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80后奇才,黄仁勋见了都得叫大哥
看点 这位80后奇才,黄仁勋见了都得叫大哥 看点 | 2024-05-16 19:22 这位80后奇才,黄仁勋见了都得叫大哥 老斯基财经

这位80后奇才,黄仁勋见了都得叫大哥

这位80后奇才,黄仁勋见了都得叫大哥 

80后老板大有可为,投入900多万研发就能搞AI。

大A有一家公司,一年忙活到头,营收连王首富的一个小目标都没有。要说挣钱,还倒亏了3000多万。

因为业绩实在渣,这家公司被披星戴帽,改名为“*ST农尚(300536.SZ)”。

如果没干好,下一步就得退市了。

“*ST农尚”原名叫“农尚环境”,主业是园林绿化。2020年,这家公司碰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80后老板——

林峰。

别看摊上林老板以后,公司挣得越来越少,大伙的抱负却越来越大:

要自己研发AI芯片。

在股吧,林老板还有不少支持者。

他们觉得“*ST农尚”摘帽指日可待,一旦解锁,就是算力之王、AI之神。

斯基保守预判,林老板大概也不知道,自己的公司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了。

“*ST农尚”眼下账上的现金只有6000多万,但要砸2亿元拿下一家拥有国际AI“天团”的目标公司。

目标公司叫“芯合智汇”,由一家新加坡公司Blue Moon全资控股。

Blue Moon的成立时间是今年2月9日,芯合智汇的成立时间是今年3月18日。

别看大家成立的时间都不长,但上市公司公告里说了:

对方有5位在国际上很厉害的技术大拿。

砸2亿拿下成立才几个月的公司51%股权,到底值不值,其实看看“*ST农尚”的态度就知道了。

明明是砸钱买技术的大爷,但出于对全球技术大牛的尊重,“*ST农尚”活出了乙方模式的卑微:

如果*ST农尚不能如期完成上述多笔投资,还要付未投金额的2%作为违约金。

区别于咱们一些投资人,豁达的林老板没有仗着金主的身份,让技术大牛们签什么对赌协议,破坏大牛搞研发的初心。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林老板的雄才大略、宏图伟业,比如*ST农尚的两位独董何淑光和刘杰成。

独董安知鸿鹄之志。

今年1月14日,*ST农尚第一次披露这一投资计划时,两位独董投出了宝贵的弃权票。何淑光弃权的原因是:

根据目前数据,无法形成判断。

这其实也不能怪独董目光短浅,要怪就怪林老板天使般的格局,对技术大牛实在是过于爱惜与包容。

或许在林老板的心里,只要能拥抱技术大牛,对方只有一间草房他都愿意投。

不知道两位独董当时看到的资料能不能比斯基多一点,反正斯基在公告上看到的是:

当时目标公司甚至连名字都还没取好。

一个公司掌门人的目光如此长远与开阔,早晚会让所有人折服。这笔投资在5月12日再次投票时,已经没有人弃权了。

只是当天应出席的独董应该是7位,变成了6位。公告说的原因是:

何淑光请假了。

有意思的是,何淑光不仅在这一天请假了,还直接递了辞职报告。

不过这都是*ST农尚通往算力王国的一个小插曲,根本形成不了任何阻碍。

林老板是北大学法学的,和AI之间隔着一台计算机,这显然没有耽误他进军这个产业的决心。

大伙说,看林老板的履历,他在半导体投资领域经验丰富。

而他的经验积累主要靠三个秘诀——

买买买。

说到林老板的履历,都会说起他当过硅谷数模的董事长。

2017年,北京有一家叫山海昆仑资本的公司组了一个财团,用大概5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美国的硅谷数模。

财团成员里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它出了其中的6.6个小目标。

林老板当过山海昆仑的总经理,收购完成之后,他成了硅谷数模的总经理。

硅谷数模的故事很多。

2017年向原创始人收购公司股权时,硅谷数模还支付了一笔超过3000万美元的中介费,折合人民币2.1亿。

这笔中介费最终是谁收的,大伙儿都不知道。

当时硅谷数模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10.4亿,财团支付的对价是26.34亿,这中间差的15.94亿就是咱们说的商誉。

