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除了生娃,我还能做的是:多工作两年
观点 关于人口,除了生娃,我还能做的是:多工作两年 观点 | 2022-11-17 11:06 关于人口,除了生娃,我还能做的是:多工作两年 刘润

多工作两年

作者 / 刘润、黄静 责编 / 莹莹

昨日,有一则消息登上热搜。

那就是: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全球人口达到80亿。

从70亿到80亿的增长,用了11年左右的时间。

这一数字在今后几十年里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

地球达到80亿人口,意味着什么呢?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人口数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各地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紧张等社会现象。

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也伴随着资源的稀缺,社会竞争压力会更大。

例如:工作会越来越难找,岗位竞争越发紧张等。

今天针对地球达到80亿人口重新整理了一篇文章。

希望能给80亿分之一的我们,有所启发。

以下是重发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报告里,提到人口的重要性时说:“如果把价格比作汽车,那人口就是邮轮。”

是的。人口这个慢变量,就像是邮轮。万吨邮轮。它体型太大、开得太慢,以至于身处其中的你,甚至无法察觉它在移动。当你意识到邮轮在动的时候,它可能已经出发很远了。

那么,这艘邮轮,正在怎么动,又出发了多远呢?

今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人口普查,就是对“人口”这艘巨轮,做例行体检。我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然后逐渐常态化,慢慢变为10年一次。 

普查怎么查?挨家挨户上门查。人口普查,要动用大约700万工作人员,在2个月内上门查完,最终实现0.05%的漏登率。所以,人口普查的数据,非常有价值。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人口普查中的一些数据:

增速放缓(年平均增速:0.57%→0.53%);

男女均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118.1→111.3);

家庭缩小(户均人口:3.10→2.62);

流动明显(人户分离人口:4.9亿 增长88.52%);

城乡转移(城镇人口:9.02亿;乡村人口:5.10亿);

人口集聚(东部:2.15%↑ 西部:0.22%↑;中部:0.79%↓;东北:1.2%↓);

少子继续(总和生育率:1.3,意愿生育率:1.8);

老龄加深(60岁以上:2.64亿;65岁以上:1.91亿);

劳力减少(10.06亿→9.68亿);

素质提升(9.08年→9.91年)。

但是,我们稍微整理一下,就会发现:

增速放缓,男女均衡,家庭缩小。这三组数据,是关于中国人的 “生命”状态,能不能找到另一半,如何组成家庭。 

流动明显,城乡转移,人口聚集。这三组数据,是关于 “生活”,人们选择在哪里生活,靠什么生活,和谁一起生活。 

少子继续,老龄加深,劳力减少,素质提升。这四组数据,是关于 “生产”, 有多少人需要工作,养活另外多少人,用什么方式。 

而我们现在,着重来看看生产。而和生产最相关的,是人口结构。

上图,就是1950年、2019年、和预测的2050年的,中国人口结构图。数据来自于联合国。央行的报告里,对它进行了分析。

人类的生命,分为三段。少年、成年、老年。

只有成年能工作,能生产。所以,人类社会,几千年的运行方式,都是:成年人工作,养活老年和少年。这就是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这三段人口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而不是绝对数量关系,更重要。这个相对数量关系,就是人口结构。

195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是个金字塔。老年人占比少。所以,它的“净消耗”可由源源不断的、庞大的,中间成年劳动人口的“净产出”来支撑,因此,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威胁。但此时,高出生率导致要养的孩子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 

但是,2019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就变成了长方形。随着老年人的比率越来越高,这导致 GDP 增速持续下降。生育率虽持续下降,但在这阶段表现出来的作用,是不用养那么多孩子,所以负担小。1960-70年代出生的大量人口,仍处在工作阶段。所以,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仍然能够保持6%左右的GDP增速。

那么,2050年呢?

如果没有巨大的调整,中国的人口结构,将变成倒金字塔型。上面净消耗的老年人口,加上下面的净消耗的少年人口,可能会接近中间净产出的成年劳动人口。社会总消耗巨大。这将拖累经济增长。

所以,你现在理解为什么要多生了。

如果我们把连续若干年,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叫做婴儿潮的话,1949年后,我国有过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是1949年‑1957年,连续9年,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第二次,是1962-1975,连续14年。第三次,是1980‑1997年。连续18年。你从图上能看出来,1962‑1975年,这次婴儿潮,是单年出生人口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的年份,出生人口甚至接近3000万。

中国现行退休政策是,蓝领女性50岁,白领女性55岁,大多数男性60岁。

那么第二次婴儿潮的起点,1962年出生的那些婴儿,什么时候退休?2022年。就是明年。

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连续14年,婴儿潮,变为退休潮。

那怎么办?

