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网约车平台抽成猫腻知多少?
出行 聚合网约车平台抽成猫腻知多少? 出行 | 2022-06-10 16:06 聚合网约车平台抽成猫腻知多少? 柴狗夫斯基

最近的互联网行业新闻看多了,甚是焦虑。

最近的互联网行业新闻看多了,甚是焦虑。

小到创业公司,大到新势力、独角兽如小鹏、理想,甚至巨头如阿里、平安,裁员、毁约应届生的爆料在热搜列表中,一个接一个的更替。

被裁员,随时都有可能在每一个人身上上演。但当失去本职工作后,我们还有什么退路?

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车的去跑个网约车,没车的去送外卖,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现实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种预想,而是事实。网约车与外卖,养不了家,但或许可以糊口。

然而,最近有不少网约车司机、媒体吐槽爆料,有网约车平台的算法似乎在暗地悄悄算计,在抽成比例上动起了歪脑筋。

其实,今年2月份交通运输部就开始要求主要网约车平台公司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本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同时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的抽成比例。

有些平台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公开抽成计价规则,而有些平台则在计价规则上耍起了小心眼,响应程度没那么彻底,在抽成规则上暗藏猫腻。

扩大分母降低抽成

聚合网约车平台被指暗藏猫腻?

此前,在贴吧、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爆料,在高德打车,司机收到的实际金额与乘客实际支付金额存在很大的差额,曾引起广泛讨论。

也有疑似车主表示,高德打车真坑黑,乘客说打车费比某滴贵,实际司机收到的费用比顺风车高一点点。

近日,有不少司机在微博、短视频平台爆料,自己偶然发现,部分聚合网约车平台在执行公开透明计价时用上了小手段。

据网约车行业专业研究机构公众号披露,最近几天有多名网约车司机爆料称,自己在跑高德聚合平台下的平台时发现一些平台在给司机师傅展示的抽成上,藏了个大心机。平台在计算公示上偷换概念,从而达到藏匿抽成、谎报成低抽成的目的。

该机构指出,在高德打车平台上的携华出行,抽成规则为:平台抽成比例=(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乘客优惠前金额,但这样的规则深究疑似存在猫腻。

而滴滴、美团等其他平台,抽成的计算方法则是:抽成比例=(乘客实际支付的钱-司机实际收到的钱)/乘客实际支付的钱。

在正常的逻辑中,其他平台的分母都是“乘客实际支付的钱”,但是高德平台上的携华的分母却是“乘客名义上付的钱”(优惠前金额)。

这样的计算方式意味着,可以先给乘客涨价,然后通过发优惠券降价,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心理上觉得捡了便宜,还可以在表面上降低抽成比例,从而以低抽成吸引司机。

举例来看,在没有优惠券的情况下,假如乘客支付10元,司机实际收到8元,平台抽走了2元,抽成是20%。但是发了优惠券后呢?

假如乘客优惠前价格是12元,再优惠2元,平台还是抽走了2元,乘客还是付了10元,司机还是收到8元,但抽成立刻变成了16%,如果给乘客涨价到15元,再给5元优惠券,抽成立刻变成了13%。

按照这个逻辑,平台想给司机展示多少抽成,也就是几行代码的事。你说这招数野不野?大家都已经很难了,还要把乘客与司机一起当猴耍。

当然,在高德打车采用这种计算方式的不止携华出行一家,例如及时、妥妥、风韵之类的,都是这么计算的。

聚合性网约车平台

不仅要借鸡生蛋,还要薅鸡毛?

今年初,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

该行动指出,网约车到6月底,各平台基本要做到抽成全部公开透明化,然而上述案例,真是印证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咱们的互联网创新在“投机”方面真是具有超强的迭代能力。

网约车市场,本身已经是一个针也难插进去的市场了,再造出一个滴滴、Uber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那些握着大量流量的平台,比如高德、再如发力专车不顺的美团等不约而同的将聚合性平台作为分羹网约车市场的方式。

这种模式,也就是典型的借鸡生蛋的生意。这生意能成,则主要是市场上大量的网约车平台,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很难自建流量生态,寄生于一级流量平台是活下去的关键,但正因寄生,就会被随意拿捏。

这些一级流量平台,有着中小出行平台没有的流量,那么聚合这些小平台就几无成本、几无风险的实现了流量的变现,这或许无可厚非,但他们的野心似乎很大。

因为从藏匿真实抽成这事来看,他们不仅要借鸡生蛋,还要把鸡毛也薅了,但这显然是一件难以持续的事,因为这样的操作,会让鸡生病的,生病的鸡生的蛋,谁还愿意吃呢?