砸这么大的代价之外,还不惜多花2亿中介费也要拿下硅谷数模,估计这个硅谷数模是有点东西的。

至于有没有,斯基作为公号狗也没能力判断。

只是收购当年年底,硅数股份就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9.71亿。

硅数股份,是专门为了收购硅谷数模成立的主体。

2020年7月,硅数股份的股东之一嘉兴海大,把手上35.94%股权以14.9亿元转让给了上海鑫锚。

硅数股份和*ST农尚没有什么关系,但大伙儿可以从硅谷数模中,看出林老板等一帮财团对国际前沿技术的欲望。

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他们在资金上可以说是——

不计成本、不惜代价。

这种优良传统与鲜明个性,也被林老板带到了*ST农尚。

林老板和*ST农尚第一次结缘是在2020年9月,他以嘉兴昆兆的主体接手*ST农尚2689.74万股,花了约2.11亿元。

斯基从天眼查吃了瓜,多嘴介绍一句,嘉兴昆兆和嘉兴海大的实控人是同一家,也就是前面所说的——

山海昆仑资本。

不过,这笔交易更像是林老板玩了一票。

2021年8月2日至10月20日,嘉兴昆兆将2600多万股全部抛了,抛售均价在18.83元/股至22.44元/股之间。

前一年,林老板抄入的成本才7.86块一股。哪怕差价10块算,林老板这一笔也赚了2个多小目标。

林老板在咱们这,也能算得上一枚投资奇才了。

那一年9月,林老板抛*ST农尚股票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本来林老板说好了要把其中的1800多万股,用14.99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叫“葛华林”的人的。

双方协议签好的第二天,*ST农尚股价收获“20cm”涨停,涨到了22.48块一股。

后面几天又来了几个涨停,到了9月6日,股价涨到了每股24.4块。

也就是说,这个叫“葛华林”的幸运儿,一下子就账面浮盈1.7个亿。

面对巨额收益,这个幸运儿无福消受啊。他竟然作了一个“老子不买了”的决定,原因是:

受让股份意愿发生变化和股份转让款安排存在一定困难。

斯基八卦了一下“葛华林”,他应该是住在江苏扬州,当年3月,他在“名臣健康”这支股票上也有过类似的操作。

也不知道这个神秘的葛华林,是什么来头?

葛华林放弃后,林老板又把这些股票以每股18.56块的价格,闪电速度卖给了银湖麒麟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林老板最终成为*ST农尚的实控人,是2022年6月份的事了。

当年6月7日,*ST农尚前任实控人吴亮将自己手上20%的股票,转给了林老板的海南芯联。

转让单价是每股14.2块,总对价是8.33亿。

林老板成为实控人以后,在芯片上做了很多布局。不过从这两年公司的年报来看,替公司赚钱的还是园林绿化。

2023年,旗下三个搞芯片的子公司武汉芯连微电子、苏州内夏、深圳市中自芯连技术的净利润分别是挣4万多、亏1245万多、挣172万多。

像武汉芯连微,挣钱的能力还没挖掘出来,花钱的能耐倒是早早地显山露水了。

去年12月,它一口气向北京一家叫“爱尚游”的公司采购了50台超微服务器,花了1.48个亿。

对于这样的大手笔,大伙也多多少少有点怀疑,但林老板的超能力再次显现。

今年3月和4月,*ST农尚接连接到两个大订单:

浙江***科技租赁武汉芯连微54台算力服务器,合同价是1.16亿。

北京***科技采购大连芯联微技术服务,合同价是4.91亿。

林老板最擅长的其实还是——

以小博大。

*ST农尚母公司和子公司员工加起来才82人,又要接原来的园林绿化项目,又要接新产业上亿级的订单。

而实现这一规模,林老板只花了965万元的研发费用,动用了13位研发人员。

斯基觉得,其实林老板才是国际级的大牛。要说拿AI生财,黄仁勋高低也得跟他“拜个师”。

难怪,*ST农尚披星戴帽之后,林老板很坦诚地写了一封公开信,貌似想向大伙儿喊话:

老乡别走,困难是暂时的。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END-

本文由老斯基财经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