进化论,是地球上唯一靠谱的成功学。我们来看看,在地球上,那些比我们更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看看那些国家的达尔文雀们,进化出什么参考答案。

如果根据 1956 年联合国确定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的比例超过 7%,叫做轻度老龄化,超过14%-20%,叫做深度老龄化的话,其实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轻度老龄化。预计2022年,也就是明年,进入深度老龄化。

那么,其他主要国家,什么时候进入深度老龄化呢?

比如,日本。199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26年了。或许可以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

那么,日本是怎么来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呢?

日本尝试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制度。

关于少子化,试过生孩子就给钱啊,生孩子就放假啊,甚至海外移民计划。关于老龄化,试过延迟领取退休金啊,退休再就业啊。有些有效,有些效果不明显。

最后,在所有这些制度中,有一项制度,效果越来越突显,越来越突显。

这项制度就是:"活力老人"计划(Power Senior)。

今天中国的平均寿命,大约77岁。很多科学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因为科技的进步、医学的进步,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3个月的速度,快速提升。最终,可以提升到100岁,甚至120岁。如果普遍能活120岁,你60岁退什么休啊?你退休了,那无处安放的活力怎么办啊?

60岁,依然活力满满的老人,就是:活力老人。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出租车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贵。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年少无知,从机场打车去酒店。到一半我的脸色就白了。1000多人民币了。

日本出租车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就是“老”。我第一次遇到的司机,是个白发苍苍、但动作矫健的老奶奶,要给我拿行李。我吓得赶紧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日本的出租车司机,都很老。那到底有多“老”呢?

据日本总务省2020年统计,日本汽车修理工平均年龄36.8岁,工程师38.5岁。出租车司机呢?平均59.4岁。接近60。

为什么?这就是活力老人计划的结果。开出租车这些相对柔和的活,留给我们这些“活力老人”吧。然后,把稀缺的年轻人们释放出来,去做更需要创造力,更需要旺盛精力的工作。 

今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明确企业主有义务,确保员工可以工作到70岁。你愿不愿意继续工作,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你想继续工作,企业有义务帮助你。所以“35岁劝退”这样的事情,在日本是违法的。

现在,日本依然在工作的活力老人,越来越多。有多少呢?

2020年,60-65岁的老人,71%在工作。65-70岁的老人,大约有一半(49.6%)在工作。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不管愿不愿意,有些老年人可以干的活,柔和的事,可能都会慢慢从年轻人手中移走。

为什么?因为年轻人一定会越来越贵。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退休潮”,我们要尽早学会,如何用好“活力老人”。

可是,怎么用?也许,可以这么用。

首先,专车司机。如果年轻人开车,他就不能去修车,他就不能去造车,他就不能去设计车。为什么打车的费用越来越贵,但专车公司还说自己不赚钱?因为用的是年轻人。也许,专车赚钱的希望,就在这些活力老人身上了。

然后,客服中心。水电煤公司,移动通信公司,还有各大品牌,都有很大的呼叫中心。动辄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些呼叫中心里,有很多年轻人。接受培训,然后上岗,然后被气哭,然后离职。很多呼叫中心投诉率和离职率双高。怎么办?用活力老人啊。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经历了60年风雨,还有什么可生气的?耳顺了。孩子,别着急,慢慢说。我有的是时间。投诉率,离职率,都会下降。

再然后,银行柜员。以前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劳动力大赛。这个比赛是很好的,鼓励发展职业技能。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展示了一项绝技。数钱。叹为观止。她得了冠军,接受采访时说:我要把这项绝技,传下去。

我的钱包里有500元现金,已经放了3‑4年没动过了。现金少了,数钱这项技能再炫目,也已经不重要了。把做柜员这件事,交给活力老人吧,慢一点没事。正好可以让老人们活动一下筋骨。延年益寿。

再再然后,空乘人员。我在微软工作的10几年,比较频繁地飞美国。微软总部在西雅图。所以坐得比较多的航班,是美西北,后来叫达美。中国的飞机上,都是年轻漂亮的空姐,那在美国的飞机上呢?都是空奶奶、空爷爷。为什么?

因为越来越贵的年轻人,不断流向利润更好的行业。所以,中国的航空公司也许可以开始一项:退休空姐返聘计划。也许可以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利润。

研究完这部分,我非常兴奋。不管你怎么样,反正我的退休生活,我想好了。你们不要拦着我。我要发挥余热,把年轻人从这些工作里,释放出去。

嗯。关于人口,除了生娃,我还能做的是:多工作两年。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