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
干货 好好说话 干货 | 2022-07-07 13:15 好好说话 刘润

“表达”这件事,困扰着不少小伙伴。

“表达”这件事,困扰着不少小伙伴。

“我有一个很棒的想法,但我就是讲不清楚,还老卡壳。”

“我讲得这么卖力,可大家好像都在玩手机。”

“每次被领导突然拉上台,我觉得我的大脑都空白了。”

......

最近,我的直播间请来了一位在一线主持岗位上活跃了20多年的专业主持人,她能帮助你克服“一开口,就焦虑”的问题。

她就是曹丽娇老师。

曹丽娇老师,我必须得给你隆重介绍。

她曾获得中央电视台全国主持人大赛优秀奖。

她曾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后担任《第一资讯》主播、播音主管,《环球资讯广播》副总监。

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专业主持人,却在36岁那年选择了追寻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辞职,并投身自媒体行业。

现在,她把自己在演讲领域的独到理解和方法,写成了一本书:

《演讲三绝》。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我没有演讲的需求,以后也不会有上台的契机,还需要学习演讲吗?

其实,演讲不一定非得是那种,站在舞台上给几百号人宣讲的大场面。

老实说,在一个大场合公开演讲的场景,可能离我们很遥远。

面对面表达自己的场景,却是常常出现的。

曹丽娇老师说,演讲的核心是,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竞职演讲、述职报告、毕业答辩、相亲,又或者只是希望向朋友清晰地表达观点,这都需要一点演讲能力。

在今天,你想收获更多的影响力,在职场上晋升更快,让事业更加成功,那你不妨试着提升一下演讲能力。

那么,普通人可以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呢?

曹丽娇老师的分享,以及《演讲三绝》一书,都不是高谈阔论,而是一说就懂、一练就通、一学就会的干货。

今天,我也把曹丽娇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




好好说话

20%的即兴,80%的有备而来


曹丽娇老师说,即兴演讲,看起来是“即兴”的,其实,满满的都是“套路”。

曾经,有一位好朋友和我说过这样的话:

“我发现,在好几个陌生的场合,你临时被请上台发言,但你表达得都特别好,你太厉害了,你天生就是个演讲的高手。”

我告诉她:

“天底下从来没有天生的高手,每一个人都是有准备的,我也是有准备的。”

然后她又问我:

“你怎么知道会叫你上去发言,你难不成还能未卜先知吗?”

其实也不是,我只是把每一个我出现的场合,都当作我会被请上台发言一样去准备。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如果想在即兴表达上不出丑,那么,不让它成为“即兴”的表达,不就可以了吗?

比方说,提前观察。

活动的主题,活动的主办方,活动的参与者......

这些,都是可以提前了解的。

然后,不妨试着从这五个方面来组织自己的语言。

第一,要替主办方说话。因为是人家主办的活动,你要试着学会捧场。

第二,要去找你和现场观众的共同点,引发观众和你的共鸣。

第三,要紧扣主题,因为只有主题才是当天所有人都感兴趣的内容。

第四,要找到前三点之间的关联。

第五,千万别忘了介绍自己。

我举个例子。

假如,我去参加一个珠宝分享会,我会这样说:

“感谢主办方今天邀请我来到这里,我也很荣幸跟这么多位美女一起参加活动,我是丽娇。

其实每一个女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都会被她们的父母称为——掌上明珠。

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她们好像淡忘了自己曾经是父母眼中的珍宝。

所以我觉得,珠宝对于女人的意义就是,我们应该是我们自己的珍宝。

每一个女性,都应该因珠宝而发光,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拥有她们自己的高光时刻。

所以,我今天特别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个机会,在这里的每一个女性,我觉得你们都像珠宝一样闪耀。

我都分不清到底是珠宝在闪耀,还是你们在闪耀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就算是提前了解,我也组织不出这么丰富的辞藻呀。”

别着急,曹丽娇老师帮我们把演讲的“套路”,总结成了十二个字。

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

我们慢慢来学。




好好说话

开场:先解决尴尬,再开始表达


曹丽娇老师说,如果你能把开场开好,那么演讲就成功了一大半。

为什么开场这么重要呢?

因为当你站在台前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身份的转换。

之前,你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观众,只需要坐在台下看和听就好了。

现在,你需要站到台前讲,需要面对所有人的目光。

不尴尬才怪呢!

前一秒,你还在听别人说话。后一秒,突然就轮到你了。

前一秒,你还在听领导发言。后一秒,突然就让你“简单说两句”。

大写的尴尬!

