣。

就在不久前,网易云音乐完成了7.5亿元的A轮融资,相比于两年前行业版权纷争动荡诸侯割据,如今的在线音乐呈现了两强的局面。现在手握重金并拿下了爱贝克思等独家版权的网易云音乐,也或将面对更强者的争夺之中。而就在这个时候,丁磊提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音乐大数据平台,是一种价值追求的展现,还是为了给网易云音乐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及竞争对手和政府相关机构能够响应吗?

在讨论丁磊的意图之前,我们不妨先自问自答的理一下当下音乐行业所面临的三个现实问题:

1、为何版权保护来了,音乐人还那么穷?

二十年前,现代音乐刚刚在国内启蒙的时候,京文唱片、汉唐音乐、摩登天空等唱片公司或厂牌相继诞生,背后是大批音乐人的出现,唱片行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不过,最终收割利润的还是滚石、华纳等,大陆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只有喝汤的份,能够声名鹊起的音乐人更是凤毛麟角。

互联网的崛起与之所带来的免费文化,音乐行业首当其冲,CD唱片动辄几百万的销量成为过去时,依靠唱片销量生存的音乐人变得更加拮据。2015年的几轮版权风暴终于让音乐版权走向正途,可音乐人的春天来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参照几组数据,一个是网易云音乐发布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68%的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一个是乐坛“半壁江山”的汪峰自爆所有音乐作品的版权收益只有60万,主要依靠演出和综艺节目;再有就是加拿大女歌手艾拉妮丝·莫莉塞特的实体专辑和流媒体收入在1亿美元上下,最终入账的却只有几十万美元。

尽管版权价格水涨船高,最终的受益者仍是唱片公司,音乐人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也正如丁磊在版权保护大会上的发声:“现有的独家版权模式,并没有给音乐产业链的两端,音乐内容创作者和用户带来利益,反而正版化的蛋糕,音乐人和用户都没怎么享受到,倒是被资本运作分掉了十之八九。”

2、正版的围墙建立,好音乐越来越少了?

知名乐评人耳帝在《成都》和赵雷走红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华语乐坛已陷入原创绝境,2016年华语乐坛红起来的歌屈指可数,创历史新低,而综艺与选秀依然在不断地消费着老歌遗产。如果华语乐坛每年仅能红且最红的那首歌,是《董小姐》、是《南山南》、是《成都》,那无疑是一种倒退。

执此观点的还有著名音乐人捞仔,“经过这么多年的选秀以后,中国原创好歌曲的状况,就跟沿海的鱼差不多,都被人捞得差不多了,那个网越来越小,就是说创造力在缺失,为什么?一个是没有途径,一个是没有动力,他们对原创歌曲失去了信任。”

诚然,在正版的围墙建立之后,国内音乐市场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在线平台抢夺的版权大多数是老歌,各类音乐综艺上被反复翻唱的也还是老歌。或许音乐行业的创作者们还未感知到春天的来临,但更多的是,在线音乐平台拥抱了版权,经营理念却仍停留在五年前。

盗版泛滥的时候,音乐APP们拿着免费的资源做分发,盈利的核心便是流量之上,并因此繁荣了音乐行业的榜单文化。冲上各类榜单的音乐就会被更多的人下载,平台方也就有了更大的流量,相应的也会给予这些音乐更多的推广资源。虽然到了正版时代,小鲜肉、影视明星、头部歌手们是重要的流量来源,一些在线音乐平台也极力去争夺这部分资源,所以,鹿晗、TFBoys等发布的新专辑在QQ音乐上销量千万的成绩并不值得神化,换作另一家平台也会有相同的效果。

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给独立音乐人、非当红歌手等更多的机会,才是复苏中国音乐产业的“泉眼”。当郑钧创办合音量、汪峰创办碎乐的时候,在线音乐平台们就该认识到这一点。

3、殚精竭虑的在线音乐平台是最大赢家吗?

