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米+导演杨超+法兰西胶片:悲伤告别《指环王》
文娱 波米+导演杨超+法兰西胶片:悲伤告别《指环王》 文娱 | 2021-06-02 10:59 波米+导演杨超+法兰西胶片:悲伤告别《指环王》 第一导演

很多儿时的经典,慢慢变得不再让人快乐。

撰文/法兰西胶片

大家好啊,六一儿童节快乐啊!三胎准备好了吗?

不知道我们小时候六一节的快乐,和现在我儿子六一节的快乐,是不是同一件事。

但可以明确,很多儿时的经典,慢慢变得不再让人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最后一次聊聊“令人不快”的《指环王》(并不),目前三部曲重映累计票房近1.5亿,只有影迷在苦撑。

这篇文章的音频节目同时会出现在“反派影评”的一个新栏目里,具体是什么形式暂时卖个关子吧,反正你知道,波米又拖更了,于是我们把这个中间环节提出来,做成文字稿。

整体上,波米,导演杨超,还有我,都是对这次《指环王》重映感到踟蹰或失望的,但经典于心中地位肯定不会变,于是我们就得仔细琢磨一下,到底变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经典不太受欢迎了,到底是观众的问题,还是经典本身的问题?

我们的结论倾向于,是观众的问题。

但我们没有正式答案,只有情绪是明确的——沮丧,悲观。

本文8000字,略长,读完它,这个儿童节,也就结束了。

【特别提示:完整节目请收听反派影评近期相关推送】



01

被差评惊呆

波米:《指环王》三部曲在大陆以4K版重映,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堆年轻观众给《指环王》打差评,觉得这个片子页游质感,又臭又长,当然就引起了我跟胶片乃至杨导这样年龄段大的观众的反弹,这什么情况?世界完全变了?我记得还有公众号写的标题是“经典死于今年”。

法兰西胶片:其实它的差评比例占的没那么高,十几比一吧,但那“一”我也觉得很纳闷。当时是这样的,第一集上映后的那个周末,礼拜天中午快12点的时候,我无意点开猫眼一看,这么多差评!就懵了!大部分是说这片子怎么这么长。



波米:都没看过《复仇者联盟4》。

法兰西胶片:这是个智商问题,你买票的时候你没有意识片长吗?于是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说《指环王》差评言论又超出我想象力了。

波米:无底线。

法兰西胶片:好像是桃姐看见我发了这个,他也去搜了一下,我估计他一搜也懵了,然后他就发了一个微博,他是微博大号啊,马上就炸了,上万的转发,紧接着所有媒体就开始跟进。

其实大部分影迷的吐槽就是,打差评的这代人是刷短视频长大的,等于把几个短视频平台骂了一遍。

波米:杨导怎么看,电影死于今天?

杨超:我是看见这标题之后,以为出什么大事了,我确实是有点惊奇,它和短视频流行的程度有关系。

谢飞老师说过一句话,说美剧就是这个时代的长篇小说,我觉得特别对,每集三个小时的《指环王》,三部加一块,当一套超级升级版的美剧,这个心态就会好很多。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用这种影像的方式读长篇小说是一个高质量的享受,从文化受众的角度来说,这个东西是不值得差评的。



导演杨超

02

童年滤镜确实也碎了

波米:胶片上次跟我说这次4K重映版有问题,所以我就想说这次重映的包装形式,包括格式,是不是也会造成一种观影落差。

后来我是三部IMAX连看,能看到它的画质一部比一部提升,但第一部尤其不行,开场索伦被砍掉手指的那一战,说刻薄点,是有点“渣渣辉”什么的,IMAX也放大了所有问题。

法兰西胶片:这次我原本想通过IMAX看看当年我落下什么画面细节,一开始我还挺期待这个格式,结果我看到的所有细节都是负面的。

波米:我也是!童年滤镜碎了!