不仅是演讲者需要适应身份的转变,观众也需要适应。

因为,当他们的大脑还沉浸在上一位演讲者的观点中时,下一位演讲者就已经上台了。

而大家的注意力,往往在最开始的几十秒内是最集中的。

当一个新的演讲者走到台前的时候,大家都会抬头看一下,这个人长得怎么样?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如果是你,观众可能会饶有兴趣地继续听。

如果是我,观众可能就直接不听,开始玩手机,看小说了。

在我最开始做主持人的几年里,每当我去主持一台晚会的时候,花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的,就是开场的部分。

为什么?

先把问题解决掉,再开始自己的表达。

可是,你准备的非常充分,可台下的观众却“拒不配合”。

怎么办?

不妨试着做两件事,调动一下观众的情绪。

一件,是拉近距离。另一件,是转换身份。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好好说话

开场:拉近距离


当我们站在台前的时候,无论现实中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都会因为灯光、舞台和话筒的加持,而拥有一项独有的权利。

这个权利叫作,话语权。

话语权本身就会让演讲者跟观众之间形成一定的身份落差。

因为话语权的存在,你会天然比观众“高”那么一点点。

所以,任何一个和观众亲近的举动,都可以给观众留下好印象。

我举个小例子。

这个例子,发生在1956年。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应邀到清华大学进行演讲。

在苏加诺总统开始演讲之前,整个会场有点喧闹,主办方很担心后续无法控场。

于是,主持人走到台上,很严肃地对大家说:

“各位同学,请你们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有的人是不是太过热情了!如果谁再这么喧哗的话,我就要把他请出会场了!”

对于主办方来说,观众们不会发生意外状况,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可对马上要上台的苏加诺总统来说,这种情况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可能正在后台准备上场,可能正在考虑自己要给清华大学的学生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可能已经想好了他的开场白......

可台下的同学们,却因为刚受到批评,死气沉沉。

怎么办?

苏加诺总统就做了一个非常高情商的开场:

“同学们,我有一个建议,我建议你们向前走一步,因为我愿意生活在年轻人当中。”

于是,同学们都向前走了一步,坐在地上,把苏加诺总统给围了起来。

苏加诺总统接着说:

“我还有一个请求,我想请大家笑一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美好的未来。”

他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一扫刚才的郁闷,整个会场,顿时又沸腾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苏加诺总统,不仅有话筒、舞台、灯光带来的话语权,更有他实实在在的总统身份所带来的距离感。

当一位总统,愿意让大家向前一步,愿意跟大家走得更近的时候,就很自然地用物理上的距离,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

当一位总统,希望让大家笑一笑,就像演员“要掌声”一样的时候,自然地扭转了尴尬的气氛。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人家是总统,可我不是。我就是很担心,因为场下的观众根本就不认识我,我非常担心他们会怀疑我。”

别担心,想要有出色的表达,就要先相信自己能够做出出色的表达。

今天所有来听演讲的人,都是非常喜欢你的人。

他们对你即将要说的话,充满期待。

他们每一个人,都超级爱你、超级想见到你。




好好说话

开场:转换身份


既然挑战是身份的转换带来的,那就把身份再转换回去。

我举个例子。

现在,你要上台演讲了。可是,上一个演讲的人,是周杰伦。

这个时候,观众还沉浸在周杰伦的演讲中,根本就不想看见你。

怎么办?

不妨试着把自己和观众,放到同一个心理层面上。

你可以说:

“我好羡慕刚才跑出去的那两个找周杰伦签名的观众,如果不是现在要站在台上演讲,我早就已经冲出去了,我也特别喜欢他。”

这个时候,你表达出了自己跟观众处于同样的状态下,观众就会对你少一些反感。

你还可以接着说:

“但我特别感动于那些迫于压力、迫于礼貌,留下来听我继续说话的朋友们,谢谢你们愿意把时间交给我,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的是......”

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转换,你就可以把身份定位从“周杰伦后面的演讲者”,调整成“我也是周杰伦的粉丝,因为不得已要发言,所以才站在这里没有冲出去要签名”。

这样一来,你就跟观众的心理感情进行了成功的互动。

同时,也能把整个开场的情绪转到自己的演讲中。

我还有一个讲好开场的秘诀,可以送给大家。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句话:

“当你不知道如何打开对方心扉的时候,就从第一次开始问起。”

比方说,

“各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很孤独?”

“各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老了?”