QQ音乐自称是国内唯一一家盈利的在线音乐平台,背后是1000万左右的付费会员用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potify,Spotify的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并拥有3000万的付费人群,但2016年的净亏损仍然达到了1.85亿欧元。也就是说,如果版权价格继续水涨船高,用户付费并不能实现在线音乐平台的盈利梦。

相比于音乐人和用户,在线音乐平台大抵是音乐产业链中最“忙碌”的角色,一方面要和竞争对手们在版权上进行较量,甚至不惜重金买下独家版权;另一方面又要不遗余力的提升用户活跃度、引导用户付费。此外为了开辟出可行的商业模式,大刀阔斧的在音乐产业链上进行尝试。并不否认这一举措的积极性,但用“殚精竭虑”来形容在线音乐平台似乎并不为过。

可事实上呢,无厘头的进行独家版权竞争并不是一种最佳的手段,国内在线音乐平台的盈利谜团是其一,国外同样争夺独家版权的Spotify、Apple Music、Rdio等是其二,且从Spotify在2016年的巨额亏损来看,国内玩家们持续独家版权的竞争,盈利的时间点还要往后拖许久。当然,打通音乐产业链的做法看起来大有可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线音乐需要在其中有多少投入,何时能达到盈亏平衡,能否成功走通这条变现之路,仍是一个未知数。

用户付费也好,音乐产业链也罢,最终的买单者都是用户,而用户忠诚度便是在线音乐平台的生死劫。现状是,很多用户的手机里要安装多个音乐APP,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身的听歌需求,如果版权割据的局面没有改善,这种状态仍将持续下去。不过,版权可以留住用户,甚至“逼迫”用户付费,但在音乐上下游产业链方面,不能提升用户活跃度,一切便都是空谈了。

丁磊筹谋的理想国

按照丁磊在版权大会上的提议,核心有两点,一是行业联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音乐大数据平台;二是网络下载音乐应该支持跨平台使用。

之所以用“理想国”来形容丁磊的两个提议,确实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国内音乐行业的病症,并对症下药,可这种模式想要真正运行起来又伤害了太多的既得利益,阻碍不言而喻。

首先,如果全国性的音乐大数据平台得以建立,单个平台的独家版权便不复存在,所有的音乐都加入到全国性的大曲库中,在线音乐平台和版权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独占而是共享性质。

由此带来的利好是,“版权圈地”、“唱片公司选边站”等将成为历史,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回归到产品本身,聚焦在产业链能力上。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来说,版权收益取决于质量而非单纯的数量,好的音乐有着更多的下载量,也就有更多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却也可以激励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创作更多的优秀歌曲。政府也可以借此进行更好的监管,并增加税收。

其次,如果网络下载音乐能够跨平台使用,对用户来说是无可否认的福利,完全可以摆脱同时安装多个APP的局面。从对音乐APP的被选择到主动选择,前者的价值点在于版权,后者的价值点则在于用户体验。

另外,此举也意味着音乐行业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不只是音乐人的繁荣还有音乐平台的新兴,音乐版权成了一种公共资源,只要产品体验足够优秀便有生存下去并盈利的机会。而用户进入新平台的门槛也足够低,在其他平台购买的曲目还在,只是重新下载的问题,不需要二次付费。

很明显,丁磊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于公,将催生中国音乐行业的又一轮繁荣;于私,网易云音乐是当前主流音乐APP中在用户口碑上占上风的,无疑是新秩序来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然而,假如国家版权局等政府机构不在政策上连续施压,依靠在线音乐平台自身的努力,丁磊眼中的“理想国”很难建立。

原因不言而喻。现有的主流音乐平台中,各家掌握的独家版权并没有形成商业上的平衡,尤其是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者合成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了半壁江山,进一步在版权上施压竞争对手,进而实现对在线音乐的垄断,已然是司马昭之心。即便是网易云音乐,近期也在扩大其在版权方面的优势,和多家音乐综艺的版权合作如火如荼。

乐观的是,不同于视频资源,音乐版权并非是一次性资源,视频平台为流量而战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借鉴价值,在多次碰壁之后,在线音乐玩家们必然会痛定思痛。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曾在发布会上对外喊话,愿意与竞争对手共享独家资源;阿里音乐的宋柯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认可版权垄断的行为。

而曾经因“剑网行动”上一改音乐盗版的国家版权局,会接受丁磊的建议吗?毕竟从行业大环境来看,全国性的音乐大数据平台对用户、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进步,之前政府对正版音乐的深度介入和执行成效显著,而这次会再次担当起总舵手的重任吗?

不管怎样,在音乐版权的问题上,终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行业整体也在往利好的一面发展。

----------------------------------------------------------

城宇自媒体:【微信公号:ksms2046】泛科技行业知名自媒体

报道点评互联网、手机、智能硬件、影视互娱等业内动态

-END-

本文由城宇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