法兰西胶片:现在我看第一集里CG小人跑步,机械感到了我无法容忍的程度,萨鲁曼派出去天上飞的鸟,那都是什么啊?还有远景和近景拼贴的虚假感,就像以前老电影那种没钱造景似的,包括地下造兵场,问题特别严重。

哪怕是最好的第三集也没撑住,弗罗多和山姆最后从毁灭之山逃出来的那个镜头,人都变成马赛克了。

我觉得真正地做法是不要贪图IMAX或者4K,哪怕像乔治·卢卡斯在1997年重新用CG修了正传《新希望》一样,修的话,可能老的原教旨会不高兴,很多实拍的人偶就变成道具了,但是彼得·杰克孙基本上是数字时代,模型建筑你可以不用管,你就把数字特效那部分再规整一下,会更好。



《星球大战:新希望》

波米:对,有一个说法我不太确定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次的这个所谓4K版本扫描,其实也没做得太细。因为《指环王》三部实拍部分都是用胶片拍的,但它的数字中间片是2K的,那么这4K版怎么做、包括是否修复,都不是扫描一遍这么简单。


你看当年《泰坦尼克号》IMAX的重映版,他们就是真的砸钱全修了一遍,画幅在原来的版本上加宽了,多了19%的信息量。那这次《指环王》重映可能版本制作也没那么讲究,尤其第一部看着问题最大,整个4K版不是让画面更精致了,而是把原来特效上的缺点放大得更明显了,所以说第一部集中出现的差评,可能确实也跟版本的“糙”有关系。

03

叙事的反类型窟窿

波米:刚才说了制作上的问题,说白了,你最后还是因为长,看不进去。

法兰西胶片:第一集刚开始田园生活,新观众可能觉得巴金斯那老头是主角,演了半天,老头走了,侄子成了主角,可能大家对原著完全没有认知的话接受的信息量有点过大。

波米:巴金斯这个人物只是一个引导性人物,第三集这种问题也很多,没办法。

我不知道年轻观众看没看过《霍比特人》,他要看过,应该知道《霍比特人》最后一幕衔接的是《指环王1》,所以我觉得老观众看到第一幕开头是很澎湃的,其实做了一个隔了十五年的正反打,《霍比特人1》拍的是洞里面的巴金斯。

杨超:这个差评是不是都是在第一集重映时比较多?

波米:嗯,但二三集就没票房了,都是我们去刷的。

杨超:第一集从它整个的故事而言,我们不考虑所有的IP文本流量和接收度的话,就对一个魔幻电影来说它可没啥高潮戏。

最后那场决战在林间进行,完全写实的,观众可能会问,这就结束了吗?后面大战在哪儿?主人公牛逼在哪儿?没有,根本不符合类型!

但是西方观众可以接受它,因为它有书,没有人会置疑这件事,这些新观众如果不知道《魔戒》,那第一集真是一个不好看的类型片。



波米:当然我们回到自己小时候,我们也没看过原著,中国观众也没有基础,但它有炎魔,特效那时候在保质期,而且是真没见过。

法兰西胶片:当年第一集看完,哪怕看到结尾,哪怕已经结束了,弗罗多和山姆划小船走了,出字幕了,你脑子里还在想炎魔呢!

杨超:没错!

波米:甘道夫“死”了,但我们不知道后边他还活着,其实是有一个巨大的伤痛情绪的蔓延,但是我会是觉得其实是特效保质期一过,又是单体电影,完了它确实又是流水账,尤其我这次在看,所谓护戒联盟也不存在,小分队它解体了,原因其实很仓促,就是觉得没戏了,走了。

法兰西胶片:咱们以前看的时候会觉得,哎呀,这事没干成啊,你也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但是我现在重新看,觉得就从甘道夫“牺牲”之后,那种情绪一直蔓延着,并且暗示着这个队伍要歇B,他们紧接着去拜见精灵女王,精灵女王看那几个人的眼神,其实就剧透了这一点。