这些提问,都可以现场操作,而且,可以快速地把大家从上一个情绪中抽离出来。

听了曹丽娇老师的分享,我醍醐灌顶。

原来我看过的那些演讲开场,都是有“套路”的呀。

还有吗?还有哪些“套路”?




好好说话

开场:六种“套路”


《演讲三绝》一书中,介绍了六种开场的好方法。

第一种,互动开场法。

上台之后,可以直接用提问的方式开场。

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问得特别好玩。

比方说,我是一名情感专家,我可能会这样开场:

“我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在结婚后从来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可以举手让我看一下吗?”

也许,你会发现无人举手。

然后,你也许还能发现,有人开始憋笑。

原来,所有人在结婚之后,都有过离婚的念头。

这就是互动开场法。

第二种,情绪开场法。

比方说,非常开心地上台开场:

我真的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了,因为我今天觉得自己好幸福。”

比如说,非常沮丧地上台开场:

“我觉得今天真的太糟糕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用情绪开场,能让大多数观众产生好奇和疑问。

“你为什么这么开心?有什么喜事吗?”

“你为什么这么难过?发生什么状况了?”

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他们就会愿意全神贯注地去听后面的内容。

这就是情绪开场法。

第三种,故事开场法。

大家都爱听故事。

比如说:

“十年前的今天,我第一次来到北京......”

可以说得更仔细一些,时间、地点、人物、细节,都值得用在开场。

这就是故事开场法。

第四种,才艺开场法。

会唱歌的人,上台之后可以先唱一首歌。

会跳舞的人,上台之后可以先跳一段舞。

要是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怎么办?

那就讲个笑话吧!

别人的开场,只是说话。而你的开场,是一段更吸引人的表演。

这就是才艺开场法。

第五种,道具开场法。

你可以准备一个很特别的道具。

比如说,一个破书包。

“这个书包,我已经背了整整30年了......”

观众的心里,也会有一个疑问:

“啥书包啊?能用30年?”

带着这样的疑问,观众自然就会专注地听演讲者说下去。

这就是道具开场法。

第六种,承上启下开场法。

如果,你听到之前的某位演讲者,说了一个观众反馈特别棒的观点,就可以立刻把它记下来,用这句话作为开场。

比如说,

“刚才张老师说的那句话,让我特别受启发,都说......我觉得......我也想借张老师的这句话开始我的演讲。”

这样一来,你既称赞了张老师,体现了情商。又抓住了“新词儿”,让观众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临场发挥的高手。




好好说话

自我介绍:痛点+价值+我是谁


曹丽娇老师说,自我介绍,一定要高级!

前面我们说,千万别忘了介绍自己。

不管是公开演讲,还是应聘,又或者是毕业答辩,尽量不要用流水账、PPT一样的自我介绍。

比如说,

“大家好,我是xxx,我来自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xx,我们家乡盛产xx,我热爱xx。”

就像一则征婚广告......

听到这些,观众说不定会想:

“你说得很棒......下次别说了。你说的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因为大家想听到的,不是你是谁,而是“如果我认识你的话,你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所以,自我介绍,也是可以套公式的。

自我介绍=痛点+价值+我是谁。

我举个例子。

我是一名演讲课老师,我就可以这样介绍自己:

“我今天想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特别害怕演讲?有多少人被叫到台上,就会大脑一片空白?”

“我是一个专业说话21年的主持人,我是一个用1小时就可以让你成为演讲高手的人。”

“我是丽娇,特别开心在这儿见到各位。”

这就是高级的自我介绍。

怎么做到的?

就是套公式。

我所拥有,但对大家来说毫无用处的信息,我不说。

这样做,就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所拥有,同时对大家来说有用的信息,我强调。

这样做,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认识我的机会。

我所拥有,可能对观众没用,但我特别自豪的信息,我捎带。

这样做,就会强化我的价值感。




好好说话

中场:煽情+悬念


曹丽娇老师说,人们都喜欢听故事。

无论一场演讲是长还是短,故事都在演讲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个好故事,能让观众沉浸在你的演讲之中。

他们会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带着情绪,听你娓娓道来。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一个好故事呢?

比如说,“煽情+悬念”的故事。

什么意思?

