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
观点 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 观点 | 2022-03-25 16:24 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 刘润

维持自己的纯度,只做一件事。

前段时间,小师妹请教栏目,邀请了使命咨询创始人,前麦肯锡全球组织发展资深专家揣姝茵。分享她对组织和个人进化的观察和思考。

很多来直播间的同学说,没听够。

今天,我们把姝茵老师的分享整理成了文章,分享给你,希望对你的进化之路,能有一些启发。

——以下主要观点来自姝茵总。

— 1— 

如何定义你自己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因为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反映了你是怎么定位和定义自己的。

比如,如果5年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很自豪地分享我的身份标签,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麦肯锡全球组织发展资深专家等等。

但是如果今天,你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我是一个好奇的探索者,有勇气的创始人,一个有温度的助人者……

过去的11年,我以一个观察者和学习者的角色,近距离观察和陪伴过数十个行业近百位创始人、CEO ,还有近千名各个层级的领导者。

在这个过程里,我看到过他们的失意,目睹过他们的成功。

最让我尊敬的,是他们在低谷时的勇气,面对困难的决心。

我还有一个发现,尽管他们每天都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干扰。

但他们好像总有能力,化干扰为潜力,不断自我进化。

— — 

“从300cc变成500cc”

那些不断进化的CEO们,不仅谦逊,还很会学习。

他们通过深度学习,在快时代,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慢空间,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把原来300cc的容量变成500cc的容量。

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离职创业之后,遇到很多贵人。其中有一位在医药圈非常有名的资深投资人,他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但在五十多岁时,他不做投资人了,选择进入医药赛道,从零开始创业。

之后,他就从个人贡献者,变成了团队的创始人。一切从零开始,攻克难关,学习新的知识。

他每天背个包,7点多到公司,晚上10点多才离开。他的状态特别像一个渴求知识的大学生。

我们一起开会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巨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变化,还有跟团队同事相处模式的变化。我特别感动,我说,哇,原来一个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 3— 

舞池和露台

深邃的自我觉察。

我在《管理可以更有文艺范》分享过舞池和露台两种视角。 

什么意思呢?

假设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电影,那我们每个人既是自己这场人生电影的演员,也是导演。

你当然需要以演员的身份投入演出,尽情享受角色。同时也要有导演的视角,把自己从角色中抽离出去,进行自我觉察。

也就是你既要有舞池的视角,也有露台的视角。

既要享受在舞池“跳舞”的快乐,也要站在露台,去看看自己。一旦你发现走偏了,站错了,要及时调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举个例子,你是做产品的,你在某个产品上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你对这个产品充满了感情,但产品投入市场后反响很不好。

这时候,你能不能站在“露台”的视角,把自己从生产产品这个视角抽离出来。去看看市场为什么有这样的反馈,用户为什么会不喜欢。

当你转换角度,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也是迎来转机的时候。

我有个师弟,北大毕业的,现在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CEO。

他说他每周都会花半天时间,完全抽离自己,忘记CEO的角色,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去看自己,看公司,看这个团队。

他甚至会记下时间,地点,具体的问题,当时的处理方式,甚至当时的状态和情绪。

然后,不断归纳和复盘,哪些地方做得特别好,需要继续保持下去。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怎么改进,还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停止的。

他一直保持着自我觉察的习惯,这样的复盘笔记,他做了20多本。

— — 

最重要的事,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专注。

你花10秒钟全心全意洗干净一只碗,它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几小时勉勉强强读完一本书。

那些能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做事都极度专注。

世界著名指挥家 托斯卡尼尼,在他80岁高龄时,有人问他,这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这位著名指挥家想了想说,我现在所做的,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无论是指挥一支交响乐团,还是剥一只橘子。

这句话背后说的就是专注,有句话叫“主一无适便是敬”。

就是做一件事,便专于一件事,一点不觊觎,一点不旁骛。

— — 

维持自己的纯度,只做好一件事

维持自己的纯度。

马文·鲍尔是现代管理咨询之父,也是麦肯锡创始人,他影响了无数CEO。

我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大家会经常说起关于他的故事。他 的很多主张和理念,一直到现在,在麦肯锡都非常受欢迎。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麦肯锡的同学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做猎头公司,把CEO猎来猎去,不是挺挣钱的。马文·鲍尔在后排听到后,举起手,非常严肃地说 ,“stop it!”他说,“停止这个谈话”,他说,我们永远只做我们坚信的,帮助 CEO 解决最大的问题,而不是去做猎头。

你想想看,假如你是公司CEO,有人从你的公司猎了高官,挣了猎头费。转身再来给你做咨询,这本身是有利益冲突的。

所以马文·鲍尔说,我们维持自己的纯度,我们只做一件事。

1965年,有一家公司想花5万美元购买麦肯锡的一套软件,也遭到马文·鲍尔的拒绝。

他说,“我们不是卖软件的,我们只为公司董事会提供战略咨询,我们不能把为服务客户而开发的软件又卖给别人,那会有冲突。”

— — 

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

敬畏组织。

实现自我进化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借助组织的力量,敬畏组织。

和组织、团队相比,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你想要完成一件大事,必须要借助组织的力量。

比如,我们帮一个城商行做转型,表面看起来只有五六个人,其实背后是一个团队在支撑,有人负责做PPT,有人负责策划。在做成这件事背后,可能调动了上百人的资源。

包括我们直播也是一样,看起来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对话。我们身后,其实是整个团队在支撑。 

所以,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

你知道,橄榄球队上场的球员一般有11人,他们按照职责可以分成进攻队、防守队和特别队。

这三个分队,有各自的专长,但要完成一场比赛,最重要的是协同和配合。

比如进攻队,队员身手敏捷,他们凭力量、脚步和速度变化穿透对方防线。

比如防守队,队员通常是整个球队中最强壮的,盾挡对方进攻之矛。

比如特殊队,他们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进攻队和防守队的替补。

在这个球队里,无论个人能力有多优秀 ,没有团队的配合和支持,你不可能赢得一场比赛。

因为当你上场的那一刻,你的角色只有一个,就是“一起打赢比赛”的角色。

— — 

借公司的平台,锻炼自己的能力

借假修真。

什么意思呢,就是借平台的士气,修炼自己的能力。

组织是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人是组织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组织的CEO。

比如,我们经常会这么介绍自己,你是哪的?我是腾讯的,我是字节跳动的,你是干嘛的?我是干采购的,我是干运营的等等。

但这些都是你的职业标签,其实你是你自己人生的CEO。

所以你可以切换一个视角。

先把自己想象成组织的投资者。

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你有100万,你会投资这个平台吗?

如果不投资,原因是什么?怎么去改进?

然后,把自己想象成创业者。

比如,你是人力资源的负责人,你就想象自己创立了一个人力资源公司,只不过你的客户是公司,你为他提供招聘服务。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你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你在这个平台创业,平台在给你提供各种资源。

而你在借助平台的力量,不断实现自我进化。

最后的话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分享。

持续学习。通过学习,在快时代,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慢空间,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把原来300cc的容量变成500cc的容量。

深邃的自我觉察。既要有“舞池”的视角,也有露台的视角。

既要享受在舞池“跳舞”的快乐,也要站在露台,去看看自己。一旦你发现走偏了,站错了,要及时调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专注。你专注于一件事,产生的价值远远高于勉勉强强做一件事产生的价值。

维持自己的纯度,只做一件事。

敬畏组织。学会借助组织的力量,实现自我进化。

借假修真。组织是庞大的系统,每个人都是组织的一部分,借助 平台的士气,修炼自己的能力。

《 想要做大事,就要有高效的协作机制 》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