波米:以现在叙事效率来说,如果他想拍一个失败,其实是《复仇者联盟3》的拍法,一路压迫到最后甘道夫“诈死”,这个戏一收。现在他刚死,突然进入另外一个情境,精灵的情境,我都要适应一阵,精灵情境还要兼顾着丽芙·泰勒的爱情戏,观众接受不了。

杨超:其实是像胶片刚才说的那样,他最后在写剩下的几个人。一般是写个小团队护戒,勇敢朝前迈进,他不要这么写,他的故事就是要让每个人做出选择,尤其是让那几个关键主人公在不同困难中做出自由选择,逐渐分崩离析。

波罗莫突然变成一个重要人物,以一种先坏后好的方式,以一个火光离去了,他最后选择是对的。然后弗罗多做出选择,他被波罗莫伤害了,还被逼到了岸边,几乎想放弃,最后突然间决定要走。山姆做出了最重要的选择,两个人一个小船一个湖边,在魔幻电影里面干燥极了,太不好看了,他就写这件事,写他们都实现了自由意志,我就要作为忠实于我的主人,忠实我朋友的那个人,这件事是非常牛逼的选择,包括被抛下的阿拉贡也同样了做出了一个超越爱人和精灵的选择。



波米:我特别理解年轻观众,就这个片子它有的时候是情感上有点中二,特别像日漫,我们仍能被感染,但它不太讲逻辑,它最后的结局是阿拉贡、莱戈拉斯和金利三人决定去救梅里跟皮平,看过《复仇者联盟》的观众都会觉得,戒指在弗罗多那儿,你能追,却不追,反而那两霍比特人被抓走了,他们也是人,我们要救他们,去救两个路人甲,这是一个中二热血的东西,但是你从逻辑上来讲这又没有主次。

杨超:必须得提个醒,他们没办法接近魔戒。

波米:它只展现了女王黑化,女王本来也没跟他们走,你得把阿拉贡、精灵王子、矮人都来一遍才行。

杨超:反而他拍的是阿拉贡经受住考验了,那更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去帮弗罗多,而且从来没展现过魔戒对矮人和莱戈拉斯有啥影响,根本就没有影响啊。

波米:这么一看,好像这届傻B观众是有道理的,这确实是个烂片……打住了,小丑竟是自己……咱们快回来,说点高大上的。



04

怎么拥抱经典

波米:这两年大量经典电影重映,胶片你重映的基本都去看了,我觉得你也可以聊聊有一些评分真的就降了,《指环王》算一个,而且算差评挺多的,年轻观众不理解。还有一个是《龙猫》,当时豆瓣评分一度降了0.2分,这两个算是我这次印象当中重映降了分的。当然还有升了的,就是《阿凡达》在豆瓣评分升了0.1。

法兰西胶片:重映是市场快不行了,想增温,放一个经典牛B片,提提士气,临时抱佛脚的事,你看第一部的发行就出现大问题,拷贝送不到,等于说第一部最应该去提气却没成,直接啪就上来,来不及做一些话题,也没有任何人去推动这件事。

波米:很有可能是这样一个过程,4K重映,包装了一波新海报,物料第一波看的人肯定是爷青回,肯定都是在社交网络上吹当年特效怎么牛B,年轻观众一看特效这么牛B我去看吧,一看什么玩意,第一部也确实特效差,那自然就差评。

我也同意刚才胶片的判断,就整个舆论车祸可能也有点双方较劲的意思,也许年轻观众觉得它傻B的也没有那么多,或者那么严重。

法兰西胶片: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咱们现在言论是“开放”的,我的意思是说,他有什么感受就会去说什么,回到二十年前,假设有一个人他也觉得《指环王》节奏有点慢,理解不了,但是他不会随便就说这个电影是大傻B,至少这个话他得想想是否理智。

波米:你说得对,咱们那批观众当年对于好莱坞工业以及托尔金这种西方名著是有仰视的。

法兰西胶片:你看现在咱们排前二十名票房的全是中国片,要么就是《速度和激情》和《复仇者联盟4》,工业不一样了,他们觉得你们好莱坞水平跟我这也差不多,你那东西翻篇了。

波米:东升西降,最后阿拉贡还来一嗓子“西方世界的人们团结起来”。还是刚才那个问题,两位觉得,尤其胶片聊一聊,为什么像《龙猫》《指环王》这种评分降了,但《阿凡达》这种就升了?

