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个圈套吗?
金融 基金是个圈套吗? 金融 | 2021-03-11 10:30 基金是个圈套吗? 老斯基财经

基金投资者现状。



基金投资者现状。



今天主要谈三个问题:


投资基金到底能不能赚钱,为什么大部分新基民都在亏钱,以及为什么说基金是个圈套。

第一个问题是:投资基金能赚钱吗?

或许能。基金赚不赚钱跟一个指标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那就是持有时间。



过去一年,1168支股票型基金中有1123支的收益为正,概率为96%,其中1100支跑赢货币基金年化3%的收益,概率为94%。

过去六个月,1336支股票型基金中有994支基金收益为正,概率为74%,其中941支跑赢货币基金年化3%的收益,概率为70%。

过去三个月,1385支股票型基金中有741支基金收益为正,概率为53%,其中610支跑赢货币基金收益,概率为44%。

过去一个月,1447支股票型基金中有106支基金收益为正,概率为7%,其中103支跑赢货币基金,概率为7%。



在2021年3月10日这一天,即使大盘半个月内跌了9.78%,如果你已经持有股票基金长达一年的时间,你仍然有94%的概率能够赚到钱。

基于股市八亏一平一赚的概率来看,投资基金大概率还会比你自己炒股强一些。

但是如果你只打算投资一个月到三个月,那还是老老实实买货币基金更稳妥一点。

当然持有一支基金的时长并不是越久越好,假设你在今天已经持有一支股票型基金长达三年,那么你跑赢余额宝的概率就会降至87%。

注意,股市是随时波动的,以上基于2021年3月10日的数据,仅仅代表在当下这个时间段的分析。当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五年前的2016年3月10日,持有股票型基金一年收益为正的概率仅为9.3%。

由此可见,不仅仅是持有时长会决定你的基金收益,入场时机对你的基金能否赚钱起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入场时机决定了大部分新基民都很难挣到钱。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新基民都挣不到钱?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投资者报告,自投资基金以来有盈利的投资者占比仅为33%。


这一数据来源于抽样调查问卷,而有动力填写调查问卷的一般是新基民。

虽然在2019年的调查问卷中,声称自己有史以来盈利的公募基金投资者占比达到了95%。但我认为2015年这个数据更具代表性。

因为在股票市场涨到峰值的年份,往往是基金投资者疯狂涌入的时间段。

近期市场有传言,2020年市场迎来了2000万新基民,但是早在股票大涨的2014和2015年,新基民入场的数量高达6000万户。

股票涨得越高风险越大这个道理,老韭菜都知道。

那为什么股票大涨的年份,会出现新基民疯狂涌入的现象?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公募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公司的盈利模式入手,也就是了解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公募基金公司主要依靠管理费和申购费获取利润,也就是说,影响他们赚钱最重要的指标是公募基金的规模。

所以基金公司会在业绩好的时候大力发行新基金。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新兴基金销售机构,影响他们赚钱的重要指标是销售基金规模,当我们每买入一支基金,支付宝都会从基金公司拿到一笔佣金,新基金佣金更高。

所以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销售机构都会把业绩最好的基金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这样的基金卖得最好。

而业绩走势强劲的基金往往意味着,其背后的股票已经涨到高位,风险也大幅攀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梦圆终于圆梦当上基金经理,却在10天内亏掉了20%让基民梦碎的奇葩景象。





今年一月份,公募新基金新发募集规模达到了4901.4亿,其中3897.3亿元是混合型基金。而截至2020年12月,混合型基金多年沉淀的总净值不过只有4.36万亿。


由此可见,开年以来新基民入场的情况有多凶猛。

其中有不少新基金是以新能源汽车、医药和蓝筹为主题,因为这些板块在2020年涨得最好。

最厉害要数一支2月9日成立的,名叫“汇安均衡优选混合”的新基金,成立后大仓位买入已经涨到顶峰的新能源和光伏板块,15个交易日亏了24.3%。


为什么基金经理会冒险投入风险如此之高的热门板块?因为无论基金涨还是跌,只要有足够数量的新基民入场,基金公司都不会亏钱。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基金是个圈套吗?




虽然圈套这个词听起来很是贬义,但是在股票大涨的时候,向投资者力推业绩最好的基金,对新基民来说就是一个圈套。

因为大部分看到年化收益100%的人,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而他们没告诉基金投资者的是,这个基金能在过去三个月内涨80%,那么就有在未来三个月内跌80%的风险。

在历史业绩后面往往有一行至关重要的小字——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走势,这是监管要求必须加上的东西。

也是新基民在交了几千甚至几万学费后才能明白的投资哲学。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生姜斯基

-END-

本文由老斯基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