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可惜当年考大学,没人告诉我这些....
行业 高考报志愿:可惜当年考大学,没人告诉我这些.... 行业 | 2023-06-21 11:30 高考报志愿:可惜当年考大学,没人告诉我这些.... 刘润

那么,关于高考报志愿,有没有一些关键价值判断原则进行优先级排序?

观点 / 刘润 主笔 / 万青责编 / 李桑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926篇原创文章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高考结束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报志愿。

这个决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一生,必须要慎重。

那么,关于高考报志愿,有没有一些关键价值判断原则进行优先级排序?

我去年分享了一些经验,仔细讨论了我对于报志愿的一点看法。很多读者表示很受启发。

同事采访我之后,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信息。

分享给我们的读者们,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在您的企业中,您更倾向于招聘哪些类型或背景的大学毕业生?

首先,我更加倾向于招理工科背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的。

其次,我会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大公司的实习经历,项目经历等等。

实践经验也会看学生是不是在大学是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参加过社团,组织过活动等等。

最后,也会看学校。因为高考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筛选器。

管理中的选育用留,也会看人的资质,是否合适。

人对了,连空气都是对的。

城市、学校、和专业,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我觉得这基本已经是共识了。

选择的排序是:城市、学校、专业。

这背后,当然有它的商业逻辑。

第一:城市。

城市为什么这么重要?

城市,意味着环境,也意味着眼界。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性格、习惯等方面。

生活在沿海城市中的人,往往也会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可能形成较为开放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敢拼敢闯。

而生活在一个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人,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比较保守。

生活在一个家庭和睦、教育严格的环境中的人,往往会比较自律、勤奋,有自己的想法。

而生活在一个家庭破裂、教育不良的环境中的人,则可能比较懒散、自私,得过且过,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也改变着人。

你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眼界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分享过当年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村里穷,一年最多只能吃一两次猪肉。

但是,村长家里的屋檐底下挂着很多猪肉。

我小时候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所以,那时候我的最大梦想是当个村长。

在那个年代,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农家孩子选择了考中专、中师,毕业之后就能直接工作,成为国家干部,那时候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被称为“跳龙门”。

但是,我却拒绝了这条容易的路。

为什么呢?

因为到宿迁读高中之前,我用自己攒的几十块钱,坐着车去了一次南京。

当看到南京的那一刻,我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城市。

我无法形容内心当时的那种感受。

我绕着金陵大厦走了很多圈。很多圈。

原来,世界上有比我们宿迁更大的城市。

回去的路上,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读高中、上大学,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

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报的所有学校都在北京和上海。

老实说,上什么学校不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学,因为我坚信在那儿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远,我可以走得更远。

所以,想要看得更远、走得更远,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大城市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大城市人多,所以优秀的教育资源多,好医院多,甚至艺术设施多。一个纽约的演出到中国,只能选一个地方演出,几乎一定选北上广深。

反过来,因为这些设施,人们心里想着逃离北上广,身体却很诚实。优秀的人,必须和优秀的人扎堆。

独自回到家乡,其实是加速了专业性的折旧,这就是网络效应。所以,大学的首选因素是城市。利用四年的时间,寻找机会,让自己可以待下来。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任何问题对应的答案,都有其应用的特殊背景。

而在此基础上对应的决策原则便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很多企业招聘中,985,211,是隐性或显性的硬门槛。名校,依然拥有很大的溢价空间。

综合实力靠前的院校,在选择中,对于城市的选择,可以弹性抉择。

在城市选择上,优先选择北上广深。其次考虑东部沿海地区等新一线城市。

因为这里营商环境好,开眼界机会多,互联网公司扎堆,实习也方便。

城市决定见识,见识决定竞争力。

第二:学校。学校的重要性,是大于专业的。

我大学是学数学专业的,现在在做商业咨询。

可以说,专业和我的职业,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

你可以问问你周围的朋友,他们大学分别是学什么专业的。

你们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一下,你曾经学什么,今天做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今天做的事情,和专业没有关系。

为什么?

因为你要一个18岁的孩子,判断自己喜欢什么,未来热门什么,甚至擅长什么,太难了。

我们总是在不懂什么是专业的时候,选择专业。反过来说,如果你是公司的HR,或者经理。

你看一个人的简历,你主要是看他的学校,还是看他的专业?