法兰西胶片:《龙猫》是在于我们经过二十年CG动画熏陶,回头再看2D,有些观众,或者说是视觉形成习惯的观众,不会觉得它的质量有那么重要。



《龙猫》重映海报

波米:手绘没那么重要了。

法兰西胶片:是的,并且《龙猫》有的时候还挺自然主义的,它就玩没发生太多的情节,可能有人看的时候,还觉得这是干嘛呢,老爸在那儿写字,小女孩在那儿翻跟头,这是什么玩意?在今天这个时代他会有一些审美差异。还有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点,互联网“言论开放”,看见不满你就直说,原先不是这样的。

波米:原先是宫崎峻神化了之后才传到中国。

法兰西胶片:对,《龙猫》那是人家公司的标志,吉卜力的“跳跳灯”。

波米:还有就是像《指环王》,当时上映,中国的所谓电影院也就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原来都说好的,其实主要都是影迷,大家影迷标准是一样的,宫崎峻厉害,《指环王》厉害,直到现在,这些东西才传到非影迷这里,才破圈。

法兰西胶片:所以为什么《阿凡达》分数又高了,就是它相对而言,其实离我们挺近的,它当年就破圈了。

波米:从现在的口碑来看,卡梅隆这《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两个经典持久度比宫崎峻和《指环王》要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其实不是,这两个片子本来就特通俗,观众到现在看还能哭。

法兰西胶片:《阿凡达》重映的时候我是去看的,说实话,从技术上你要是找破绽的话很难,无非就是动捕这个层面的技术还稍稍有一点瑕疵,但它场景性的东西一下就把这些全部掩盖掉了,四个纳美人往悬浮的大石头块上爬,这是一个很沉浸式的东西,卡梅隆思维意识也比较好,他不像彼得·杰克逊那时候还B级思维,喜欢做怪脸什么的。



《阿凡达》剧照

波米:彼得·杰克逊拍《指环王1》的时候还是卡梅隆在拍《终结者1》的时候那个样子。

法兰西胶片:嗯,彼得·杰克逊在第一集刚刚获得成功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把剧组所有人全部招回来,补拍二三集里所有拍low了的镜头。

杨超:我觉得它还有一个通俗度的最大公约数,《海上钢琴师》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包括《阿凡达》,它一直是一个在科幻中非常平庸的作品,它在概念上在世界观上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它属于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底层,向上被破圈公约的那部分,任何人都可以理解那部分,环保题材,弱势民族,难民,这种东西保鲜度确实能更长一点,而所有涉及到一个细分领域,一个文化深的地方,《指环王》就是,本身就不容易破圈。

我一直吐槽好莱坞这一点,他们始终是越来越奔着低幼走,从13岁往下直奔小学生而去,可供好莱坞做的科幻文学已经积累了很多,但他们不做,没办法,他们分得挺清楚的,觉得那种东西可能更适合小说。

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阿凡达》成了一个行销的东西,《海上钢琴师》是更奇怪的一件事,不但满足了一种很文青的心态,它是写艺术家没错,也很好听,它的味道也对,但是它真的是蛮属于那种最表层的东西。

波米:斗琴是以谁快,看谁琴弦能擦出火来,这是中国人对于奇观的满足。那你怎么能说弹得快就是牛B的,就是好的音乐?简直就是《青藏高原》最后谁能唱高音谁就牛B,这是挺抖音一个理解方式。对了,《情书》最近也重映了。



法兰西胶片:但《情书》吧,我几年前好像做采访还是什么工作的原因,就重新在电脑上看了一遍,就跟以前上高中时看的感觉不一样。

波米:降还是升?

