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那些你逐渐偏离的常识。
创业笔记 创业时,那些你逐渐偏离的常识。 创业笔记 | 2023-02-27 10:51 创业时,那些你逐渐偏离的常识。 刘润

读经典,往往会让你失望的。

观点 / 刘润 主笔 / 婧娴

这个月初进化岛社群开始了德鲁克的书《管理的实践》的共读。

这本书绝对是开创“管理”学科的经典之作。

但读经典,往往会让你失望的。

因为你想要的答案,书里都没有。

一招制敌的诀窍,这里没有。

一夜暴富的奇迹,这里没有。

只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大白话,那些你嚼了又嚼的常识。

翻书时都知道,但合上书未必能记起。

尤其是在创业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

我想先给你讲一个创业的故事。

(本文来自进化岛社群日常分享)

从一个人的工作室到拿到A轮融资。

故事的主人公是DP工作室的主理人,罗思杰(Jay)。

从一个人的工作室,成长到全国16家门店,150人教练团队,单店固定客流300人的规模。并拿到了A轮融资。

Jay说,他经历了差不多10年。

和大多数卖年卡、团课的健身房不同,他们只做自重训练,只推私教课,一节课差不多是400块钱。

这个价格,相较于其他成规模的私教包月工作室相比,好像不占优势。

中田280元一次,20次起售。

Feelingme360元一次。

人马线300元一次。

DP的,有点贵。

选这条路子,怎么看都好像有点死磕。

毕竟健身是个反人性的事。很多人办了年卡,信誓旦旦要每天都来运动,结果一年下来只来了两三次。

这样按次消费的,私教课。

真的有市场吗?

可能有。我找了找行业报告,看到一组数据。

“目前国内健身房领域有200~3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未来有望增长到1000亿。”

但真的会持续吗?

我又往下翻了翻报告。

“付费私教会员的月均上课数量只有2.31节。”

“活跃率高的用户所占比例不高,近一半的会员每月上课仅1-3次。”

“会员的平均续费率为23.45%。”

确实是又难啃,还死磕。

那,DP工作室啃下来了吗?

Jay告诉我,去年他们达到了80%的续费率。而且过半数的新客户都来自于老客户的推荐。

这样的,高于行业平均的续费率、转介绍,是怎么达成的呢?

我猜,大概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三点。

第一,精准的用户需求。

第二,适合自己的差异化。

第三,极强的专业性。

1)我们先来看需求。

这件事,我绝对是深有体会。

去年年初,我终于下定决心,对自己呼之欲出的“四层下巴”下了毒手,找到了Jay。

向他请教如何锻炼,以增加肌肉量,对抗自己不断下降的基础代谢。

Jay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方法。

像我这样不以练肌肉块为主要目标的,Jay给我设计动作的出发点就在于,用最简单的动作,抽碎片的时间。保证每天能同时达到混氧运动的心率区间,提高最大摄氧量。

听起来有点抽象。

大概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天的核心是卷,从卷腹再到波比跳。训练核心和心肺。

第二天,从标准俯卧撑再到爆发力俯卧撑。训练胸和肩。

第三天是各种蹲。从深蹲到弓箭跳。训练腿和心肺。

第四天休息,补充蛋白质。

四天一个循环如此往复,每天就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是一些基础的项目,但是要做标准,做到力竭。如果觉得现在的运动量已经能得心应手了,那就再升级难度。

效果怎么样呢?

一个月的时间,我的体脂从14.5降到了13.5。

不需要大器械,可以见缝插针,找块空地,就能运动,太适合需要满世界疯狂出差的我了。

明显的效果,方便的训练方式,除了我,一定有很多人也需要吧。

Jay告诉我,他们工作室的用户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希望改变身材的,80、90后女性。大概占到7成。

而塑身,最要紧的就是,变化。

我变瘦了,拍照好看了,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你看,就光是一个月的体脂变化,就能让我开心的像个“200斤的胖小孩”。

更别提很多人,一年实现从微胖到马甲线的“巨变”了。

我们会评选改变之星。就是那些完成最大蜕变的用户。

大家都非常乐意当选。

就算练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健身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正反馈非常的立竿见影、显而易见。

你会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

这是促成大家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之一。

坚持不下来的,是人性。

为变化欢呼雀跃的,也是人性。

把反人性的健身,变成可以坚持下来的事情,到头来靠的还是人性啊。

这才是最底层的需求。

2)拿捏了需求后,如何去兑现呢?

健身是一个有点拥挤的赛道。

线上有诸如刘畊宏的视频、诸如keep、nike+的APP,线下有各类健身房、团课机构。

哪里都是渴望塑造美好形体的人们。

怎么样在这个行业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Jay的经验是,差异化。

如果你跟市场上的大多数形态都差不多,那么大家选你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Jay切入的自重训练,就是一个相对市场更小众的品类。