很多大公司找人,不会开一个“计算机专业”招聘会,让本市所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来。

他们只会去本市最好的学校,什么专业都可以来报名。

好学校的分数线,其实是比专业更重要的筛选器。

另外,在选择学校时,可以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如果你想学医科、艺术、表演等等专业除外)综合性的大学平台大,能够给你提供的资源多。

同时,如果你读了不那么理想的专业,之后想转专业或者读第二学位,你的选择空间也会更大。

第三,专业。如果你真的要选一个专业,我建议你不要选太“操作层面”的专业。

什么叫操作层面的专业?我读大学那一年,国际金融是最火的专业。

我们很多学霸都去读了国际金融,想出来找个好工作。可是还没等毕业,国际金融就不行了。

国际金融,就是操作层面的专业。研究某个具体行业里面的具体方面。

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变化特别快的,特别容易过时的。

那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尽量底层的专业。比如数学。

所有的职业,都是这些底层能力的外显。虽然数学看上去没用,但其实最为有用。

在你有兴趣、有能力的情况之下,我建议你选类似数学的专业。

它“抗衰老”的能力更强。

作为一个企业家,您认为未来的职业趋势是怎样的?这对学生选择专业有什么启示?

站在公司的角度,职位需求,大致分为硬技能和软技能。

什么叫硬技能?

硬技能是那些很容易测量和定义的技能。比如: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比如品牌包装设计、视频设计、插画设计等)。

什么叫软技能呢?难以直接测量的技能。比如销售技能,沟通技能,领导与管理技能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觉得未来的职业趋势,是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大概率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并不是说你学会了一项硬技能,就可以一招鲜走天下。而更多是偏向软技能。

这个时候,一些底层基础能力就会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思考能力,批判思维等等。

商业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些通用的底层能力。

本科阶段,尽量把底层能力打扎实。

因为能够支撑你走得更远的,可能还是基础专业中能学到的底层能力。

那到底什么叫基础专业呢?比如数学。经济学等等。

为什么?

因为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了。

你今天报考火得发紫的专业,毕业的时候,还存不存在,都要打上一个问号。操作层面的专业,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很大变化。

时代的浪潮一个浪花拍下,你的行业可能就没了。

在过去,学一个专业,捧一个饭碗,一吃就是一辈子。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你很难再找到能够吃一辈子的“铁饭碗”。

经济有起有落,好的时候,增长治愈一切。

但是不好的时候,各个公司就会开始裁员,许多人变得无处可去,就业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跳槽的人也不顺利。

那怎么办?

尽早打好地基,筑好底层思维,以不变应万变。

然后不断学习,去跟时代保持同样的频率。

把以往那种一辈子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找一个平稳的市场,端着“铁饭碗”的梦想,亲手击碎。

你要知道,过去一辈子是干一个工作、一个行业。

但是在未来,可能会变成干一个行业、多个工作,甚至一辈子干七、八个行业。

每个行业都是起起落落的,你要打破以往对稳定性的追求,找到一个又一个年复合增长率高的行业,才能够活下来。

未来的时代,会让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改变的人,无处可逃。

唯有不断学习,拥抱不确定性,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如果让您回到高中毕业时,您会改变您的高考志愿选择吗?为什么?

我是1994年参加高考的,在拿到622分的成绩单之后,我也和千千万万个少年一样面对着一件人生大事。

填志愿。选学校。选专业。

南京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高校。国际金融,是那一年的大热专业。

我身边很多人都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我认为,计算机才是未来的趋势。

于是,我也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填下了“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

但很遗憾,那一年,南京大学的投档线,我的分没够上。

然后,我被调剂了。

就这样,我高考分数语文全校第一,最后进了数学系....

如果当年,我顺利地被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录取了,我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的是,如果命运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

我一定会说:

我,选择数学专业。

因为我是数学的受益者。

今天我能够给企业做战略咨询,能够快速洞察一件事物的本质,

其实,最最根本的能力,就来自于数学思维。

越是在本科,如果越能学一些底层的专业,未来可能就会走得更长远。

西北地区的985和一线城市的一本,您会选择哪个?

我肯定选择一线城市的一本,因为时间更重要。

记住这句话:时间,就是你的命。

一线城市可能我觉得还不够准确,这里面可能还涵盖了新一线城市。

如果只有两个选择,就是北京跟上海。

对,那我会选择北京和上海,而不会选择西北地区的985高校。

可是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是有硬标准或隐性标准的呀?

比如985,211。

我其实对这一点有不同的看法,站在民企角度,只有你不够好的时候,985才是用来拒绝你的理由而已。

这就像女生说:咱们两个不合适。

不合适往往只是一个借口。

真相可能是:你没那么优秀。

填报志愿,是家长全权决定填报志愿,还是说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你要假设一个前提,你清楚地知道你要什么吗?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就按照你要的去做。

如果你不知道,那不如交给那个,你觉得他有可能会知道,而且他肯定是为了你好的那个人。

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差,期待毕业能够拿高薪,早日帮扶家里,您会建议怎么选专业?