法兰西胶片:降啊,就有点像一种技法已经丧失了个人专属权的东西。

波米:你说这个可能好多人也在说《指环王》,我说年轻观众你别忘了很多你后来看到的牛B的特效,人物造型想法,甚至对战场面,什么奇兵对冲,这些可能全部都是来源于《指环王》的。

法兰西胶片:就像《双塔》攻城战模板,它变成个技术,谁都可以用。



《指环王3:王者无敌》

波米:二位觉得还有哪些经典如果再重映,可能会面临《指环王》,甚至比《指环王》更糟糕的车祸场面。我有点冒犯杨导的心头好,我会觉得《黑客帝国》如果重映,尤其第一部,会有点危险。

杨超:我觉得没问题,我们必赢,哈哈。《黑客帝国》在类型上没有任何错误,一也没有,他最后给出的这种快感要比《指环王1》强多了。

波米:子弹时间就最过时,包括飞踢,现在大家觉得这不就是随便一个游戏都在那儿一转,这个东西就不叫事。

杨超:《黑客帝国》会常新的。

波米:我自己当然是觉得《黑客帝国》有很社会意义上的一些表达,但是我还会认为因为这些表达,它可能会形成一个门槛障碍,尤其二和三有点要翻车,先知出来,念经,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二位觉得还有什么经典会重映呢?

法兰西胶片:这么一问,感觉二十一世纪没经典啊。

波米:完蛋了。那我再说远一点,你觉得《教父》要重映呢?

杨超:非常明确地告诉你,没戏,死得透透,为什么呢?我最近刚刚跟两个年轻人给他们拉《教父》,他们的反应,要不是我不停地说,他们早就想弃了,太慢了,从头到尾全是老人,满脸皱纹的美国人,跟我有啥关系。

他们对六十年代美国的氛围,那个灯光,整体陈旧的质感,根本进不去,你说男人必看经典,我三十岁以后再看看吧。



《教父》

法兰西胶片:《肖申克的救赎》重映也许会好一点,它最后有释放感。

波米:而且有架空,《这个杀手不太冷》也行,但在西方语境,就是在一个左派语境可能就会过时,因为它毕竟牵扯到跟未成年女性的事情,说它算一个PUA的过程,把它给美化了,扣这么一个帽子。二位觉得国产片或者港片呢,哪些能再放?

杨超:《无间道》可以再放,整体的悬疑度有。

法兰西胶片:《无间道》可能ZZ上有问题。

波米:黄秋生、杜汶泽,这主要是审查上,其实我觉得最危险的是《黑社会》,哪怕你把删节版《龙城岁月》拿出来放,首先年轻观众肯定就觉得是阴阳怪气,杜琪峰的片会死得很惨,其他的那些男人片也会死得很惨,没有政治的问题也会死得很惨。哪个我觉得最保值,《神探》,因为烧脑。

法兰西胶片:你说《神探》我觉得还不如《暗战》。



《暗战》

05

时代已逝,凝视已散

波米:其实我们聊这么多,牵扯到一个议题,如果一个经典不太受欢迎了,到底是观众的问题,还是经典本身的问题?

法兰西胶片:每个时代都有观众聚集在一起的统一的口径,咱们现在对于经典电影的统一的口径,其实是豆瓣核心的那些人,都是弱势群体,现在更庞大的,能够发生舆论的是微博,包括大家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完全推倒之后,没有一个言论的标杆或者领袖。

波米:各个行业都没有标杆。

法兰西胶片:所以这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个以劣质的共同体为核心的结论,咱们几个肯定是干不过的。

波米:杨导最后怎么看这个问题,因为短视频的出现,那是不是它这个趋势就是悲观的。

杨超:表层观众始终在变动之中,所以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观众群体,我们现在说的品位取决于当下一两年之内的年轻观众,这些人再过两三年会有很大变化,当然电影的原教旨主义者,超级影迷他们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跟随电影史的合理的动机,其实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这群观众如何和表层观众有不停地换水,我觉得在健康的电影环境中应该更多地交流,现在其实很多时候是分层的,尤其在现在表层观众话语权被放大之后,他有一种不管不顾的感觉,一部分年轻观众他们觉得自己此刻我读得书,我看得电影,我的学识修养,以我的需求决定了我这个时候喜欢什么东西,很大情况下这些喜欢都是被最近的短视频塑造的,他们将来的其中一部分人会沉淀到底下去。