而且,它还有个天然的附带优势——更灵活。

不需要器械、不需要大面积的场地、一个人就是一支特种兵。

用Jay的话来说就是,

我做了一个成本非常可控,只要我一直在,就能够有原始积累的生意。

这样当遇到外部风险时,可以相对更灵活应对。

比如居家期间,就算哪里都去不了,但打开电脑,安上腾讯会议,还能隔空喊话,还能继续工作。

3)但是,但是,但是,要打出一张漂亮的差异化牌。

没有过硬的专业性是不行的。

极强的专业能力,就是DP的底牌。

Jay自己是教练出身,是中国首个ACE证书持有者,再到培训师,再到带其他的教练。

一点一点用笨办法,培养教练,做系统化的课程,最终沉淀了独有的训练体系。

我感觉自己的做法也不是非常的商业化,自己喜欢这样一点点摸索,还是相对比较慢的。

和大多数健身工作室一样,他们有周年促销,有小程序打卡,有企微私域,但不一样的是,对教练实力和服务的高要求。

在DP对教练的绩效考核,不在于销售的提成,而是会员的评分、转介绍的数量、续费率。

把对教练的评定权交给用户。

用户觉得好的、有效的、舒服的服务,才是核心。

但就是这样的精心打磨,才能得到真正认同你的用户。

Jay说,

我喜欢教学,喜欢我的用户发生改变,喜欢自己身体练的很好,所以我可能比较适合做这件事情。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DP的成绩。

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帮助用户的初心,和对健身的热情。

剩下,就交给时间去发酵。

企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客户。

有专业的素养,找到需要的人,负责任地提供产品或服务,实现自身的盈利。

是Jay口中说的笨办法,也是创业时真正该掌握的常识。

常识,谁都懂。

但实践时,往往会偏离它。

苦恼于获客困难时,你可能忘记了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自己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疲于内卷的时候,你可能忘了该去创造性降低成本,想办法卖的低价。

觉得自己知名度不够的时候,你可能忘了该去用自己扎实的质量,赢得口碑。

这些都是慢功夫,都是常识。

总想找到一招制胜的方法,就是偏离了常识。

如何纠正?请回到经典。

我们回到70年前,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中去找答案。

到底什么是企业?

德鲁克说,企业是社会的器官。

我们给器官找个替代词,功能。

刀可以切东西,是功能。

纸巾可以擦汗,是功能。

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是功能。土地可以盖起高楼,也是功能。土地可以建造公园,更是功能。

企业之于社会,也必然应对承担特定的功能。

企业的功能就是,创造客户。

这是首要的、唯一的目的。

你的产品一定要真正的为人所需,才有意义。

商业,企业,人,我们无往不在社会的分工之中,承担着解决社会问题的职责。

在公号文章里我常说,

冲着钱去的,一般都挣不到钱。

Jay的DP工作室,解决了想要塑身、但又自己坚持不下来的人的需要。

才有其成立的合理性。

合理,才有存续的意义,才能谈企业的价值创造。

而它的价值该如何衡量呢?

看经济效益。

赚钱不是企业目的,但能不能赚钱应该是存续的关键。

我喜欢健身,就想要和别人分享我的健身方法,让大家和我一样有健康的体型。

重要吗?当然重要。

但怎么可持续地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呢?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

很多时候为爱发电的初心,固然美好。

但如果无法自我造血,初心也很难维系。

就像身体失去了氧气,更何谈新陈代谢?

这就是企业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提供了这个社会运转的氧气。

创业可以有多种可能。

但是,创业有没有更多的可能呢?

前段时间席卷了整个互联网的事情,恐怕就是chatGPT和它背后的造梦者SAM了。

而他的公司openAI,相较于别的企业来说,有点特殊。

它是一家非营利性企业,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一群为了宇宙星空、为了远大梦想而聚集的人,建起来的一个造梦场所。

但同时它的另一家盈利机构可以用来接受投资,为自己注血。并通过自己的产品,为投资方提供技术和收益。

这是一种创业方式。

1976年,在印度,由眼科医生文卡塔斯瓦米创办的亚拉文医院,相较于普通的专科医院,也有点特殊。

它是一家专门为那些看不起病的当地穷人开的眼科医院。收费特别低。有点像是慈善公益。

但同时它不依靠捐款、捐助,实现了自我造血。是一家至今依旧年收2200万美元的、净利润达到39%的,实实在在的自运营的公司。

怎么做到的呢?

开源方面,医院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采用了差异化收费。

对于平均一天收入只有一美元甚至更低的患者来说,只需要支付总额大约半个月的收入,就可能支付一切在医院的开销。

而在节流方面,他们采用了像麦当劳一样的高度标准化流程。当医生在手术台处理上一位病人时,下一位病人已经在隔壁手术室里做好了术前准备,只待医生转过身来动刀即可,就这样交替延续下去。

每位医生只需要在各自的关键步骤上操作,所有人都可以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且这一模式的安全度,甚至超过了当时英国皇家眼科科学院统计的全英眼科手术结果。

用这样创造性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创业的可能性,远远不止这些。

最后的话

盈利是创业的能力,但不是目的。

商业企业是创业的常见形态,但不是唯一。

但不论哪一种形态,相信创业都应该会那件你乐在其中的事情。

上个月我在进化岛社群发了一段话。

在某天,有位创业者朋友给我发来5句话,他说是他们高管讨论了但定不下来的使命。

想问问我,到底哪句好。

我反问:

哪句话让你觉得哪怕不赚钱都愿意没日没夜地努力干?

那句话,就是你的使命。

(图片来自进化岛社群)

这周末,在进化岛的线上圆桌会上,小师妹邀请到了B Corp China共益企业中国项目总监姜宇霏、 关注孤独症孩子的“恒星乐乐”联合创始人刘东畅、 致力于破局“商业向善”的MSC咨询创始人谭亚幸、 还有关注残障人士就业的“LiLi Time咖啡馆”主理人章莉莉, 共4位嘉宾,一起探讨创业的可能性。欢迎你的参与。

另外在岛上,你还可以阅读和分享独到的商业观点;与嘉宾积极互动,互相学习。

有时候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而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让别人醍醐灌顶。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