一开始,演讲者看似没有煽情的打算,观众就被带着节奏一起走。

但是,当演讲者揭晓谜底的时候,观众就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被打动了。

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曾经有这样一位演讲者,她是这么来讲述自己的经历的:

“大家好!我想请你们想象一份礼物,这个礼物不是很大,就像高尔夫球那样,包起来的时候大概能装一个小礼盒。

在你们打开它之前,我想告诉你们,这件礼物,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这件礼物很厉害,会让你和家人团聚、和老友重逢,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爱和感激,你的内心将会充盈着爱和喜悦。

你会重新开始审视生命是什么,会重新定义信仰。

它会让你对身体产生全新的认知和感受,会让你有无可匹敌的生命力和能量。

你会扩展你的语言,想去结交新的朋友,会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最棒的是,当你得到这个礼物的时候,将会拥有长达八个星期的假期,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去享受美食就好了。

你还会收到好几卡车的花。

人们会常常对你说,你看起来真棒,气色真不错,最近在做什么呢?

还有,你会有吃不完的营养品,会得到新的挑战和启发,会产生新的动力,你会感到平和、宁静、快乐、重生。

你可能要问,这个礼物多少钱?

我告诉你,它价值55000美元。

你可能会接着说,太棒了,这真的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你甚至可能要问我,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礼物呢?它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吗?在亚马逊的购物网站可以买到吗?

其实,这个礼物是我在五个月前得到的,我现在告诉你它是什么。

这就是我得到的礼物——血管母细胞瘤,一个让我收获不断的瘤。

当然,我现在已经痊愈了,我也不希望你们得到这个礼物,不希望这一切再次发生。

但是无论如何,这件事的的确确改变了我的人生。

所以,我想要告诉大家,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一份礼物。”

这就是一个“煽情+悬念”的故事。

当她一开始去描述这个礼物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的时候,描述的内容全都是积极向上的。

她甚至说了礼物有多大、价值多少钱,让我们对礼物充满了期待和疑惑:

“这是一件什么礼物呢?”

当我们终于知道了谜底,发现这件礼物,居然是脑瘤!

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感慨,这位演讲者真的非常乐观,在面对极端不幸的时候,还可以把不幸当成礼物。

如果换一种表述方法呢?

有的演讲者可能会说:

“五个月前,我确诊了......这是一个晴天霹雳,但我很快意识到,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让我认识到了......”

这可能就差点意思了。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听到负面话题,而是喜欢听到一些积极乐观的事情。

所以,“煽情+悬念”也特别适合做保险代理的同学。

我常常在保险行业听到一句话:人生中难免遭遇意外。

这句话,太让人反感了。

他知道这个道理,他也知道这只是个假设,但他就是不喜欢。

他也许嘴上不说,但心里可能偷偷在想:

“你才难免意外呢!”

怎么办?

不妨试着把上面的故事讲给他听,然后说:

“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发生,这个意外或许最终会成为一件礼物,但我可以为这份价格高昂的礼物买单。”

这就是“煽情+悬念”的力量。

没人能逃得过。




好好说话

中场:标新是立异的好方法


曹丽娇老师说,可以试着在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加入一个全新的观点。

什么意思?

其实,大家并不反感一些“讲烂了”的故事,大家反感的是,听了一百遍,这个故事一点都没变。

说到牛顿,就是“被苹果砸了”;说到爱迪生,就是“灯泡试验了无数种材料”;说到爱因斯坦,就是“做板凳”......

大家都听腻了。

大家想听到的,是新知识、新内容、新思想、新角度。观众想从我们的演讲中得到的,是一些新鲜的观点。

即便这个故事,有一个标准的“官方版本”。

我举个例子。

这是一次马云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作《爱迪生欺骗了世界》。

“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大家都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奋斗,最后却碌碌无为。

其实,爱迪生只是懒得去解释他成功的原因,就编出了这么一句话欺骗大家。

很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意,都是因为发明家太懒才想出来的,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勤劳。

比如说,人们正是因为懒,才发明了电梯。正是因为懒,才有了外卖。”

我们再回过头看这段演讲,会发现它其实特别有意思。

马云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说法,去展现他的“异”。

可他立的“异”又不和“官方版本”冲突。

什么意思?

马云用了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说,其实大家都被爱迪生骗了。

但他并没有否定勤劳,只是在演讲中强调了创造性思维。

他试图告诉大家,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在敲钟的时候想一想,这个钟为什么响,以及,为什么要去敲它。

不只是经典的故事,一些俗语、古语中,也有可以重新解读的地方。

也就是,老话新说。

我也举个例子。

有一次,柳传志给员工讲话。

“对待我们招进来的新人,不能让他们一开始就去做西装,得先让他们去缝鞋垫,缝着缝着,缝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们的手艺精进了,才能让他们去做西装。”

聪明的你当然知道,柳传志讲的是,新招进来的员工,应该先从基层岗位干起,慢慢积累经验,到达一定程度再被委以重任。

但他用上了“缝鞋垫,做西装”的俗语。

这就是一种老话新说。

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




好好说话

收场:让演讲结束在最高潮


曹丽娇老师说,收尾,要停在最高潮的部分。

为什么?