尤其对于如今的消费者来说,能省则省,他们打车是会比价的;

而对于司机来说,他们开网约车,不是觉得好玩,而是为了糊口,口粮被偷走,他或许不会拼命,但至少不会再跟着你这个地主混了。

事实是,这样的趋势正在上演。

乘客找不到司机

司机找不到乘客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耍心机是服务业的催命符。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司机和乘客是这门生意的核心资产,对他们失去诚信,那面对的只有"乘客找不到司机,司机找不到乘客"的结果。

在抽成猫腻爆料之外,也有媒体报道,有司机诉苦,自己在高德挂了3小时无一订单。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出行需求降低,导致网约车行业订单量下滑;另一方面,或许或多或少与消费者觉得打车贵,司机觉得赚不到钱有关。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信息总计4.76亿单,连续三个月下滑。

数据同时显示,接单主要依靠高德打车的网约车服务商,无一进入前十。

包括比较出名的携华出行、妥妥E行等在高德平台上“抱团取暖”的服务商,纷纷跌出4月份订单量前10。

据估计,目前高德每月整体的订单总量,不足网约车头部平台的四分之一。

媒体分析认为,高德订单量的下滑除了行业整体影响,因服务问题引发的口碑差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高德打车关键词,投诉量高达四千余条,其中乱收费、价格贵、套路多都是投诉的高频关键词。

据澎湃新闻报道,妥妥E行、及时出行、麦田商旅、风韵出行、斑马出行等多家第三方出行平台密接被罚,而这些平台大部分都是高德的合作方。

澎湃新闻报道援引司机说法:有好多小公司都是平台扶持的,因为平台对公司运力有要求,所以很多公司为了能和平台合作都抢着上运力,即便有些不合规的情况,最后也是处罚到第三方公司,和大平台没关系。

也因此,在这些聚合出行平台,乱象一直以来屡禁不止,聚合平台要规模,要司机资源,同时又不怎么担责,那自然会降低各种门槛,滋生大量的乱象,比如为无证车辆或无证人员派单、注册登记把关不严、招聘司机渠道管理不善、线下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最近,南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万熊杰近日撰文表示,聚合平台因自身不直接开展网约车经营服务而无法成为交通执法的监管对象,部分聚合平台存在接入无资质网约车平台提供服务的现象,导致交通安全不可控、服务体验参差不齐,对网约车经营秩序造成了冲击。

比如对于聚合性平台高德的服务问题,网友还提出疑问:“投诉量居高不下,安全事故频发,难道滴滴以前清退的司机都跑高德上去了吗?”

与此同时,这类聚合性网约车平台,发展的逻辑在于招募更多的服务商以及司机,这导致在行业不景气、消费者端口碑恶化的情况下,订单大幅下滑,分配到司机手上的订单会越来越少,司机也越来越赚不到钱,逐渐进入恶性循环。

此次被爆出高德平台上有网约车平台在抽成比例上动歪脑筋,也再次体现出聚合性网约车平台的乱象。但这无疑是不可持续的。

今年以来,面对订单量的下滑,高德还推出高德打车免佣联盟合作平台,在端午节以及上海推出免佣活动来刺激司机的活跃度,比如端午节免佣活动覆盖300余城市。

但是话说回来,这么大气的免佣,高德倒是没多少损失,但是高德的合作方是需要生存的,更何况免佣能持续?免佣结束,司机还是原来的境遇。但是高德急了是真的,但这样的措施,似乎救不了高德的急。

那么,你们觉得这些聚合性平台还有未来吗?或许有,前提是,得改掉那些坏毛病。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

-END-

本文由柴狗夫斯基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