毕业之后能拿到相对的高薪,一定是跟这个行业有关系。

徐小平老师说得很好:你首先选择行业,然后选择公司,否则你就是在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再豪华也终将沉没。

有些行业是属于高速发展行业,也处于一个高毛利阶段,所以为了节省效率,抢占市场,他们愿意给出一些高薪。

因为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长久的高薪是根据这个人的纵向时间轴,是不是能够发展出新能力,往上走向更高的位置。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有一个永远打不败的对手,就是行业趋势。

所以毕业之后的高薪,是来自于你的行业。

你要看当时行业本身的发展情况。

如果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假设计算机、互联网科技、营销、新媒体,或者人工智能这些行业都是高薪的,那如果想要毕业之后就拿到比较高的薪酬,就得去相对应的公司。

在大学的时候就根据这些公司的招人标准培养自己的能力,比如他们会招工科背景的,那就可以报工科背景的专业。

如果想毕业就进入这个行业,就要针对性地去进入这个城市,选择学校、专业。

如果您的孩子,今年正面临高考报志愿的选择,您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他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就是小学和初中他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他大概率会填报数学专业。

我尊重他的想法。

选择数学大学会很艰苦,但是受益终身。

只要他能活着毕业,以后啥都不是事儿。

您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您认为他应该如何规划他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

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想找一条路径的话,反而有可能会限制你的思路。

如果所谓的规划就是你要去找一条路径(我不觉得有条路径),而是你应该把它换一种思路,叫展开更多的可能性。

什么叫路径?

如果我去学这个东西,未来有可能会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可能会进入一家公司,这叫做规划路径。

但是,每到那个节点,你想的可能又不一样。

所以我其实并不觉得需要做太多的规划,而是要展开可能性。

什么叫展开可能性?

什么能力对未来是重要的?什么东西在未来是关键的?

培养好孩子的底层思维能力。

然后等到孩子走到那一天的时候,他会有自己的选择。

等到自己选择的时候,已经具备了选择的底气就好。

所以独立思考能力,扎实的基本功,这些东西更重要。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其实不需要做什么太多的规划。

或者说所谓的规划,就是想得太清楚。

比如20年后、15 年后、甚至 8 年后是什么样,我都帮你想好了,孩子就像一个玩偶一样,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其实都不需要。

因为没有人知道8年之后是什么样子。

把孩子的基本素养和判断力提高就够了。

有些父母,控制欲很强,喜欢规划孩子的人生,在每一个节点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这样对吗?

是不是应该按照孩子的意愿去过他的一生就好了?

按孩子的意愿过一生,可能还不是我的意思。

那您的意思是?

当你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时候,有的人会因为这句话而放弃掉一些为他做的准备。

那他怎么样都行,反正他自己过好就行。

可是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孩子发现他想过他想要的人生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了。

为什么?

父母早年没有引导,该在早一点年龄段做的事情没有做好,所以没有充分的准备。

想去选A,发现A需要一个基础能力,但是孩子没有。

那个时候孩子也不可能按照他的想法过他的一生。

我国《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曾经有一条新闻讲到:一个13岁的“男孩”,以无比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一名10岁的女孩。

证据确凿、当事人承认,但是司法机关因为“嫌疑人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国人群情激奋。

很多时候,未成年犯法,责任是谁负的?

责任是家长负的,并不是说没人负责任,因为大家对18岁以下孩子的认知是:

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这叫做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在没有足够成熟判断力的情况之下,法律不需要他承担责任,他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按照孩子的意愿去过他的一生,这句话并不完全对的原因就是让孩子过好他的一生,就很容易放弃了家长的责任。

只不过很多家长把这个责任当成了:帮孩子事无巨细规划好在什么时间里,做什么事,路径是什么。

甚至18岁以后,头发该怎么梳理,每天衣服怎么穿,都规划好了。

孩子发现自己成年了,都没有权利做任何一项决定。

哪怕,换个发型。

这不叫责任,叫控制欲。

家长是为孩子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等到他能做决定那一天,自己会决定。

小结一下,关于高考报志愿的关键价值判断原则:

1)城市> 学校> 专业。2)尽可能选择一线城市,选择综合性的一流大学,选择尽量基础学科,底层专业。3)在你的选择范围内,接受你所能接受的最好教育。

你的人生,你做主。以上经验,只是我关于高考报志愿的个人看法。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脱不花说过一句话: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

人生不是打仗,成者为王败者寇;

人生是游戏。

无论大小,只有不下牌桌的玩家,才是真玩家。

祝福每位考生,都能如愿以偿。

如何深度思考? 

-END-

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