我其实在抖音上也看过电影,也就三分钟,因为我的观片三分钟我就过去结束了,我都是这样,我估计很多人都是这种感觉,就是说时间关系,这是有性价比的观影方式。

法兰西胶片:咱们小时候看北京二套环球影视栏目,它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拉片,我最早看《黑客帝国》就是被它拉片,但是我会拿小本本记下来,去找完整的电影看。那个时候,咱们获取信息量很少,没选择。

波米:它的观念是在于你是不是就认为你看了这个就等于看过完整电影了。

杨超:所以好电影的真正价值就是说你得告诉所有的人那是绝对不可以概括的,但其实很多不好的电影还真就可以概括了。

波米:问题是在于,你知道《逐梦演艺圈》是不好的电影,你也知道《指环王》是好的电影,但是比如像《毒战》或者《007天幕危机》,在他们那儿就是烂片,从另外一方面我自己会觉得它是完全被低估的电影,其实大量电影是这样的,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还是看原片,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看电影都是三分钟看电影。

法兰西胶片:换位思考,那些人不想去看那么长,他可能自己也累够呛,只能这三分钟躺平,看完就睡觉去了,但是,做电影解说的这个人,做三分钟电影的这个人,他就是以促进你睡觉睡舒服了来去做的,因为我看了一些网大,我也在观察,开播第一天网大上线,他的豆瓣底下就好多评论写的是,我是从谷阿莫来的,我是从抖音来的,报门号了。

波米:他还想让别人点赞,大家都是这么来的。

法兰西胶片:嗯,他就看了三分钟解说就来豆瓣打分,但我只是在网大里看过,真正院线电影没这么嚣张。

杨超:一定会有问题的,因为大家的视觉刺激已经变成习惯了。

波米:看《指环王3》肯定就剪猛犸象,就剪最牛B的场景,给它弄成三分钟,可是我们谈到《指环王》有时候,它的魅力就在于它就为了那三分钟的名场面,前面这么多的剑拔弩张的对质,这个东西才是一个仪式感的完整性,但是现在他们反哺回去看了,我三分钟的名场面看完等于看了你三个小时。



《指环王3:王者无敌》

杨超:电影被快进看,这是这个时代最大内部溃烂式的伤害。在下一个时代,就是说电影这门艺术吸引人类眼睛的数量,其实是它的生命线,就是你耗费人多少时间证明电影是不是成功,他掏的钱反而是一个小成本,他真正的成本是两个小时的生命,然后他不愿意给你,他就给你三分钟,这是对电影最大的侮辱。

波米:我再说一句,因为能快进,当时DVD出来的时候,西方那边就说过电影已经死了,后来好像《复仇者联盟1》出来的时候,电影又死过一回,就是你看马丁他所追求的是电影院,从一个角度来说每一代人都挺矫情的,或者说我们看马丁觉得矫情,那下一代人看我们也觉得矫情。



马丁·斯科塞斯

从另外一方面,马丁确实是鄙视链的顶层,他所有电影都是在电影院看的,他就可以鄙视我们这些看DVD长大的,也可以鄙视昆汀,昆汀看录像带长大的,又可以鄙视看谷阿莫长大的,那确实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二战之后出来一批伯格曼、费里尼、老塔,说白了不就是二战之后大家愿意看沉重的东西,都杀老实了。像日本,为什么出那么多大师,到后来越来越不行,当时全是战争伤痕激起来,国民性就是那么严肃。

杨超:归根结底人类还是需要凝视一些东西,特别严肃地看一个东西。

法兰西胶片:但是,潘多拉魔盒打开了,咱们其实回不去了。

-END-

本文由第一导演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