对于观众来说,收尾就是演讲留给观众的最后记忆了。

如果在高潮部分停下,就像是焰火表演中的最后绽放,这个画面,会定格在观众的大脑中。

如果把所有相关的话题都说完,观众反而会觉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好下台。

具体怎么做呢?

不妨试试两种方法。一种是掀起高潮,一种是提出问题。

先说掀起高潮。

我举个例子。

1940年的5月到6月,英国正面对着德国纳粹的入侵威胁。

是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还是坚定地反抗法西斯?

丘吉尔和整个英国,都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

这个时候,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

在演讲的最后,丘吉尔说:

“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将整个演讲推向了高潮,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民众的信心。

演讲,停在了这一刻。

丘吉尔的振臂一呼,也留在了民众的脑海之中。

这就是掀起高潮。

再说提出问题。

1851年,在俄亥俄州阿克伦举行的妇女权利大会上,曾作为奴隶的索琼娜·特鲁斯女士,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难道我不是个女人》。

在演讲的最后,特鲁斯女士问:

“你的基督从哪里来?你的基督从哪里来?”

没有女性,就不会有基督的降生。

特鲁斯女士为观众留下了一个思考——为什么女性的权利不能被漠视?

演讲,戛然而止,故意留白。

关于女性权利的思考,也留在了观众的脑海之中。

这就是提出问题。




好好说话

万能钥匙:联想法


曹丽娇老师说,在上线下演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和同学玩一个关于联想法的小游戏。

这个联想法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找到相关联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然后“植入”到演讲中。

比如说,名字。

我们的名字,就可以用联想法重新诠释。

举个例子。

我们直播间的主播,叫作“二希”。

“二希”这两个字,就可以拆成“二”和“希”。

“二”这个字,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很二”,“傻傻的”。

还能想到什么?

如果用手比一下“二”这个数字,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比个耶”的手势。如果把这个手势放平,还能联想到一座桥梁......

很多很多。

“希”这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望”。

我们的小师妹二希,就可以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

“大家好,我是二希。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老话说,傻人有傻福,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很二’地生活,傻傻地期待着充满希望的明天。

现在,我的名字也许有了一个全新的含义。我也希望我们的直播间,就像‘二’这座桥梁一样,把关于明天的希望,也传递给大家。”

再比如说,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可以用在演讲的结尾。

举个例子。

假设,演讲当天是7月15日。

我们就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历史上的7月15日,看看这一天,出现过哪些人和事。

这些著名的人和事,留下过哪些值得再学一次的信息。

比如说,1946年的7月15日,是著名的民主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遇害的日子。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

闻一多先生的故事,和闻一多先生说过的话,就可以用在演讲中。

比如说,我可以这样收尾:

“76年前的今天,闻一多先生不幸遭到迫害。

但76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听见他的呐喊声。

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

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青年。

只愿今天的青年,也能像闻一多先生一样,勇往直前,永不盲目。”




最后的话


听完曹丽娇老师的分享,我受益良多。

我们都想通过表达,通过演讲,在这个时代收获更多的影响力。

有的人,想学习演讲,用来做一次大型的宣讲。

有的人,想学习演讲,用来追求一位心爱的姑娘。

有的人,想学习演讲,用来拍领导的马屁。

......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演讲了吗?

演讲的核心,是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

拆得再细一点,每一步,都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相信今天分享的这些“套路”,你都能够用得上。

但,没有人光是靠看书,就能成为演讲高手。

她说:“我就是一个从东北小镇里走出来的‘土丫头’,18岁那年,我才第一次吃到麦当劳。”

她说:“我决定辞职投身自媒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劝我要想清楚,就像当年的那个‘土肥圆’,说自己想要做主持人的时候一样。”

她说:“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说话’这件事带给我的。”

她说:“等待未来,不如创造未来。”

......

曹丽娇老师的背后,是无数个勇敢表达的日日夜夜。

开口,发声,想尽一切办法,勇敢地表达。

不止于口。

也愿你,

出口成章。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